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亂佛界的由來

字數:4022   加入書籤

A+A-




    黑虎寺存在已有一千八百年,是亂佛界形成後不久便建起的古老佛寺。

    它藏經閣中記錄的古籍,對亂佛界誕生及之後的衍變全都有記載,讓鄭景仁之前的疑惑豁然開朗。

    黑虎寺的祖師,法號慧原,和地上佛國中的六祖慧能是同輩人,當年‘慧’字一代中的佼佼者。

    當年在接任‘第六代地上佛國掌管者’的佛法大論中,慧能以“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之說,成功辯服神秀的“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令天下佛僧無人能辯。

    慧能一朝驚豔天下人,也讓黑虎寺的師祖——慧原和尚,成了慧能的忠實擁護者,一直追隨在慧能的左右。

    而惠能在接任‘第六代地上佛國掌管者’後,在那一段時期讓佛門大興,甚至壓過那代人皇的風采,諸多民眾信佛拜祖,對人皇的權柄都不曾那般信服。

    也是在這時,成就了道境的六祖慧能,提出一個讓天下佛僧難以相信,卻又合乎情理的想法。

    他說,既然‘九惱從來是佛種,會如那律證圓通’,那何不另辟他途,開辟一個新的洞天,讓六根不淨,或者本就不願清淨的僧人另走出路。

    誰都不曾想到,能說出‘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的六祖,會有這般極端,甚至異想天開的想法。

    但,誰也不能說這不可能。自古佛魔隻在一念間,是佛是魔,隻在於僧人戒守清規的輕重,輕了守不住戒律,重了過於偏執,兩者都會成魔。

    隻是這佛魔兩道的界限太過模糊,若成就大魔,未必不能有朝一日回複佛道。

    隻是自古以來,對於陷入魔道或稍顯嗔念和偏執的佛僧,都是直罰麵壁思過,基本不會讓他們的執念和偏執發展。

    而六祖慧能的想法,在當時引起了巨大轟動。

    修念雜亂心緒的修羅寺、歡喜佛道的這些流派,自然是樂見其成,大為讚許,其他專修正統佛道的佛寺流派則勸說不可。

    就在兩邊流派吵得不可開交時,當年和六祖慧能並稱‘南能北秀’的神秀出現,他也同意開辟新的洞天,大為讚許六祖慧能的想法,並自願成為新洞天的看守者。

    連當初一起爭奪‘第六代地上佛國掌管者’的佼佼者都如此說,反對的聲音逐漸被讚同的聲音壓過,說到底,他們都想著佛門能發揚光大。

    六祖慧能結合‘地上佛國’裏的道紋法理,和專修六根不淨的幾大流派言論了七七十四十九天。

    後以身試法,深入六根不淨,九惱伴身的泥潭,用佛門曆代收集留下的諸多舍利子為支架點,借當時佛門大盛的鼎旺香火為刀,在虛無中開辟出亂佛界。

    這‘六根不淨,九惱常伴’的天地,環境惡劣,邪祟迷霧彌漫,道紋法理規則能勾起並放大生靈的一切惡念,哪怕隻有一絲,在此界也會不斷滋養,不斷成長,最終形成偏執的嗔念。

    這樣的世界,對修羅寺、歡喜佛道這些流派自是修行聖地,他們當即搬入此界,排開迷霧,如同開墾荒地的老農,成為此界第一批建寺者。

    好處顯而易見,第一批建寺者在此界修行的速度快速提升,在此界突破虛道境的人也隨之出現。

    也就是在有人突破虛道境的那一刻,亂佛界的道紋法理顯現,原本誘惑人心的邪祟瞬間如被放大百倍,邪霧彌漫的天空出現一道混亂身影。

    這道混亂身影的出現,縱使虛無破開,無數鬼獸遁入此界,佛僧發瘋至癲,奔行著衝入邪霧,成為心智全無的妖僧。

    這一混亂事件讓六祖慧能措手不及,以道境威能降服那道代表了亂佛界道紋法理的混亂身影。

    但他卻不能久留——不穩定的亂佛界,承受不住他的大道。

    此時,自願做亂佛界看守者的神秀站了出來,他修為已至半步道境,恰好能進入此界長久看守亂佛界道紋法理凝聚的混亂身影,並鎮壓諸多陷入癲狂的妖僧。

    同時,退到外界的六祖慧能,也想出了新的對策方法。

    讓正統佛道進去,開枝散葉的同時,讓修報身法的佛寺流派許下弘願,淨化此界邪霧鬼獸,能快速提升修為。

    讓主修香火願力護持的佛寺流派,帶著諸多凡俗進去,庇護他們的同時也讓這些凡俗對他們信奉加深。

    正統流派的佛寺,權衡再三後同意了進入亂佛界,一來能快速提升修為,二來也不想讓其他流派占據主流。

    而六祖慧能自身,因擔著創出亂佛界的責任,出手帶走凡俗民眾的因果事,自然隻能由他來背,為此他和那代人皇交惡大打出手。

    佛門也自那一代起,被人皇深痛惡絕,從原來的大盛,逐漸歸於平靜,甚至消隱。

    自是應了那句,一飲一啄,自有天定。

    後續的事情就很清晰了,神秀入主亂佛界,作為看守抵擋。

    作為慧能忠實的擁護者,慧原和尚,也是那時候進入亂佛界開創黑虎寺。

    有半步道境的神秀在,亂佛界的道紋法理雖在有人晉升虛道境時同樣會顯化,但隻要不抬頭看那混亂身影,心中的邪祟便不會被放大,能安穩度過。

    時間流逝,亂佛界逐漸趨於穩定,邪霧鬼獸被淨化消弭,道紋法理凝現的混亂身影不再出現。

    隻是突破到虛道境後,會無時無刻被放大心中的邪祟惡念,這一點,目前仍未有解決辦法。

    隻有借著靜心凝神的奇物,或者有凡俗香火願力的加持,他們才能保持清醒。

    所以黑虎寺的真觀和尚才會在鎮中凡俗離去後,對鄭景仁斥罵害死他了。

    而前麵紅蓮寺的祖師,留下那句‘有佛之處不得住,無佛之處急走過’的意思,和鄭景仁當初的猜測也相去不遠。

    有佛寺的地方,六根不淨的流派,辛苦開墾出來的清淨之地自然不願與他人分享,庇護凡俗的流派,也不願有人在旁邊建起新的寺廟,以免分走香火願力。

    無佛的地方,在當時邪霧彌漫的亂佛界裏,鬼獸和失去心智的妖僧諸多,危險重重也是停留不得。

    了解完來龍去脈,鄭景仁轉身走出藏經閣,拿出地圖查看第二座古寺的所在,同時心中有些疑惑。

    亂佛界道紋法理凝聚的混亂身影,為什麽會讓心智全無的妖僧大喊瀆佛之語:

    “佛堂佛不聖,心是我佛不是佛?”

    難道這是六祖慧能當初深入‘六根不淨,九惱伴身’後的感悟?

    另外,不出意外的話,鎮魔洞裏的中年和尚就是神秀。六祖慧能就不說了,神秀才半步道境,有這麽悠長的壽命麽?

    暗自疑惑的鄭景仁身上烏芒閃爍,刀意順著指尖透過地圖,在地圖上黑虎寺的位置上點了個洞,標記已經來過,而後向著東邊飛去。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 手機版閱讀網址:m.101novel.com(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