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高閑

字數:3550   加入書籤

A+A-


    ***本章節來源六九中文 請到六九中文閱讀最新章節***

    僧人目瞪口呆!

    崔向的意思再明白不過,參禪也好,念佛也罷,都是渡向彼岸的一艘船,不管大船小船,快船慢船,隻要能抵達彼岸,就是好船,到時都一樣要舍棄,所以不必非要在禪淨之間分出高下來。

    呆立半晌,僧人一臉的驚訝之意慢慢消去,恢複一臉衝和淡然,笑問:“這位小施主莫非是修學淨土?”

    崔向搖頭。

    “那為何拔高淨土,將一句佛號與三藏經典相提並論?”顯然,僧人還是心結未去,不認為“一句阿彌陀”可抵萬千佛經。

    “是法平等,無有高下,何來拔高之說?何來高下之分?眾生根機千差萬別,佛經對應就有八萬四千法門,法師熟讀經書,如此淺顯的道理,還要我這在家之人再說一遍不成?”崔向知道其實眼前的僧人已經輸了,不過還是不肯就此服軟,非要他再說出一個詳細來。

    “念佛是有為法,一切有為法,都是虛妄之法。”僧人猶自嘴硬。

    “參禪也好,看佛經也罷,都是有為法,做不到無為而為的境界。”崔向寸步不讓。

    “念佛始終心中有念,參禪能做到萬法皆空。”僧人道。

    “萬法皆空,還有一個空在心中執著。念佛念到極處,可以做到不念自念。兩者無有高下。”崔向道。

    “光憑念佛,便可達到佛法所說的不可思議境界,著實讓人難以生信……你無法說服我!”僧人近乎耍賴。

    崔向心中有氣,我何苦來哉,閑著無事非要說服你禪宗和尚去學淨土?早就說了,是法平等,無有高下,你學禪學淨,隻要到達彼岸就是成功,何必非要分得得那麽清楚?

    不過他也是清楚,其實現在眼前的僧人已經不再與他辯論,而是心中疑惑不決,想要借他之口說服他心中疑慮,以解開心結。此時的他就如遇到一個難題,將解未解之時,心中難受,就需要旁人說破心中一點堵塞之處。

    很不幸,是崔向引發了僧人心中迷惑,他就索性賴上崔向,非要讓他助他一臂之力不可。僧人開悟,有時隻差一點,或許一點即破,或許一生也無法寸進。

    好吧,崔向告誡自己,好人就做到底,誰讓他後世一直參研佛學,多少也有一些心得,而且也著重研究過禪淨之間的爭論,許多高僧大德的精彩論斷,說實話,他也記了一些。

    “佛經都是由弟子先發問,然後佛祖作答,然而眾多佛經之中,卻有一部經是佛祖無問自說,法師可知是哪一部?”崔向也是笑得一臉的清風明月。

    “《佛說阿彌陀經》!”僧人答道。

    “可知為何沒有弟子提問,佛也要自說此經?”

    “這……”僧人搖頭。

    “隻因此經非有智慧高深者,難以生信的原因,也或者可以說,佛祖的諸大弟子中,無人可以問出如此大道至簡的問題,所以佛祖才不問自說,並且將此經說與他的十大弟子中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崔向擲地有聲,感覺到心中充盈著一股前所未有的滿足感。

    層層推進,點石成金,尤其是最後一句,有畫龍點晴之妙,原來笨二郎還真有一個陽光燦爛的春天……就讓他小小的自我陶醉一下,自我良好一下,自我崇拜一下下罷!

    “舍利弗,當知我於五濁惡世,行此難事……為一切世間說此難信之法,是為甚難!”僧人低聲背誦《佛說阿彌陀經》,一連重複數遍“為一切世間說此難信之法”,突然之間,他眼中驀然閃現一絲奇異的光彩,一時間猶如變了一個人一般,神采飛揚,渾身洋溢一股喜悅和歡快之意。

    叉手一禮,一揖到底,僧人對崔向誠懇拜謝:“小僧釋高閑,多謝施主妙語解惑。聽聞施主一番高論,勝過小僧數年冥想!”

    佛法剛入中國時,出家人多帶俗姓。後來道安法師提議出家人應該都跟隨佛而姓釋。當時還有很多人不滿,再後來《增一阿含經》譯出,經中果有:“四河入海,無複河名。四姓出家,同稱釋氏。”一時大眾驚歎。

    道安法師,即是淨土宗初祖慧遠法師之師。

    既然對方說出全名,也是鄭重之意,崔向不敢托大,還禮說道:“高閑法師不必多禮,出家人不向白衣見禮,莫要折殺在下。”

    高閑哈哈一笑:“是法平等,無有高下,眾生平等,不分僧俗,施主,你著相了!”

    高閑尋到機會,也繞了回來,毫不留情給崔向下了一個結。崔向微微一愣,知道高閑已經心開意解,不過是為了調笑他一句,嗬嗬一笑:“此高閑莫非就是彼高閑?”

    高閑毫不遲疑答道:“然也!”

    二人相視一眼,皆哈哈大笑。

    一旁的崔居看得雲山霧罩,不知道二人在打的什麽機鋒,又不好開口相問,隻好撓頭傻笑。

    慧廣原來還指望高閑好生教訓一下這兩個不知天高地厚的黃口小兒,不料幾番對答下來,很明顯是高閑落了下風,而且看現在情景,高閑還和其中一人心意相通,成了莫逆之交,頓時氣不打一處來,氣呼呼地說道:“法師,小僧剛才被兩位黃口……兩位施主羞辱,佛祖有言,在家人不說出家人過失,就算是在家居士也要向僧人頂禮,此二人無禮在先,出言不遜在後,法師怎能還與他二人談笑風生?有辱門庭!”

    高閑轉身直視慧廣片刻:“慧廣,你資質不錯,為何出家十餘年來,成就平平,隻因你心中有大我慢,非要有出家在家的分別之心!誠然,我佛說過在家人不說出家人過失,是為了不讓在家人生大我慢,而你身為出家人,卻我慢貢高,若有人真心助你,指摘你的過錯,就如地藏菩薩下地獄廣度眾生一般,不但無過錯可言,還有大功德……”

    說話間,輕輕揮了揮手,意思是讓慧廣退下。顯然高閑在寺中地位比他高上不少,慧廣一臉不服,卻又不得不躬身退下。

    待慧廣走了幾步,高閑又想起了什麽,衝他的背影喊道:“慧廣,回去後,多翻看幾遍《維摩詰所說經》,便可知我話中味道。”

    慧廣猛然一愣,呆在當場。過了半晌,忽然轉身過來,一臉慚愧,衝崔向和崔居叉手一禮,隨後匆匆離去。

    崔居一臉驚訝,他並未讀過《維摩詰所說經》,不明白慧廣為何突然有如此巨大轉變?

    -\ 六|九|中|文|書友上傳/-(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