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一石千浪
字數:4223 加入書籤
***本章節來源六九中文 請到六九中文閱讀最新章節***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爭鬥,爭鬥中的爾虞我詐、無所不用其極其實並不是可怕,可怕的是認不清爭鬥中自己的敵人究竟是誰。
同楊森的第一次接觸之後,孫秉雲就預感到這件事的背後有李子季的影子。回想起來,這件事還真是讓人後怕,如果不是有了蘇南證監局提供的數據資料,如果不是有韓義與耿春萍的提醒,臨海市五千三百萬的國債吸納金在拆借之後被套牢在期貨市場裏,他孫秉雲到時候哭都來不及。
很明顯,如果這件事的幕後推手是李子季,那麽他們的真正目標絕不會是他孫秉雲,而是他那位現任臨海市市長的老爸。從李子季的角度去考慮,他策劃這一個陷阱,多半並不是為了直接把孫向南搞下去,而是為了迫使他做一種妥協。
結合前世的那些道聽途說,孫秉雲忽然發現,自己可能始終沒有繞出前身的命運圈子,而那道牽著他鼻子、讓他反複在命運軌道上轉圈的韁繩,極有可能便是那個該死的李子季。不把他蹬倒了,類似這樣的陷阱仍舊會時不時的出現在自己麵前,人總歸不是神,總有放鬆警惕、失足走空的時候,孫秉雲不想整天提心吊膽的過日子,就必須想辦法先把眼前的對手解決掉。
從新景大廈裏出來,孫秉雲一回到南疆酒店就給身在臨海的老爸掛了個電話,把這邊的情況簡要的向他複述了一遍。老頭在聽完了之後,先是沉默了良久,突然連說了三個“好”,至於“好”在哪兒孫秉雲是一頭的霧水,但最後老頭的吩咐他卻是記住了:暫時留在南平,晚上陳鶴就會趕過來,至於下麵要做什麽、該怎麽做,聽陳鶴的安排就可以了。
陳鶴自然就是孫向南的秘書,當初孫秉雲剛剛轉世重生的時候,就與他見過幾次麵了。
掛了電話之後,孫秉雲把自己關在臥房裏兩個多小時,滿腦子考慮老頭子說的三個“好”究竟是什麽意思。也許正應了那句話:愚人千慮必有一得,他最終還是想出了一些門道。
李子季這一手玩的有點大了,五千三百萬的國債吸納金一旦出了問題,受牽累的絕不是他孫秉雲一個人,也不僅僅是一個剛剛戳攤建成沒多久的臨海創業,這背後將被揪出來的會是一堆人。粗略的數一數:臨海的財政係統、審計係統、人行、工行乃至市委市政府一幹人,誰都跑不了。
也許李子季的構想是將整個事端控製在一定的規模之類,也許他壓根就想過要把這件事徹底搞大,也許他是打算在逼迫孫向南接受某種條件之後,就將國債吸納金上的虧空填平......這一個一個的也許,會在最大限度上保證臨海若幹關係網絡的平穩。但是,這些也許都建立在一個基礎上,那就是這件事他能策劃成功,能讓孫秉雲掉進陷阱裏。隻有到那個時候,他能用事實來說明他的意圖,從而保證臨海相關官員對他的信任。
可是現在呢,孫秉雲沒有跌進他挖出來的這個陷阱裏,那麽消息傳回臨海相關官員的耳朵裏,那些人會怎麽考慮?李子季即便是有一千張嘴,他還能讓相關的利益方恢複對他的信任嗎?這個可能性實在是太小了。
可以肯定,李子季之所以能在臨海立足,市裏肯定還是有一些人站在他背後的,這些人抱在一起所凝成的力量,即便是改變不了市裏在新海港區建設項目上的定議,也可以為他提供一個翻盤的機會。而現如今,這小子挖出來的一個坑竟然有將整個臨海領導班子都埋進去的可能,相信接下來容不下他的人將會變得更多。至少身為副市長的趙誌剛第一個就會動他,牽涉其中的工行尤其是人行,也會為他今後在臨海的發展設置重重障礙——這些利益攸關方會用很生動的事實告訴李子季,臨海內部的確有矛盾,但那些涉及到各方利益的基本層,卻決不允許一個南平來的外人橫加插手。
想清楚了這些,當李子季從臥房裏出來的時候,整個人都覺得神清氣爽,他知道,通過這一場峰回路轉的危機,自己已經算是正式進入了臨海的“圈子”,自己的利益已經同臨海很多人糾纏在一起了。
