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二章 ‘火中取栗’

字數:7376   加入書籤

A+A-




    蘇丹皇宮的大廳,賽利姆三世很快見到了兩位熟悉的特使。 vw

    穿著得體的禮服,帶著白色的假發,還有那渾身散發的香水味道,雅不自覺帶著一絲高傲,這是英國和奧地利的貴族。

    隻是令賽利姆三世覺得好笑的是,這兩人在不久前還甩臉子給他看呢,現在要對著他賣好了。

    國與國之間是這樣。

    人們常說夫妻沒有隔夜仇,這句話放在國與國之間更合適用。兩個曾經敵對的國家可能為了某件事在一夜之間能成為盟友,如一戰時候的英法;兩個曾經親密的盟國也可能因為了某件事而一夜之間成為仇敵,像德國和沙俄,和英國。

    奧斯曼與奧地利是仇敵,跟英國人的關係也沒好到哪裏去,但歐洲人玩外交已經玩了幾百年,職業外交人員的基本素養還是有的,雙方見麵時還是非常友好的。不管是兩位大使還是賽利姆三世都非常客氣的行禮問好。

    在客套性的問候完畢後,賽利姆三世直接提出的了自己疑問:

    不知道兩位特使這次來伊斯坦布爾是為了什麽事情啊聽說你們剛回到倫敦和維也納,再次啟程返回伊斯坦布爾,這般急迫,應該是帶著好消息的吧賽利姆三世的話暗含著一絲揶揄。

    英國人的特使喬治約翰遜說道:

    尊敬的蘇丹陛下,新的一年即將到來,在這個喜悅的時節,我們兩人確實帶來你所期望的好消息。但除了這些,我們還帶來了一些小小的要求。如果這些小要求能夠得到滿足,大不列顛王國和神聖羅馬帝國還將會給予陛下更大更多的好消息。

    隻有誘惑,沒有威脅。約翰遜沒有說什麽如果他們的小小要求不能得到滿足,怎麽怎麽樣。

    倫敦的明智可見一番。

    奧斯曼帝國已經不是原先的奧斯曼帝國了,他們的強大也可見一番。

    這是天方世界的唯一一等列強。對於一個能兩三年獨自抗下奧地利和俄羅斯聯合進攻的國家,太過露骨的威脅是一種非常愚蠢的外交手段,

    賽利姆三世也笑了起來,知道倫敦和維也納的顧忌,這種感覺讓他覺得真的好爽啊。有什麽是能壓著自己的敵人不敢對自己放一句硬話更叫人酸爽的呢

    眼前的英國人奧地利人是敢怒而不敢言吧他們的要挾不是述之武力,而是以經濟利益作為籌碼,這樣的要挾塞利姆三世並沒有生氣:

    那請大使先生具體說說吧

    尊敬的蘇丹陛下。我們的好消息都在這裏。英國大使立刻拿出一大張的單子。總額三十萬英鎊的糧食軍火和藥品訂單,以及七十萬英鎊的購買意向。隻要我們的要求能得到滿足,它們馬會化為黃金送到陛下的皇宮

    而這一百萬英鎊還隻是倫敦一家給出的答案,別忘了奧地利人也要出把血的,還有俄羅斯人。三家合在一起,可是一筆了不得財富,二百萬隻多不少。縱然奧斯曼人隻能從獲得很小的一部分利潤,那也是二三十萬英鎊啊。

    當然,更多地利潤在於國,奧斯曼人二道販子的生涯,那說白了是在為國火取栗。跟法國人的物資貿易,英國人更狠的是奧斯曼這個代理商,而不是它背後的生產商。

    但整個伊斯坦布爾還沒人看透這一點,或者在巨大的利潤麵前,他們根本忽視了這一點。

    賽利姆三世接過單子掃了一眼。

    購買的物資清單不外乎是棉紗糧食藥品軍火等等,除了數量較大並沒有特別的地方。到是購買意向裏麵,竟然讓他發現了大量的銅鐵鉛錫等金屬的名字。這讓賽利姆三世很是意外,難道歐洲的大戰已經影響到這個地步了嗎

    至於我們的小小的要求。是希望陛下主宰的奧斯曼帝國能夠與俄羅斯帝國減少敵意,保持和平,讓兩邊的人民都能過一段不再充斥著戰爭和鮮血的生活。

    英國人姿態放得真叫一個低,竟然連奧斯曼與法國隱隱存在的貿易都選擇了視而不見。這實在是讓賽利姆三世舒爽的不行。當然,英國人雖然把姿態擺得很低,但到了最後那約翰遜還是透漏出了一絲針對奧法貿易往來的小建議:今後奧斯曼與法國間的物資交易,奧斯曼完全可以等價賣給英國奧地利。

