第136章 鞏州三怪

字數:3658   加入書籤

A+A-


    在西遊世界中,有後台的妖精都被後台給收走了,比如大鵬鳥,他吃了一座城池的百姓也沒事,後來如來佛組團去收他時,他居然跟如來討價還價,甚至還想要搶奪如來的雷音寺。

    至於沒有後台的妖精,統統都被孫悟空一棒子打死,比如白骨精、蠍子精等等妖怪,他們的願望很簡單,就是想吃唐僧肉,一塊也行,甚至一些女妖精,想著與唐僧啪啪啪,一次也可以,結果他們統統都被孫悟空的金箍棒一棒子打翻了天。

    而鞏州三怪中的寅將軍,似乎沒有什麽後台,但是他不但抓了唐僧和唐僧的兩個隨從,而且還與他的兩個好友一起吃了唐僧的隨從,結果卻屁事也沒有。

    不但如此,這鞏州三怪種種的行為,還存在著許多不合常理的地方。

    第一,熊山君和特處士的出場十分的蹊蹺,他們是在老虎精寅將軍剛要準備吃唐僧等三人時,突然就出現了,很及時,好像是早就安排好了似得。

    唐僧隨後遇到了劉伯欽,劉伯欽陪著唐僧吃飯時,『那伯欽另設一處,鋪排些沒鹽沒醬的老虎肉、香獐肉、蟒蛇肉、狐狸肉、兔肉,點剁鹿肉幹巴,滿盤滿碗的,陪著三藏吃齋』,劉伯欽幾乎將家裏所有的美味都上了,就是沒有野牛肉和熊肉,說明雙叉嶺附近根本就沒有野牛和熊羆。

    而且作為一個獵戶的劉伯欽,家中也擺設了不少獸皮,但是唯獨沒有與野牛和熊有關的獸皮,莊子上也喂養了不少的動物,也沒有野牛和熊。

    所以,熊羆精熊山君和野牛精特處士,很有可能就不是這裏的妖精。

    第二,老虎精寅將軍居然對熊山君和特處士唯命是從,寅將軍抓了唐僧等三人時,熊山君和特處士到訪,寅將軍『慌得奔出迎接』,隨後寅將軍打算將唐僧三人都吃掉時,熊山君卻說:“不可盡用,食其二,留其一可也。”奇怪的是,寅將軍居然很聽話地“領諾”。

    雙叉嶺中沒有野牛和熊羆,到處都是老虎,說明山中以老虎為大,就算是成精,也應該是以老虎精為尊,可是這裏卻恰恰相反。

    所以,寅將軍很有可能是經過熊山君和特處士點化,才由普通的老虎修煉成老虎精,隻有這個原因,老虎精才會屈居人下,對熊山君和特處士唯命是從。

    可是這樣,就出現一個問題了,熊山君和特處士為什麽要點化寅將軍?

    第三,鞏州三怪當著唐僧的麵,將唐僧的兩個隨從給殺了,剖腹剜心,剁碎其屍,將首級與心肝奉獻給熊山君和特處士,寅將軍吃掉四肢,其餘骨肉,分給了其他妖怪,那樣血腥的場麵,把唐僧嚇得七葷八素的,差點沒嚇唬死。

    如此,又出現了一個不合理的情況,寅將軍麾下有五六十個妖怪,他們卻隻吃了唐僧的兩個隨從,連唐僧騎的馬,他們都沒有吃掉,簡直太不正常了。

    第四,鞏州三怪吃掉唐僧的兩個隨從以後,熊山君和特處士並沒有著急離開,而是一直吹牛打屁到天亮,眼看太陽快要出來了,二妖才一擁而退。

    要知道,在雙叉嶺上,一沒麻將室,二沒洗腳按摩等娛樂場所,他們三個妖怪居然坐等到天亮,難道他們真有說不完的知心話要講?顯然這是不可能的。

    那麽,鞏州三怪究竟在等什麽?會不會是在等著誰來救唐僧?

