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諸葛亮揮手成兵 智孔明甕中捉鱉
字數:6587 加入書籤
去-六.九.中.文-看最新更新
上回說到,趙雲以弱小的兵力,將烏孫國國王藍餘卡在涼州境內。不過,就在快要勝利的時候,諸葛亮卻叫退了趙雲,放棄了一次良好的勝利時機。
這時,天色漸漸暗了下來。
諸葛亮召集了眾將軍議事。
不至片刻,眾將齊聚一堂。
趙雲事先已經得知了一些消息,知道諸葛亮此次召集是為了生擒烏孫王,見眾人已經齊聚,便上前說道:“軍師,人已經到齊了,請下令吧!如果晚了,可能真的追不上了。”
諸葛亮微笑的給了趙雲一個放心的眼神,問道:“如果你們是烏孫王,在趙將軍走後,你們會幹些什麽?”
張飛習慣性的脫口道:“逃啊!這還用問。”說著還詫異的望了一眼諸葛亮嘀咕道:“軍師是不是瘋了,這麽簡單的問題都想不明白。”
諸葛亮並不答話,目光繼續掃視著帳中眾將。
這時,高順站出來回答道:“烏孫經過連方大戰,體力的消耗很大,再加上子龍將軍的近身圍堵,其消耗的體力可想而知。若順是烏孫王,見子龍將軍在有絕對優勢的情況下撤退,第一個反應就是對方的後方出了問題。畢竟若是真的有援軍,那援軍早就應該到達了,順有了這個想法後,就不會急於趕路,應當找一個安全的地方下營,殺馬充饑,恢複體力,以不變應萬變。隻有體力恢複了,才能逃的更快,若是徹夜枉奔,不需要幾個時辰,這支隊伍就會饑寒交迫,再無體力繼續戰鬥,萬一這時有一支部隊出現,那就算是沒有經過訓練的農民,也能打敗這支部隊。”
諸葛亮撫掌笑道:“高將軍說的不錯,若是對方強行奔逃,現在肯定已經累趴下了。惟有找一安全之地休息,恢複體力和戰鬥力才是上策。對方軍中也有能人,必然知道這一點,亮料定了對方這個時候正在休息,隻要我們領大軍將他們包圍起來,那我軍就可將這支部隊全部生擒。”
“軍師,我軍隻有五萬多人馬,要想圍住對方兩萬,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吧?”趙雲問道。
這問題一出,帳中所以人都紛紛附和,五萬人馬要想圍住二萬,這根本就不可能。
誰知諸葛亮卻笑道:“誰說我軍隻有五萬的,亮隨便都可以召集二十萬大軍。”
張飛雙眼一番,嘀咕道:“完了,完了,軍師真的是瘋了,我們隻帶了五萬人馬哪有二十萬可召集的。”
諸葛亮不理會張飛,笑道:“涼州人口有近百萬之多,其中男者就有六十萬,這些皆為大漢子民,亮召集個十幾,二十萬用來虛張聲勢,也不是什麽困難的事情,我們從烏孫那裏繳來的牲口,剛好是這些百姓的口糧,馬騰將軍的糧食也隨後就到,短時間內,我們不需要為糧食而發愁。”
趙雲和高順都已經想明白了諸葛亮的計劃各自都露出了勝利的微笑。
草原上,藍餘、衛特司正在一處比較安全的地方休息。
原來他們兩人見趙雲大軍撤退,心中的大石頓時落了下來,兩人精神一放鬆下來,頓時一股疲憊的神態湧了上來,在衛特司的提議下兩人快速找了一個較為安全的地方,殺馬充饑,就地休息。
由於他們害怕火光暴露自己的位置,到了晚上,他們都熄滅了火堆,人人都躺在黑忽忽的草地上體息,就連放哨的士兵,也累得睡了過去。
他們都不知道,他們的一舉一動都在追蹤高手拓跋尋的監視下。
夜黑風高,正是殺人時。在趙雲、高順、張飛的引領下,五萬士兵,十五萬臨時民兵隊伍全部馬嘴上嚼,馬蹄裹布靜悄悄的靠近了烏孫大軍的休息地。
在距離烏孫大軍休息地五裏的時候,二十萬人馬緩緩的分為左右兩隊,將烏孫大軍給包圍了起來,這短短的五裏路,諸葛亮的部隊居然用了近兩個時辰,不過還好,大軍並沒有被烏孫士兵發現。
