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四周分兵
字數:3601 加入書籤
“不說出兵不出兵的事情!”上官婉兒接口道,“西南方汴州一有前朝諫議大夫時德叡,世居尉氏,起兵主要是響應瓦崗那邊。更有瓦崗勇三郎王伯當兄長王要漢在汴州興兵。”
“那瓦崗大魔國還真是兵強馬壯,既要胃口極大的多線作戰,還要邀請各路義軍幫忙。”孟海公搖頭笑道,“這徐茂公倒不愧是瓦崗智囊,打得一手好算盤。就算是看在他們西進東都的麵子上,各路反王義軍也要幫襯一二。”
“也不盡然,徐茂公還是有些分寸的,梁郡(宋州)民韓相國起兵響應,瓦崗就沒有派人過去。”上官婉兒笑道,梁郡在曹州南方,不屬於瓦崗西進的路線,“韓相國的信件也已經送達,名義上是請求大王協助,基本上就算不是直接投效,也是作為附庸追隨,這也是接下來商討的議題!”
“東麵有魯郡兗州徐圓朗聚眾起兵,號稱魯州淨秦王,聲勢不小。”上官婉兒繼續說道,“這家夥本來已經在鄆州東平經營關係了,沒想到王上聲勢熾烈,使得鄆州全麵歸附。他也是不甘屈於人下,跑到魯郡聚眾起兵。”
“不過,魯郡臨近曹州的任城縣有徐師順起兵,當是為我大宋政策所服,或許是覺得徐圓朗侵入了他的地方,遣使來書說明願意歸附,請大王解救魯郡萬民於水火。”
“徐圓朗?”孟海公微微鄂首,這還是除了大名鼎鼎的程咬金之外,第一次聽到其他十八路反王的消息,沒想到就在他隔壁。
“一會再說,其他消息繼續說完。”
“再有就是與鄆州接壤的州縣了。”上官婉兒點點頭,繼續說下去,“齊郡目前是壓根不用考慮的。可以說除了瓦崗、東都等地之外,齊郡也是隋軍重點征討的地方。”
“那長白山知世郎,濟寧王王薄起兵齊郡,數度與隋朝名將張須陀交鋒,雖是敗多勝少,卻是屢敗屢戰。而隨著瓦崗寨崛起,張須陀領兵討伐瓦崗,給了王薄休養生息的機會,如今擁兵十餘萬,反王之中亦是一時之雄。”
“是以,黃河兩岸乃至是更北方,博州張君特,平原劉霸道等多是以王薄為首,結成聯盟,並不會來我大宋求援。”
孟海公點點頭,王薄在說唐畢竟沒有主角瓦崗那群人出風頭,但是結合其他版本來說,終歸在山東那片也是頭號人物。
“基本上四周的情況就是如此。”上官婉兒說道,“主要就是兩方麵的合兵請求,需要大王定奪。”
“既然瓦崗軍西征隋朝東都,我等自是不能坐視不理。”孟海公想了想,還是要把這個關係維持下去。雖然說徐茂公這家夥不管是演義還是正史,都是那種足智多謀外加節操下限很低的類型,但是畢竟有秦瓊,程咬金等義氣深重之輩,李密也還在楊廣身邊陪駕,瓦崗節操還是有保障的。
“另一方麵來說,梁郡、魯郡的義軍既然找到我們這邊,那我們自然不能把到嘴邊的肉讓出去。”孟海公笑道,“本身義軍和義軍之間還不怎麽好意思相互攻伐,想要擴張隻能啃隋朝的硬骨頭。既然有機會送上門,那自然要好好把握住。”
“梨花,咱們現在軍勢如何?”頓了頓,孟海公目光轉向武將之首樊梨花,“這一次分兵作戰,對於我們來說壓力很大,你怎麽看?”
“有背嵬軍作為基礎,精兵帶家兵,家兵帶鄉勇,實在不夠鄉勇再帶百姓,哪怕不怎麽訓練,搭建起來的框架也能組成一兩萬戰兵。”樊梨花開口道。
現在的兵製自然還是用的眾人已經習慣的南北隋唐府兵製度,自戰國以來傳統的“什伍”製度被取消。
隋朝各地普遍設置折衝府,為組織、訓練的編製單位,管轄兵員800—1200人,設折衝都尉,副手為兩位果毅都尉;府下轄4—6個團,每團兵員200人,設校尉為主官;團下轄2旅,每旅兵員100人,設旅帥為主官;旅下轄2隊,每隊兵員50人,設隊正為主官;隊下轄5火,每火兵員10人,設火長。
按照樊梨花以背嵬軍為核心擴建的軍隊,百姓為士卒,鄉勇為火長,家兵侍衛為隊正,背嵬軍為旅帥。
以百名背嵬軍來算,每旅兵員100人,那百旅就是萬人軍團。
如果其中精銳再提拔成校尉、都尉之職,數目還要更多,樊梨花口中一兩萬戰兵絕對是能夠保證軍隊戰鬥力的最優擴軍方案。
“這次可以把他們帶出去上戰場實戰了!”孟海公也早就聽過樊梨花關於這方麵的解釋,事實上這個事情壓根沒必要樊梨花親子負責,除此之外的新兵才是她關注的重點。
“回頭曾先生可以留守負責新兵的訓練,梨花你作為軍方首席,感覺哪一處戰場比較棘手?”
“東郡虎賁郎將費青奴乃是隋軍宿將,不過呂明星畢竟是瓦崗大將,不可能孤身前往。同時他們在外還有金堤王張金稱為盟友,足以配合呂明星作戰,聯係我們隻是需要配合而已。”樊梨花也是早對此有過研究,自然張嘴就來。
“嗯,那邊算是正式外交方麵的事情,尚義明與瓦崗關係密切,那邊我和義明一起過去吧!”孟海公笑道。
“末將也不勸大王不宜輕動。”樊梨花笑道,“不過大王還是要點上一兩員大將方可成行吧!”
“不急,你繼續說完再說!”
“遵命!”樊梨花繼續說道,“其次該當是魯郡那邊前往支援徐師順。徐師順也算地方豪強,徐圓朗也帶屋裏不少義軍,地方守將必然不是對手,我們要做的是勢如破竹拿下大隋地盤,與徐圓朗割據。而後再以徐圓朗態度決定下來戰略,是戰是和。”
“為什麽認為梁郡那邊是難度最大的一戰?”孟海公疑惑道。
“大王有所不知,那韓相國不過是普通居民,雖然抓住時機趁亂而起,其實多是要依仗外界局勢的投機之輩,自身能為恐怕不足以支持義軍崛起。”樊梨花有條不紊的解釋道。
“其次,那梁郡通守也不是普通地方官員。”樊梨花介紹道,“那梁郡通守楊汪,字元度,祖籍弘農華陰。曾祖楊順徒居河東。出身名門望族,隋皇宗室,曆任大理寺卿,國子祭酒,銀青光祿大夫等。”
“在楊玄感反於黃河以南後,讚治裴弘策出兵抵抗,官軍作戰不利,弘策退回,遇到楊汪,兩人竊竊私語。繼而留守樊子蓋殺了裴弘策,又狀告楊汪。煬帝懷疑楊汪,把他調出京都當梁郡通守。”
這裏要提一句,說唐裏麵楊玄感完全是個龍套,這個時間段不但沒反,就連楊素都沒死。
還是後來李密偷窺貴妃,楊廣要斬李密,修河總監李密,總管朱燦,瓊花太守王世充才聯袂反出。
李密甚至還跑到楊素家來著。
不過,這個世界不知道這麽回事,很多方麵來看都是說唐,但是有些細節卻又有所差異。(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