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接引之堂
字數:5523 加入書籤
來-看最新更新
白無常現在後悔不已,早知道這樣就該在河那邊讓大家喝下孟婆調製的引魂香就好了!雖然調製引魂香要耗費些力氣,可是總比現在的情況要好。白無常心裏一邊悔一邊還納悶兒,往日自己也曾帶人未喝孟婆茶就過了這奈何橋,從來未曾發生過今天這樣的事,甚至往日望川河雖也有些毒蛇怪蟲,卻沒有見過剛剛出現的那些怪獸。難道,這其中有什麽特殊的因由?雖然那失去的年輕人和大家並沒有什麽關係,可是大家的心情還是很不平靜,懷內各有想法,終點已經漸漸在望。
黑霧已經徹底消失了,周圍是一片灰蒙蒙的顏色。剛剛那場突如其來的襲擊讓眾人心驚膽顫,由於都是新逝的鬼魂,直覺上對生死看的還是很重的,所以剛剛一場惡戰乃是真真正正的暗夜驚魂。
長長甬道又寬又闊,一眼望不到頭,可以容納八輛馬車並排行駛。一路之上沒有誰說話,都是默默地走著。四周已經漸漸明亮了起來,不時地有氤氳的煙氣飄過,甬道的兩邊是嶙峋的山岩和各種千奇百怪形狀的灌木,隻是無一例外的都是灰黑的顏色。一行人正行進間,一路鬼卒遠遠地迎麵而來。
行到近處漸漸看得清晰,他們身上都穿著輕甲,前心上都印著一個鬥大的“巡”字。手裏擎的卻不是喪門棍了,而是明晃晃的三股長矛。看來這是一隊在鬼界巡邏的鬼兵了。走到近前,為首一位看來是帶隊的人立定,微笑著朝白無常敬了一個禮。白無常微微愣了一下,忽然笑逐言開地朝來人走了過去。那人身上服飾輕甲都和別的士卒一模一樣,隻是腰間懸了一把長劍。臉上也不象其他的士卒那樣冷漠和僵硬,微笑如和煦的風一樣灑在了眾人的心裏。
白無常笑道:“小子,很久不見,看你春風滿麵的樣子,原來是升官了啊!”那人連忙道:“托白長老的福,前些時張隊長被提調了外營去了,承蒙曲長老抬愛,把我從監獄看守裏提拔了出來,頂了這個缺,嗬嗬。”
“恩,那證明你在那幹的還不錯嘛,連曲長老都親自提拔你了,要好好的做。對了,最近有沒有什麽要緊的事發生啊?”
“回白長老,沒有什麽特別的事。隻是,邊界那裏還是不時的有人過來騷擾,和以前一樣,都被擋回去了。”
“哦,那就好。你的功夫最近有沒有什麽進步啊?”
“謝白長老垂詢,最近確實遇到了一些難題,正想向長老請教。隻是,我看長老現在有事在身,改日等長老忙完了公事,再請長老賜教吧。”
“恩,那也好,你先去忙吧,有了時間我會通知你的。”
“好,多謝白長老,您先請。”
白無常回過身招呼眾人繼續向前,那隊巡兵也繼續向前巡邏去了。走了約有一個對時的時間,終於遠遠望見了一群朦朦朧朧的一片灰色的建築,甬道的盡端已經到了。眾人中除了白無常若無其事外,都已經筋疲力盡了。雖說眾人都是鬼魂,但是卻不象世人傳說的那樣,不需要吃飯睡覺,沒有疲勞和饑餓,渾身輕飄飄的隨便哪都可以飄到。世人都是憑空想象,甚至以訛傳訛。
鬼魂雖說不是真的吃飯,卻也是真的有饑餓和痛苦的。他們需要的是吸收陰間的陰氣,因為三魂七魄一離人體,就已經陽脈斷絕,而陽脈寂滅的同時,陰脈相生,所以現在他們隻剩下陰脈還在活動了。而陰脈活動所需要的恰好就是陰氣,現在他們初入陰間,卻還不會那些在陰間生活必須的東西,所以隻能暫時忍耐一下了。再說,說不定等一下長老問訊之後會再把自己送回陽間,那樣自然是最好的結果了。
甬道的盡頭是一段長長的階梯,和甬道一樣寬闊。每個台階都有尺半的高度,細看之下會發現上麵有一層淺淺的花紋,形狀怪異但卻頗為古樸,更為前麵高聳的三層大殿增添了幾分莊嚴氣象。大殿由一個正殿和兩個偏殿組成。正殿整個呈灰白色調,正門高達三丈,寬有兩丈,前邊一對怪獸頭銜銅環,整個大門上按某些規律釘滿了銅鉚釘。兩個偏殿一左一右,比正殿矮了三分,門前各有一個大香爐,上麵的沉香正在嫋嫋燃著青煙。整個大殿飛禽鬥拱,怪獸盤梁,縱橫錯落,吊角飛簷,頗有一番氣勢。
踏在正殿之前的小廣場上,眾人仰麵觀瞧。隻見門兩側粗大的立柱上各有一幅對聯,上聯寫“接人間眾生入新界”,下聯是“引幽冥鬼魂轉來生”,正門之上高懸一塊巨大匾額,上麵灰色的底色上寫有三個龍飛鳳舞的黑色大字――接引堂!
