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密議
字數:6687 加入書籤
昭泰元年,八月二十,昭陽宮寢殿之內。
中午的陽光還有幾分熾烈,到了晚上時,風中便已有了秋天的寒意,高大而幽深的昭陽宮內,雖然雲台之上的蠟燭,被宮女們一一點燃,但仍然存在著燭光照耀不到的角落,而每一個角落的陰影中,似乎又隱藏著,曆代後宮嬪妃死亡陰靈的隱隱嘯叫。
空氣中,散發著濃鬱的藥香。
大齊帝國的後宮之主,久病多年的龐皇後,再次咯血,據禦醫所言:準備大安之禮吧,隨時都有可能駕崩。
此刻,在病榻前,搖曳的燭光中,神情憔悴的龐皇後,看上去幾不類人形,她虛弱的躺在床榻上,用枯幹的手與景宗皇帝相握,喃喃欲言,可偏偏又發不出半個音來。
因為著急,龐皇後的臉漲得通紅,幹裂的嘴唇張了又閉,閉了又張,喉管發出噝噝之聲,眼睛定定的瞅著景宗皇帝,就如幽幽不肯熄滅的鬼火。
看著龐皇後那執著的眼神,景宗皇帝臉上泛起了一絲苦笑,他心中明白,龐皇後現在最不放心的,便是隨著她的死亡,她的親生兒子楚王李昊,是否會被立為太子,而成為大齊帝國的儲君。
說實話,自從上元佳節之宴,把楚王李昊從皇宮之中驅逐回府,景宗皇帝在那時,便已決心不立楚王李昊為太子了。
雖然楚王李昊才具平平,為人荒淫,毫無人君氣度,但景宗皇帝一直對楚王李昊頗為優渥,畢竟是自己的血脈相承,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多曆練曆練,也許將來,就能成為一名合格的君王呢。
但在年初之時,太尉之子陸恒,謀殺禁衛軍士卒一案中,景宗皇帝驚然發現,他所掌握的力量其實很有限,而各大豪門貴族強強聯手的派勢,卻強悍的驚人,甚至有呼吸間撼動國本之危。
龐皇後的出身,是大齊帝國十大門閥之一的長關龐氏,現任閥主——車騎大將軍龐休,便是龐皇後的弟弟,如果立軟弱無能的李昊為太子,將來繼承皇位,必然會出現外戚強權的情況,這大齊帝國還不變成了龐氏的天下。
有了這樣的算計後,楚王李昊便失去了成為太子的資格。
在景宗皇帝的心中,真正喜愛的,卻是他跟雨花閣王美人所生的洛王李安。李安年紀雖小,但伶俐非常,聰明好學,如果能得到很好的輔助,將來定然是有為的君主。
而且在洛王李安的身上,景宗皇帝依稀覺得,他看見了自己小時候的影子。
隻是,雨花閣的王美人是舞姬出身,雖然得到自己的寵愛,但那低賤的身份,卻是所有人都知道的,雖然母憑子貴,但如果自己真的立洛王李安為太子的話,恐怕後宮的嬪妃們首先就要鬧騰起來,更別提朝中的那些大臣了。
所以,要想立洛王李安為太子,首先要造勢,等龐皇後死後,先要立王美人為皇後,隻有王美人能夠成為皇後,再立洛王李安為太子,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當然,也要為洛王李安找到有實力的靠山,這個靠山,便是一直跟門閥豪族對抗的皇族勢力。
此刻,看著躺在病榻之上,形銷骨立,目光殷殷的龐皇後,景宗皇帝不由想起了昔日的恩愛,想起了當年他身為皇子時,被大哥太子李勇、三弟康王李信所迫,龐皇後日日陪著自己,擔驚受怕的那些歲月,想起來自己在龐皇後的默默支持下,利用門閥的力量,發動秋華之亂,殺死了大哥、三弟,而成為了一代君王。。。。。。
景宗皇帝的心中,不由湧現了一縷柔情,他回握著龐皇後的手,不知應該如何說,才能安慰龐皇後此刻焦急相盼的心靈。
也許,說一兩句安慰的話語,讓龐皇後安心閉目的離開人世間,這樣更好吧?
就在這時,景宗皇帝無意間發現,在寢殿極不引人注意的角落中,垂下來的幔帳陰影處,站立著一個司禮太監,手中拿著紙筆,等待著記錄自己的言行。
自己來看龐皇後,並沒有叫司禮太監隨侍啊?
