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和親之議 朝堂辯論
字數:2960 加入書籤
昨天早上還在朝堂之上,向大唐皇帝請求和親,願大唐皇帝下嫁一位公主,讓吐蕃與大唐結為姻親,永結同好。
那些文臣們一個個都是點頭讚同,不費一兵一卒,便可讓吐蕃大治,歸應朝廷,日後史書上,一記春秋筆法,便是自己這些朝臣的大功一件,反正嫁的不是自己的閨女,縱使高原之上多麽惡劣,也苦不到自家人。
不過畢竟是親閨女,老李還是很猶豫的,並沒有當場拍板。直到第二天,大家看到了從不上朝,就是每個月大朝會都不一定來報道的越王李泰居然站在太子身後!
大家心裏都有些不妙!陸奇雖然不理朝綱,但是煉鋼煉鹽之術,讓他在百姓和軍方心目中還是很有地位的,更關鍵是他與諸多公主皇子關係都處的很好,今日前來,隻怕和親之事還要多生波折。
大臣們知道陸奇,不過吐蕃使臣不知道,雖然來之前可能認識了一下大唐太子或大臣,不過一位皇子手中也沒掌什麽權,誰會去考慮。
不要命的祿東讚站出來,看著老李問道:“皇帝陛下,不知您昨天所說考慮一下,可曾想好哪位公主與我吐蕃國主和親,與我吐蕃永結同好。”
看著這位傳說中的吐蕃大相,前世傳說中,在他的輔佐下,吐蕃國主鬆讚幹布將吐蕃治理的非常強大,將西邊的強大天竺都打怕了。
雖然當年讀書時,也比較欣賞這種傳說中的人才,不過現在陸奇也就看看而已。從上古而來,三皇五帝到現在,人族已經出了太多的人才,武王周公,齊桓管仲,秦皇李斯,這祿東讚在陸奇看來,也沒有當初在曆史書上看的驚豔了。
“和親?”
老李還沒說話,陸奇便反問一句:“和親?對不住了,我李家的閨女對你們那位什麽吐蕃國主沒什麽興趣,不想和你們結親。”
陸奇說完,還不待祿東讚說話,那些吃閑飯的禦史就看不下去了,五姓七望中的王家王珪便站了出來:“越王殿下,這和親之事,乃是兩國邦交,永結同好,殿下怎麽能以區區兒女之事來推辭?吐蕃國力強大,又有與大唐結交之意,不以兵戎相見而使萬國安定,此乃聖皇之舉,殿下怎能阻攔!”
陸奇瞪著王珪,貞觀年間,五望七姓實力強大,甚至有了左右朝局之力,王珪說完,從他身後一群點頭稱讚之輩便可看出世家的影響力!
陸奇忍不住冷笑道:“王珪,你也是讀過聖賢書的,和親之事當真能使得兩國安定嗎?元封六年,漢武帝封江都王的女兒細君為公主,下嫁烏孫國王昆莫,而漢武帝為了平滅匈奴,細君公主在匈奴受盡侮辱而死!太初年間,解憂公主又再次遠走匈奴和親,四朝三嫁,七十乃還!盡管如此,依舊改變不了我中原與匈奴蠻夷之地的關係!”
“殿下!”聽陸奇似在斥責漢武帝之行,王珪聲音都嚴厲了不少,漢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是他們這些老不死的心中的賢皇,怎麽能容忍陸奇汙蔑,“匈奴犯我中原,掠也子民,武帝雄才大略,以和親之謀拖延時間,大克匈奴,換得邊境百年安寧!此乃大善之舉!再說吐蕃不同於匈奴,我們自然不必如此!”
“我大唐的和平什麽時候需要一個女子去平定了!”陸奇看著滿朝文武,激動的說道:“大唐府兵百萬,李靖,程咬金,尉遲恭,乃至更小的蘇定方,薛仁貴,我大唐又何曾缺了將軍?讓一個女人去換取邊境太平,虧你們想的出來?”
軍方之人,縱使個個臉皮厚的出奇,也被陸奇說的慚愧不已。程咬金拍著胸口說道:“殿下也未免太小看我等了!我等刀槍尚且鋒利著!小的們都嗷嗷待戰呢!”
“殿下,這戰事一起,便是無數英魂埋骨他鄉,無數人妻離子散,家破人亡,殿下付得起這個責任嗎?”
“戰士的性命是命,我大唐公主的命就不是命了?再說靠一個女人去換取得和平,你們也有臉安享嗎?既然你們這麽想和親,父皇!”陸奇突然話鋒一轉,看向老李,彎腰請求道:“王老先生一心為國,忠心可嘉,兒臣以為,如此忠君愛國之人,若不加以獎勵,隻怕會寒了朝臣之心!”
“不知越王有何提議?”老李跟陸奇唱著二人轉,將戲文演下去,“兒臣建議,不若加封王老先生小孫女為和平公主,即日起,前往吐蕃和親,此乃社稷之托!萬民之福!此事若有不協,破壞兩國邦交,形同叛國!誅九族,斬立決!”
陸奇陰森森的說著最後六個字,同時血紅的眼睛也看著四周,殺意瞬間充滿了朝堂之上,即便是那些見多了殺戮的武將,都不敢與陸奇對視。王珪聽了陸奇的話,便明了,若是自己再堅持下去,隻怕自己那位六歲的小閨女就要遠走高原,隻怕命不久矣,越王對王家隻怕真的會執行誅九族!並且這次敵人是越王!不是太子或皇上他們未來的領導者,五望七姓其他人可能都不會幫助自己!
無可奈何,王珪隻得跪下磕頭,向老李求救,“陛下,老臣糊塗,老臣知錯了,還望陛下明鑒!”
“愛卿快快起來,越王不可造次,還不快快向王卿道歉!”陸奇略一拱手,“王老先生,小王一時放肆多舌,還望先生見諒!”
說完也不管王珪是否原諒,“和親之事,是否還有其他人讚同的?”便是王珪也被陸奇說的啞口無言,其他人更是不敢多說什麽,讚同的話弄不好自己的老婆女兒就要變成公主去吐蕃了!陸奇很是滿意,咧嘴笑道:“日後,誰家的女兒想做公主,盡管來提,我會好好向父皇提議的!”
一眾大臣大汗不已,心中對這位平日裏不作為的越王心中警惕萬分,沒想到心中是如此陰狠,以後是寧惹皇帝不惹皇子!
吐蕃的使臣一直在一旁呆呆的看著不知道怎麽一晚上過去了,大唐就變得這麽陌生了,不過他知道,自己的任務肯定是完成不了了。
(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