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第三百四十二回 逐一應對(五)
字數:5347 加入書籤
深冬之季的荊州,大地已蓋上了一層厚厚的白雪。
雪景很美,諸葛亮這時也是難得的得了一會兒閑,正站在窗前觀賞著雪景。
自建安十二年出仕於劉備,到現在已經十七、八年了,當年二十六歲的年青人,現在也已經是四十五、六歲的中年大叔。不過按照漢代三十六歲就可以以“老夫”自居的習慣,諸葛亮也差不多可以劃入“老夫”一係之中。
在原有的曆史上,諸葛亮由於龐統的陣亡、劉備的取川失利而率軍進入川軍增援劉備,之後諸葛亮基本上就是把根紮在了川中,直到病逝於北伐的途中。
不過從整體上來說,諸葛亮的入川其實是有些迫於形勢,再從劉備入川時是把諸葛亮給留在了荊州來看,《隆中對》裏的“擇一上將出宛洛”裏的“上將”,本來應該是諸葛亮而不是關羽。要知道諸葛亮從小在荊州長大,對荊州的狀況十分的了解,再聯同上諸葛亮自身的才幹,諸葛亮的確是最適合的人選,至少是最適合的人選之一,關羽、張飛等人都得往後排。
而現在的情況是由於陸仁的介入以及所引發出的那一係列變故,使得龐統在劉備取川並沒有失利,而且龐統也並沒有陣亡,使得諸葛亮到是因此而繼續留在了荊州。不過劉備留給諸葛亮的關羽和張飛嘛,卻因為劉備在對西域聯軍作戰的時候負傷一事而不管諸葛亮的趕去了漢中,鬧得那時的諸葛亮在荊州差點出事。
後來西域聯軍被擊潰,劉備也覺得諸葛亮的身邊不能沒有一些能打的人物,就把趙雲和魏延給回調到荊州。趙雲不用多說,誰用誰放心;至於魏延嘛,這家夥本來就是荊州係的將領,應付荊州方麵的軍事問題也沒什麽問題。
再就諸葛亮本人而言,雖然前前後後的有著不少的波折,自己駐守荊州也少不了要和孫權那邊不斷的扯皮,但總的來說劉備集團也還是在按照《隆中對》的大體設想在走,所以諸葛亮還算是比較欣慰的。至少比起原有的曆史上這時的諸葛亮已經是處於那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狀態,現在的諸葛亮還沒那麽累。
至於北伐曹魏之事……且不說這個事本來就是一種政治口號,就說諸葛亮本人也是相當務實的人,他在《隆中對》裏就明確的指出“待北方有事”才能有所行動,可現在的曹魏那邊又哪有什麽變故可言?所以在此之前,守好地盤、積蓄好實力才是硬道理。
總之一句話,關羽會大意失荊州,但這種事卻很難發生在諸葛亮的身上。再以諸葛亮那種“諸葛一生唯謹慎”的作風,一生之中最大的失誤也可能就隻是在街亭之戰裏錯用了馬謖而已吧?
其實現在的諸葛亮也挺累的,畢竟在荊州這裏經常要和孫權那邊就荊州問題扯皮不斷,不過不會像原有的曆史上受劉備托孤之後在川中獨挑大梁那麽累而已,諸葛亮也完全應付得過來。所以在這個時候,忙完了荊州今年秋後的那些事情的諸葛亮也能忙裏偷閑的賞一賞雪……就是在這樣的天氣,諸葛亮還是習慣性的會手執羽扇,時不時的還要搖上幾下的那種作派著實會讓人看著有點蛋痛。
吹了幾下風,身上難免會有點冷,諸葛亮就順手抄起了手邊的暖酒灌了幾口,然後就接著欣賞雪景,但這會兒的諸葛亮的腦子裏在想些什麽,旁人就不得而知了。隻是正在這看似難得的悠閑的時候,黃月英卻領著馬謖匆匆的趕了進來,諸葛亮扭頭一看二人的神情就知道有事,連忙放下酒瓶再向二人問道:“何事驚慌?”
馬謖一身的風塵,顯然是剛趕回來的。這會兒見了諸葛亮也來不及行禮,而且以他與諸葛亮之間的關係也不用講究太多,所以是直接抄起了暖爐上的另一瓶暖酒,去蓋之後一仰脖就咕咕咕的灌下了肚中。暖了暖身再緩過來這口氣之後,馬謖就急道:“大事,大事!陸仁有意的要將桂陽郡劃給孫權!!”
