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章深謀遠慮

字數:3842   加入書籤

A+A-


    反之,劉禪不想出現的局麵,就是孫權一直依附於自己,表現出一副臣服於他,忠於大漢的樣子。

    畢竟孫權是他冊封的吳王,如果孫權沒有造反,他將來打孫權是不合適的。哪怕是後世,發動戰爭都需要一個合理的理由。

    如果孫權一直保持著目前這個樣子,搞不好以後就成了清朝時期的吳三桂,割據一方,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麵。

    盡管劉禪不懼,但終究是一個威脅。

    而孫權如果稱帝的話,就是背反朝廷,劉禪以後就有理由打他了。

    劉禪想了想,又拿過荊州傳來的奏折,在後麵加了一段話。

    當年赤壁一戰之後,劉備得到了荊州,暴兵十萬人,後來帶了一半去益州,荊州隻有五萬兵馬。

    這些年,劉禪一直奉行精兵政策,隻是挑選青壯,淘汰老兵,荊州的兵力一直沒有增加多少,到現在也不過是七萬人。

    但荊州這些年,先後拿下江夏數縣,荊南地區又一直對付蠻人,充實人口,荊州的人口,卻已經多達一百多人,完全可以增加兵力而沒有負擔。

    劉禪在奏折後加的話,就是讓關平增募三萬兵馬,將荊州兵力擴充至十萬。

    如此隻需訓練數年,荊州就可以擁有單獨進攻江東的能力。

    以前荊州隻有五萬兵馬的時候,麵對江東隻有防禦的能力,而如今,卻已有進攻的能力了。

    將奏折派人送去荊州之後,劉禪便沒有在關注江東的事情,因為三日之後,就是正式遷都的日子。

    不過在遷都之前,劉禪將文臣武將再次召集了起來。

    厚德殿中。

    大殿之中的文武大臣,基本上走了一半,離開的人先一步前往了長安,到長安組建府衙去了,剩下的人,三日之後會跟隨劉禪一起前往長安。

    劉禪對著殿下眾人道:“諸位愛卿,這是朕最後一次在厚德殿中與諸位愛卿議事了,下一次,就是在未央宮的前殿了。”

    一眾文武聞言,不由自主的歎了口氣,成都是他們的家,他們除了利益之外,是真的舍不得。

    劉禪清了清嗓子,沉吟道:“此次召集諸位愛卿過來,是為了挑選一員良將來鎮守益州。”

    眾將聞言皆點了點頭,朝廷雖然從益州遷走了,但是益州這邊,仍需要一將留下來鎮守。

    眾人不由自主的將目光看向大殿之中的一人,上一次劉禪挑選益州刺史,他們隻是籠統的將人鎖定在三公九卿之中。

    而這一次,很顯然,文武群臣都知道劉禪會派誰留下來鎮守益州。

    “李恢!”

    “末將在!”李恢踏步而出。

    李恢是南中都督,更是劉禪一手提拔的心腹,他鎮守南中期間,多次出兵平定夷人,治理南中多年,如今南中之地,也欣欣向榮。能文能武,可謂全才。

    劉禪離開成都之際,將他給召了回來,其目的不言而喻。

    劉禪下令道:“朕留兩萬兵馬在益州,由愛卿擔任益州都督,總管益州軍事。”

    “微臣遵旨!”李恢拱手領命。

    “馬忠!”劉禪又看向另一人。

    “微臣在!”馬忠拱手而出。

    李恢原本是南中都督,如今劉禪調李恢總管益州軍務,南中那裏,就需要派一人去鎮守。

    劉禪果斷選擇了馬忠,在曆史上。李恢和馬忠都擔任過南中都督,而且這兩人,是做得優秀的,都是文武雙全,上能馬上領軍,下能府衙執政,而且都深得民心。

    並且與李恢一樣,馬忠也是劉禪一手提拔起來的心腹。

    劉禪看著馬忠道:“如今南中都督一職空缺,便由愛卿前去擔任南中都督!”

    馬忠拱手領命:“微臣領旨!”

    劉禪隨後又詢問了一番文武群臣遷都之事,見眾人準備妥當,便下令退朝:“退朝吧,李恢留下!”

    眾人退下,隻有李恢留在大殿之中。

    劉禪從桌案上拿起一遝紙,遞給李恢,對著李恢道:“愛卿看看這個!”

    李恢聞言上前接過紙張,看了起來。

    李恢看了一會,抬頭問道:“陛下,這是造船圖紙?”

    劉禪點了點頭道:“不錯。”

    李恢看了一會道:“這些戰船與江東的頗為相似。”

    劉禪點了點頭道:“不錯,這是朕讓人從江東弄來的。孫氏占據江東,已曆三世,四十餘載,其步兵戰鬥力不值一提,但水軍力量,卻為下之最。

    哪怕朕占據荊州多年,也一直訓練不出堪比江東水軍的水師。追根究底還是戰船的問題。”

    “不錯!”李恢點了點頭道:“江東靠海,造船業發達,百姓善於造船。荊州雖有一截長江,但造船技術,仍比不上江東。這也是我荊州水軍一直比不上江東水軍的根本原因。”

    劉禪點了點頭道:“如今朕雖沒有東進江東之意,但也需要早做準備。荊州距離江東太近,朕若大規模建造戰船,難免讓江東察覺做出準備。因此朕想讓愛卿在益州打造戰船,秘密訓練水軍。

    這些圖紙是江東水軍戰船圖紙,但並不完備,因此打造戰船,訓練水軍的任務,可謂任重道遠。”

    劉禪並沒有利用係統兌換後世的造船圖紙,而是將錦衣衛從江東弄到的戰船圖紙給了李恢。

    係統提供的東西終究隻是外物,國家想要強盛,就需要不斷的創新,不斷的創造。如果不能明確這一點,哪怕劉禪兌換的東西再多,不能創新,也會泯滅於曆史的塵埃當中成為傳。

    比如曆史上的神臂弓,比如鄭和寶船,比如木牛流馬,這些東西如今都成為了傳。

    人的智慧是無窮無盡的,因此隻有不斷的創新,革新,發展技術,這些東西才會越來越強,一代勝過一代。

    李恢拱手道:“微臣一定會竭心盡力,為陛下打造一支無敵水軍。”

    “好!”劉禪滿意的笑道:“有愛卿這句話就夠了,愛卿可沿長江一帶羨慕士卒,朕留在成都的兵馬,也都是熟悉水性的士卒。加上這兩萬兵馬,暫時訓練三萬水軍。”

    “微臣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