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禦書房氣暈了一個
字數:4952 加入書籤
\請到 六*九*中*文*閱讀最新章節/
錯看著八福晉走遠了,這才偷地塞了一張銀票給x錯倒不是想讓他為自己多多美言,隻要他別說自己的壞話就行……
梁九功不動聲色的收起來,輕聲說道:“皇上今天挺高興……”顧錯一直懸著的心總算放下了,跟著梁九功邁步進了上書房,不過心裏也嘀咕,皇上怎麽在上書房召見呀?這應該是召見大臣的地方吧?
模模糊糊聽見有人提到索額圖的名字,索額圖的大名顧錯當然聽說過,據說因為“議論國事,結黨妄行。”現在已經被拘禁了,怎麽又提到他呢?一提到他皇上還能高興嗎?
顧錯的心開始敲鼓,踏進上書房顧錯就嚇了一跳,原來這上書房裏還有那麽多的人,一眼瞥見皇上坐在龍案後,幾個年長的阿哥也都在,其中一個身著明黃色馬褂的、三十五六歲的年紀的人,端坐在一把椅子上,貌似太子。
還有幾個留著長胡子的老頭也有座位,顯然地位不低,剩下的人都站著,一時間顧錯腦子有些不夠用,猛然看見義父法海也在其中,心裏總算有了點底氣……
先給皇上見禮,然後是太子阿哥們都一一見過,皇上問道:“錯郡主,先前四阿哥談到八旗子弟的事兒,他說這事兒是你最先提出來的,那你就說說,這些八旗子弟怎麽安置好啊?”
顧錯一愣,原以為是為了牛痘疫苗研製成功了,給自己賞賜來了,原來根本不是這麽回事兒!顧錯心裏頗為怨念,四阿哥閑著沒事說這些做什麽?這種事安在自家身上不就完了?平時挺精明的人,這回怎麽有點傻啊?
瞟了一眼四阿哥,顧錯說道:“皇上,這些軍國大事兒您應該問您的大臣吧?‘食君之祿,終君之事。’臣女又不懂這些的……”
康熙一聽,說道:“哦,你不懂嗎!你能看的這麽深遠,甚至會聯想到百年之後會怎麽樣,還說不懂軍國大事?再說你也有俸祿的……”康熙盯著顧錯,兩眼冒著精光。
“皇上,我……我還沒領過俸祿呢!”看看皇上的臉色,顧錯還真看不出喜怒來,再看看四阿哥,居然像老僧入定一般,直把顧錯氣得七竅生煙,到底怎麽也得給個信號啊?怎麽就這麽把人給賣了還有理了!再瞅瞅義父,還沒等看出什麽來呢,皇上說道:“你挨著個的看什麽?朕問你話呢!趕緊回話!”
顧錯頓時苦了臉“皇上。臣女真地不明白呀。這要是說錯了。您一生氣再把我拉出去‘哢嚓’了。我吃飯地家什就沒了。我還沒活夠……”
不知何處傳來“嗤嗤”地笑聲。在這個場合能笑出來地想來是太子。皇上也忍不住莞爾。隨即板了臉:“你這個丫頭。滿嘴胡。朕是那無道昏君嗎?”
“那臣女要是說錯了。皇上也不能怪罪!”
“行了!朕準了!一貫會討價還價!”
顧錯不知道什麽時候賺了這個名聲。她嘻嘻地笑著掩飾著內心地緊張:“那臣女就姑妄言之。皇上也姑妄聽之。祖宗家法不是規定了八旗子弟隻允許從軍入伍嗎?那就讓他們入伍好了……”
一個七十多歲長胡子官員說道:“這算什麽主意?”
皇上一揮手“明珠,聽她接著說!”
顧錯瞅了明珠兩眼,原來他就是納蘭性德的父親,七十多歲的人了,還不肯回家養老,真是個官迷!
納蘭明珠據說才華橫溢,能言善辯,以至於後來發展到獨攬朝政,貪財納賄,賣官)爵,被郭秀參劾這才罷政,但是他深得康熙皇上地寵愛,就如同乾隆時的和紳一樣,在皇帝的眼中,太平盛世貪汙點銀子不算大罪,但是他現在也沒有那麽大的權利了,估計是屬於靠邊站的那種……
顧錯接著說道:“咱們大清承平日久,八旗子弟從龍入關之時的威風已經蕩然無存了。所以很有必要拉出去練練兵……最好能到東邊的高麗、倭國去練練……”
顧錯剛說到這兒,明珠身旁的一個老臣怒道:“信口雌黃,一派胡言!皇上‘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豈能聽小孩子三言兩語地就用兵?就算用兵,又豈能師出無名?”
看著這個說話的老頭,不比明珠年輕多少,顧錯一撅嘴說道:“誰說師出無名了?高麗國到現在還沿用前明的官服官製,心念舊主,難道不應該討伐嗎?或者這位大人你收了高麗國的什麽好處?要不然為何急急忙忙出來替他們國家辯白?”
老頭氣得手直哆嗦。康熙皺眉道:“錯兒,不得對王師傅無理。你說高麗國真的還在沿用前明舊製?”
