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隻懂皮毛

字數:4012   加入書籤

A+A-




    \請到  六*九*中*文*閱讀最新章節/

    顧錯睡了一覺,覺得神清氣爽,身邊早沒了喜兒的影子,隻聞到一股子燉魚的香氣,來到甲板上一看,夕陽已經西下,甲板上的一個火爐上正在燉魚,香氣四溢,喜兒正忙前忙後的張羅著晚飯。

    遠處一輪紅日遠遠地掛在天邊,把江水染成了橘紅色,近處,鄉村人家炊煙嫋嫋,真是一幅立體的水墨山水畫,顧錯陶醉在這雄渾壯闊的風景裏,覺得它既蒼涼又遼遠,仿佛有一隻無形的手撥動了暗藏在心裏某處的琴弦,一時間整個人竟然呆住了。

    “改之,你發什麽愣?”

    顧錯回頭一看,原來的戴先生,忙說道:“戴先生,我看著眼前的景色如此壯美,想起王維的那句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我一直想,這煙如何直?可是今天你看看那炊煙,果然是直的。至於“日”,自然是圓的,以前我總覺得這‘直’字用的無理,‘圓’字用的太俗,今天見了這風景,我才知道,要說再找兩個字來換這兩個,竟是不可能……我這也算作是行萬裏路讀萬卷書吧?”

    戴澤笑道:“改之,你還真是個做學問的,旅途中還這麽用功,想來你的詩文也是好的……”

    顧錯聽了大驚,生怕他說出什麽讓自己作詩的話來,自己肚裏的那點墨水,在這位戴先生麵前大概隻能算是頗識得幾個字罷了,連忙說道:“說起來慚愧,兄弟我的床頭倒是總放著一本詩集來著,不過那是留著睡不著的時候才看的。”

    “啊……”戴澤用手指著顧錯“你……哈哈,沒想到我也有看走眼的時候,知道嗎改之,我看你匆匆的樣子還以為你是急著進京參加春闈呢,本來想著你若是能名列三甲,我曾經跟你相識一場,說出去怎麽也臉上有光……”

    顧錯笑道:“那我可要讓戴先生失望了,讀書嘛,在我看來隻為了明理,我可不想做什麽勞什子的官。”

    戴澤挑了挑眉毛“哦?做官難道不好嗎?”

    “好不好的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可不知道,隻是我聽過一個故事,說有這麽一個老裁縫,衣裳做的特別好,大夥就問他做衣裳有什麽訣竅,這個老裁縫說,給讀書人做衣裳呢,一般是前襟和後襟一般長;給五品以下的官老爺做衣裳,一般是前襟短,後襟長;要是做了三品以上的官,這衣裳就得前襟長,後襟短。這些規矩學會了,基本也就會做衣裳了……”

    戴先生聽了莫名其妙“改之,什麽前襟後襟的,我聽著倒像繞口令,你這故事到底什麽意思?”

    “也沒有什麽。就是說一個人還是書生地時候還能有一點風骨。等到做了小官。整天在上司麵前點頭哈腰。直不起身來。衣裳自然要做地前襟短後襟長。熬個十幾年。做了大官。這腰也直起來了。肚子也腆起來了。衣裳自然就是前襟長後襟短了。”

    戴澤聽了這才明白。哈哈大笑道:“照你這麽說。當官地人都沒有風骨了?”

    “他們有沒有風骨不關我地事兒。我隻記得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顧錯仿佛找到了前世地感覺。竟然侃侃而談起來。渾然未覺她地這番言論有什麽不妥。

    戴澤神情一凜。看向顧錯地眼神有些複雜“小兄弟。你現在年紀還小。未受到什麽挫折。所以才這樣說。等過幾年你經曆了風雨。也許就不這樣想了。其實就算是寫下這首詩地李白。最後不還是‘為五鬥米折腰’嗎?”

    李白地故事顧錯自然清楚。隻是顧錯自家知道自己事兒。她一個女子。在這封建社會。還想有什麽大作為嗎?