如果自己今日因為心軟,而說出一些不該說的話,就會被這司禮太監記下來,成為日後的證據,以天子無戲言為由,用來反駁自己其它的決定。
倏然間,景宗皇帝嗅到了陰謀的氣息,他再看向床上躺著的龐皇後,眼中的柔情已化為了冷冽,甚至還有遮飾不住的嫌惡,他用力摔脫了龐皇後的手,怒哼一聲,拂袖而去。
當晚子時,昭陽宮內,傳出了驚天動地的哀慟之聲。
*************
寬大的禦書房中,卷宗浩如煙海,陽光溫柔,空氣中,書香和茶香交織在一起。
梁王李倫、汝陽王李越、宗正李壽身穿黑色朝服,正襟危坐,臉板的跟廟堂中的雕像一般,不見感情。
“你們為什麽不說話啊?”
景宗皇帝壓抑著心中的怒火,盡量使自己說話的語氣,顯得柔和可親:“朕想立雨花閣的王美人為皇後,兩位皇兄,還有李壽,你們也說說心中的意見啊!”
景宗皇帝和皇室宗族的人,關係一直不是很好,頗有些麵和心不和的味道,所以,在很多重大政治決策上,都得不到皇室宗族人的支持。
這種關係上的不融洽,是有曆史淵源的,那便是當年的秋華之亂。
當時身為皇子的景宗皇帝,利用門閥的力量,發動了秋華之亂,殺死了太子李勇、三皇子康王李信,逼太祖退位,從而登上了至尊的寶座。登上皇位之後,又對宗族中那些敢做仗馬之鳴的人,進行了殘酷的鎮壓,殺死了好幾位王爺和宗族子弟。當時有些族老,甚至提出要組織敢死隊,來暗殺景宗皇帝這樣的瘋狂建議。
隨著景宗皇帝的繼位執政,在秋華之亂中,有功的門閥勢力,都得到了迅猛的發展。這種發展速度、深度和廣度,甚至脫離了景宗皇帝的掌控,和他的想象。景宗皇帝漸漸意識到了其中的危險性,他開始有意識的壓抑門閥勢力,轉而扶持皇室宗族中的人,來和門閥勢力相抗衡。
這種有意識的扶持,雖然讓皇室宗族的勢力,在朝在野都得到了恢複和增強,但因為當年的殺戮,景宗皇帝和皇室宗族勢力之間,始終存在著深深的裂痕。
梁王李倫和汝陽王李越對視了一眼,目光一觸即分。
“立王美人為後?”
梁王李倫捋著自己保養良好的長須,沉吟道:“雖然王美人淑賢雅靜,但,要立王美人為後,恐怕大臣們都要反對把,畢竟王美人的出身是個問題啊,皇上,你能否再想想,看看有沒有更好的人選?”
汝陽王李越接話道:“難道,皇上你還有別的打算?”
景宗皇帝在心中“哼”了一聲,暗想,兩個老狐狸,這麽一唱一和的說辭,不就是想搞清楚朕的底牌麽。
不過,景宗皇帝也沒打算隱瞞他的意圖,因為在這件事情上,是需要彼此精誠合作,才能夠得以實現,而且對皇室宗族也大有好處,當下說道:“朕想立洛王李安為太子,卻擔心名不正言不順,所以,要先立王美人為皇後。”
立洛王李安為太子???!!
梁王李倫和汝陽王李越再次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的眼中,看到了果然如此的興奮。
立洛王李安為太子好啊!這是每一個皇室宗族的人,都希望得見的好事情。
因為洛王李安沒有什麽外戚助力,雖然朝中也有一批忠直的大臣,隻肯聽從皇帝的詔令,卻不站在任何勢力的陣營,但這股勢力太弱小了,根本就起不到決定性的作用,所以,洛王李安要想當穩太子,當穩皇帝,更多的卻是要依靠皇室宗族的力量,也就是說,皇室宗族揚眉吐氣的時候到了。
“臣,梁王李倫,支持皇上立王美人為後!”
“臣,汝陽王李越,支持皇上立王美人為後!”
