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五章 武經總要
字數:3368 加入書籤
李綱將紅布包一層層打來,布包中的東西顯露出來,乃是兩摞線裝本的書籍,高達一尺。
“這一套二十卷《武經總要》,乃是我朝仁宗年間,由曾公亮和丁度耗費五年編撰的兵書,伯紀珍藏在身數年,今送與太平郎留念,請笑納!”
李綱是文官進士出身,擔任的也都是文職官員,一個文官研究兵法,就跟廚師不看菜譜研究改看兵法一個道理,鮑太平覺得李綱有點不務正業。
其實不然,受宋代重文輕武的影響,朝廷鼓勵文官研究兵法帶兵打仗。
《武經總要》共二十卷,包括軍事思想和軍事技術兩部分,乃是大宋仁宗年間,宋仁宗為防止武備鬆懈,將帥“鮮古今之學”,不知古今戰史及兵法,所以下令天章閣待製曾公亮、工部侍郎參知政事丁度等,編撰此書,共耗時五年才完成,是一本軍事價值極高的綜合性兵書。
鮑太平自然不了解《武經總要》的強大,《武經總要》自問世以來已經近百年,宋仁宗的初衷早就被後世的文臣武將遺棄,在鮑太平看來,戰力虛弱的大宋,不可能寫出厲害的兵書,跟張叔夜宋的迅雷弓和遼國山川圖誌比起來,《武經總要》顯得並不重要。
李綱送書的時,還擺出頗不情願的樣子,鮑太平全當是文人的矯情,便也收下李綱的饋贈。
張叔夜見鮑太平並不看重此書,道:“太平郎,大宋百餘年來受北國壓迫,《武經總要》乃不可多得的好書,太平郎需耐心專研,不要辜負伯紀一番好意!”
鮑太平逢迎道:“兩位哥哥金玉良言,太平得空當好生專研一番《武經總要》。”
周邦彥離開汴梁時,也送一本《史記》給鮑太平,可惜鮑太平沒那耐心煩,三分之一沒讀完,便丟道一邊,他這般說,便不知道什麽時候能摸一摸《武經總要》的封麵。
三人又吃了一番酒,紅日已經西斜,張叔夜、李綱搖搖晃晃張羅起身,鮑太平苦留不下,好在二人各自都有家丁書童跟隨,鮑太平也不必擔心二人醉倒在路上,一番話別,目送二人消失在黃昏的夕陽外。
從開始,到現在,鮑太平都是不停的送人,最開始送走林衝,又送魯智深,又送楊誌、武鬆,送周桐,送周邦彥,又送李綱、張叔夜,接觸過的曆史人物,都是汴梁城的過客,隻有轟天雷淩振,暫時還在汴梁城一個屋簷下,保不齊哪一天,淩振便要被呼延灼招呼去攻打梁山,然後,淩振也成為汴梁城的過客。
西下的夕陽,給鮑太平帶來一種孤寂,送人的感覺很不好,而且是一而再的送離人,難道就沒有來客嗎?
“得得得”馬蹄聲打破鮑太平的沉思,五匹黃驃馬踏著夕陽的餘暉絕塵而來,為首一名尖嘴猴腮的漢子,遠遠便興奮的大呼:“官人,張三回來也!”
來人正是留在燕京打理店麵的過街鼠張三,後麵跟著楊大郎並三名留在燕京養傷的漢子,鮑太平送人的落寞一掃而光,代替而來的是兄弟重逢的喜悅。
馬未及進前,還未停穩,幾個漢子便滾鞍落馬,為鮑太平行禮,鮑太平拍拍這個,錘錘那個,見幾個重傷的漢子一如受傷前強壯,心中大喜。
張三功夫太弱,馬騎的不好,下馬的時候摔個馬趴,在地上滾了一身塵土,惹得眾人一陣哄笑。
“三哥!”鮑太平打趣道:“你這騎馬的本事,可沒有抗傷的本事好!”
“嘿嘿!嘿嘿!”張三尷尬的笑道:“我這不是著急見小官人,一時失了前蹄子嗎!”
人哪有前蹄啊?
眾人又笑一番張三的口誤,鮑太平才想起,張三是留在北國打理店麵和刺探遼國情報的,此番回來,一定有重要的事情,鮑收起臉上的喜悅,問道:“三哥,莫非北地出現什麽變故?”
“變故?”張三被問的有點發蒙,摸著腦袋道:“北國沒啥變故,生意好著呢。嘿,那個許貫中,現在了不得,不描眉抹粉了,已經能夠獨自支撐生意,我此番回來,乃是童樞密怕回國的路上吃不道火鍋,特意讓店裏出人出鍋跟他回國,我與李四、許貫中一商議,二人便讓我護送店麵的三月收入,跟童樞密先行回國。”
鮑太平知道北國店麵無恙,遼國沒有太大的變故,這才放心下來,重逢的喜悅蓋過一切,拉過閃電賽龍雀的韁繩道:“弟兄們,尋個好下處吃酒,本官人與諸位兄弟接風洗塵。”
楊大郎與楊二郎兄弟重逢,聽聞吃酒,幾個人同聲發出歡呼聲,張三猥瑣的搓手道:“官人,已經見過你了,吃酒我就不去了,崔家教坊的妙脆姑娘還等著我呢!”
鮑太平翻上馬背,閃電賽龍雀揚天長嘶渴望放開奔騰,鮑太平勒住賽龍雀,對張三抱拳道:“我先給三哥道喜嘍!”
張三猥瑣笑道:“三哥北國一行,一憋數月,今夜做個新郎,我這心裏喲,嘿嘿,值得道喜。”
“看你那點出息!”鮑太平數落道:“俺娘,最近收了個幹女兒,我已經跟娘說好,將他的幹女兒許配給你了,特意為三哥道喜來著,三哥卻會錯意了!”
張三臉上閃出一片喜悅,瞬間又暗淡下去,幽怨道:“我就想要崔家教坊的妙脆姑娘做我的新娘!”
“哎呦!”鮑太平在馬上欠身看著張三難過的臉,打趣道:“想不到三哥還這麽癡情啊,看三哥這意思,是不想和我做親戚嘍?俺娘可是說了的,準備將綠柳做陪嫁丫鬟!”
楊大郎、楊二郎等人見張三依舊怏怏不樂,上前打趣道:“張家三哥喲,你是不是傻掉了,能跟官人做親戚是多大的榮幸啊,陪嫁丫鬟啊,三哥等於一次娶兩個人過門呀!”
張三沉吟半晌,似乎鼓足了足夠的勇氣,挺著胸膛道:“官人,張三謝謝你這一番美意,北國這數月,三哥想的明白,昔日與妙脆姑娘的海誓山盟,未曾有片刻忘懷,三哥此生非妙脆姑娘不娶,恐怕辜負官人的一番美意了,不管怎的,做不做親戚,三哥這條命是你的,官人勿惱三哥就是!”
“三哥連看我那幹姐姐一眼也不肯?”鮑太平又問道。
張三已經跨上黃驃馬,調轉馬頭:“張三已經心有所屬,見莫若不見!”
鮑太平將錢袋子扯下,整個丟過去,道:“尋得著尋不著妙脆姑娘,早些回家!你不想見我那姐姐,怕是我那幹姐姐等著見你呢!”(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