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汴京陷落

字數:2972   加入書籤

A+A-




    如果說汴京真的再次被金國給攻破的話,而且還是被簽軍這樣的,在金國戰鬥序列之中,幾乎沒有什麽作戰能力的部隊攻陷,那就實在是太過於丟人了。

    洛陽翟進帶領自己麾下的三萬人,想要向東南過來支援,結果遇到了完顏杲的隊伍,兩邊交戰一陣之後,雖說翟進的軍隊一直也在進行著,非常嚴格的修煉,但是仍然不能夠和金國的主力軍隊進行交戰,在輸了一陣之後,立刻向後撤退到洛陽固守。

    相比之下,翟進這邊至少還在人數上差不多,想要防守還沒有太多的問題,而八字軍這邊王彥就尷尬很多了。

    八字軍是由當時作為河北招撫司都統製的王彥率領的一支部隊,因麵刺“赤心報國,誓殺金賊“而得名,給河北一帶的軍民,還有金國稱為八字軍。

    在王彥發起八字軍之後,傅選、孟德、劉澤、焦文通等十九寨義軍相繼加入,人數發展至十餘萬,其中一萬多人由王彥率領南下,受宗澤等人節製,抗擊金兵,屢建戰功。

    在之後的曆次戰鬥之中,八字軍都有很大的損傷,也有一些慕名而來的人再次加入,現在的人數也不過是八千人上下。

    就在年前的時候,其後傅選、劉澤、焦文通、白健、張和尚等人,帶著一萬人來到大名府,另一頭領孟德已經在去年於冀州戰死。

    這一萬人已經和之前的八千人八字軍,還有八千人的大名府軍隊,在一起整編過一次,最後王彥隻留下了兩萬正式軍隊,另外六千人則留在各個城中,作為防守的二線部隊。

    隻是現在他們隻有兩萬人,卻要麵對折可求的五萬大軍,而且對方還是西北軍之中,和西夏一直交戰的最精銳的折家軍,折可求可沒有真的在原地進行固守,他帶著自己的軍隊突入了大名府之中。

    王彥這邊隻能夠就地依托層次防守,才保證自己這邊的城池不被工作,而問題就在於折可求那邊,五萬人分做三路前進。

    王彥一開始自己帶著一萬人,前去魏縣抵抗折可求的三萬主力,並且成功的將對方擋在了城池外麵,不得寸進,但是形勢也不是很樂觀。

    大刀聞達帶著自己的師弟雲天彪一起,並四千麾下,在成安抵擋北邊洺州而來的八千大軍。

    傅選、白健、張和尚帶著六千人馬在南樂縣城,麵對的是南邊滑州而來的一萬五千大軍。

    這三路人馬無論哪一路,都讓大名府這邊倍感壓力,作為大名府留守官員之中,官職最大的郭永,立刻將留守的六千人馬分出一半,才做兩半前去支援成安和南樂。

    大名府這邊現在自保都成問題,想要抵抗折可求的折家軍更是很困難的,更不要說去救援汴京了。

    這個時候太原的經略使唐經,本來準備帶著一萬人去救援汴京的時候,結果這個時候婁室又帶著三萬人南下,太原也自顧不暇了。

    此時河南北部已基本為金國所有,僅汴京及近畿仍為宋有,聶淵一開始還派人進行攻城,但是卻被留守的宋軍給擊敗了,畢竟這些簽軍的戰鬥力實在是有些慘不忍睹。

    之後聶淵之後下令圍城,城內糧少,久守必然缺糧,聶淵讓自己的麾下以食物與守城宋兵貿易,時間久了之後,兩邊就變得熟悉了,甚至連城內的大宋守軍都有些鬆懈。

    之後聶淵趁著大宋守軍不備,帶著五百自己麾下最為精銳的人馬,乘著夜色從城北登上已經千瘡百孔的汴京,之後聶淵命人在城內縱火,並且打開城門。

    留守大臣上官悟及副留守趙倫,兩人知道金國人打進城內之後,沒有想著應該如何進行後續防守,為自己的國家做點事情,而是在第一時間卻帶著自己的近衛人馬出逃了。

    上官悟至唐州(今河南唐河),被當地豪強董平所殺,並將其頭顱獻於聶淵,於是聶淵徹底的攻下了汴京。

    曆史記載,唐州有土豪董平,曾“稱勤王兵”,而史書中又稱其為“賊”,說是忠義軍首領,實際上就是一個比較大的折扣而已,小說《水滸傳》中的董平或有糅合其形象,可以說曆史上的這個人,應該就是雙槍將董平的原型。

    我們都知道董平是《水滸傳》中的人物,綽號雙槍將,河東上黨郡人氏。他原是東平府兵馬都監,後被宋江用計生擒,遂歸順梁山。梁山大聚義時,排第十五位,上應天立星,擔任馬軍五虎將。因常打頭陣,又稱董一撞,有“英勇雙槍將,風流萬戶侯”之稱。

    宋元時期的《大宋宣和遺事》中,董平已是宋江部下三十六員頭領之一,同時期龔開的《宋江三十六人讚》中,董平亦在其中,讚言為“昔樊將軍,鴻門直撞,鬥酒肉肩,其言甚壯”。這兩部文學作品都被認為是《水滸傳》的雛形或藍本。

    實際上此人不但仗著自己有一身武藝,平時在唐州好勇鬥狠,而且一向欺男霸女,這與水滸傳之中的形象也是非常相近的,這一次他以殺了上官悟作為晉升之資,已經投靠到了金國人的麾下,其人品確實是有一些問題。

    宋江的叛亂說白了也仍然還是一個舊社會的時候的,為了自己的利益而揭竿起義的農民戰爭,甚至從某種程度上說,連農民戰爭都算不上,因為像宋江本身就是一個匪類。

    而加入了像這樣起義的董平,又會好到哪裏去呢,雖說在水滸傳之中,我們看到了有許多的藝術加工,但是或多或少還是體現出了,在原本曆史中,有著自己曆史原型的各個人物,所表現出來的,在原來曆史上所作的事情和個人的品行。

    董平雖有英雄雙槍將之稱,也有一撞直這樣的美譽,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他本身在曆史記錄中並不是什麽正麵人物形象,而且是一個投降了金國的地方豪強,怎麽說都絕對是一個非常大的反派。(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