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微妙
字數:4356 加入書籤
孫秉雲的想法其實很簡單,他的計劃在後世也被無數地產商們使用過,可以說是再平常不過的好事情了。
在對臨海創業的未來規劃上,臨海市的想法,是打算將原屬臨海市裏的天利房產並歸到公司旗下,從而將那個高檔別墅社區的景河項目大包袱甩掉。
當初天利房產規劃景河項目的時候,在其中投入大量的購地資金,僅僅是土地出讓金一項,就高達七百餘萬。原本按照天利房產的打算,是要將景河項目打造成南疆省獨一無二的高檔商品住宅區,其出發點就是想將臨海打造成為環滬市大經濟圈內的一個精英階層居住地。隻不過這個項目最終還是流產了,銀行緊縮銀根,省裏也對這個項目叫停,最終導致天利房產的資金鏈斷裂,無法繼續運營。
僅僅在景河項目上,臨海市就先後投入了一千七百萬的資金,這部分資金都是公款,其造成的資金缺口市裏填補不上,所以始終不敢讓天利房產宣布破產,就讓它那麽一直硬撐著,空耗資金。
如今,9301號台風來襲,按照孫秉雲前世的記憶,這場台風並不會對臨海市裏造成任何影響,所以在台風過後,市裏要想趁機把景河項目拉出來的虧空填在災損的賬目上也不太可能,這個巨大的包袱,將來仍舊需要由臨海創業來背著。
家裏老頭子的計劃,孫秉雲多少還是能領會一些的。國家目前為了抑製通貨膨脹,實現經濟的軟著陸,勢必要緊縮銀根,但話說回來,自從改革開放的政策確定以來,集中精力發展經濟的思路始終是國內政策的大方向,等到通貨膨脹的問題得以解決之後,緊縮的銀根仍舊會被放開,到那時,景河項目還是有機會翻身的。再有,天利房產拿到的那一塊地,經過一兩年的囤積,其在價值上很可能實現暴增。故而從這一點上來看,臨海創業拿下天利房產在長遠的方向上還是一個最佳的選擇。
隻不過對於孫秉雲來說,這種考慮畢竟太長遠了,他等不了那麽久。
按照正常的思路來推斷,臨海下屬的泵遵、通安兩縣成為9301號台風的重災區,為了災後重建事宜的順利推進,臨海不僅能在財政上拿到一部分國家的賑災款,同時,銀行方麵估計也會適當的做出一些政策傾斜,一些關乎基建的貸款應該不難搞到。
孫秉雲想著,等到台風過去之後,如果臨海創業兼並天利房產的問題能夠盡快實現,那麽後續的操作就可以瞄準景河項目所包含的那一塊地皮。
當初,景河為了拿下這塊地皮,投入了一千三百萬的資金,相關方麵的手續已經齊全,土地出讓金也繳納完畢,如果將景河項目作為資產抵押,應該可以從銀行貸取一筆大數額的貸款。當然,要想將來在這件事不留把柄,抵押貸款最好還是用於災區的基建,而在這方麵,孫秉雲也有了一個整體的考慮。
地產行業,這是未來十幾年內國內經濟飛速發展的一個重要支柱,且不管它在社會上有多麽廣泛的負麵形象,至少來說,誰能進了這個行當,誰就能撈到更多的好處。
從前世的情況來看,泵遵、通安兩縣,尤其是後者,在遭遇了9301號台風的襲擊之後,商品房市場的發展曾經出現過相當火爆的局麵,孫秉雲覺得臨海創業沒理由錯失這個發展的良機。
“資金的問題怎麽解決?僅僅靠景河項目那塊地皮弄到的貸款仍舊算不上充足,即便是投到地產項目上去,也不可能有太大作為。”
王娟把一塊拔幹淨刺的魚肉放在孫秉雲的飯盒裏,猶豫著問道。
盡管不清楚孫秉雲為什麽那麽確定台風必定會對泵遵、通安兩縣構成威脅,但她卻沒有多問,而是直接在這個“假象”成立的條件下提出了疑問。
“資金的問題總會解決的,”孫秉雲皺起眉頭。他現在倒是很想把香港樓市上那種賣樓花的方式引進過來,在他前世的記憶中,這種“預售”的方式此刻應該正在廣州、深圳那邊試行,隻不過這種辦法要想挪到臨海來實行,肯定還需要疏通不少關節。
當然,除了這方麵之外,也可以在通安、泵遵兩縣的地方政府身上動些腦筋,比如說土地出讓金延後支付,這樣話應該可以節省一大筆初期投入。
對於孫向南來說,自從下達了泵遵、通安兩縣大規模撤離的命令之後,其後的三十個小時無異是最難熬的,也不僅僅是他,臨海市常委的整套班子都在等候著那個最終的結果。
