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引渠護城

字數:5498   加入書籤

A+A-


    去-六.九.中.文-看最新更新

    建元元年,七月十日,深夜亥時三刻。

    所有將士都被徐庶連夜叫醒。

    “喝啊!元直,這麽晚了,召我們來有什麽事情啊?”關羽打了個哈哈,語氣有些埋怨。這也難怪,他們這些將領一天到晚就是訓練、訓練、再訓練,精神很容易疲乏,在無正事的情況下被叫醒心中自然有一些不愉快。

    徐庶“嗬嗬”笑道:“曹操為了不讓我們發現他們的‘一石二鳥’之計從而將附近的暗哨全部撤離!”

    馬超迷蒙的雙眼,沒有好氣的說道:“這個我們都清楚。大人還是下命令吧?”

    徐庶叫幾位大將上前,指著桌上的地圖問道:“考考你們,曹操若是全力攻打宛郡。你們說說看,他們要從哪裏攻打?”

    眾人不明白所以,不過在想了片刻還是認真的回答了。

    關羽想也沒想的回答道:“北門一馬平川,非常適合投石車、弩車的停放。關某覺得是北門!”

    “東門!”馬超想了片刻,答道:“東城門以外是一小型斜坡,非常適合步兵的衝鋒。攻城的主力還是步卒。”

    這兩人發言後。

    龐德、關平、馬岱等將領一一發表了他們的看法。不過答案都不外乎北門和東門。

    徐庶指著南門和西門道:“諸位將軍說的不錯。宛郡南門有安眾、北門有浹下,此二縣與宛郡互應,形成一道天然的防線。曹操不可能由此二路發起攻擊。而北門和東門兩地的地形對曹操來說是攻城的寶地。庶可以料定曹操在三日之內,一定會對宛郡發動猛烈的攻擊到時候他們兩門齊攻。我軍很難把握住他們的意圖動向,如此一來對我軍的防守非常的不利。更何況對才人多,分兵對他們來說不算什麽,但對我軍來說卻是一大難題。”

    關羽點頭道:“元直說的不錯。如果對方兵少,分兵攻城是一不明智的決定。若對方兵多,則由兩麵攻擊,那城中的壓力會大上數倍。可是,曹操不會聽我們的呀!我們讓他隻攻一門。他們就隻攻一門。”,,。

    徐庶沉聲道:“條件是自己創造的,機會是需要自己把握地。沒有試過的事情,永遠不會成功。”

    馬超欣喜的說道:“莫非大人有計策,讓曹操隻攻打一門?”

    徐庶笑道:“沒錯,眼下就有一個機餘,不過需要你們好好把握!”

    眾人一聽有任務。各個在瞬間就變得生龍活虎了起來。

    大家齊聲道:“軍師盡管下令,隻要末將力所能及,一定萬死不辭!”

    徐庶望了眾人一眼,道:“東門外有灌溉農田的河渠五條,這五條河渠上連接著育水,水流不斷。隻要我們連夜將五條河渠改道連為一條。並在城門前大勢挖鬆土地,將河水引入此處形成窪地。曹操便無法由此地發起攻擊。”

    關羽皺眉道:“這五條河渠乃宛郡附近河流的命脈,這五河一斷,那城中百姓即將無以為生!”

    “河渠現在能改過來。日後一樣能夠改回去。在改回去期間,城中百姓的口糧均可得到分配。並不會委屈城中居民。”徐庶說得異常的堅定。

    馬超皺眉問道:“即使附近沒有曹操的探馬,但是我們在城東挖掘,所弄出的動靜絕瞞不了曹操。曹操不可能就這樣讓我們大張旗鼓的挖掘吧?萬一,在挖掘時候,曹操來攻,那我軍不但前功盡棄。還有可能令我軍傷亡慘重。”

    “不然!”徐庶否決道:“曹操多疑,我軍在城南搞出的動靜越大,曹操就越會起疑心,等天明之時,我們一切已經結束曹操到時後悔晚矣!”