    如果奧斯曼願意放棄與法國的貿易,他們甚至願意溢價來收購。

    這幾乎是在說,我們理解奧斯曼所在的立場他們跟法國的友誼源遠流長麽,所以並不奢求在如今態勢下,奧斯曼完全斷絕自己和法國的關係。可是要求一下奧斯曼帝國盡可能少自己與法國人做生意總可以了吧如果奧斯曼人手裏真的有貨,英國奧地利完全可以出錢賣麽。

    奧斯曼人是求財,英國人奧地利人都有錢,賺誰的錢不是賺呢

    嗬嗬賽利姆三世一揚笑了起來。

    英國人的這個態度好,很好。但是想的太簡單了

    現在奧斯曼與法國的貿易額,占據了奧斯曼轉口貿易的五成還多,這可不是一個小數字。法國人從國那兒得到的錢財售賣路易斯安那所得,其一部分化作了拿破侖所急需的軍用物資。這是奧斯曼必須交到法國人手的。所以讓奧斯曼徹底斷絕與法蘭西的貿易,那還真不可能。

    但英國人的這種許諾從某一方麵看,卻是有著不小的空子可鑽,是一筆很大的利益的。

    要知道,法國不同於英國,戰爭讓法國的紡織業遭受了重創,殖民地由於本土利益隔絕,殖民利益銳減。奧斯曼人的二道販子生涯,其的棉布棉紗和生絲這三大類的銷售額裏有將近六成是輸往法國的。

    奧斯曼人的援手解決了法國很大的難題,如果英國人奧地利人願意溢價來收購,那可了不得了。當然,奧斯曼人依舊會跟法國做生意的,一些事情不是金錢可以買來的。這個時候奧斯曼與法國維持貿易,那是在給法國不斷地輸血,這是在救法國的性命,是能深深地夯實法蘭西與奧斯曼的友誼的。

    算英國人奧地利人肯出同樣的價錢來贖去商品,賽利姆三世也不可能答應的。

    再說了,這些貿易不僅數額巨大,而且持續時間將會很長,賽利姆三世覺得歐洲的戰爭隻要一直這般的進行下去,今後幾十年內奧斯曼與法國都會有保持這一規模的貿易,這是多麽豐厚的匯報啊。

    而且這也會讓法蘭西與奧斯曼的友誼得到徹底的穩固,這直接關係到奧斯曼帝國的戰略計劃,關係到他未來的長遠打算東方有國,西方再有法蘭西,有此兩大盟友,奧斯曼帝國的利益將會得到徹底的拱護。

    而如果法國沒有了奧斯曼的物資供給,英奧等反法聯盟國家對法國的優勢將會陡然漲一個檔次。甚至因為曆史的變動,拿破侖會提前走完自己輝煌的一生也說不定,法國大革命的曆史被直接改寫也非難事。那陳漢的利益損失的太大了,奧斯曼的利益也損失大了。

    賽利姆三世算願意答應英國人的提議,他背後的陳鳴也不會讓他點頭的。萬一法國大革命提前被反法聯盟給鎮壓了,陳漢的損失直接是戰略級別的。而對於賽利姆三世和他統治的奧斯曼帝國而言,那也是一個災難。法國的大革命被鎮壓了,他們還怎麽當二道販子還怎麽繼續賣給法國武器

    後麵幾年的銷售收入,英國人可不會給奧斯曼人墊付。

    當然,賽利姆三世也希望歐洲始終陷入戰爭當。雖然一個強大的歐陸國家並不符合奧斯曼的利益,如果英法兩國注定有一個要強大起來,伊斯坦布爾寧願那個人是英國,也不希望是法國。

    一個強大地海英國,對奧斯曼和賽利姆三世本人都存在著巨大的利益。這會讓歐陸的力量先天受到吸引,從而讓奧斯曼的安全得到更大的保障。

    可是,英法之間的較勁已經持續了三四百年,對讓法國這個歐陸霸主徹底墜落,保持著兩強相爭,那是更有利於奧斯曼。

    坐山觀虎鬥,兩虎相鬥必有一傷,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賽利姆三世的腦子裏回響起了一連串的國話。博大精深的國化,完全用簡單的寥寥幾字,形象逼真的刻畫除了眼下奧斯曼帝國所麵臨的一切。

    而且俄國人和奧地利人本是奧斯曼帝國的死敵,他們在英國人的鼓舞下,與法蘭西帝國真開一場場殊死搏殺,這簡直是最最有利於奧斯曼人的事態發展了。

    這也是用事實證明了法國先賢的智慧,作為歐陸霸主,法蘭西的確是奧斯曼帝國的先天盟友。能夠輕鬆威脅到奧地利和俄羅斯核心利益的奧斯曼帝國,跟法蘭西配合起來真的是相得益彰。

    特使先生,你很明白商業的目的是什麽,知道一切商業性行為都是為了利益,所以想用金錢的力量換取我們出售給法國的商品。但是你忘了一件事,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有一樣東西是無價的,是有錢也買不到的。那是信譽