忽然一聲驚天動地的呐喊聲,側後兩邊鼓嗓搖旗,四周火光衝天,左邊殺出了拓跋尋右邊殺出了拓跋武。
藍餘、衛特司在睡夢中驚醒過來發現四周的無數火把,頓時一口冷氣直衝頭頂,所有的烏孫士兵全亂了,紛紛四處逃避。
藍餘並不甘心,他瘋枉的呐喊著,全力的召集士兵,可是這一切都於事無補,拓跋尋、拓跋武兩人各領千餘士兵在烏孫軍中亂竄,他們並不殺人,他們的目標是戰馬,草原上的民族一但沒有了戰馬,那他們就成了軟腳之蝦。
拓跋尋、拓跋武左右壓製著馬匹,熟練的吆喝著,手中數丈長的馬鞭“啪、啪、啪”的揮甩,將戰馬向東方驅趕。
待藍餘、衛特司發現後,拓跋尋、拓跋武早已經趕著馬群出了包圍圈。
諸葛亮揮軍團團圍住了烏孫,這一仗,致使藍餘陷入孤立無援,束手待斃的絕境。
天空不作美,就在圍住烏孫大軍的第二日,天下起了大雨。草原上的雨非常的怪異,要不就不下,一下就下個十幾二十天。
諸葛大軍圍困烏孫士兵,圍而不打,將士同患難,成竹在胸,破敵隻在彈指之間。
這時,正值九月天氣秋雨連綿,諸葛軍的將士穿著淋濕的衣服,被草原上的秋風一吹,瑟瑟直抖,軍中各個大將紛紛請求下令攻打烏別大軍,以求速戰速決,不再受這鬼天氣的折磨。
諸葛亮卻穩坐中軍帳,不急不忙的說:“此時攻打有三不可。敵軍精,我軍雜,此一不可;我軍大多為騎兵,草地經雨水衝刷,深淺不一,不利我軍戰鬥,若是逼的太緊,對方拚死一戰,我軍必然傷亡慘重,此二不可;烏孫一族的存亡,關係我軍日後後方安危,此三不可也。
此刻對方營中並無帳篷,可以食用的馬匹也不是很多,食物必然難以為繼。我軍有充足的糧草供應,久圍不攻,敵軍乏糧,必然軍心渙散,待雨停之後,對方必然來降。”
眾將聽了,也明白其中關鍵,不過高順依舊擔憂的道:“軍師說的固然不錯,可是即使士兵受得了,那些西涼的百姓卻抱怨不停,如果在這麽持續下去,我怕他們越來越不滿,從而引起暴亂!”
諸葛亮低頭想了一會兒,道:“多多和這些人交流,交流,跟他們說三日之後,若雨未停,他們可自行離去。”
“這不妥吧?三日後,雨要是真的未停,那……”
諸葛亮大笑道:“兵法雲:‘兵者,詭道也;戰者,逆德也。善因事變。’帶兵打仗,要機動靈活,因地製宜,有時用勇,有時用智,不可熊貓畫虎,一概論之。現在若貪小利而強攻,烏孫兵必死戰作困獸鬥,我軍將遭受不必要的傷亡,不如以逸待勞,我觀天文,三日後天必然放睛,那時對方是饑寒交迫,此刻隻要一紙降書,對方必然投降。”
諸葛亮的滔滔一席話,聽得眾將官眉開眼笑,紛紛翹起大拇指道:“哎呀,想不到軍師早已胸有成竹,穩操勝券了!我等這就去安撫民眾。”
三日後,果然雨住天睛,橫空裏出現了一條美麗的彩虹,諸葛營中一片歡騰,人人摩拳擦掌。
此時,被包圍的烏孫大軍景況更慘,烏孫士兵不僅受雨水之苦,無材之愁,更因糧草緊張,而怨聲不斷,病餓交困。
諸葛亮讓趙雲等將每隔一會兒就佯攻一次,烏孫士兵久被圍困,糧草不濟,哪裏還有鬥誌?
藍餘又驚又憂,十日之內,竟然老了十歲,此刻的藍餘以無半點出征時的那趾高氣昂的神色,有如一隻鬥敗了的公雞。
衛特司見父親這個樣子,難過極了,輕聲勸說道:“父王,我們降!沒有退路了!這些生病的戰士是無辜的啊!我們不能成為族中的罪人。”
藍餘萬般無奈之下,令衛特司出麵到諸葛大營求降。
趙雲見衛特司一人走出,趙雲認得他是一直在藍餘身旁的那個人,心知此人是藍餘心腹,連忙叫軍卒上前擒了,帶到中軍大帳。
諸葛亮坐於高帳之中,看著衛特司說:“你可是來求降的?”
