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奇情離別(三)

字數:3232   加入書籤

A+A-


    “華政委,陳俊有一個要求,他想見見葉文賢,不知葉文賢回了鶴城沒有?”

    “大概沒有吧,我請張虹和葉文賢吃飯後,又一起聊了一會兒,我從側麵也了解了陳俊的一些情況,小伍已作了記錄,他明天會給記錄材料你。---瀏覽器上打上-看最新更新---好吧,你回家休息去吧,辛苦你了。對陳俊說,他的要求可以滿足,希望他好好思過。我會抽時間找他談話。”

    華峰讓小伍安排葉文賢與張虹住進了監獄附近的一家賓館。

    葉文賢洗了澡就躺在床上想心思,雖然感覺有些心累,但這種時刻是從容的,遠離了白日喧囂和忙碌,靜下來了,靈魂深處的東西悄悄被喚醒了,思維如同梧桐飛絮一般漫天飄揚,所有沉澱在心底的東西都真實地凸現了。而這一切,在白天是不敢、也不能觸及的。

    與陳俊恩恩愛愛的一幕幕像放電影一般在眼前閃現,一陣強烈的孤獨感、失落感、痛苦感困繞著她,讓她怎麽也抹之不去、忘懷不了。

    任何一個姑娘,與之發生第一次性關係的男人,都會令她記憶深刻,會從心底裏有著某種聯係,會產生一種複雜的情感,會影響她的一生甚至今後對戀愛、婚姻家庭觀念的態度,今後的情感路怎麽走?等等問題縈繞在她心頭,心裏揮之不去的仍是一份悠悠的牽掛和相思,一份淡淡的愁緒與悵惘。

    門外傳來咚咚的敲門聲,她打開門,張虹一臉倦容但精神很好地進來。

    “我知道你今夜是睡不著了,我的文章剛寫完,要不要看一看?”

    葉文賢與她一起來張虹的房間,從手提電腦中調出文章看著。

    張虹衝了咖啡遞給葉文賢。

    “剛才華峰政委打來了電話,說陳俊想明天與你見一麵。年輕人剛分離的痛苦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你應該去看看他,多從心理上安慰他勸告他,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相思的痛苦就會慢慢淡下來了,我們應該恨其罪過救其人,拭灰拂塵淨靈魂。隻有他從心理上能正確認識正確對待了,正確處理愛情與改造的關係了,才能振作起來,從愁緒中走出來,才能走好今後的改造道路。”

    “張姐,您明天和我一起去吧,還要煩您多教育教育他,他很敬重您,很聽您的話。”

    “好吧,今後我也會經常來看看陳俊,盡我的能力幫助他。”

    葉文賢看完了文章,基本上對所寫內容滿意。張虹的文筆很優美,處處顯示著詩性的語言和打動人的話語。

    “張姐,我今後寫文章還要多向您請教,我與我的好姐妹鍾月春正在合作寫本書,大部分稿樣已經出來了,正在給業餘作家、我們的初中老師李東陽修改,到時他將修改過的文章傳過來後,我還得請您指教。”

    張虹吃驚地說:“李東陽是你們的老師?他的文章我讀過,也在我們晚報上發了很多稿件,是一個很有前途的青年作家。去年我們還在省文聯召開的一次會議上見過麵,有些交往,經他手修改的文章應該沒問題。我相信你們能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我還隻是第一次嚐試寫長篇文章,都是在李東陽老師的指導下進行,不知能不能成功?”

    “隻要選題好,有社會受眾麵,有可讀性是有銷路的。現在書商出書都是看這些,聽說陳俊也很愛讀書,還略懂英語。我會定期寄一些書籍給他閱讀。獄中犯人的精神生活很空虛,知識能改變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隻有讓他在獄中充實起來,才能讓他更加成熟起來。幾年前我們晚報曾報道過我省一名在古城監獄服刑過的作家黃鶴飛的事跡,他出獄後寫了一本自傳體紀實小說《我在監獄長大》,很值得陳俊讀讀。你也可以看看,從中也許會得到一些啟迪。回去後我可以找出來給你們看看。這個黃鶴飛因與女友嚴純鳳雙雙貪汙銀行錢款被判處無期徒刑,女友也被判處15年有期徒刑,但高牆電網並沒有隔斷他們的戀情,他們十年在獄中鴻雁傳書,敘說戀情,共同勉勵共同進步成長。黃鶴飛通過在獄中不斷學習文化,高中還沒有畢業的他在獄中自學了大學專業課程,勤奮寫作,用筆的辛勤耕耘來獲得一次次減刑,十年後他們獲得了改判出獄,共同牽手人生路。黃鶴飛在成為他的妻子的嚴純鳳默默支持下,成為了一名職業作家、記者,中華成功者研究會常務副秘書長,《中華成功者》雜誌常務副總編,《成功》雜誌北京辦事處主任,北京人人成功文化交流中心董事長,河北瑞星司法學校名譽校長。像黃鶴飛這樣在獄中成才的犯人很多。陳俊是一個很有天賦,聰明的孩子,隻要正確引導他,讓他將這份聰明才智運用到改造上、學習上,他也一定會成功。”

    “張姐,明天你將這些也講給他聽吧,他一定會接受你的教誨,好好改造。”

    上午施洋帶葉文賢、張虹到監獄禁閉室與陳俊見了麵,還陪著她們參觀了犯人的生活區、生產區、教育改造成果展。

    葉文賢才對真正的監獄有了清晰的認識,改變了以前想像中的黑暗、陰森、恐怖的監獄印象。

    犯人的監舍明亮寬敞,地麵幹淨,牆壁潔白,被褥統一、疊放棱角分明,床鋪平整,生活用品擺放整齊劃一,一切如她剛入學軍訓時參觀軍營的管理一樣。犯人的生產井然有序。

    雖然她能感到一個個光頭的犯人在操作邊用眼偷偷看她,但她仍感到了監獄管理的文明、規範,她對陳俊能在這樣良好的環境中改造也放心了,長舒了一口氣。

    看到獄中犯人自已采寫、自己編輯、自己電腦排版印出的監內小報《希望報》。張虹記者很是感慨:“真沒想到犯人也有這麽高的水平,能在這封閉的環境中辦出這麽像模像樣的報紙。”

    陪同她們的教育科長於濤指著一名戴眼鏡的犯人說:“這位是我們《希望報》的編輯人員王明,他也在你們晚報發表了很多文章,是我們監獄小有名氣的犯人作家了,獄中的一枝筆。”

    張虹問了王明的一些改造情況,鼓勵他勤奮筆耕,並為《希望報》題了詞,為三名編輯犯人簽了名,送了鼓勵的話語,贈了名片,鼓勵他們多向鶴城晚報投稿。

    本書首發。

    您的留言哪怕隻是一個(*^__^*),都會成為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為作者加油吧!

    隻要輸入--就能看發布的章節內容(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