看到白無常引領眾人來到正殿門前,兩旁的四名帶劍侍衛立即上前一步,躬身施禮並齊聲到:“拜見長老!”白無常揮揮手道:“免了。”也不停留,徑直帶領眾人進入大殿。按說陰間鬼魂要進入這接引堂都要由靈官上報,然後由長老派遣專門的接引使者引領,在門前檢查了門符印信後才可以進入的。隻是這次可是長老親自領人回來的,而且這些人男女老少各個煞氣直透華蓋,顯見得不是什麽好角色,所以守門的侍衛也就知機地什麽也沒有說。
正殿一進門,正中間是一尊高大的神像,一個慈眉善目的菩薩盤坐在蓮花寶座上,頭戴五方僧帽,手執蓮花法印。旁邊一條似犬非犬似豹非豹的怪獸雕像橫臥身旁。雕像前麵擺著個巨大的香爐,香煙繚繞雲氣縱橫,更增這尊菩薩的神秘。在菩薩像的左右兩邊是兩個小像,大約有菩薩像一半的大小。左邊是個年輕人,目光謙恭,單掌豎在胸前,另一隻手持著一根錫杖。右邊乃是一位老者,臉上有些微的皺紋,一臉的和氣,雙手合十立在胸前。
白無常徑直走到供桌前,在正中間的一個蒲團上跪下拜了幾拜,然後站起身來對眾人說:“這位乃是大慈大悲的地藏菩薩,相信你們在凡間也是聽說過的。當年菩薩以肉身入地府普度眾生,發誓‘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是我們靈鬼界的守護神,你們也來拜一拜吧!”
眾人急忙走上前來,跪倒一片納頭便拜。白無常緩緩言道:“佛祖釋迦牟尼在這五濁惡世中,教化著眾生,為使我們的心能夠調伏,離苦得樂並舍邪歸正,於是便分身百千億萬,廣設方便加以教化救度。其有未調伏者,隨著我們生生世世所造的各種惡業,在三惡道中受苦受難,而地藏王菩薩便承擔了佛祖釋迦牟尼佛涅盤前的重托,廣設方便加以救度,悉使末法眾生都能解脫,永離痛苦,正所謂「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之大宏願。且地藏菩薩會慈悲救度眾生,一直到彌勒菩薩出世成佛時,才了盡佛祖之重托。其實地藏菩薩並非隻管幽冥眾生而已,在佛祖的教化區內所有娑婆世界之六道眾生,地藏菩薩都不辭辛苦的加以救拔,使令解脫。是以六道眾生無論何時何地見了地藏菩薩,為了感謝和尊敬其大慈大悲的心腸和舍身傳教的作為,都是會拜上一拜的。”
聽了白無常一番話,眾人拜得更為虔誠,更有人默默誦經或者悄悄許願。秦石本來對這些並不是很相信,所以站著沒有動。忽然感到自己的衣襟一緊,偏頭一看,原來是娘子在拉著自己,要自己一起下拜。秦石想了想,拿了個蒲團墊在身下,也便拜了起來。
眾人拜罷,起身隨白無常往前行去。時間不大,來到一間寬闊的四方大廳之中。四麵個有兩扇大門,門上均有橫匾標明地址名稱。眾人被帶到一間名為“審判之閣”的室內,裏麵也非常寬敞。擺設和陽間的公堂相仿,正麵是社稷山水圖,一張大長條桌橫擺當中,桌後坐著一個官員模樣的人,前邊空地左右各有十數衙役持殺魂棍立定。
白無常讓眾人站定,然後自己走過去和那官員說了一會話,隻見那官員不住點頭,連聲說好。隨後白無常就退了出去,竟然把眾人丟在這裏一個人走了。秦石心裏十分不安,雖說和這白無常不熟悉,但是畢竟一路走來,看著這位長老也算和氣,並且還在奈何橋上共同經曆了一場患難,姑且就算患難吧,怎麽說也有了那麽一點親近之意,哪成想一到了接引之地,就把眾人一拋,獨自走了。你看這些衙役差官一個個形象怪異凶神惡煞一般,這下還不知要受些什麽酷刑呢!