兩位老王爺深深俯首,表達出他們的心意。
景宗皇帝把目光瞅向,跌坐在一旁,陰沉著臉,卻始終不發一言的宗正李壽身上,相比而言,宗正李壽的意見,更讓景宗皇帝重視。
宗正李壽今年四十,長身玉立,膚色白中帶青,在陽光的照射下,就像透明的瓷器,他五官英挺,雙目細長,平時喜歡眯著眼睛看人,而被他瞅著的人,常常會從心裏發冷,感覺自己是被毒蛇注視到一般。
李壽也是太祖皇帝的兒子,論起排行來,景宗皇帝應該喊他一聲五弟,但兩人的關係一直淡淡,不,應該說,李壽跟所有人的關係都頗為冷淡。
李壽是庶出,所以沒有被封王爵,但李壽在皇室宗族之中,卻有著非同尋常的影響力。
李壽的母親,是南魏的昌樂公主,昌樂公主的夫君,便是在白登之圍中,逼得太祖皇帝啃樹皮、喝馬尿的南魏大將軍趙騰,後來白登之圍被解,趙騰的屍體在太祖皇帝的命令下,投入大鍋之中,煮成肉湯,被全軍戰士分食。
南魏被滅後,昌樂公主被擄到了大齊帝國的後宮之內,成為了太祖皇帝的侍寢女仆,讓一國之公主擔當最低賤的侍寢女仆,這裏麵既有著太祖皇帝對趙騰的恨意,也含蘊著太祖皇帝對自己,開疆拓土功勳的炫耀和得意。
太祖皇帝威脅昌樂公主,如果敢行刺或自殺,他便把南魏降王的宗族全部誅絕。
據說,昌樂公主有著空山靈雨般的秀美,不過,因為心念國仇家恨,平日裏,那張臉就如冰山一般,從來都沒有人見她笑過,在侍寢的時候,也不知婉轉承歡的來取悅君王,甚至讓太祖皇帝產生了奸屍般的痛苦。
這,也許就是昌樂公主唯一能抗爭的方式吧。
昌樂公主在生李壽時,難產而死,凡是在後宮之中,見過昌樂公主的嬪妃們,都極為惋惜的說,昌樂公主的短暫人生,就如綻放的曇花,稍縱即逝。
太祖皇帝在世的時候,並不喜歡李壽,甚至在私下裏,和交往深厚的大臣們聊過,有把李壽賜死的念頭,這個念頭的產生,是因為李壽的眼睛裏,經常有某種可怕的光芒閃掠而過,太祖皇帝覺得,那種可怕的光芒,是昌樂公主隱藏在心中,從來沒有流露出來的刻骨恨意。
這種恨意,讓太祖皇帝感到了一種,來自幽冥之間的詛咒的力量,由此而心生畏懼。
但太祖皇帝始終沒有下得了手,因為李壽太優秀了,在文的方麵,他的才學可以和大儒高談對詰,在武的方麵,有限的幾次領軍,表現出了驚人的軍事才華,竟是皇室宗族之中,一個罕見的全能人才。
不過,李壽最出名的卻是他性格的冷酷,當年八名歌舞姬以命勸酒,也不能讓他端起酒杯,這種冷酷,超出了常人所能理解的範疇。
在年輕一代皇室宗族的子弟中,很多人既服他又怕他,因為得罪李壽的人,常常都會死得很慘。
景宗皇帝從身前的書案上,拿起了茶盞,抿了一口茶水後,一邊用蓋碗輕捋著,浮在茶水表麵上的茶葉,一邊用淡淡的口氣問道:“李壽,你對這件事有什麽看法呢?”
“臣以為,要想立洛王李安為太子,和立不立王美人為後,並沒有太大的關係,因為皇後可以立,就可以廢,在楚王李昊的背後,是門閥豪族的力量,就算我們全力支持洛王李安,也不一定能鬥得過門閥豪族呢。”
李壽的聲音很冷,有著一種獨特的抑揚頓挫的語調,景宗皇帝雖然臉色保持平靜,但心中卻頗為惱火,因為李壽這番話,也可以解釋為,李壽在諷刺景宗皇帝,當初支持門閥豪族的政策。
“所以,要想立洛王李安為太子,就必須把門閥豪族的力量大大的打壓。。。。。。”
打壓?!
聽到打壓這兩個字,景宗皇帝就一肚子的不爽,當初本想借著陸恒的案子,打壓一下門閥豪族的勢力,可你們為什麽不支持?
“而打壓門閥豪族勢力的關鍵,在於長關龐氏,楚王李昊最主要的支持者,也是龐氏的閥主——車騎大將軍龐休,所以,要想成功的立洛王李安為太子。。。。。。”
李壽看向景宗皇帝,眼中閃掠過一抹冷光:“便需要把龐氏滿門抄斬,以此來震懾天下。”
“叮!”
手中的蓋碗和茶盞猛然相碰,發出的清脆交鳴聲,在禦書房中,竟有著銅鍾大呂般的轟響。(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