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頁

字數:4318   加入書籤

A+A-


    去-六.九.中.文-看最新更新

    (承接上頁)

    我合攏手中的戰略計劃書,抬頭看向麵前的這個叫做“陳好古”的隨軍參謀。

    陳好古是一個年紀在四五十歲左右的中年人,頷下留著長須,嘴唇上方則是經典的八字胡,加上一身寬鬆的文人服飾,讓人一看就知道是一個飽學之士。在我的心中,更是將曾經在電影、電視中看到的“軍師”聯係起來。

    當然最讓我注意的並不是他的形象,而是從我接過計劃書翻看起來到現在這一段十多分鍾的時間內,陳好古的身形居然沒有絲毫的改變,就這麽端端正正地坐在那裏。這一點對一個身體相對柔弱的文人來說,絕對是一件不簡單的事情。

    另外,這裏麵可不僅僅是身體素質的體現,更是一種精神狀態的體現。這樣的人在平時行事肯定中規中矩,性格謹慎。加之裘楨煒將這件重要的任務交給一個隨軍參謀,也似乎說明了陳好古在個人的能力上的出彩之處。

    不過,反過來說,既然裘楨煒的身邊有這樣一個老成持重的參謀,加上裘楨煒本身也並不是一個趙括式的紙上談兵者,那麽會有這樣的一份計劃書出現。

    我設想過無數的可能,可是每一個可能都被我否決了。於是我不得不在這個陳好古身上尋求答案。

    “陳參謀是吧?”我看了陳好古一眼,然後又翻開計劃書,一副查看的模樣。

    陳好古聽到我的問話,趕忙從座位上站起身,道:“正是在下。不知道元帥大人認為這份計劃書如何?”

    我擺擺手,道:“坐下說話,本帥並不是講究那種繁文縟節的人。不過說到對這份戰略計劃嘛,本帥倒還真是有一點問題。”

    陳好古從善如流地重新坐下,繼續擺出之前的那副端正姿態,臉上一副注意聆聽的模樣。

    “這份計劃整體來說並沒有什麽問題,不過在細節上卻是和我國的一些實情有些衝突。”我指著其中的一條道:“這裏說,貴我兩國以‘天原城’為界限瓜分‘青原帝國’,充分體現了貴國的公平原則,甚至還讓我國占了一點便宜。而貴國考慮到我國和‘青原帝國’之間的恩怨,把‘天原城’讓給我國更是充分體現了盟友的崇高品德。對此,本帥代表‘中山王國’感謝貴國的國王陛下以及製定這份計劃的威武侯的濃情厚意。可是——”

    我作出一副無奈的模樣,道:“想必陳參謀應該知道,目前在‘天原城’聚集了五十萬的精銳軍隊,更有三十多萬地方軍,整整八十萬的大軍。就算我方將所有的兵力押上,恐怕也無法攻占‘天原城’。不但如此,還有可能被‘青原帝國’反敗為勝。所以,我方雖然有心雪洗前恥,可是卻有心無力,不知道——”

    我正想說“不知道貴國能否在此事上支援一二”,可是卻被陳好古打斷了:“元帥,此事恐怕我國也無能為力。”

    我微微挑了一下眉頭,倒是想聽聽這個陳好古能夠說出什麽令人信服的理由來。

    隻見陳好古滿臉苦澀加無奈道:“外人都道我‘丘原王國’占據了‘虎狼關’,進可攻退可守,可是卻不知道我國的難處。”

    “自動我國和貴國達成協議以來,在國內就發生了一係列的大事。首先是查出了戶部尚書劉大人中飽私囊大肆虧空國庫的事情,接著陛下的兄弟铖南王以自己的封地‘藍田郡’為基礎,發動了一場叛亂。雖然這場叛亂因為陛下的果斷處理,僅僅局限在铖南王的封地之內,可是卻讓原本的糧倉‘藍田郡’需要向外地購買糧食;……”

    陳好古洋洋灑灑說了一大通,雖然所有的事情都屬實,但是對早就有所準備的“丘原王國”來說卻是小事情罷了。就拿那一場叛亂來說,固然使得“藍田郡”損失了不少的國有糧倉,可是據“邙山”的情報得知,裏麵可是有著不少的貓膩在內。“藍田郡”的實際情況,遠比表現出來的情況好得太多。

    其他的一些事情,也都有誇大的成分。實際上這些事情,放在平時絕對是普通之極。隻不過發生在這戰亂年代,給人很嚴重的感覺罷了。

    我靜靜地聽著陳好古的訴苦,大約就這麽過了五分鍾的樣子,陳好古語氣一轉臉色變得憤怒無比,雙手更是緊緊握成拳,手指更是因為用力太大的原因顯得有些發白:

    “最可恨的是左相李誌遠,他在暗中勾結‘青原帝國’,在朝中更是結黨營私,手中掌握了近三十萬的軍隊。隻可惜,我們發現他的陰謀太遲,那個時候威武侯已經率領我們占領了‘虎狼關’。現在朝中政局未明,威武侯根本不敢將所有的兵力用在作戰上,否則必然給李誌遠可乘之機。如此,我軍就不得不留下二十萬的精銳軍隊應付突發情況。所以,雖然威武侯很想幫助貴國,可是卻有心無力啊!”

