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市長的猶豫
字數:4542 加入書籤
***本章節來源六九中文 請到六九中文閱讀最新章節***
臨海防汛抗台指揮中心的大廳裏人聲鼎沸,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武裝部、公安局、水利局、氣象局以及鹽場、漁場方麵的負責人齊聚一堂,另外,從北京過來的氣象學專家、南平軍區直屬隊的幾位代表也全數在坐。
孫向南站在大會議室最東麵的落地窗前,嘴裏叼著一支煙,默默地看著樓下紛亂嘈雜的街道。
半個小時前,市裏關於緊急撤離的通知已經下達了,市公安局、消防總隊以及南平軍區直屬隊的官兵、武裝部組織起來的民兵,在全市範圍內展開突擊行動,疏散市民。
按照氣象專家們的預估,9301號台風抵達臨海的時間隻有不到三十個小時,甚至會更短一些。
臨海市的經濟規模雖然不能同省會南平相比,但在人口數量上也是相當驚人的,數百萬人口的撤離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最重要的是,在組織市民撤離的同時,公安部門還要保證好治安、安撫民眾的恐慌情緒,民政部門還要給那些不願意撤離的市民做工作......方方麵麵的事情堆積在一起,給整個撤離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難,整個工作進度進展很慢,三十個小時夠不夠用現在還不好說。
在明淨的玻璃窗上,通過玻璃的反射孫向南可以看到坐在大會議室主席台正中的市委書記習峰海,這位平時不管在什麽事上都喜歡插一手的強勢書記,今天一整天都顯得頗為沉默,有些需要做決策的問題即便是問到他的頭上,他也含含糊糊的說不清楚。
孫向南冷笑,他知道對方這麽做的真正目的。
習峰海這個人,從大麵上看沒什麽毛病,是個老成持重同時也能保持個人操守的官員,但也正因為這份老成持重,使得他身上缺少了一份拚勁,也缺少了一份擔當。他這個人沒什麽背景,就是靠實力從基層爬上來的,也許是慣性使然,麵對突然襲來的台風,他首先考慮到的並不是積極采取應對措施,而是一門心思的籌劃著規避責任。
當然,作為市政府的一把手,孫向南也知道不能埋怨對方什麽,畢竟類似這樣的事情,原本就是應該由自己來挑大梁的。
這場台風來的不是時候啊,新海港區的項目剛剛投入一期建設,這一場台風無疑就將這段時間好不容易取得的一部分成果徹底卷走了,僅僅是這一項,就讓臨海蒙受了近億元的經濟損失,至於台風過後市裏方方麵麵的經濟損失有多大,現在還根本無法統計。
最要命的是,身後那些從北京過來的氣象專家們對台風的準確登陸地點仍舊存有爭議,雖然其中大部分人都認為台風中心會選擇在臨海市登陸,可仍舊有一部分人提出異議。衛星雲圖顯示,一股南下的高壓氣流正在向這個方向移動,這股高壓氣流如果準時過境,將會與9301號台風的前鋒發生碰撞,從而導致台風中心具體登陸地點的偏移。基於此,這部分專家認為目前的撤離工作還應該進一步放大,將臨近臨海的泵遵、通安兩縣也包括在內。
對臨海市區做人員疏散已經為市裏帶來了沉重的負擔,眼下,又要將泵遵、通安兩縣包括在內,這些專家們還真是站直了說話不腰疼啊,他們就不想一想,對數百萬人的緊急疏散有那麽容易嗎?相關方麵的投入需要多大?民眾情緒反應如何?如果台風真的從泵遵、通安兩縣過境還好說,若是防空了呢,這麽重大的責任誰來背?
