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結局 回歸理性(四)
字數:3335 加入書籤
她上課時也恍恍惚惚,偶爾與葉文賢在一起時,也經常發呆。---瀏覽器上輸入-看最新更新---
葉文賢問她是怎麽了,是不是新婚後有什麽不愉快的事,或是性生活太頻繁太疲憊了。
鍾月春苦笑道:“我也不知道,他好像發現了我與李東陽以前的事,但他又不說,總是變著花樣那樣子,弄得我心力疲憊。難道男人婚後都是這樣嗎?不懂得體貼妻子了,真要是這樣,我還不如不結婚好。”
葉文賢沒有感受過也不好多說什麽,人們說清官難斷家務事,他們夫妻的事她怎麽能攪和進去呢?她隻勸鍾月春要珍惜婚姻,盡力好好做一個妻子。
這樣過去了一個月。
有一天晚上鍾月春獨自在家,戴子昂也沒有回家,鍾月春發現自己病了,身上滾燙,她給戴子昂打電話,但他關機,便急急忙忙給葉文賢打電話。
葉文賢已在寢室睡下了,她匆忙搭的趕到鍾月人家裏,隨即把鍾月春送到醫院。
看到鍾月春瘦弱憔悴的樣子,葉文賢心疼不已,一遍遍給戴子昂打電話。
第二天晚上,戴子昂才匆忙趕到了病房,他手裏拎著一個紙袋。
葉文賢不知那來的勇氣,問戴子昂為什麽這麽不關心體貼自己的妻子。
未料,戴子昂說:“葉文賢,我也不想這樣,可我這些天想了又想,實在接受不了這些。”
戴子昂從袋子裏拿出一個厚厚的本子,丟到兩人麵前。
鍾月春一下明白了,她隻能悔恨自己所做的一切。
這一切都是她自己造成的,但她卻是真心愛著戴子昂。她隻有獨自吞下這杯自己釀下的苦酒。
戴子昂走了。
鍾月人抱著葉文賢大哭了一場,她沒想到自己的婚戀生活也與葉文賢一樣淒美而悲慘。
鍾月春感到很委屈很無奈。
她曾經在一本書上讀到這樣的話,人類肉體的欲求本身並無罪過,不僅無罪,而且美好。美好的性生活是上帝賜予一切生命的盛宴,生命力的源泉,創造力的基礎,青春最本質的意義和美的發源地。健康、和諧、美好的**正是最合乎人的天性的事物了,它正是人類善美、大真的出發點和歸宿,也是道德和文明的起因和目的。當然,肉體本身並不是全知全能的,它雖有天賦的靈性,同時也更有蒙昧野蠻的本性,它也是一隻可愛的小動物,需要啟迪其智慧,開掘其美質,哺育其知識德性,然後才可以成長為一個完美的人。
對肉體始終葆有初心正覺的人是誰呢?
第一是兒童。它們像一些小獸,它們還不懂得輕視某一部分肉體,它們可以把胖乎乎的小腿伸到臉前,而且可以天真地吸吮自己的小腳丫上的腳趾頭。兒童太可愛了;
第二,是青春的戀人。他們被生命的活力所征服,彼此展示自己天然健康活潑的胴體,意醉神迷,被肉體的魅力弄得魂飛魄散。對他們而言,最隱秘的最美,最不潔的最美,最羞恥的最輝煌;
第三,是藝術家。本質上的詩人、畫家、音樂家,他們的天賦就是熱愛生命,謳歌生命,探索並發現肉體中蘊藏的永恒秘密和美質!一個畫家終生在描繪人體,他樂此不疲,從不倦怠,他從不因看到了人體的隱蔽部位而失望,相反,卻激起了他更強烈的表現欲,他從每一條筋肉上看到了艱辛和滄桑,每一張臉型上發現情感和時間的瞬間凝固,還從每一種肩膀、手臂、胸腹、大腿、小腿、背脊腰臀,以及毛發乳陰中發現遠遠超越現實力量的偉大生命之美……他知道,這都是永恒的東西。詩人也是這樣,他研究肉體中最複雜最變幻莫測的東西——情感、靈性及直覺,這些複雜的東西窮盡了詩人的智慧。音樂家呢?偉大的音樂家諦聽到血液的聲音,傾聽著肉體各個部位發出的聲響和歌唱,他甚至聽得到骨髓的喃喃低語,**的不休爭吵,毛發的出土或脫落的呻吟和哀鳴……
在醫院住了幾天,戴子昂再也沒來看過鍾月春。每天隻有葉文賢請假陪護她。
葉文賢害怕她一時想不開,就用話語勸慰她,要她振作起來,正確麵對,好好完成學業。人生在世,誰的生命中沒有痛苦,其實人類沒有什麽是不可以承受的,無論什麽樣的苦難與不幸,因為承受本來就是生命中的一個重要部分。我們經曆了這些人生和情感曲折,反倒會讓我們更清醒地認識自我,認識人生,認識社會,使我們能變得更加成熟,今後會更加理性成熟地學習、工作、生活。
鍾月春沒想到一個曾經幸福的家庭,就這樣快地讓自己少年無知放縱錯誤給毀了。
她病好後,靜悄悄地回到了學校,又在外租了一間房子住房下,一邊安心讀書,一邊與戴子昂悄悄辦理了離婚。
與葉文賢的短暫初戀一樣,鍾月春經過短暫的婚姻陣痛之後,她的一切生活又恢複了學生生活的原貌。她也徹底認識了自我,開始專心投入到校園生活中,努力學習,積極參加校園活動,努力讓時間來將這一段少女的酸甜苦澀的情感經曆忘掉。
鍾月春進入大三了,葉文賢也畢業了。
畢業前,張虹將她推薦到北京一家雜誌社擔任編輯工作。
雜誌社看了葉文賢的檔案也有了讓她去工作的意向,但葉文賢因為不放心父親,她將機會讓給了同學。
她看到了學校公告欄裏貼出的西部支教海報,很受鼓舞,便決定帶著父親去西部山區支教,幫助那些和她有著相似求學境遇的農村孩子們。多年來社會所給予她的那些真情,不正等待著她學成之後的回報嗎?
葉文賢的這一決定,遭到了父親和鍾月春的強烈反對,他們認為好不容易從農村走出來,何必還要回農村去吃苦呢?
葉文賢堅持自己的選擇:“我不僅要回報父親,也要回報好心人,回報社會,回報生我養我的那片鄉村土地。”
本書首發。
您的留言哪怕隻是一個(*^__^*),都會成為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為作者加油吧!
隻要輸入--就能看發布的章節內容(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