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 記
字數:4435 加入書籤
1945年4月12日,下午1:50分,弗蘭克林?羅斯福總統於佐治亞州溫泉鎮小白宮逝世。---瀏覽器上打上-看最新更新---臨終前照料他的醫務人員有:藥劑師兼按摩師、海軍少校喬治?福克斯;美國海軍後備隊心髒病專家、海軍少校霍華德?布瑞恩。此外,介於當時情況緊急,還從亞特蘭大調派內科醫生一名——詹姆士?鮑林。
事發後的兩個小時裏,羅斯福的情況不斷惡化。他的收縮壓猛升至300——那是血壓計可以測量到的最高限度;脈搏也加速至每分鍾104下。左眼瞳孔開始擴散;膀胱流注;呼吸困難,呈低聲、有節奏的打鼾狀。布瑞恩在羅斯福的胳膊上注射了氨茶堿和硝化甘油,以擴張動脈減低血壓。他的診斷結果是顱內枕骨區大規模出血,並因血塊或硬化破裂的動脈造成腔內溢血,壓迫腦神經導致中風。
到下午2:45,弗蘭克林?羅斯福的血壓回落至240/120,脈搏也降到每分鍾90。呼吸變得極為不穩,頻繁間斷;身體還不時僵硬地抽動。
鮑林博士下午3:30到達小白宮後直接前往總統臥室。然而沒過幾分鍾,羅斯福便停止了呼吸。鮑林直接給他的心髒注射了腎上腺素,但隻帶來幾下無力的心跳。布瑞恩博士再次聽診,已無任何回應。鮑林又給他測量了血壓,依舊讀不出任何數據。
下午3:35,布瑞恩博士正式宣告:“總統已故。”
在羅斯福小臥室的床頭櫃上放著一本書——卡特?狄克遜的《潘趣&朱迪謀殺案》。書是打開的,翻在第七十八頁。該章節的題目是“地下六英尺”。
從溫泉鎮出發南行的送葬火車上,德拉羅和薩克雷兩位表姐一路陪伴著埃莉諾。閑談中,德拉羅向埃莉諾透露了總統駕崩前,露西?盧茲福特拜訪小白宮一事;並指出在其女安娜的幫助下,露西也時常光顧白宮。德拉羅對此的解釋是“埃莉諾遲早也會發現這件事”。事實上,關於露西重新走進她丈夫的生活,埃莉諾是唯一不知情的家庭成員,亦是白宮常客中少數未獲悉此事的人之一。
為此,埃莉諾和女兒安娜開始逐漸疏遠,多年後才重歸於好。
1962年,作為世界偉人之一的埃莉諾也離開了人世。在她紐約公寓的遺物中,人們同樣於床頭櫃上發現了一首詩的剪報——弗吉尼亞?摩爾的《靈魂》:曾經信任的心靈,一經遭受欺騙,所有的理性,統統化為邪念。
然而陽光照進,給它無聲的勸導,春來秋去,揚起自然的希冀,迷失的心靈漸漸重歸平靜,一如幼小的孩童,終於領悟生死的道理……曾經信任的心靈,雖然遭受了欺騙,最後卻變得,比任何時候都要堅定。
剪報的上方有埃莉諾的手跡,標注的是1918年——她發現丈夫和露西?梅塞有染的那一年。
羅斯福死後被安葬於家族在紐約海德公園的房產——母親薩拉的玫瑰花園裏。英國首相溫斯頓?丘吉爾沒有參加葬禮。直到1946年3月12日,他才第一次去海德公園羅斯福的墓前憑吊。
丘吉爾在羅斯福死後又活了整整二十年。歐洲戰事結束後僅僅八個禮拜,他便敗給工黨候選人克萊門特?阿特利,被選舉出局。此後,他成為西方世界反對共產主義勢力擴張的帶頭人。1951年10月,丘吉爾再次當選首相,直至1955年任期結束。
丘吉爾在開完雅爾塔會議回國後,曾跟其外交部長——後者一度主張對羅斯福施加壓力以敦促斯大林遵守《雅爾塔條約》——說過這樣一句話:“他(羅斯福)現在已經不再完全采納我的意見了。”
後來,在丘吉爾的回憶錄裏,他回顧了羅斯福日益下降的健康狀況,對於打擊中歐“鐵幕”(丘吉爾語,即以蘇聯為首的共產主義力量)所造成的影響:“現在,羅斯福總統的力量正逐漸消退,與此同時,杜魯門總統對世界大局的把握日益加強,兩者之間存在著致命的脫節。可悲的是,他們一個知而不能為,一個能為而不知。”
1965年1月24日,丘吉爾逝世。此前,他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被授予嘉德勳章,並成為美國榮譽市民。