就在孫秉雲將自己悶在臥房的兩個多小時裏,韓義夫婦卻是忙碌的可以,他們連連向蘇南那邊掛了一通的電話,等到孫秉雲出來的時候,耿春萍很委婉的告訴他,後天興淮證券的老總陳長義會到南平來,看看雙方有沒有合作的機會。同時陪他過來的,可能還有蘇南證監局的幾個人。
孫秉雲表麵上裝的很詫異,可心裏卻明白多方的打算,毫無疑問,興淮證券那邊看重的也是自己手上握著的這筆資金,至於說蘇南證監局為什麽會跟人過來,理由也很簡單,他們是希望通過證監局的介入,在最大程度上打消自己的後顧之憂。
這個世界上,人更多是還憑借關係活著的,既然廣生這邊拉不上關係,孫秉雲倒也不介意同在蘇南那邊立起一條線來,畢竟現在用不到人家不一定將來也用不到,有了這一次合作賺錢的機會,將來求人辦事的時候也好開口。
一下午,南平這邊除了韓義夫婦弄出來的下插曲之外,倒也算是平靜無波,而相比之下,臨海在一片平靜之下似乎就顯得有些異常了。
孫秉雲給他老爸掛電話的時候是中午十二點一刻,因為正值盛夏,臨海各企事業、行政機關都執行了夏令時,下午正式上班是兩點半。
孫向南的車離開市政新村時正好兩點,兩點十分到了市政府的辦公室,他先後給趙誌剛、金國棟以及人行臨海中心支行的行長肖同林等人打了電話,隨後不久,他又驅車前往市委,同市委書記習峰海以及人大主任於民碰了個頭。
這一係列小動作在常人的眼裏看來是很正常的,沒什麽值得關注的地方。
三點鍾,人行臨海中心支行的向工行臨海分行下發了一道通知,通知是關於市裏各商業銀行不良貸款清查方麵的,審查的方向包括分行下屬的幾個支行。在這些涉及到的支行中,解放大街支行的名字被排在第一位,支行行長張庭和的名字上,也不知道被誰用紅筆畫了一個圈。
身為工行臨海分行行長的王重在接到這份通知的時候還感覺有些莫名其妙,人行一直以來對各行不良貸款的清查都是季度性的,而這個季度的清查已經過去了,怎麽這突然又來了第二次?難不成上麵又有什麽文件發下來了?沒聽說啊。
帶著一絲不解,他將人行送來的通知從頭到尾細看了一遍,赫然發現張庭和的名字上被人用紅筆勾了一個圈,再看看通知末尾處同樣用紅筆簽著的肖同林的名字,王重摸到了一點門路。
他讓信貸部負責主抓貸款申報項目的負責人找來這段時間解放大街支行遞交上來的貸款申請數據拿來,草草核對了一下,發現其中有兩項涉及百萬以上貸款申報的項目都是與南翔商貿臨海分公司有關的。稍一猶豫,就拿筆在上麵簽了兩個字——“待審”。
做完這些,王重又取過人行送來的那份通知,皺眉端詳一會兒,提筆在張庭和的名字外麵又勾了一個圈,這個圈卻是黑色的,套著裏麵的紅圈。也許是感覺隻有這一個圈還不夠,王重又在圈子的外麵畫了一個問好、一個感歎號。
等一切都弄完了,王重打電話找來辦公室主任賈茂生,讓他把這份通知送到解放大街支行去。
賈茂生是分行的老員工了,今年五十出頭,再過幾年就要退休,為人也謹慎的很,他拿過這份人行通知的原件,隨口問了一句要不要複印。等聽到王重告訴他“不用了”,老頭頓時就明白其中肯定有事。
他從分行裏出來,偷摸的把通知從頭到尾看了一遍,等看到張庭和名字的時候,心裏咯噔一顫,隨即又是一喜。
沒有直接上公交車,賈茂生鑽進了路邊一處裝了公用電話的小門臉,動作敏捷的撥通了一個電話。
“全盛啊,我是你老舅,”手捂著電話講筒,賈茂生瞪著一雙濁黃的眼珠子,警惕的看著四周,壓低聲音說道,“你現在趕緊從單位出來,到你們行門口的崔記小吃店等我,我有事跟你說。”
“我走不開啊,張行那邊等我的一份報表呢,四點就要。”賈全盛的聲音從電話裏傳出來。
“那就讓他等著,什麽狗屁的張行,明天他就不是了,”賈茂生訓斥了一句,說話的聲音裏既有幾分得意,也有幾分幸災樂禍,“告訴你,行裏這就要弄他,而且是人行那邊肖行長親自畫的圈。你趕緊給我出來,我要跟你說的就是這事......你還想不想往上走一步了?”
-\ 六|九|中|文|書友上傳/-(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