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來人上鼎鑊
字數:3767 加入書籤
“張溫?”劉禪挑了挑眉。
李昱頷首道:“不錯,這張溫在江東頗有才名,孫權曾問及文武,張溫之才能與何人相比?劉基可與全綜相比,顧雍卻,張溫之才無人能及。”
劉禪微微點頭:“嗯,張溫此人的確是有才學,奈何他雖有才學,孫權卻不能用之啊!”
“額……”李昱聽了這話,卻不知如何作答,如今孫權稱帝,張溫奉命出使大漢,為保持兩國關係而來,如此艱巨的任務,按理孫權應該會交給諸葛瑾,然而這一次卻不是諸葛瑾,而是張溫,可見孫權對張溫的看中了,這怎麽能算不上重用呢?
不過劉禪來自後世,深知這張溫的下場,曆史上張溫也曾出使過蜀漢,但由於張溫在蜀漢稱讚過蜀漢政權,回國之後遭到了孫權的記恨,孫權又覺得張溫的名聲太盛,擔心不能為自己所用,隨後借故將其免官了。
在三國演義裏,還有一段難張溫秦
宓逞辯的故事呢。
“這張溫是個人才,不過可惜……”劉禪搖了搖頭,不由得歎了口氣。
劉禪他坐視孫權獲得石亭之戰的勝利,為的就是與孫權徹底決裂,不給自己留下禍患,這張溫哪怕是有經緯地之才,此行的任務也不可能會成功。
如果他願意投降還能保住性命,如果不願意投降,其下場可想而知。
畢竟劉禪的鼎鑊有一段時間沒煮人了。
三日時間轉瞬即逝,張溫帶著幾個隨從抵達了長安。
長安城外,張溫與麾下的幾個隨從一臉驚駭的看著長安新城:“這是長安城?怎麽可能?”
張溫今年不過三十五歲,並不像老一輩的士人那樣見多識廣,在黃巾之前有四處遊曆的經驗,他所去的地方,也僅限於江東罷了。
盡管沒來到過長安,但張溫也被如此巨大的城池給嚇住了。
張溫手下的一個隨從道:“我聽來長安的商人過,蜀國在拿下長安之後,在其外圍修建了巨大的城牆,不過城牆裏麵,卻是非常空曠,隻有老長安城有人居住。”
張溫皺了皺眉頭,對著隨從叮囑道:“到了長安,要稱呼大漢,不得稱蜀,否則咱們都有殺身之禍!”
“諾!”
“如此雄偉的城池,足以容納人口百萬,哪怕現在還沒有多少人居住,也可見漢帝之誌啊!”
張溫看著眼前如此雄偉的長安城,不由得感歎起劉禪的誌向。
老長安城其實不,也能容納二三十萬百姓居住,作為國都,完全足夠。
但為何劉禪要建立如此龐大的城池呢?
其目的自然是希望大漢能夠更加繁榮昌盛,視大漢為中央帝國,視長安為下之都。
由此可見劉禪的誌向不僅僅是定鼎中原,一統三國那麽簡單。
“哎!”旋即張溫不由得歎了口氣,他想到了孫權。
孫權的誌向其實並不,做皇帝的誌向,普之下有幾個人敢這麽想,而且孫權不僅敢想,還真的做到了。
可與劉禪相比,孫權的那點誌向,就是大巫見巫了。
並且孫權雖然稱帝了,但他的誌向不在下,他純粹就是想當皇帝,想要滿足自己的罷了,就跟當年的袁術差不多,實話,有些自不量力。
張溫想到這裏,又是歎了口氣,望著這雄偉的長安城,內心複雜不已,他此行的任務可謂艱難無比,不定這長安城,就是他的葬身之所。
“走吧!”張溫深深的吸了口氣,帶著隨從向著長安城門走去。
鴻臚寺是負責掌管諸侯及藩屬國事務的地方,並且負責一切外交事務,目前鴻臚寺的長官乃是蔣幹。
張溫想要求見劉禪,還得先到鴻臚寺報道,然後經鴻臚寺上報劉禪,獲得劉禪的允許,張溫才能見到劉禪。
次日早朝。
未央宮中。
大鴻臚蔣幹手持笏板,拱手而出,對著劉禪道:“啟稟陛下,孫權謀反稱帝之後,派遣使者張溫前來長安,昨日找到了鴻臚寺,希望獲得陛下的接見。”
孫權雖然割據江東,但他名義上還是大漢冊封的吳王,如今他不聲不響的稱了帝,從名分上來,屬於謀反,算是背反朝廷。
但孫權這個謀反卻又非常稀奇,一方麵他自己稱了帝,但另一方麵,卻又承認大漢的政權,承認劉禪也是皇帝。
古之立國稱帝者,都視自己為正統,很少有人自己以正統自居,卻又承認其他政權的合法性。
不過這種情況也不是沒有,曆史上蜀漢和東吳就是這樣,孫權稱帝之後,蜀漢是承認了其政權的合法性的。
不過這也就導致了蜀漢自身的正統威信不足,俗話無二日,國無二主,皇帝是獨一無二的,你自己是皇帝,就不能承認別人是皇帝。
孫權一方麵自己稱了帝,一方麵卻又承認大漢的皇權地位,降低自己的威信,這其實是在向劉禪示好。
劉禪冷聲道:“哼,孫權本為朕冊封的吳王,打贏了一場石亭之戰,竟然敢背反朝廷稱帝,還敢派使者來長安,真是好大的膽子,傳張溫覲見,朕倒要聽聽他想些什麽!
對了,朕聽當年鄧芝出使江東,孫權曾在大殿外豎起一口鼎鑊,讓鄧芝與賈逵相爭,如誰的不能讓他稱心如意,就得下鼎鑊。
來人啊,也給朕在大殿外豎一口鼎鑊,如張溫的不能讓朕稱心,也讓他下鼎鑊。”
“諾!”
一眾文武聽了這話,頓時滿頭黑線,隻怕不管這張溫的是什麽,都免不了下鼎鑊的結局吧?畢竟你的鼎鑊,可從來沒有白放油。
“宣江東使者張溫覲見!”
“宣江東使者張溫覲見!”
“宣江東使者張溫覲見!”
內侍們操著公鴨嗓子將劉禪的命令層層傳遞出去,一直傳到宮門外,護衛得到消息,前往鴻臚寺去叫張溫。
等張溫抵達未央宮的大殿門口時,已經是半個時辰之後。
護衛早在大殿外的台上豎起一口鼎鑊,鼎鑊下方幹柴燒的得正旺,鼎鑊之中,油也開始熱了,生起陣陣嗆鼻的黑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