羅斯福死後不久,埃莉諾?羅斯福委托黛茜?薩克雷表姐,把肖馬托夫夫人給丈夫畫的一張小型肖像畫帶給露西?盧茲福特。1945年5月2日,露西在艾肯市給埃莉諾寫了一封信。內容如下:親愛的埃莉諾:瑪格麗特?薩克雷寫信告訴我,說你把肖馬托夫夫人畫的那張弗蘭克林的小幅水彩肖像給了她,並請她轉交給我。真的非常非常感謝——我保證會一輩子珍藏。
其實我早就想給你寫信了,告訴你我去華盛頓見了弗蘭克林,他對我病重的丈夫照顧有加,並給予我們的孩子巨大的幫助——同時,我是那麽的希望能夠再見你一麵。
我無法用語言描述我對你的情感,也無法告訴你我是多麽頻繁地感受到你的悲哀。我一直把你當作世界上最幸運、最幸福的女人,然而現在,你卻需要忍受這種難以承載的傷心和哀痛……全宇宙都難以接受沒有了弗蘭克林的世界,尤其是你和他的家人。這種失落感實在太可怕了。因而我無法抗拒自己深深的愛意和同情,給你寫下了這封信。
永遠充滿深情的露西?盧茲福特1945年6月9日,羅斯福的女兒安娜安排露西去海德公園羅斯福的墓前追悼。但那天露西被一名保安攔住了,聲稱她的許可證雖然有羅斯福之女安娜的簽名,卻是不合手續的。保安給埃莉諾打了電話,詢問她是否允許露西掃墓,埃莉諾同意了。
1945年,露西告訴肖馬托夫夫人她焚毀了弗蘭克林?羅斯福給她的所有信件。
1948年7月31日,露西?梅塞?盧茲福特因白血病死於紐約,享年五十七歲。
肖馬托夫夫人的那幅畫現在佐治亞州溫泉鎮,掛在小白宮的博物館裏展覽,名為《未完成的畫作》。
從美國大使埃夫裏爾?哈裏曼口中聽聞總統死訊後,約瑟夫?斯大林握住大使的手長達半分鍾不知放開,之後才請其就座。斯大林向哈裏曼詢問了羅斯福的死因,接著建議美國國務院要求驗屍,檢查羅斯福是否被人下毒1。
在邁克?瑞利的書——《瑞利的白宮經曆》2的最後一段,他說了這樣一段話:我來到廚房,采集了羅斯福早餐的所有殘留物並把它們送給一個在“佐治亞州溫泉鎮”基金會工作的化學家分析化驗3。雖然他沒有發現任何疑點,但盡可能地搜集證據是一名特工的職責,即使死神留下的也不能放過。
1945年4月,蘇聯外交部長莫洛托夫率蘇維埃代表團前往舊金山參加首屆聯合國大會。途中於華盛頓特區停留,以拜訪新任美國總統哈裏?杜魯門。
此次會麵在白宮橢圓形總統辦公室進行。杜魯門對蘇外長表示譴責,指出蘇聯不該違反《大西洋公約》,幹涉東歐被解放國家自由,並妨礙各國建立自主政府。
麵對指責,莫洛托夫抱怨說:“在我有生之年中還從沒有誰這樣對我說話。”
杜魯門回敬道:“如果你們能遵守協議,就不會有人這樣對你說話了。”
華特?克裏夫斯基,1899年生於俄國,後成為蘇聯情報局官員。年被派往德國發動共產主義革命。1933年調往荷蘭擔任蘇聯軍事情報局西歐負責人。
1936年,斯大林對蘇聯政府官員進行“清洗”,全麵打擊可能的異己和篡權者。考慮到自己的生命安全,克裏夫斯基於1937年逃往加拿大,並改名為華特?托馬斯。1939年,克裏夫斯基向聯邦調查局提供了在英國工作的六十一名蘇聯特工的詳細情況,其中包括蘇聯間諜金?菲爾比和唐納德?麥克林。但英方情報機構——軍情五處並未聽取克裏夫斯基的證詞,也未根據他提供的線索作進一步的調查。
克裏夫斯基後定居美國撰寫個人回憶錄——《我曾是斯大林的特工》。
1941年2月10日,人們在華盛頓特區,一個名叫貝利弗的旅館裏發現了華特?克裏夫斯基的屍體。死於槍傷。起初,調查報告顯示為自殺。然而,一直有謠言說他的藏身之地被在軍情五處工作的蘇聯特工發現了,後者將其暗殺。克裏夫斯基的死因至今仍是個謎。
納粹曾叫囂說,捷克城鎮利迪澤已被德軍從地圖上消滅——此言並不屬實。事實上,全世界許多城市都更名為“利迪澤”,以紀念納粹為報複萊因哈特?海德裏希被暗殺而發動的那場大屠殺。
捷克傘兵卡爾?裘德向德國蓋世太保出賣了他的戰友——soe特工若幹人,其中包括約瑟夫?加?布裏奇和詹?庫比斯。為此,他於1947年4月29日在布拉格被處以絞刑。
?
|
隻要輸入--就能看發布的章節內容(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