這裏順便說一下,對於荊州的白氏五常,陸仁當初也動過念頭,不過赤壁之戰前的陸仁基本上可以說是一窮二白,像徐庶、甘寧、張仲景這幾個人才都是連拐帶騙的才整去了夷州,而且陸仁能拐來他們還有一個共同的原因,那就是徐庶這幾號人當時基本上是什麽都沒有,陸仁拐起來比較方便,大致上的意思就有點像是不成氣候的小公司招到了幾個急於求職的人才。
但像白氏五常這種荊州本土的士族名士有著自身的家族背景,屬於不是那麽急於求職的人才,以陸仁當時的背景也引發不了他們的興趣,所以他們最多也就是把陸仁當朋友,陸仁想打他們的主意根本就沒戲。
也正因為如此,白氏五常仍然像原有的曆史上那樣在劉備拿下了荊州之後投奔了劉備,之後白眉馬良跟著劉備去了川中,馬謖則跟在了諸葛亮的身邊當助理,很多時候也負責與陸仁之間的貿易往來而常去桂陽。而這時的馬謖,就是剛剛跑完今年劉備與陸仁之間的冬季貿易,剛剛從桂陽那裏回來……
“什麽!?”
聽到馬謖帶來的消息,諸葛亮心中立時就是一驚,甚至驚得連手裏的羽扇都一下沒抓住而掉在了地上。要知道不管是劉備還是諸葛亮,都非常的重視與陸仁之間的外交關係以及帶出來的這份貿易關係,然後在此基礎上,桂陽郡在陸仁手裏的重要性便不言而諭。現在突然聽說陸仁要把桂陽郡劃歸孫權,諸葛亮這裏會不大吃一驚才怪了。
大驚之下,諸葛亮連羽扇都顧不上撿起來,急急的上前兩步向馬謖問及詳情,馬謖則把這次去桂陽的事情大致的說了一下。原來馬謖這次過去跑貿易,到了地兒之後雖然順利的拿到了與陸仁方麵約定的貨物,但也被桂陽那裏陸仁方麵的官員告知說桂陽郡馬上就要劃歸孫權,因此這一批的貨物是最後的一批,之後的訂單什麽的則要看劉備與陸仁協商之後的結果。而馬謖也不是什麽省油的燈,一聽說這個消息就知道大事不妙,所以是把貨物的運輸這些事扔給了手下人,自己是快馬加鞭連夜的趕回了江陵向諸葛亮報信。
問完了那些相關的事情,黃月英也把拾起來的羽扇遞到了諸葛亮的手裏。作為諸葛亮的老婆,她知道諸葛亮要冷靜思考的時候,手裏可少不了這玩意兒。而諸葛亮接過羽扇之後一邊輕搖著,一邊在屋中來來回回的踱起了圈。良久過去,諸葛亮把問詢的目光遞向了馬謖和黃月英:“這件事你們是怎麽看的?”
馬謖低頭不語,應該是還沒有組織好要說的話,而黃月英那也不是省油的燈,更重要的是黃月英以“留學生”的身份在夷州學習生活過,對陸仁那裏的事情有著比較深的了解,所以在這方麵的事情上她的反應到是要比馬謖還快上一些:
“還能怎麽看?前些時候曹丕借機生事,而陸南海遠征在外,有些鞭長莫及。所以眼下除了要及時的應對曹丕之外,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穩住孫權,因此劃桂陽與孫權一事,說白了無非就是向孫權劃土求和。”
諸葛亮點了點頭,卻再次將目光遞向了馬謖。而馬謖這個人吧,如果隻以街亭失守一事來衡量他的話那也是一個錯誤之舉,事實上馬謖雖然不是一個合格的將領、統帥,卻絕對是一個合格的參謀,要不然也不會深受諸葛亮的器重。
此刻麵對諸葛亮遞過來的目光,馬謖這邊的要說的話也組織好了,就向諸葛亮和黃月英緩緩的道:“嫂嫂說得沒錯,但事情也沒那麽簡單。說起來,陸仁絕非等閑之人,留守夷州的荀文若也同為多謀之士,他們難道會不清楚孫權就是隻喂不飽的惡狼?今雖劃地於孫權,但這其中若不是另有深意,豈不是在鼓勵孫權進一步的圖謀於陸仁?反正在下是不相信他陸仁會做那麽愚蠢的事情。”
諸葛亮又點了點頭,示意馬謖接著往下說。馬謖則是又思索了一下之後才道:“依在下之愚見,我們這次隻怕是要被陸仁給拖下水了。而且我們即便明知這是陸仁挖出來的一個坑,在當前的局勢之下,我們也是不得不往這個坑裏跳。”
諸葛亮這時長長的歎了口氣:“幼常真的是深明吾意矣!”
