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求助

字數:3174   加入書籤

A+A-




    陳樂想好了,並不等於他不再做些什麽。“累死人了!”陳樂仰躺在地上的厚墊子上,為了不浪費時間,他都把地鋪打在了工作車間裏,累了便躺一躺,休息夠了便繼續工作。

    那邊的裝甲車一下生產線,便由人事部的人運到陳樂這裏來,在他的維修技術之下,變成符和要求的成品,再送回到紅箭公司。

    每天隻見一輛輛裝甲車下了生產線,然後被紅箭的人運走,過了兩天再被運回來,然後便合格了!

    這可把孔廠長急壞了,不得不找到孫紅。“孫總,這裝甲車你們為什麽不在總公司生產。這樣運進運出的,豈不是沒有什麽效率?”孔廠長雖然很急,但是卻沒有表現出來,反而是一幅替孫紅打算的樣子。

    孫紅是誰?她可是私營軍火公司的老板,在某些方麵是比不上,這在計劃體製下的軍火公司,但是也磨練了她,雖然還沒有到老奸巨滑那一步,卻也差不多了。

    “沒有關係的,這點小事,隨便從什麽地方都能補回來。我們私營公司可和你們不一樣,你們哪怕停工,也有國家養著,人心不會浮動。可我們不行,一旦讓員工們停工,人心浮動了,問題可比這點浪費嚴重多了。”

    孔亮能說什麽,無論是從孫紅的說詞,還是從孫紅的表情上,他都看不出有推脫的意思。

    小孩子遇到了解決不了的事,便會找家長。計劃體製之下的產物,不能說不好,可是卻永遠都隻是個長不大的孩子。

    孔廠長離開了孫紅的辦公室,便立即去找上級。“首長,孫總把生產線轉移了,不和我們一起生產。這樣我們什麽都學不到。”孔廠長把這一個月的事,一五一十講了一遍。

    首長們在知道了美國是在虛張聲勢,特別是這交涉團,都交涉一個多月,是既不走,也不談,隻是一味的拖。他們拖正好,首長們也樂得輕鬆。不讓這幫山姆大叔撞個大大的南牆,不讓他們死心,他們又怎麽會甘心拿出好處來。

    可是孔廠長的到來,卻是讓這漂亮的事,不再漂亮了,簡直是給他們添堵來了。“難道你不會她在什麽地方生產,你在什麽地方安裝生產線?”

    “可是,可是我們已經把生產線安裝好了,就裝在她的總公司。”孔廠長很委屈,說話都變得小聲了。

    首長們聽了,差點捂頭歎息,心想:什麽都找我們?什麽都要我們來幫你們做好,那麽這改什麽革?這改革又有什麽作用?當年的做法還是對的,如果讓他去掌管民營企業,那個企業非倒閉不可。“好了,知道了,你先回去吧!”這又能怪誰呢?製度造成的惡果,不是那麽容易消除的。不是說改革,就可以一下子扭轉過來。聽慣了命令的人,一天不聽命令,不請示,都會手足無措。

    “廠長,首長們怎麽說?”秘書等在外麵,夾著個包。

    孔亮搖了搖頭,說:“什麽都沒說,隻是讓我回去。”

    “唉!還是以前好啊!上麵下個命令,我們隻要加班加點幹,就好了。哪裏像現在,什麽都要管,什麽都要問。廠長,你真是太辛苦了!”秘書當然知道他想聽什麽,不然也就不是秘書了。

    “我辛苦一點沒什麽?可是孫紅也太過份了。大家都是中國人,互相幫助學習,這有什麽不可以的!中國會這麽落後,全壞在這幫人的身上,畢帚自珍,白白讓外國人趕超了我們。唉!真懷念大躍進的時候,那個時候,大家全都沒有私心,互幫互助……”孔亮是真的沉浸在了當年的日子。“當年我們為了向蘇聯專家學技術,白天學技術,晚上學俄語……後來我被派去指導越南,也是白天教技術,晚上學越南話……”

    秘書是不斷點頭稱是,反正隻是回憶,又不是現在,他沒有必要反駁。

    身邊人自然不會反駁,如果孫紅在這,一定會躲他躲的遠遠的,因為傻可是會傳染的。

    遠的四大發明就不說,就說現在。茶是中國原產的,可是現在,最好的茶在印度;瓷器是中國的國粹,中國更是因此命命(china),可現在,最暢銷的瓷器在日本……至於絲綢什麽的,就更加不用提了。

    也許有人會說,還提這個幹什麽,這都是老技術,沒什麽值得誇讚的了。

    那麽好,我們來看看日本。日本刀是學自唐刀,唐刀在中國唐末時更失傳。可是日本刀,現在遍數全球,除了日本,有哪個國家敢拍著胸口說,我能生產出一流的日本刀。

    這一進一出,難道不是差距嗎?國人當三思,到底是我們的“畢帚自珍”拉開了我們和世界的差距,還是其它的原因。

    孩子求來了,做父母的就得當件事辦。“孫紅真是厲害,轉眼間便把生產線擺進了軍事基地裏,那裏倒是安全。老蔣,你到底和她說清了嗎?”

    “當然說清了,一百輛裝甲車,她和我們合作這麽久了,還能不知道是什麽意思?”

    一百輛裝甲車絕對不是個小數目,以中國不掌握不裝備的慣例。這一百輛裝甲車,根本不是裝甲車,而是技術,是一百輛的學習機會。話不會說透,明白就行。

    “看來,孫紅這次起了貪心了。”

    “嗯,光聽她一輛普通轎車,隻改裝一下,便要價400萬美元。她是食髓知味了。”

    “讓歐陽再和她說一下,施加一點壓力好了。”

    “嗯,隻能用這個辦法了。這雖然和我們的施政方針相違背,但是這項技術太重要了。國家必須掌握。她一家私營公司,最多用它多賺些錢。可是如果是國家,國防、經濟、國際關係……都能發揮出更加重要的作用。”

    這位首長的話沒有錯,所處位置的不同,所看到和所關注的也就不會相同。他看到了國家的利益,其他人也都看到了,所以他們都同意這麽做,並沒有什麽心理負擔。

    一個公司的作用太小了,而且想得也不全麵,和國家是完全不能比。而且在中國,公司是隻能考慮公司,正所謂“在其位謀其政”。(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