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
衛特司躬聲道:“我父王聽信了漢丞相曹操的妖言,冒犯了大漢天威,父王現在已經後悔萬分,特請大人饒我族人一馬!烏孫國上下必然緊記大人恩德。”
諸葛亮不屑的冷哼了一聲,道:“烏孫國?什麽烏孫國!你以為這世上還會有烏孫國嗎?不怕實話告訴你,漢賊曹操已經買通了大月氏國,讓他出兵攻占烏孫國所有領土,然後再由大月氏國出兵打我西涼。”
衛特司神情一震顫聲道:“此話當真?沒有說謊?”
諸葛亮勃然大怒道:“呸!你一個亡國奴,一個階下囚,我為什麽要騙你!”
衛特司失神地搖頭道:“不可能,不可能的,漢相曹操明明送了一份大禮給父王,又和我烏孫國訂立了盟約,他不可能這麽幹的,他不可能這麽幹的……”
諸葛亮冷聲譏笑道:“你不看看你們烏孫國的實力,憑什麽和我們大漢鬥?漢賊曹操的真正意思是買通你們烏孫國,讓你們送死,消耗我軍的實力,然後再讓大月氏國乘機攻入烏孫國,代替你們的位置來和我軍交戰,哈哈……現在你們從頭到尾就是曹操手上的一顆棋子而已,有什麽值得炫耀的,真是笑死人了。”
諸葛亮的口才不是吹的,對著烏孫王子一陣冷嘲熱諷,不過在關鍵的時候卻將苗頭指向了曹操。
衛特司顯然已經相信了諸葛亮的話,氣的全身打顫,淚水都流了出來,衛特司咬著牙齒道:“天殺的曹操,天神不會饒恕你的。”良久,他略微平下了心情,激動的問道:“我國到底被滅了沒有?”
“沒有”諸葛亮笑著回答道,衛特司心裏剛生出了一絲希望,不過很快就被諸葛亮的下一句話給打破了。
“不過也快了,你們父子都已經被我生擒,烏孫國已經成了無主之國,烏孫國無首領主持大局,它離滅亡不會很遠了。”
“大人”衛特司突然跪了下來,有點要哭的道:“大人,求求你救救烏孫國吧!烏孫國願意年年進貢,為劉大人抵擋外族。”
諸葛亮露出心動的神情,“低聲”自語道:“有了烏孫國幫忙我族抵擋其他各族,對我軍非常有利,比對上大月氏國要攻打我軍,強得多了,可是這種事情我做不了主,必須去問問我家大人的意見。我現在就修書去長安詢問,你放心,來去隻要一個月的時間,很快的!”
烏孫國就那屁股點大的地方別說一個月,隻要力量強盛不要十五天就可以全部將他占領。
衛特司急得象一隻熱鍋上的螞蟻,突然他下定決心道:“隻要大人放我父親回去,在下願意跟隨劉大人二十年。”
這話的意思再明白不過了,衛特司是烏孫國唯一的王儲,也就是日後的國王,“跟隨劉大人二十年”這是好聽話,說白了就是當二十年的人質。
諸葛亮一呆,急道:“不瞞你說,我也很想和你們結盟,不過如果我自作主張會被殺頭的,我不願意冒這個險。”
衛特司繼續哀求道:“大人……”
諸葛亮突然神色一變,一副烈士的模樣說道:“不管了,為了我軍的利益,死我一個算的了什麽,你快些回去告訴你的父王,我同意了。”
“謝謝大人,謝謝大人,謝謝大人!烏孫國上下將永感大人的恩德!”衛特司說著急忙跑了出去。
諸葛亮在衛特司走後,臉色露出了奇怪的神情。
一旁的趙雲感慨道:“還是軍師厲害,曹賊的計謀就被軍師給破壞了。”
諸葛亮沒有好氣的說道:“什麽曹操的計謀,是我讓人假扮曹操的使節,去誘感大月氏國攻打烏孫的。”
趙雲聽了嗬嗬的笑了一笑,乖乖的閉上了嘴巴。
這一路烏孫國的威脅,就這樣被諸葛亮給化解了,並且巧妙的將所有的錯都推卸在曹操的身上,讓曹操吃了個啞巴虧。
來章來自:-六.九.中.文-(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