說著諸葛亮回到了案前,抬頭望向了牆上掛著的一份地圖。這份地圖是黃月英在夷州那裏弄到的,但卻並不是什麽軍事地圖。確切的說,這份地圖如果用後世的標準來衡量的話,就是一份最簡單的世界地圖而已,在夷州是屬於地理課程的教學用地圖……軍事地圖和常規地圖可是兩回事,黃月英到是想搞軍事地圖但搞不到。不過這份科教用的地圖對當時的很多人來說也已經非常有用了。
再看諸葛亮倒執羽扇,扇柄在地圖上的仰光、夷州等地方輕輕點過,最後是點在了桂陽郡的圖位上,人也再次發出了一聲輕歎:“這就是形勢所迫,到還真怪不得陸仁會這麽做。一但曹丕舉事再拉上孫權,他的整個局麵就危險了。而在這種局麵之下,他隻有把我們給拉下水,由我們去管住孫權,他的局麵才能向好的方向發展。”
黃月英道:“陸南海這麽做是不是有些過份了?他的局麵危急這可以理解,但他直接向主公求援不好嗎?又為什麽要搞這樣的動作?”
諸葛亮心說我這老婆啥都好,人夠聰明,搞民政、搞開發那都是一把好手,在軍事謀略上也很有著兩把刷子,可唯獨就是在外交層麵的爾虞我詐上差了一些。不過有些話諸葛亮還真不方便明說……按正常的模式向劉備求援?真以為陸仁與劉備之間的關係那麽鐵?
當然了,劉備方麵出於對自身利益的考慮,應該是會答應幫忙。但別忘了劉備與孫權之間也有著一層同盟關係,這使得劉備不太方便直接的去和孫權動手,那就肯定是先要在外交層麵上跟孫權扯上一大通的皮才行。而這一耽誤的話,陸仁那裏的時間可等不起,更等不得!陸仁更加的不會把事情的主動權交到別人的手裏,或者說不會被動的去指望著不靠譜的劉備……雖說策略是荀彧幫陸仁補全的,但陸仁本身又哪裏願意放棄桂陽?陸仁甚至都想過賴帳的。而荀彧補全出來的這種安排,也才更合乎於陸仁的需要。
換言之,陸仁方麵就是利用劉備那頭對陸仁這裏的商貿需求,硬生生的用桂陽郡這塊肉骨頭把劉備一方給拖下水,結果就是把對劉備那邊外交方麵的主動權給抓在了自己的手裏。按正常的方式去找劉備幫忙,陸仁是孫子;可是舍掉一個桂陽郡,成了孫子的人卻會是劉備。
要知道桂陽郡可是承擔了陸仁與劉備之間七成左右的貿易任務,而且拋開那些隻是賺錢的東東不說,劉備那頭可是相當的需要陸仁這裏出產的優質武器。這個事吧,在劉備經曆過了與西域聯軍的作戰,親身感受過了熱武器的威力之後,已經深刻的體會到了這些熱武器的強勢之所在。
之後劉備數次表示要追加訂單,以免在與日後曹丕、孫權的爭衡中吃大虧,陸仁那裏也隻是答應了比較有限的一部份而已,牢牢的吊著劉備方麵的胃口,劉備對此也是幹著急卻沒辦法。山寨是有心山寨,可劉備那裏的工業基礎能跟得上需求?說個過份點的比喻,劉備現在能造出來的隻不過是土炮,可陸仁這頭整出來的卻是佛朗機紅衣,品質上能比?還真當陸仁苦心經營了二十多年的工業基礎是花架子不成?
而在這種情況之下,陸仁把桂陽劃給孫權,基本等同於斷掉了與劉備之間的貿易往來。就算陸仁不斷掉,孫權方麵又難道會眼睜睜的看著劉備與陸仁繼續做生意?而孫權對劉備又何嚐不是一直在虎視耽耽?所以桂陽一落入孫權的手中,對劉備方麵有極大的負麵影響,這也就是馬謖所說的“明知是坑,卻還是得往裏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