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忽悠李林甫

字數:3191   加入書籤

A+A-


    一名美婢送上王府特製的涼茶,吉溫雙手接過道謝,目不斜視,這讓李清愈肯定這家夥是帶著任務來的,所以才能這麽的克製。

    吉溫喝了一口涼茶,現這茶味道確實與自己之前喝過的茶完全迥異。自從靠上李林甫這棵大樹後,吉溫的消息也比以前靈通了許多,至少他知道宮中這種飲茶之法已經普及,甚至不少貴人家中都已經開始悄然模仿。

    即便如此,吉溫還是故作驚訝地放下茶碗,本想先誇一下這茶的味道的,沒想到李清這邊卻開門見山就問他,是不是李林甫派他來的。

    吉溫一定這話,便知自己的來意已經暴露,雖然不知道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但既然李清都這麽問,他也隻能據實回答。

    他這次來,確實是得了李林甫的授意,表麵上是過來送禮,其實是想試探一下李清的口風。

    因為李清早上去登門拜訪張九齡的事情已經傳到了李林甫耳中,表麵上李清好像是衝著桌椅的事情去的,可直覺告訴李林甫,事情不會那麽簡單。

    畢竟此事牽涉到的兩位主角,一個是李林甫越來越看不透的李清,一個是李林甫的前任同時也是死敵的張九齡,李林甫能不多想才怪了。

    於是吉溫就被派了過來,畢竟上回他這個傳話人就當得很稱職,所以李林甫覺得這次他也能很好的完成自己交代的任務。

    “李相倒是消息靈通,我本以為這事要過幾天才會傳到他那裏,其實也不是什麽要緊大事,至少和李相沒多大關係,就是本王想讓張公出麵奏請聖人,收集散落民間的典籍,收錄成冊,以彰我大唐文治盛世,此事張公已然答應,估計明日奏章就會送到禦前。”

    李清說的輕鬆,坐在下的吉溫心頭卻已經掀起了驚濤駭浪。

    當年宰相張說就因為一力促成泰山封禪之事,得皇帝信任,榮寵備至,雖然張說後麵倒台也和這個有關,但誰都不能否認張說是開元年間這麽多宰相裏頭最風光的一個,就因為他主持了皇帝的泰山封禪大典,而如今張九齡上書皇帝欲行修書之事,這事情的影響力可比泰山封禪大多了。

    泰山封禪說白了就是皇帝自己給自己臉上貼金,但是盛世修典性質就完全不一樣了,這事不光能給皇帝漲麵子,對於後世也影響甚巨,除了主持此事的人可以大賺名聲,所有參與修書之人都可以跟著沾光,這就和所有參與泰山封禪的人都能官升一級是同樣的道理。

    張九齡要是做成這事,極有可能重返相位,不要說是李林甫了,就連吉溫自己都有點慌了。

    他這才剛剛靠上李林甫,要是這棵大樹倒了,他還能有得好?

    正欲開口勸說,李清卻沒給他這個機會。

    “本王知道,李相是擔心張公會因此事複起,但在本王看來,此事對李相非但不是禍事,反而是一樁好事!”

    吉溫確實沒聽明白,隻好拱手行禮道:“某愚鈍,還請王爺明示。”

    李清抬手屏退左右的宮人婢女,待這些人都離開正堂後,這才開口問吉溫道:“修書一事,若是讓吉縣丞來主持,幾年可成?”

    吉溫一愣,隨即反應過來李清隻不過是打個比方,這種事情怎麽可能輪得到他。

    收拾好心情,他坐直身子認真答道:“此事若欲盡全功,短則三年五載,長則十年方可。”

    “在此期間,張公主持修書之事,朝堂之上,誰能與李相相爭?”

    “無人。”

    “張公在朝,李相在位,若無變故,聖人可會再另選宰相?”

    “應當不會。”

    “既然如此,張公主持修書,李相至少可保五年相位無虞,而本朝宰相,可有在位五年者乎?”

    李清問出這話,吉溫額頭上的冷汗都下來了。

    開元年間這麽多宰相,能在位過三年都算很長了,包括姚崇、宋璟這樣的人物在宰相位置上也都才待了不到四年時間而已,李林甫要是能當五年宰相,那絕對是獨一份了,再長估計李林甫自己都不敢想。

    見吉溫被嚇得不敢吭聲,李清故作惋惜地歎了一口氣。

    “其實在本王看來,倒是希望李相能一直在位,好與本王互為援引,可聖人心意,並非本王所能左右,且本王覺得,李相想要久居宰相之位,與其想著如何防備他人取而代之,不如自己為自己尋一潛在之敵,比如說張公,畢竟李相能贏張公一次,自然也可以贏第二次,總比麵對那不甚熟悉之人要強。此舉雖有養虎為患之嫌,可一來在修書期間,張公絕無可能複相,可為李相留足騰挪輾轉的時間,二來就算修書功成,聖人封賞有功之人,也未必就會讓張公複相,三來就算聖人有心,張公年長於李相,又將畢生精力傾注於修書之上,想來也再無精力與李相相爭。”

    李清這話雖然是為了忽悠李林甫,可是說的也是實話,張九齡就算能力再出眾,又有主持修書的大功在身,皇帝也不可能再讓他坐回宰相的位置,李清跟吉溫提到的那三條是一方麵,另一方麵張九齡本來就已經名滿天下了,主持修書之後名氣更上一個台階,皇帝也會心生忌憚,這就好像孔子活著的時候得不到重用,死後反而被推成聖賢。

    因為隻有死了的聖賢才是好聖賢啊!

    李清把張九齡推出來,讓其主持修書,一方麵是因為他不想看著一代名臣最後落得個晚景淒涼,客死他鄉的下場,能揮餘熱就繼續揮一下餘熱,另外一方麵主要還是為了對付皇帝。

    隻要張九齡還繼續保持著對朝堂的影響力和言權,不僅對李林甫一黨是種威懾忌憚,對皇帝也是如此。

    當皇帝不能為所欲為的時候,就像野獸被關進了籠子裏,身邊人才會有安全感。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 手機版閱讀網址:(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