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跟農科院的合作

字數:5112   加入書籤

A+A-


    “姚哥,咱們明人不說暗話,這獼猴桃我將來指定是要注冊商標的,你摟在手裏沒有任何意義。”楊樹笑著說道。

    姚胖子苦笑搖頭,他以為楊樹是個菜鳥,沒想到卻是隻老狐狸。

    “好,我答應,老哥我真是服了。”

    姚胖子也知道,商標這樣的好事暫時還輪不到批商手上。

    兩人談妥之後,當即簽訂購銷合同。

    …………

    跟姚胖子分開之後,楊樹沒急著回去。

    他跑了一趟省農科院。

    陳教授對楊樹的到來非常高興,帶楊樹參觀了農科院的實驗室以及育苗基地,讓楊樹大開眼界。

    專業的就是不一樣。

    回到陳教授辦公室,兩人開始敲定農莊設計方案。

    陳教授指著規劃圖,介紹道:“東山靠水庫一側是懸崖峭壁,整體地勢較高,也是山莊最東麵,建議規劃為喬木林,充當防風帶。”

    “防風帶?”楊樹有點不理解。

    陳教授笑著解釋道:“很多果樹都畏懼大風,因此要建防風帶,起一個緩衝作用,在大風來臨時,減少果園的損失。”

    楊樹點了點頭,表示理解了。

    “喬木林也並非沒有經濟價值,將來可以在林下種植中草藥,甚至是人參。”陳教授補充說道,就擔心楊樹舍不得。

    畢竟喬木生長周期長,投資回報低,而且喬木的砍伐受到國家政策限製,除了生林,很少有人會規劃喬木林。

    “那就種樟樹吧!”

    作為樟樹村人,楊樹對樟樹也有不一樣的情懷,而且有靈液在,在樹下種植人參是個不錯的選擇。

    “可以。”

    陳教授跟著說道,“根據檢測結果,南山的土壤肥力普遍高於北山,建議將南山規劃為果園,具體選擇哪些果樹,還得你來定。”

    楊樹早已有打算,“除了擴大獼猴桃園的規模,我還計劃種植藍莓、車厘子等中高端,同時又易於推廣種植的水果。”

    陳教授看了楊樹一眼,終究沒有反駁。

    獼猴桃的成功,就是楊樹此刻說話的最大底氣。

    “北山除了現有的竹林,還可以規劃茶園以及百果園,再就是建各類養殖場以及相關配套設施。”

    江川自古就有種茶的傳統,茶園確實是必不可少的一樣。

    “百果園是什麽?”楊樹第一次聽說。

    “雖然定位中高端水果,但是作為農莊,最好也要有一些常見的水果,比如桃子、梨、橘子、荔枝、蘋果、葡萄、香蕉以及楊梅等。這些水果可以混種在一起,規劃的好,可以成為農莊的一大特色。”陳教授解釋道。

    “這個主意好!”

    楊樹眼前一亮,找陳教授做規劃,真是找對人了。

    百果園的規劃,更是讓楊樹回憶起童年的一個夢想,那時候家裏窮,買不起水果,楊樹就想,長大了要有一片屬於自己的果園就好了。

    果園裏要有各種各樣的水果,想吃什麽,就能摘到什麽。

    不經意間,這個夢想就要實現了。

    “養殖的話,選野豬、野雞以及梅花鹿等品種,農科院這邊能不能幫忙聯係一下?”楊樹問。

    “這個沒問題。”

    陳教授也很讚同楊樹的這個想法,要養,就養一點有特色的,而且陳教授非常推崇種養結合的生態循環模式。

    簡單來說,就是家禽、家畜的糞便,經過處理之後,可以作為有機肥用在果園裏,而這些家禽、家畜又可以在山林放養。

    形成一個生態閉合循環。

    “再就是山莊的總部大樓了,也建議規劃在北山,靠近水庫的位置。”陳教授補充說道。

    楊樹點了點頭,僅這一棟大樓,怕是就要耗資巨大。

    具體的大樓設計,還得楊樹專門找設計公司。

    “你規劃的農莊有山有水,唯獨缺少田,這是不行的。”陳教授指出楊樹的一個大問題,“花田、菜園、水產養殖、苗木基地等設施,都要在平整的土地上規劃,在山上可完不成。”

    “教授的意思,是要將山穀的農田也承包下來?”楊樹問。

    “最好是這樣。山穀農田夾在南北山之間,正是絕佳的好地方,剛好將南北山連成一體。”

    楊樹點了點頭,神情並不輕鬆。

    無論是水庫,還是荒山,都是村集體的,承包不會遇到什麽障礙。

    農田就不一樣了。

    且不說政策問題,山穀農田牽涉到上百家農戶,想要流轉出來,就要一一做通他們的工作,困難不是一般的大。

    可正如教授所言,不拿下山穀農田,生態農莊就是不完整的。

    再難,楊樹也要做成此事。

    “還有,你的資金可要準備充足,我初步估算了一下,農莊要全部建成,前期至少需要投入2ooo萬,還不包括後期的經營投入。往後每年,至少要準備3oo萬以上的流動資金。”陳教授提醒到。

    楊樹再次點頭,神情越凝重了。

    要建成生態農莊,困難遠比他想象的要多的多。

    萬裏長征,他才走出第一步呢。

    “最後提醒一點。”陳教授準備的很充足,“我建議,你現在就拿著荒山承包合同跟水庫承包合同,去注冊一家農業公司。”

    “會不會早了一點?”

    楊樹還準備明年再去注冊公司呢。

    “越早注冊公司就越早確立品牌,你現在賣獼猴桃就遇到這樣的難題吧?如果有公司,這問題根本就不存在。”陳教授解釋道。

    “還真是。”

    聊了這麽一會兒,楊樹已經是數次汗顏了,如果沒有陳教授的指導,楊樹的生態農莊之路,怕是要走得磕磕絆絆。

    機緣確實是個奇妙的東西。

    …………

    接下來,兩人就一些細節問題,進行深入的探討。

    敲定之後,在陳教授的引薦下,楊樹跟農科院簽訂了一份代購合同,山莊需要的一應樹苗、種豬等,都委托農科院代購。

    也隻有他們才知道,全國哪些地方的品種最好,最適合江川省。

    網購,終究有些不靠譜。

    農科院作為“中介”,肯定會從中賺一筆,但是有陳教授擔保,雙方又有長期合作的意向,就不可能太黑。

    而且這隻是一個代購意向,不是說要一次性全部采購到位。

    像果樹苗,至少也要等到明年開春之後,才能采購種植。中藥材更是要等樟樹林成規模了,才能開始種植。

    野豬等家禽、家畜,也要分批次引進,不是一窩蜂地上。

    這麽做,除了資金上的壓力,還有人員跟技術上的限製,楊樹現在基本是個光杆司令,不可能管理的過來。

    相關人員隻能慢慢雇傭、培訓,項目也隻能一個一個的上。

    所以就算資金充足,生態農莊也不可能一口氣建成。

    陳教授給的時間是兩年。

    今年冬天,楊樹最主要的任務,就是整地,以及修路、通水、通電等基礎設施的建設。

    於此同時,楊樹還跟農科院簽訂了一份技術服務合同,請農科院不定時的派人到山莊進行技術服務與指導。

    陳教授就是農科院的聯絡人。

    這麽做,也是便於陳教授在農莊開展科研工作。

    楊樹這是在變相地拉攏陳教授呢。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 手機版閱讀網址:(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