    顧錯也懶得和他辯論。隻說道:“這魚聞著就這麽香。令人食指大動。今晚上可有口福了。”

    戴澤和顧錯在餐桌旁坐下,喜兒在一旁服侍著,看看另一桌,居然坐了十幾個人,他們卻寧肯擠著也不肯坐到顧錯這桌來,顧錯知道是身份地位在作祟,也不好說什麽,隻對喜兒說道:“你自己喜歡吃什麽就拿些回艙去吃吧,我這裏不用侍候。”

    喜兒卻擔心格格和這個陌生的男人同桌吃飯多有不妥,怎麽也不肯離去,隻說:“奴婢等少爺用完了再用也不遲。”

    畢竟不是在自己家裏,顧錯也不好多說,魚湯的味道也確實夠鮮美,顧錯又放下了心事,這一餐吃的很暢快,坐在對麵的戴澤則又是另一番心情,他當時第一眼看見顧錯時就有一種感覺,覺得她身上有一種渾然天成的上位者的氣質,和自己的主子差不多,所以一開口就邀請她同船,又故意與她攀談,可是倆人相談半天,戴澤卻覺得她很隨和,先前的感覺仿佛是腦海中的是一種錯覺。

    現在仔細看著顧錯的一舉一動,她雖然年幼,渾身卻有著一副與年齡不符的雍容,並深入骨髓深處,顧錯吃飯的速度並不慢,但是一舉手一投足卻無不透著優雅,可見她的出身並不低,隻是一個官宦或者世家出身的公子,從小無不就被教育長大後要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他何以會說出剛才那番話?他的言行和表現出來身份大不相符,這讓戴澤百思不得其解。

    顧錯早就發現旁邊那一桌吃飯的人中有兩個老農,因為古人都信奉食不言寢不語,所以直到用完了飯,顧錯才問道:“戴先生,你的船上怎麽還帶著兩個農夫?”

    “哦,我家主人從蠻夷那裏得來了一些水稻種子,想要在江南推廣,可是一來不知道這種子的優劣,二來種子的數量也不多,所以想先自己試種……”

    顧錯驚訝的問:“你是說帶這兩位農夫回京試種水稻,然後到江南來推廣?我沒聽錯你的意思吧?”

    “是啊!有什麽不對嗎?”

    顧錯忍不住笑了“我記得《晏子春秋》裏有這麽一句話,‘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

    戴澤思量良久“你的意思是說這辦法行不通?”

    顧錯說道:“這辦法當然行不通,為什麽橘生淮南為橘,生淮北則為枳?這說明好的物種隻能生存在適合自己的環境下,自然環境給予物種的影響是決定性的,物種形成的地理、氣候、水質、土壤、生物鏈是物種成型的前提和關鍵,萬物都是環境的產物,生態環境質量不同,物種自然會發生改變。”

    “等等改之,你說的這些我怎麽聽不懂啊!”

    顧錯不由得啞然失笑,是啊,他聽得懂就奇怪了。顧錯解釋道:“我的意思是說,你要是想在京城附近推廣水稻就在京城附近試驗未嚐不可,但是要在江南推廣,當然還得在江南試驗,這樣得出的數據才能準確。”邊說著顧錯邊搖頭,心想這麽淺顯的道理難道這些古人都不懂?

    戴澤皺眉“按你這麽說還是應該在江南試驗,可是稻種現在還在京城,這要是回京取完種子再到江南來試驗,來來回回的,怕是要誤了農時……”

    顧錯看他一副憂心忡忡的模樣,倒真是為民著想,忙說道:“那就在京城實驗好了,將來就在黃河以北種植水稻也未嚐不可,水稻的生長期越長,種出的稻米越香,其實就算在盛京,試種一下水稻也無不可,南方可以一年兩熟甚至三熟,北方一年一熟還是能做到……”

    在顧錯的記憶裏,盤錦的大米可是最好吃的。顧錯又說道:“其實我覺得你可以再買些江南的稻種,回京後和蠻夷來的稻種一起種,孰優孰劣,可以做一下對比試驗。”

    戴澤一聽這話,兩眼放光“你這主意不錯!真看不出來,你會懂這些東西……”

    顧錯有些心虛,嘿嘿笑了兩聲“我呀……我是樣樣通樣樣鬆,隻懂一些皮毛。”

    首發

    -\ 六|九|中|文|書友上傳/-(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