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2 對權利的理解

字數:5616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星球博物館 !

    但吳小清感覺出來的這些小瑕疵,似乎並沒有影響那些來吃飯的人的食欲。

    他們一個一個大口大口的扒著飯,許多人一邊吃還一邊吧唧嘴,整個食堂就跟上了槽的豬圈似的,到處都是呼嚕呼嚕的聲音。

    看看表情,一個個不像是吃飯,簡直就跟抽煙似的,有的人吃完了,還要摸著肚子在原地慢慢的咀嚼回味,恨不得自己能變成牛,把剛才吃下去的東西再吐回來再吃一遍。

    現在對米飯都這麽著迷,真不知道等以後天天大魚大肉了,這些人會有什麽表情。

    晚上這裏沒什麽娛樂活動,吳小清通過搜救隊傳過來的短信, 在手機上看了一晚上的報告。

    沈長文那裏似乎遇到了一點麻煩,聯邦文明對是否保持跟搜救隊文明的聯係,以及兩個文明之間的相處關係,還存在著一些疑慮。

    搜救隊和吳小清的意思,都隻是把聯邦當做一個貿易夥伴,大家之間彼此互換有無。

    但聯邦文明現在卻開始質疑起搜救隊文明的動機來,因為他們對搜救隊文明一無所知,這樣貿然的貿易……總是是害怕吃虧。

    於是事情就這麽耽擱了下來。

    本質上這個問題是無解的,他們接觸的這四個文明裏,聯邦文明是唯一一個獨立自主,並且不把搜救隊當做神來看待的文明,因為聯邦文明已經完全成熟了。對於一個成熟的文明來說,讓他們像原始人這樣感情用事,是不太現實的。

    成熟文明之間打交道,以搜救隊的經曆來說,有兩點是最重要的。

    第一是坦誠,完全的坦誠。比如聯邦文明對於搜救隊來說,就是一個已經完全坦誠了文明,這個文明沒有秘密可言了,他們的所有行動都可以被他們理解,進而猜測他們的目的……所以搜救隊敢現在去跟他們打交道。

    如果換成是完全不知情的a文明,搜救隊敢開一艘飛船過去試試嗎?

    相反,在a看來,搜救隊文明就是坦誠的文明,他們已經完全了解了這個文明的過去和現狀,所以a也敢送他們一艘船。

    但並沒有留下來,跟搜救隊有任何長期聯係的打算。

    在這之前,吳小清還有些沒有想明白,但現在他大概能夠理解了。

    要對別人坦誠,這個要求對一個文明來說太高了,起碼現在的搜救隊文明,就沒有單子把自己的全部情況告訴聯邦。

    第二,那就是雙方有不得不進行交流的深層次原因。

    要麽就像聯邦文明之前七個在不同星球上的文明,或者地球上這些大大小小的文明國家……因為地方太小了,同在一個星係,同在一顆星球,彼此之間沒有躲開的餘地。

    在地球上,閉關鎖國的國家曾經也有過不少,但他們基本上都逐漸的衰落了,地球本來就夠小的了,還要切割成這麽多的國家,單獨一個國家過的肯定就不怎麽樣。

    要麽,就是文明本身發展遇到困境了,不得不借助外部力量了。

    搜救隊文明以前跟其他文明打交道,都是借助後者。

    不然的話,宇宙中絕大部分文明,其實都是孤立的。

    一方麵,是未必每個文明能夠夠發展出高維空間技術來跨越宇宙,如果像地球這種情況,僅僅想靠著飛船來走出文明搖籃,那基本上都是癡人說夢。

    另一方麵,就是宇宙空間的廣袤,和物質的相對集中,就好像到了秋天,果實掉在地上,滿地都是爛了的果子,文明就是吃這些爛果子的菌落。不同的菌落之間幾乎不可能產生相互的交流。

    一個菌落總會最後吃完整個果子。

    可在果子被吃完之前,整個菌落也絕對不會離開。

    這也許也在另一個層麵解釋了為什麽宇宙中的物質這麽稀薄。

    真因為這兩點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就已經決定了,文明與文明之間的關係,注定都是一觸即離的。如果能長時間相處下去,那文明之間就必然會產生聯係,久而久之,就變成一個文明了。

    葉夫根尼在升天境的施工還算順利,飛人們沒有多少勞動積極性,但好在也沒有什麽破壞積極性,飛人們最大的傳統,已經在此前的這場“靈氣消失”的大災難中,被破壞殆盡了,對於葉夫根尼帶來的這些新鮮事物,大家起碼還是能夠接受的。