自從做上臨海市市長以來,這些年裏孫向南熬夜已經熬習慣了,但連續近五十個小時不閉眼的機會卻是少之又少,自從防汛指揮中心遷到方井鎮的政府之後,他倒是很想閉眼小睡一會兒,可那沉重的眼皮卻始終合不上,每次一閉眼,就覺得眼窩裏像是融進了沙子,磨得難受。
方井鎮的大禮堂還是文革期間的建築,這些年雖然經過幾次翻新,但仍舊擺脫了那份骨子裏的破舊。
孫向南在大禮堂入口的紅幔簾下給自己安了個座位,這個位置正好對著大門口,持續了一天兩夜零一個上午的風雨仍舊棧戀不去,從門外吹進來的冷風撫在臉上,倒是讓他能夠始終保持一份清醒。
“老孫,”廖新民端著兩個飯盒走過來,用一個很不符合他那個副市長身份的姿勢蹲在地上,隨手將其中一個飯盒塞過來,笑道,“吃點東西吧,你都五十的人了,一天一夜不吃東西怎麽頂得住。”
孫向南看了他一眼,無聲的將盒飯接過來,臉上擠出一絲笑容說道:“什麽菜?沒有肉我可吃不下。”
“是什麽自己看吧,我也不知道,”廖新民手裏拿著飯盒卻不去動,他看著門外,若有所思的說道,“按照之前專家們的推算,再有四個小時台風就該登陸了,至於那團可以影響到台風中心走向的高壓氣團現在有了東移的趨勢,目前看來,臨海仍舊是9301的最可能登陸地點。”
“是不是後悔了?”孫向南掀開盒飯,卻發現裏麵是青椒炒雞蛋。
“我有什麽可後悔的?”廖新民抬頭看了他一眼,又掀開自己的飯盒瞅了瞅,轉手遞過去,笑道,“我隻不過是在關鍵的時刻做了一項自己認為正確的決定罷了,至於說後果是什麽,我倒沒怎麽考慮。說實話,自從當年鬧了那一出之後,我就沒想過還能從現在這個位子上再進一步,一個不聽話的人終究是不討人喜歡的。倒是你實在是有些可惜了。”
看到對方的飯盒裏是一份醬醃紅燒肉,孫向南也不客氣,他換過飯盒,悶頭便吃。
擠在大禮堂的人很多,算上上麵來的專家以及臨海市的頭頭腦腦,數人頭估計得有四五十個,不過這時候也沒人過來打擾他們,對於某些人來說,現在的局勢已經很微妙了。對泵遵、通安兩縣的人員疏散命令,省裏直到兩個小時前才給出答複,盡管這份答複不含有任何追究責任的意思,但批評的意味卻很濃,字裏行間潛藏著的意思,就是這個決定是臨海市擅自作出的,最後有什麽負麵的影響,臨海市需要承擔責任。而在隨後指揮中心同省裏的一係列聯係中,一直擔任著總指揮的孫向南也被放了閑,省裏大部分關於災後梳理的建議,倒是都交代給了市委書記習峰海。
仕途的人情冷暖、世態炎涼,往往隻有在這種時候才能看的一目了然,而對此,孫向南早就有了思想準備。
蘇玉婷坐在她的電腦前麵,百無聊賴的看著蹲在禮堂門前的那兩個人,自從懂事以來,類似這樣的場麵她見過無數次了,因此心裏頭倒不存在什麽憐憫之類的想法。她隻是對那兩人中一個人的兒子比較感興趣,因為身在北京的時候,她就曾經偷聽到家裏那個“老頑固”與他那個同樣頑固的秘書提到這個年輕人,盡管不知道其中的具體原因,但她卻知道幕後肯定有一些小故事,而且是很有意思的小故事,這也是她此次主動要求前來臨海的原因之一。
至於另一個原因,自然就是那個姓董的婆娘。
就在蘇玉婷正準備扭頭去瞧一瞧那個死敵的時候,一個高亢中帶著明顯興奮的聲音在平靜的大禮堂中炸響。
“高壓氣團轉向啦!高壓氣團轉向啦!”
這個突然響起的聲音讓蘇玉婷一時間沒反應過來,等她想起去看電腦顯示屏的時候,偌大的禮堂裏已經炸開了鍋。原本聚在禮堂一角吃飯聊天的眾多專家一窩蜂跑回來,手忙腳亂的查看衛星雲圖。
隨後,一係列的數據報出來:原本向東移動的高壓氣團在抵達東經122度北緯31度的東海海域上空時,突然發生轉向,掉頭向西南方向快速行進,預計半小時後將於正在撲向臨海的9301號台風前鋒相遇。受此影響,9301號台風的中心移動位置將會向西南偏移幾秒的經緯度,從而錯過臨海,緊貼泵遵縣城撲向通安。
六九中文首發(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