    第五,等天亮以後,化身為老叟的太白金星出現了,他救了唐僧,還告訴了唐僧,那三個妖怪的來曆,之後還忽悠唐僧,那三個妖股之所以沒有吃唐僧,是因為唐僧你『本性元明,所以吃不得你』,這樣的鬼話,也隻能哄哄已經被嚇得半死的唐僧罷了,誰會相信。

    種種怪異的跡象表明,太白金星與鞏州三怪很有可能是一夥的,而且唐僧此次遇難,根本就是一場早已策劃好的陰謀。

    熊山君和特處士很有可能是帶著一個使命,來到了雙叉嶺,點化了寅將軍,讓寅將軍修煉成精,目的是讓寅將軍捉住唐僧和他的隨從。

    等寅將軍捉住了唐僧三人,熊山君和特處士避免寅將軍誤吃了唐僧,便及時出現,而且還讓寅將軍隻吃掉唐僧的兩個隨從。

    接著,他們三怪吹牛打屁,一直等著太白金星出現,將唐僧救走。

    那麽問題就來了,熊山君、特處士和太白金星為何處心積慮地幹掉唐僧的兩個隨從呢?

    其中的原因很有可能有三個:

    其一,唐僧的徒弟已經被神佛內定好了,也就是後麵陸續出現的孫悟空、豬悟能、沙悟淨和龍王三太子,他們四個各有各的分工。

    孫悟空本事大,熟悉路況,主要負責探路、降妖、尋找食物等等;豬八戒力氣大,主要負責挑擔子,做些雜事,偶爾也客串一下降妖除魔;沙悟淨則是負責牽馬墜蹬,陪著唐僧聊天解悶;而龍王三太子是唐僧的腳力,偶爾也幫幫三位師兄打探消息。

    這樣一來,就沒有這兩個隨從什麽事了,更何況取經路上,多妖魔鬼怪,這兩個凡人隨從,顯然是個累贅。

    更何況這兩個隨從是唐王李世民派來的,與神佛不是一路的,而孫悟空等人不一樣,他們都是神佛早已培養好的。

    其二,如果不除掉這兩個隨從,等唐僧取經成功以後,功勞該這麽分?難道讓這個兩個凡人從者成佛成羅漢,顯然不符合神佛的利益。

    其三,西天取經很有可能就是一個幌子,觀音菩薩到長安尋找取經人時,曾當著唐僧、唐王李世民等人說:“你這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超升,隻可渾俗和光而已。我有大乘佛法三藏,能超亡者升天,能度難人脫苦,能修無量壽身,能作無來無去。”

    可是後來呢,唐僧還未出大唐國界,就遇到了劉伯欽,之後唐僧還應劉伯欽母親的請求,超度了日久不得超生的劉伯欽父親,顯然唐僧很可能早就懂得大乘佛法,要不然他怎麽能幫助劉伯欽父親超度成功。

    而且在唐僧取經過程中,觀音菩薩和太白金星都是忙前忙後,特別的活躍熱心,幫助唐僧師徒五人解決各種麻煩,觀音是如來的得力助手,而太白金星是天庭中的核心人物,是天庭的西方巡使,主管西方事務,簡單來說,太白金星是天庭與西天靈山之間的聯絡員。

    所以,唐僧西天取經,很有可能就是西天靈山和天庭共同策劃的一個局。

    天庭的目的是借機抑道揚佛,牽製道祖,懲戒那些不服天庭調遣的各路神仙,以鞏固天庭的統治,表麵上天庭掌管著三界,實際上,有許多神仙都不服天庭調遣,孫悟空大鬧天宮時,各路大能神仙要麽消極怠工,出工不出力,要麽幹脆不出現,後來玉帝請來了如來,收服了孫悟空,這些大能就出現了,刷刷存在感,表麵上擁護天庭。

    至於西天靈山,則是借此機會與道派爭地盤,擴大西天靈山的影響力,是西天取經的最大贏家。

    當然,西天取經的真正收益者,對於西天靈山來說,自然是現在佛如來,對於天庭來說,自然是天庭的掌權者玉帝。(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