    有句話叫做藝術是不分國界的,其實藝術這東西也不分種族和文明。人類聽著不錯的東西,到了升天境,他們也都能夠接受。

    除了音樂之外,葉夫根尼已經在打算引進地球上的影視資源了。

    以正能量的熱愛勞動為主題的紀錄片作為首批放映,比如富士康係列紀錄片,刪掉其中的跳樓戲份,改一下字幕和bgm,最主要是讓升天境的飛人們,都理解什麽樣的生活模式才是他們未來需要過的。

    天天躺著混吃等死,絕對不是什麽高尚的行為。

    在巨大的流水線邊上集體勞動,看著完美的產品一個個從自己手中生產出來,這才是作為一個偉大文明一員必須有的覺悟。

    到時候再每人發一部手機——當然需要貸款,然後他們就可以靠光榮的工作來還貸了。

    剝削他們多少勞動力,這是次要的,關鍵還是一點,像改造原始人一樣,通過盡可能溫和,可執行度高的方式,來改造他們目前的生活狀態。

    伊利斯那邊,王有全剛剛跟對方接觸。

    情況有點嚴峻,他一時半刻還不敢接手。

    老的國王已經死了,說起來這事還是要怪當初的吳小清他們,當初給人留藥的時候,沒有留太多。結果本來能控製的糖尿病,活活拖複發嗝屁了。

    他兒子吳小清也見過,搜救隊也評價過。

    一句話,就算做個王子都不算合格,更別說當國王了。

    還何況是處在極端逆境中的國王。

    伊利斯王國正在麵臨一場*,這事本來不難辦,無非就是糧食。即使不考慮其他兩個文明的支援,單純從地球上買糧食送過去,青藍谘詢也是能支持的。

    難辦的是因為伊利斯王子,整個王國已經開始出現了內亂。

    最大的問題是,王有全去了之後,留了他到來的標記,本來指望他們當中派人來跟自己接觸,但一直等了三天。

    愣是沒等來人。

    為了這事,王有全連續聽了兩天兩夜的谘詢會。

    采取了多種試探手段之後,基本可以確定,原因是因為整個伊利斯王國的權力,現在出現了微妙的失衡。

    對於王有全他留下的信號,權力鬥爭的雙方出現了解讀的不同。

    具體的細節,報告裏沒有說的很多,但有一個基本的判斷,是王有全通過接觸了單獨出行的幾個底層平民,大概了解到,王子那一派的人,拒絕相信王有全釋放的信號是真的。

    王子認為那是反對派針對自己的借口,神使並沒有真的回來。

    他們隻是想騙他離開,然後乘機造反奪權。

    王子這麽認為還有另外一個理由,上一次神使來的時候,是進宮先去見的伊利斯一世,是在冒險說服他之後,才被伊利斯一世賜予的權力,然後才有了後麵的一切。

    在伊利斯王子看來,這代表即使是神,也是尊重伊利斯的國王的。

    既然神使上一次來都這麽尊重,那為什麽這一次來,就換了方式了呢?

    在伊利斯王國,本來也有每個月例行來傳送點查看的信使,就跟王放在神山上的那兩個哨兵一樣,期望隨時能夠知曉他們回來的消息。

    但這個話題被政治化了之後,王子連這樣的例行哨兵也撤掉了,堅持認為如果神使真的回來了,就該主動去見他。

    說實話,就衝著伊利斯二世的這個態度,王有全也不敢去見。

    當初他們跟著吳小清去見伊利斯國王的時候,四個人緊張到發抖的場景,他可還記得清清楚楚呢。

    他可沒有吳小清這麽好的心理素質,當者別人這麽多侍衛的麵,還能把話說的那麽清楚,把戲演的那麽像。

    王有全的打算,是準備完全拋開伊利斯二世,自己單幹。

    本來麽,他們上次任務選擇冒險跟國王合作,是因為在那樣的環境裏,隻有傳統的權力係統,才有可能組織這樣大規模的集體“逃難”。

    但現在麽……

    伊利斯王子對權力的理解似乎出現了很大的偏差。

    他以為自己這個國王的名聲對神很重要,和他的父親一樣。

    但事實是,現在對王有全來說,選擇繼續和王權合作,完全是多此一舉。

    在三個文明當中,論他們和當地居民交流的深入程度,伊利斯王國明顯是最大的一個。吳小清他們幾個人指揮他們吃餅,帶著他們打仗,領著他們逃到了山裏,又親眼讓他們看到了火山爆發。

    這跟把原始人從洪水中救出來,完全是兩個概念。

    在有金族的宗教解釋中,有金族之所以能夠逃過這一劫,是因為他們保持著虔誠,他們出現,然後拯救了虔誠的信徒,這是神和信徒之間的互相信任,是一種反饋。

    但對於伊利斯人來說,他們之前可根本不信什麽神使,連聽都沒聽說過。

    在這樣的情況下,神還是派使者來了,而且是千辛萬苦的把他們救了出來……這樣的誠意,比起前者,可不是強了一點半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