    眾人已經被徐庶說服。一個個都等著徐庶下命令。

    “還有沒有不同意見地!”徐庶見無人說話,就再問了一遍。直到確定無人反對後,才下令全軍行動。

    花了一柱香的時間,關羽、馬超、龐德將士兵全部聚集起來一共六萬人馬。徐庶和城中的文官也親合了七萬宛郡的老居民。

    徐庶將這十三萬人聚集了起來,分了功,設置了暗語後,一群人就在南門熱火朝天的大幹了起來。

    關羽和馬超就各領一萬人馬在南城上下巡邏

    宛郡中出了這麽大的動靜曹軍不發現肯定是不可能的這不,這邊一動工,曹營那邊就有一個人發現了。

    “喂,兄弟,你看,宛郡那方在幹什麽呢!一下子怎麽這麽多人!”一個曹兵看不清這些人在幹什麽,就問身旁夥伴。

    現在是夏日,圓月高桂,近處的地麵並不昏暗,因此,施工的地方隻有幾支小火把,在近處可以看得清楚,不過一旦到了遠處,就看不清了。

    “我怎麽知道,我又不是鬼怪,在夜裏哪看得清楚。”旁邊的小兵也看不懂。

    “要不你過去打探打探?”一個小兵提議道。

    “我不去,你去。”另一個小兵立刻就搖頭回絕了過來。

    大家你推我讓,誰也不敢去冒這個險。

    “那麽就去熏報。”一個小兵建議道。

    聽了這話的曹兵,立刻就向不遠處,燈光大亮的營帳走去。

    帳中正是負責前寨的李典。

    巡哨兵跑進帳來,道:“稟報李將軍,宛郡南城門處大有可疑。我等都不明所以。請李將軍定奪。”

    李典聽了,立刻就披上了外衣,向寨前走去。

    李典看了半天,也吃不準對方想幹什麽,於是,便問周圍的小將官“誰人前去打探!”

    一名偏將接令而去,不過過了半個時辰,一點消息也沒有。

    李典這時意識道了事情的不妙急忙前去通報曹操。

    曹操聽聞後,心裏覺得奇怪,當了那麽長時間的烏龜,要出來也不用搞出這麽大的動靜吧?

    來到寨前。

    曹操也沒有夜視眼,看不清楚對方在幹什麽。

    這時,曹操麾下的文武大將也紛紛來到了前寨。

    曹操問道:“諸公想必都看見了宛郡的異常。不知各位是如何設想的?”

    曹操身旁的諸位各個都是一等一的大才。可是在什麽狀況也不清楚,對方在幹什麽都不知道的情況下。他們能說出什麽好的建議出來?

    各個都不做聲,前寨一片寂靜。

    良久。荀攸提議道:“此地於宛郡太遠,根本就無法探清。不如譴一支軍隊去探探虛實,再做打算。”

    李典這時道:“魏公,典先前譴了一個百人隊的士兵前去查探過了……”

    曹操道:“怎麽不早說,得了什麽消息?”

    李典羞愧的搖了搖頭,道:“一人未回!”

    曹操沉思片刻,就道:“曼成,你帶一千士兵親自前去探探究竟,你由後陣指揮,若有意外,立刻回來。”

    李典領命而去。

    一千輕騎緩緩的向宛郡東行去。可能由於馬蹄包了布,他們在行走時竟沒發出任何聲色。

    還未行至一半,就被馬超的“天罡軍團”給發現了。

    一時間戰場上一裏之地,盡是喊殺之聲。

    一千輕騎兵根本就無法抵禦戰鬥力驚人的西涼鐵騎。兩軍一接觸,曹軍的輕騎兵立刻就被衝亂了開來。

    這那是打戰?分明就是單方麵的屠殺。

    好在曹操多疑,讓李典在後陣行軍,不然他又要痛失愛將了。

    曹軍陣前。

    李典帶著孤零零的十幾名殘騎,跪在曹操的麵前請罪。

    曹操一臉內疚的道:“曼成遇險,操之罪也好在曼成無事,不然,操悔恨終身矣。”

    李典感動的對著曹操磕了幾個頭,口中不知道說些什麽好不過他那堅定的雙眼,足以表明了他的心意。

    曹操扶起了李典,就對心腹郭嘉問道:“奉孝,你覺得如何?”

    郭嘉對宛郡並不熟悉,對徐庶的做法也就猜不透了,他道:“也許是傷敵之策吧?兵法雲:凡守城者以丞傷敵為上,其延日持久以待救之至,不明守者也。”意思是說:所有守城的一方,都應該以迅速殲滅敵人為上策,如果拖延持久,一心等待援兵到來,這是不懂得守城的方法的庸才才使用的計量。

    郭嘉的語氣也不能確定,不過這是他能想到的唯一答案。

    曹操也點了點頭在沒有想法的情況下,這唯一的想法就是最好的想法。

    夏侯惇怒道:“才幾萬人馬竟敢如此囂張,盂德,給我一支軍隊,讓我好好教訓他們一番。”

    曹操拒絕道:“破敵不在這一刻,我們此次出征的目的就是救援孫權。能拿下宛郡則妙,不能拿下就沒有必要做無謂的傷亡。對方早在我們定內亂的時候就占據了上風,他的勝利已經成了肯定,此戰的目的就是給劉備製造麻煩,讓這一戰早些結束。相信這一戰結束後,孫權定會舉全兵反撲劉備的。到時………哈哈。”

    曹操大笑的走回營帳。

    來章來自:-六.九.中.文-(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