臨海市的人員疏散還好說,這是省裏決定下來的,將來一旦防空了,自然會有人站出來擺平,可泵遵、通安兩縣的人員撤離請求已經被省裏無聲的消化了,這裏麵的意思已經很明顯——撤不撤由臨海市領導班子自己決定,當然,責任也必須由臨海的領導班子自己承擔。
這個擔子的壓力很重啊,孫向南清楚,一旦自己把它接過來,也就等於是把自己的前途都賭上去了,如果防空了,自己即便不會受到處分,估計也不可能把這一任順順當當的走完了。
身後那些盯著一台台電腦的專家們還在爭論台風的走向,二十四個專家中,目前堅持對泵遵、通安兩縣做人員疏散的隻有兩人,相當於1:11的比例,如果發出對兩縣的緊急撤離命令,那就等於是把勝算壓在了明顯少數的一方,這顯然是不明智的。最主要的是,現在即便孫向南不作出對這兩個縣的撤離決定,而台風恰恰從這兩個縣登陸,他在事後也無需承擔太大的責任,畢竟提供正確建議的聲音實在太小了。
這一整天,孫向南已經用這個借口安慰過自己無數次了,可直到現在他的心裏還糾結著一個疙瘩,這個疙瘩的一頭是他的仕途,另一頭則是一個最為穩妥的決定。
身後有電話鈴聲響起。
孫向南沒有去理會,整整一天了,指揮中心裏的三十六條熱線基本上就沒有閑著過,外線接入頻繁,大都是詢問台風狀況的,是郵電局安排的接線員差點忙不錯來了。
又過了一會兒,秘書陳鶴走過來,湊到他身邊輕聲說道:“孫市長,秉雲的電話,說是找你有急事。”
“哦?”聽到自己兒子的名字,心情沉重的孫向南感覺到一絲欣慰,他轉過身,下意識的朝坐在主席台一側的張援朝看去,卻發現對方正在與一名軍官說話。
“咳,”輕咳一聲,孫向南把手中的煙頭掐滅在窗前的煙灰缸裏,由陳鶴引著走到牌號為八的電話旁邊,從接線員的手中將聽筒拿過來。
孫秉雲在電話裏就說了兩句話,其間孫向南沒有插口,但是當他把聽筒放下之後,緊緊攢了一天的眉頭卻攢的更緊了。在電話裏,孫秉雲隻說了兩句話:“爸,相信我,泵遵、通安兩縣必須做好人員撤離工作,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如果放在一個月前,如果不是有專家此前提出過這個問題,如果不是本身已經在這個問題上糾結了一天,在聽電話的那一刻,孫向南鐵定就會把兒子痛罵一頓,大概也是擔心出現這種結果,電話那頭的孫秉雲把在說完這些話之後第一時間便收了線。
“怎麽啦孫市長,是不是秉雲那邊出什麽事了?”陳鶴在旁邊輕聲問道。
他在孫向南接電話的時候,就感覺到現場有無數的目光交匯到這裏。
“哦,沒事,這孩子說這兩天可能都回不來,反正市裏也在疏散,就讓他在南屯多待一段時間吧。”孫向南回過神,笑了笑說道。
陳鶴的心裏升起一絲狐疑,他隱約預感到孫秉雲在電話中說的絕不是這些。
孫向南重新走回到落地窗邊上,伸手摸了摸了口袋,正準備把那包抽的還剩下一兩支的煙掏出來,橫裏伸過來一隻手,兩根粗碩的手指尖夾著一支紅塔山。
“煙不是很好,孫市長還能抽得慣吧?”張援朝笑道。
“我對煙沒什麽特別的要求,”孫向南把煙接過來,就著對方送來的火點燃了,違心道,“能有的抽就行。”
其實他是從來不抽紅塔山的,隻不過人家張援朝都把煙遞過來,他總不能再給退回去。張援朝是副師級的軍方將領,雖然換到地方也就是副廳級的水準,比他低半級,可人家是南平軍區直屬隊的政委,前途無量。今天能給他上支煙,本身就是很給麵子的事了。
“是你家小子來的電話?”把手中的火柴抖滅,張援朝背靠在窗欞上,問道。
“嗯,這孩子心野啦,現在連家都不想回啦。”孫向南搖頭苦笑,但說話的語氣中卻有了幾分自豪,如果換在過去,這份自豪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出現的。
“我看這小夥子倒是很不錯,年輕,有衝勁,你要是舍得,等畢業了送他到部隊,我負責接收他,”張援朝笑道,“不說別的,就今天這一件大功擺在那兒,也可以保他一個大好的前程。今天下午,我已經把報告發給軍區了,趙司令員親自做的批示,要重點嘉獎,並向南疆省委做出相關通報,記入檔案。”
盡管臉上表現的很平靜,可孫向南的心裏還是有些意動。南平軍區雖然帶著“南平”兩個字,可它卻不是所謂的南疆軍分區,而是全國七大軍區之一。他們做出相應嘉獎,定然會給孫秉雲的前途帶來很大的影響,這是一輩子的事。
“哦,對啦,剛才各分隊把疏散情況報上來了,再過十二個小時,明天上午八點之前,全部的工作可以基本完成。”說真心話,張援朝並不喜歡孫向南這種人,他們這些官僚的性子都太陰沉,心機太重,與此相對的,他倒是真的挺喜歡孫秉雲,如果有時間的話,等這次台風過去,他要找那小子好好的喝一杯。
經過這一番談話,孫向南的心裏已經做出最終決定,隻不過他現在還不想把這種決定表現出來。
反正已經決定賭上一把了,倒不如一次賭個徹底,挖個坑出來,把習峰海那些人一股腦扔進去,台風過後,不是他們受到沉重打擊,就是自己自掘墳墓。
-\ 六|九|中|文|書友上傳/-(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