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工業強鄉(三)
字數:6042 加入書籤
***本章節來源六九中文 請到六九中文閱讀最新章節***
冠山鄉的發展勢頭比許多人預想的都要快,都要好。
縣委書記李穀成對冠山鄉的工作自然是滿意的,心中暗道:“牛三立上任以來,也算是好戲連台了。”
照這樣發展下去,冠山鄉甩掉“千年老末”這個惡名,應該沒有什麽懸念了。
而另一個曆年來名列全縣倒數第二的益源鄉,換了班子以後,也在加快發展,最近還在李穀成和王懷誌市長的大力支持下,從省水利廳爭取到了一個小水電項目,第一期投資200萬元,為鄉鎮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那些一直把冠山鄉、益源鄉壓在身後的鄉鎮,此時再不加油,可就變成全縣倒數第一、第二了。
落後變先進,總是更讓人期待,也更具典型意義的。
這時的李穀成,已經不想再壓製牛三立了,不但不想壓製,甚至還希望冠山鄉發展得更快、更好,成為通南縣甚至幽州市加快發展、脫貧致富的典型哩。
當然,李穀成還要看看牛三立對他的態度。
在二人單獨交談時,李穀成笑道:“三立啊,我一直認為,你是個能挑重擔的人。”
牛三立就誠懇地道:“要不是有李書記和縣委的信任,我也不可能有挑重擔的機會。”
李穀成聽了就很高興,這回,牛三立算是“接缸”了,以前的不愉快就算過去了。
李穀成就道:“恩,不要鬆勁,希望冠山鄉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年底我代表縣委來給你們慶功!”
李穀成走後,賈伯光還在冠山鄉多呆了半天。
賈伯光主持縣政府工作以來,李穀成對政府工作還是很支持的,可以說,通南縣黨政一把手之間的關係,是近年來最好的。
賈伯光是願意這樣的,他是一個想幹事的人,對想幹事、能幹事的人也特別欣賞。對此,縣裏許多幹部也都看在眼裏,許多以前有能力卻得不到重用的人,都在自覺地向賈縣長靠攏。
賈伯光在縣裏的威信也越來越高了。
牛三立是賈伯光強推上來的,牛三立幹得好,賈伯光臉上自然也光彩。反之,牛三立幹砸了,賈伯光也成了笑柄。
現在,這種擔心沒有了。牛三立來冠山鄉以後,工作很勤奮,對自己要求也很嚴格,以實際行動感染和帶動了全鄉的幹部,正所謂“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事實證明,牛三立是合格的,這個人沒用錯!
賈伯光留下來的目的,一是要叮囑牛三立不要鬆勁,二是也很想知道,牛三立下一步還有什麽打算?
越來越覺得這個年輕人有些神,不知什麽時候就能給人驚喜。
談到下一步的打算,牛三立並不樂觀,道:“賈縣長,冠山鄉底子薄,有些事,條件不成熟,想到了,也難辦。”
賈伯光就道:“是啊,縣裏的情況也差不多。”
突然道:“我想把毛一平換掉,你看誰接替他比較合適啊?”
毛一平是政府辦主任,賈伯光跟牛三立說此事,一方麵是不把他當外人,另一方麵,也是想看看,牛三立是否有意接任這個位置?
牛三立卻無意接任,不把冠山鄉的貧困帽子摘了,怎麽證明自己?
就道:“賀建德這人不錯。”
“恩。想把毛放到宗教局,羅退下來。”
牛三立道:“羅在推動開發若雲山景區上是很賣力的,退下來之前能搞個副縣待遇,就比較理想了。”
賈伯光就點頭:“恩,我給他爭取一下。”
牛三立接著道:“宗教局辦公室主任劉梅不錯,人很能幹。”
賈伯光就記住了劉梅這個名字,道:“宗教局不設副局長,劉梅一下主持工作不大可能。賀調政府辦,金當局長,劉梅調旅遊局當副局長。”
“我相信劉梅能勝任。”
賈伯光回縣裏以後,牛三立給劉梅打了電話,讓她有時間多關注旅遊方麵的信息。
劉梅也是聰明人,笑著道:“我懂了。”
電話那頭,劉梅又高興、又激動。要是此刻牛三立在她麵前,她一定會撲到他身上去!
終於要上一個台階了!
在通南縣,一個女人能混上副科級,也是很了不起的,不是誰都能上去的。
要不是牛三立幫忙,自己還不知什麽時候有這個機會哩。
靠家倌步海生是靠不了了,一個縣政協副主席,誰還鳥你?