“當然了!皇上不信可以派人去查,就連他們的官衣官帽款式都是都是前明的……”
王插言道:“皇上,孔子雲‘人而無信,不知其可
’高麗國既然是咱們的附屬國,每年都有歲貢,咱們大清豈能言而無信,要知道‘人無信不立,國無信則衰’呀皇上。”
這個迂腐地老頭子,肯定收了高麗國給的好處!那些不要臉的高麗棒子幾百年後就連華夏傳統的端午節都盜了去,說是他們高麗的傳統節日呢!不趁著大清現在國力強盛地時候教訓他們一頓還待何時?還有那個發動侵華戰爭的小日本,最好能鼓動康熙帝出兵滅了他們……
想到這兒顧錯氣道:“夫子就愛胡說八道!什麽‘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他地話怎麽能信!”
此話一出,眾人都是一驚,要知道康熙曾經親自到孔廟去拜祭孔子,並說孔子是“萬世師表”,可是顧錯卻不害怕,她知道,尊孔不過是曆代皇帝為了自己統治所行的愚民之策罷了,就算是康熙,不是也設“文字獄”,誅殺數萬漢儒,那個牽連甚廣地莊家就是一例,這不正是康熙出於對於孔子的“景仰”嗎?
王這個真正地儒家弟子卻不幹了,他指著顧錯的鼻子說道:“你……你這無知小兒,竟然汙蔑夫子……”
顧錯笑吟吟的說道:“乞丐何曾有二妻,鄰家焉得許多雞?當時尚有周天子,何事紛紛說魏齊。這可是馮夢龍《古今笑概》裏說的話,難道沒有道理嗎?”這句話在射雕英雄傳裏金老爺子也引用過,要不然顧錯還真的不會知道……
這話的前兩句不必深究,後兩句怕是孟子從墳墓裏爬出來也解釋不清楚,是啊,當時周朝的天子還在,孟子應該和孔子一樣尊周而講王道,何以他不到周天子那裏去推行仁政,反而去遊說齊國、魏國的諸侯,想取周室而代之,這不是不對麽?又有什麽臉麵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的言語?
“你……你如此倒行逆施,難堵天下悠悠之口……”王師傅氣得連嘴都哆嗦了。
顧錯偷瞄了一眼皇上,看著他眯著眼看二人鬥口,居然不發一言,知道自己的話讓他動了心,遂說道:“哦?天下悠悠之口嗎?那我來問一下王師傅,唐太宗李世民殺兄弑弟,天下悠悠之口是怎麽說的?說他是千古明君,開創了貞觀之治。宋太祖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奪了他義兄的家國天下,天下悠悠之口又是怎麽說的?唐宗宋祖向來齊名……王師傅你懂什麽叫曆史嗎?曆史向來是由勝利者來書寫的!隻要勝利了,想怎麽寫史書就怎麽寫!你看看明珠大人,同是大臣,他就不出言反駁,所以他才能做的官比你大,官位也比你高,因為他不像你這麽迂腐,虧得你讀了這麽多年的聖賢書,書讀的太多,都讀傻了你!內外不分……”
王,大學士,一介進士,太子少師,何時聽見過這樣揶揄自己的話,再加上年紀有些大了,居然一口氣沒上來,頓時被顧錯氣暈了過去,幸好他坐在椅子上,被身旁的明珠給扶住了,沒造成什麽嚴重後果,就是這樣,禦書房也一陣大亂,康熙喊道:“快去喧禦醫!把王大人扶到旁邊屋子去休息……”
顧錯心裏也害怕了,要是把這王師傅給活活氣死,那可就糟了……顧錯張了張嘴說道:“天太熱了,王師傅他中暑了,快給他噴點涼水!一會兒就好了!”
皇上瞪了顧錯一眼,顧錯嚇得忐忑不安,她絞著手指,裝出一幅可憐相,幾個和顧錯相熟的阿哥從來沒見過這樣的顧錯,都憋笑憋得肚子疼……幾個小太監七手八腳的把王抬走了。
禦書房總算靜了下來,康熙喝了一口茶,看了看幾個忍俊不禁的阿哥,就連明珠的臉上都帶著笑意,法海的臉上則更多的是無奈,他還真怕顧錯胡言亂語的牽連了自家……
皇上瞥了顧錯一眼,顧錯忙說道:“皇上,你剛才說了,我無論說什麽你都不怪我的!況且我也沒說什麽呀,他自己暈過去的,肯定的中暑了……”
皇上“哼”了一聲:“王師傅中不中暑有禦醫說了算!既然說到用兵,那你說說用兵最重要的是什麽?”
“嗬嗬,這個臣女還是知道的,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嘛!再就是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哦,你也知道糧草先行,那你還是說說,哪兒來的糧草啊?”
顧錯一愣,這才醒悟皇上原來擔心糧草,她嘿嘿笑道:“皇上,您說當初漢武帝征討匈奴的糧草是哪兒得來的?要我說就是以戰養戰……”
禦書房裏的眾人都是人精,一聽這話具是悚然一驚,都覺得這不應該是一個十三歲女孩應該說的話,以戰養戰,那不就是燒殺搶掠嗎?他們哪裏知道顧錯還是個愛國的憤青,這是想著報仇呢!(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
首發
-\ 六|九|中|文|書友上傳/-(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