    錢沒有了還可以再賺,要是信譽沒有了,是再多的錢也換不回來

    二道販子也是講信譽,要尊嚴的。

    哦奧斯曼還有這樣的東西約翰遜沒有說什麽話,可眼睛閃過一絲嘲諷。

    他才不相信奧斯曼這個二道販子有什麽信譽呢。當年的絲綢之路,國雖然從歐洲賺去了不少黃金,但天方人的獲益更大。這些無恥之徒從來沒有什麽信譽。這貿易有什麽不能換取的還不是漫天要價,想撈取更多的好處。

    不管是作為一個普通商人,還是作為一個國家,信譽都是非常重要的品質。沒有了信譽,這個國家還會被人所相信嗎而一個說什麽話都不被人相信的國家,那會有多大的麻煩呢賽利姆三世板著臉肯定道。

    這事兒,從短期裏講是財富金錢;從長期來講是塑造奧斯曼的國家形象,也是加大奧斯曼與法蘭西的深厚友誼。

    算法國戰敗了,依照法蘭西的塊頭和人口,依照法蘭西的科技與底蘊,不需要多長時間,法國能再度崛起,能再次成為歐陸霸主。

    在歐洲大路,唯一有本錢與法國較量的是俄羅斯,可俄羅斯太窮也太落後了。兩者之間又夾著一個德意誌第一帝國,那從根本來說不會有太大的矛盾衝突。

    呃英國和奧地利的兩個特使同時愣住了。

    這完全是綱線的說法,沒有人可以反駁的。誰也不可能直接說信譽無關緊要,尤其是他們這樣的職業外交人員。但他們同時也非常清楚,所謂的國家信譽完全是由背後的槍炮來保證的,沒有實力根本不可能讓人遵守信諾。

    這是西方的遊戲法則,與國生產的千年保護傘是完全不同的運轉模式。

    不過算知道賽利姆三世是拿大話堵兩人的嘴,他們也找不到反駁的理由反。而通過這一番話,他們倒是明確了賽利姆三世的態度那是他絕對不會同意止和法國的商業貿易的。

    看著麵前兩個一臉如釋重負又感到失落的特使,賽利姆三世很開心。

    隻要持續不斷的向法國輸送各種物資和武器,讓拿破侖與反法聯盟各國持續的戰鬥下去,專心內鬥的歐洲人肯定會無暇顧及奧斯曼。而利用這段時間,賽利姆三世期望著自己能夠鏟平國內阻礙改革的守舊政治勢力,將奧斯曼徹底的世俗化。

    信仰之下的天方是結不出科技的鮮花和碩果的,而未來的世界,國家想要有競爭力,是絕對不能離開科學技術的。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這句從東方的陳皇帝口說出的話,深深地影響著賽利姆三世。甚至是在整個世界,不管東西方,不管天方世界,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力。

    生產力這三個字的意思誰都明白,第一的意思也顯而易見。陳皇帝對於科技的推崇,有由此可見一番。

    賽利姆三世受這一觀念的影響越深,越清晰的認識到,信仰對於科技的抑製。如果奧斯曼不能成為一個世俗化社會,科學之花永遠無法在奧斯曼的土地盛開。

    去世俗化的奧斯曼帝國,本該偃旗息鼓,讓自己徹底退居幕後的,可一個蘇伊士運河讓奧斯曼退無可退。變成了一個發光發熱的大火球,聳立在歐洲各國的身旁。而且在利益的驅使下,奧斯曼不僅沒有置身事外,反而深深地牽扯進其了。

    別看現在的奧斯曼帝國,沒有出兵也沒有打仗,戰略物資不算嗎他們根本已經陷入了其。他們從這裏頭賺了多大的利益,也贏得了奧地利英國,乃至俄羅斯,多大的仇恨。

    認識到賽利姆三世的立場,兩國大使也終於放棄了通過和平手段取得成功的期望。他們互相對視了一眼,最終還是由英國特使約翰遜開口:

    尊敬的蘇丹陛下,歐洲的戰事牽扯到了整個西方世界的列強,貴國的行為雖然短期內似乎能贏得巨大的利益,可是從長遠角度來看,希望陛下能夠慎重考慮。

    約翰遜的話像是在告誡賽利姆三世要三思而後行。

    而賽利姆三世勾了勾嘴角,露出不屑的一笑。

    這是外交官們慣用的伎倆,軟的不行來硬的,談判不攏威脅。這一會約翰遜之所以會把話說的這麽和婉,完全是因為如今的英國人根本威脅不到奧斯曼。

    或許在來年,英國人的巡航艦會滿地海的撲殺奧斯曼帝國的商船,可是賽利姆三世不怕。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蒸汽輪船能源源不斷地生產出財富來。

    真以為奧斯曼會一成不變麽賽利姆三世準備的早有後手,到了明年時候,金角灣裏的機帆混合動力的蒸明汽輪船該造好了,憑借蒸汽輪船的速度,不管是巡航艦還是戰列艦,根本追趕不。除了順風順水狀態下的飛剪艏戰船。

    可是飛剪艏戰艦要蒸汽動力的明輪船更不耐打

    3434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