牛三立果然說話算話,他已經幫了自己了,算是兌現承諾了。
可惜,自己始終無法跟牛三立“更進一步”。
自己家裏的那個男人步召賢,早已讓她冷了心。這個男人不是‘不(步)召賢’,而是太招嫌了,就他那樣幾分鍾就泄了的人,居然還到外麵包養情婦。
為了二家人的臉麵,劉梅忍了。也在心裏解放了自己。
不光是她對步召賢失望,就是家倌步海生,也對這個兒子徹底失望,反而把步家的希望寄托在她的身上。
步海生甚至暗示她:“女同誌要想進步,還是有優勢的。”她總覺得,一直以來,就是步海生在暗示她找個男人作靠山,在推著他投入一個強勢男人的懷抱。
她聽懂了,心裏也就坦然了,步家既然要靠她,就別指望不付出代價。天上掉餡餅,也得要早起哩。
大家臉麵上過得去就行了。
隻是,誰是那個她期待中的強勢男人呢?
曾經期待過牛三立,後來發現這不現實。
她很清楚,牛三立也不是不想“推倒”她,隻能說是他有顧慮,她比他大那麽多,事情傳出去,牛三立不讓人笑死?
牛三立又為什麽要幫她呢?隻能說,是她那份不計一切後果要靠上他的“心”感動了牛三立,有這份心就行了。
牛三立現在還不夠強大,也隻能通過他身後的人也就是賈縣長幫她,能提拔自己的,隻有賈縣長了。
賈縣長,這才是一個強勢男人哩。
要能抓住賈縣長就好了!
陶瓷廠的項目談成了,與縣經委主任成秋林的指導幫助是分不開的。
這些天,牛三立與成秋林也有了更多的接觸和交流,越談越投機。
成秋林快50歲了,知道自己上不去了,說話也隨意了許多,尤其是喝了些酒以後,對縣裏一些事,點評起來就少了些顧忌。
成秋林道:“牛書記,冠山鄉搞招商引資,很好!就是要大力招商引資,而且最好是引進全資企業,不要搞什麽合資,一合資,情況就複雜了,搞不好就有貓膩,就是國家吃虧。”
談到企業改製,成秋林道:“改製的經是好的,讓和尚念歪了。縣裏賣了四個企業,就有二個落到了董胖子這樣的人手中,董胖子是搞企業的人嗎?”
牛三立就問:“那二個企業啊?”
“食品廠、醬油廠,這二個企業都在老城區,董胖子其實就是看中了二個廠的地皮。”
“那這二個企業怎麽辦?”
“還能怎麽辦?搬遷唄!這樣一折騰,有些老設備就不能用了。生產能力肯定下降。這樣改製有什麽意義?”
談到麻紡廠下崗工人鬧事,成秋林說:“那麽低的補償標準,下崗工人怎麽不鬧事?我們小地方的人總的來說還是老實,如果是在大城市,這個事情很難收場。賈縣長是因禍得福。”
牛三立想請成秋林給鄉裏的藤器廠把把脈,有沒有什麽辦法救活這個廠子?成秋林道:“這個我沒辦法,這年頭,還有多少人使用藤器製品?五、六十年代,人民的好縣委書記焦裕祿坐藤椅上班,讓藤椅出了名,現在那還有幾個坐藤椅的?”
牛三立就問:“問題出在那?”
成秋林道:“藤製品這種東西,容易壞,甚至黴變,用不了幾年。現在好的藤器產品,都是走的精品高檔的路子,工藝複雜,經過防黴防腐處理,生產成本高,需要很大的投入,你們冠山鄉目前那有能力走這條路子?”
牛三立就道:“那唯一的辦法,就是引入外資了?”
成秋林道:“難!你們這個陶瓷廠怎麽成功的?嶽老板說,要不是看中了你們陶瓷廠設計的雅之冠茶具,他根本就不會來投資。”
牛三立就點頭:“是,看來還得在產品設計方麵出新。”
牛三立來冠山鄉以後,吃完晚飯喜歡散散步,也利用散步的時機,到鄉裏一些領導家串串門,基本上每家都走過了。去了也不呆太久,也不談工作,更不議論是非,也就喝杯茶,聊聊家常事,也就告辭。
這天,串到鄉黨委副書記黃金玉家,發現黃金玉正躺在一張躺椅上,一搖一搖的,很是悠閑自在。
牛三立就想:“黃金玉倒是會享福。”
見牛三立來了,黃金玉急忙起身,招呼牛三立坐下。
牛三立仔細看了看躺椅,發現是藤製品,心裏就是一動!
第二天,牛三立在彭大忠、阿柄的陪同下來到藤器廠。
陶瓷廠的振興大家都是看到了的,牛書記起了多大的作用,經過一些人的嘴,傳得盡人皆知,甚至還有了多個版本。
現在,牛書記終於到藤器廠來了!
藤器廠的廠長名叫王安生。
牛三立道:“你這名字好啊,安生。”
王安生就歎氣:“藤器廠日子難過,我現在覺都睡不著,那裏還得安生?”
牛三立就道:“睡不著就對了,我就是聽說你睡不著,才同意你繼續當這個廠長。”
-\ 六|九|中|文|書友上傳/-(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