    陳好古長長歎了一口氣,臉上滿是無奈。不過僅僅片刻,他就又馬上振奮起來,道:“不過,事情也不是完全沒有轉機。隻要我們在前線取得驕人的戰果,到時候我們就有理由要求陛下繼續增兵。到時候由不得李誌遠不把軍隊交出來……”

    李誌遠,“丘原王國”左相,國王夏陽寵妃李昕的兄長,二王子夏天水的舅舅;另外,軍方出身的李誌遠更兼著一個“京城指揮使”的職位,也就是說光是在“丘原王國”的京城“臨兆”,李誌遠就掌控了近三分之一的兵力。

    不但如此,“丘原王國”許多的軍方將領都曾經是李誌遠的手下,其中一個更是守衛一方邊境的軍區元帥。

    所以,李誌遠在“丘原王國”的權勢幾乎占據了所有的方麵,軍政以及王宮大內。若是說這樣的人勾結“青原帝國”倒也不是不可能,掌握三十萬的軍隊更是輕而易舉。

    隻不過,這似乎和情報中對李誌遠的描述相差太遠,李誌遠雖然權勢很大,可是因為身份特殊的關係,國王夏陽並沒有對其他大臣那般處處防上一手。一直以來,李誌遠在“丘原王國”的權勢十分穩固。這一點在夏天水出生之後李誌遠全力支持自己的外甥當太子之後,更是顯得明顯。

    而現在麵前的這個陳好古卻突然告訴我,李誌遠是一個勾結“青原帝國”的大反賊,讓我一時之間接受不過來。看著陳好古那充滿著振奮神情的臉龐,我倒是不太相信他會在這樣的大事上欺騙自己,畢竟這樣的事情無法隱瞞太久的,用來欺騙在今後很長一段時間內仍然要保持友好關係的盟友,並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那麽就當李誌遠像陳好古所說的那樣有反意,不過按照我的猜測,夏陽以及裘楨煒他們已經有了妥善的解決方法才是。不然的話,“丘原王國”在之前不會表現得如此出格,根本不把“中山王國”這個盟友放在心上。

    直覺告訴我,這裏麵肯定有這麽不為人所知的因素在起作用。不過這也就是一個朦朦朧朧的感覺罷了,它並不像對危險的預警那樣,或有危險或有驚無險之類的可以很容易地判定。

    在接下來的時間,我又就計劃書上的內容和陳好古進行了一些探討,可是凡是對我“中山王國”不利的地方,這位陳參謀總是尋找種種理由推脫,又或者道這是為了“中山王國”好之類的,反正將所有的責任推得一幹二淨,卻又希望能夠我接受這份明顯對我方不利的戰略計劃。

    於是我不得不結束了這一次的會話。在陳參謀離開之後,我和一眾將領又召開了一個小型會議,對剛才雙方的交涉進行了一番探討,並且最終達成了一致的意見。既然無法接受對方的要求,那麽自然是一分兩散了。再說,自始至終,我們和“丘原王國”並沒有任何的合作,相反還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利用對方來達成一定的目的。

    在第二天,我和陳好古的第二次談話以不愉快而告終,之後陳好古在我方人員連番的語言擠兌之下甩袖而去。

    緊接著,我故意讓人將雙方之間的談話內容透露出去。我們和“青原帝國”的敵對狀態那是自不用說,所以和“丘原王國”合謀這個曾經的第一強國更是沒有話說,本來就應該如此。

    另外,此事本身就是“丘原王國”在各方麵不占理,宣傳出去隻會給各國一個印象,那就是“丘原王國”並不是可靠的盟友。當然考慮到“丘原王國”的內亂對我沒有任何的好處,反而會讓我方失去一支牽製“青原帝國”的力量,所以我保留了這方麵的秘密。

    自此,“中山王國”宣告正式和“丘原王國”解除聯盟關係。這也是我最主要的一個目的,那就是為將來和“丘原王國”之間的翻臉埋下一記伏筆,種下“因”的種子。

    來章來自:-六.九.中.文-(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