眾人正忐忑不安地想著,隻聽堂上驚堂木一拍,“啪”地一聲驚懾全場。一把柔和綿長的聲音緩緩響起:“堂下眾人,你們生前可是嘉榆縣人麽?都因何事而亡啊?”沒有聲音回答。
秦石奇怪地望了望母親,往日母親總是搶著說話的,今天卻低著頭不做一聲。而望了望父親,那錦袍老者,卻是根本沒有回話的意思。秦石無奈之下,隻好走前幾步,揚聲道:“回稟大人,我們正是嘉榆縣人氏。因財而死。我父為官三十年,家道中興,頗積聚了些財產。然而卻正是因為這財產,引起了一場糾紛。”正待說下去,旁邊的秦家娘子拉了他袖子一把,在他略一愣之時,搶在他前麵道:“大人,剛剛說話之人是奴家夫君。他一年四季經常在外,有些事反不如奴家清楚,就由奴家來說吧。公公為官十年之時,新納了一房夫人,半年後得一子,名為秦孝。本以為一家人會和和睦睦,誰想到十年以後就變了模樣。”
原來那秦孝小時甚是乖巧,人又聰明,讀書識字幾乎是過目不忘,左鄰右舍都稱其為神童,秦父本是文人出身,自然也是喜得合不攏嘴了。開始時一家人自也是非常和睦,但是隨著秦孝慢慢長大,秦石的母親卻漸漸有些不安了。眼看著秦孝越來越受眾人推愛,文采風流,俊逸瀟灑,而自己的親生兒子卻整日隻知道打獵砍柴舞刀弄斧,偏偏老頭子最愛就是讀書之人,自認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眼見著這以後的家主位置很有可能落到那後來婦人和其兒子手中,越想越不心甘,慢慢地對秦孝母子就開始冷淡起來。開始是冷言冷語,後來慢慢吵架漫罵,越來關係越僵。而秦石素來忠厚仁和,再者本身隻向往山林生活,對身外之物看得很淡,所以對母親的作為很不以為然。但是孝心的秦石卻也不便說話,秦家娘子更是以丈夫馬首是瞻,也不敢說什麽。越是這樣,老婆子越是生氣,一邊罵自己兒子無用,一邊又變本加厲地對待那母子。
而秦孝母子雖然良善,卻也不是易與之輩。想那秦孝機靈多智,多半是從親娘那繼承了點什麽吧。初時母子百般忍讓,卻換來變本加厲地遭遇。後來,母子就想方設法地開始反擊了。於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就在這個大家小院裏開始了。每當戰爭一升級,自然老頭子就會出來擺一擺家長的威風,但是這家長呢,往往又偏愛小妾,且每每袒護的理由又很不那麽充分,矛盾也由此就越來越尖銳了。而秦孝的心理,也在長期的惡劣環境下,慢慢地轉變了。
終於到了秦孝十五歲那年,行弱冠之禮之時,老頭子宣布要將財產一分為二,兩個兒子各占一半。秦石的母親自然不同意,為什麽呢?自己兒子是長子,自然要坐那家長之位,怎麽想也要得多一些,那一個小妾的兒子,憑什麽得到一半的家產?給他一些吃喝也就該感恩不盡了。所以當場就開始吼怒連聲,在場賓客無數,也有的發表意見說嫂子說的對,長幼有序尊卑有別,不能一概對待啊。於是,眼看著到手的財產就要沒了。當夜,思前想後心思偏激的秦孝已經不再考慮別的了。表麵上言笑如常慶祝自己弱冠之禮,晚上則趁眾人不注意之時,背著母親在晚茶的時候在茶裏下了毒。而忠厚老實的秦石夫婦自然不查,結果一家人四口全中了毒。恰巧晚飯前小七恰來送菜,由於趕上大喜的日子,所以秦家就留下他在廚房和夥計們吃完飯再走。吃過飯之後他打算來和老爺夫人告辭的,結果正撞見那毒發現場。而秦孝幹脆一不做二不休,殺人滅口了事。
整個事情交代完畢,秦家娘子已經氣喘籲籲,秦石連忙扶住娘子輕拍後背。而那紅衣婆子,卻被這一番話勾起了往事回憶,正暗中拿眼怒氣衝衝地橫著錦袍老者。“啪!”驚堂木一聲響,驚得婆子一個激靈,低頭合眼默默念佛去了。
隻聽那把柔和的聲音說道:“你所交代可屬實?你們對她所說可有異議?”“回稟大人,句句是實啊!”停了一會,見其他人沒有做聲,那官員對旁邊的一個書生模樣的人說道:“去拿審判之簿來。”
瀏覽 器上輸 入: 看最快的章節(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