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駐村指導員(四)
字數:6443 加入書籤
***本章節來源六九中文 請到六九中文閱讀最新章節***
就有人嘿嘿地笑。
其實大家都知道,常年掛燈籠的那家發廊是家按摩店。冠山鄉經濟發展了,外地商人來得也多了,有這麽一家常年掛燈籠的按摩店,多少有那麽點“全方位服務”的意思。
蔡猛道:“這事我會跟鄉派出所打招呼,讓他們盯緊點。”
點到為止,牛三立這才道:“這次的夥食接待,以清淡為主,不要搞什麽大魚大肉的,不要錢花了,還讓人家覺得我們是土包子。”
杜國萬道:“有句順口溜:‘村裏幹部要吃飽,鄉鎮幹部要吃好,縣裏幹部要吃巧,省裏幹部要吃草’。”
彭大忠聽了就有些奇怪:“吃草?草也能吃啊?”
杜國萬心裏暗罵彭大忠土包子,臉上卻帶著笑意,道:“這個草,是說冬蟲夏草,帶補的。”
薑鳳道:“我聽說那比甲魚還貴!再說,省裏的領導什麽沒吃過,那裏指望跑到我們冠山鄉來吃什麽草。”
牛三立笑道:“就是,想吃草,就別來冠山鄉啊,上蒙古大草原吃去。”
大家就笑。
彭大忠道:“清淡點也不是不可以,不過,最起碼,甲魚還是要上的。”
牛三立道:“記得我當秘書的時候,有一次京城來了個副部級幹部,人家對桌上的甲魚根本就不感興趣,反而稱讚蘿卜幹好吃。”
彭大忠道:“咳,蘿卜幹是吧?我家裏就有哇。”
牛三立道:“恩,嫂子做的蘿卜幹,確實是香!”
……
李穀成在105國道通南縣的邊界處迎接了省、市領導。然後,按照事先商定的安排,直奔冠山鄉。
無論是郭運昌,還是劉榮昊,一路顛簸時,都冒出一個念頭:這冠山鄉的路是差了點。
林大慶和晏麗珠都在李穀成的車上,林大慶道:“也難怪牛三立想修路啊。”
晏麗珠坐在副駕馭位子上,回過頭來說:“我真不敢相信,縣裏不撥款,他就敢修路?”
李穀成一哂:“縣裏那有錢?”
晏麗珠道:“除非找王市長。”
林大慶道:“郭書記一來,找王市長恐怕都不靈了。”
言下之意,本來王懷誌是要樹冠山鄉這個典型,現在郭運昌又插手進來,事情就複雜了。
李穀成就看了林大慶一眼,心道:“林大慶這人腦子是真好用,隻是,領導的心思,最好不要亂猜,三國裏的楊修是怎麽死的?”
冠山鄉除了比平日更幹淨整潔,還多了幾條標語:“熱烈歡迎省市領導蒞臨指導”,“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不斷增強村級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
省、市領導終於來了,牛三立和鄉裏領導在政府院子外迎候上級領導,一下來了這麽多領導,大家興奮之餘,也有些緊張。
一個意外的情況讓牛三立有點發暈!
牛三立本來還算正常,無論是市委書記郭運昌,還是省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劉榮昊,都是預期中要出現的大領導,牛三立盡管有些緊張,卻不至於發暈。
劉部長與牛三立握手時,很是滿意地打量著牛三立,道:“小牛書記,很年輕嘛。”
郭運昌與牛三立見麵時,則讚賞了一句:“三立,幹得不錯!”
但是,當介紹到一位年青秀麗的女同誌時,人家是這樣介紹的:“這位是省委組織部朱敏處長。”
朱敏!
這就是朱敏!
牛三立就有些暈了!
朱敏微笑道:“牛書記,你好!”
還好,牛三立反應過來,連道:“你好,你好!”
與朱敏握手時就特別加了一點勁。
朱敏感覺到了,這是一雙溫暖而有力的大手!
客人太多,省、市、縣的都有,還有市、縣電視台和報社的記者。大家都被請到會議室。
會議室實在是有些破舊,但是很幹淨。
最初的忙亂過後,大家總算坐下來了。因為事先並不知道那些領導要來,也就沒有寫桌牌,但是,官場上的人就是有這本事,每個人都大致知道自己應該坐在什麽位置。
劉榮昊是省裏的領導,自然坐在了中間的位子。而牛三立是主要匯報人,坐在了劉榮昊對麵的位子。
朱敏就坐在劉榮昊的身旁,因此,她也時時麵對著牛三立,審視著牛三立。
牛三立麵前放著筆記本和匯報材料,都是合著的。
座談會由縣委書記李穀成主持。
先是介紹了省、市領導,後是介紹冠山鄉班子成員。
劉榮昊就問:“哎,你們的駐村指導員呢?也讓我們見見麵嘛。”
牛三立道:“哦,駐村指導員都在下麵村子裏。如果領導想去下麵村裏看看,會見到他們的。”
劉榮昊道:“哦,他們在堅守崗位,那是要下去看看。”
牛三立道:“我們沒有作特別的準備,八個村,隨便領導挑選那個村。”
這話一說,顯示了牛三立的魄力和自信。
李穀成暗自點頭,道:“具體去那個村,等下再說,先聽匯報吧。”
於是,牛三立開始了他的匯報發言:“尊敬的劉部長,尊敬的郭書記,同誌們。冠山鄉位於通南縣東南部,麵積236平方公裏,人口28642人。冠山鄉是個貧困鄉,進山的路,大家也都走過了,確實不好走,也正因為如此,我們冠山鄉的幹部群眾對加快發展,脫貧致富有著更加強烈的渴望……”
為了這次匯報,牛三立做足了功課,整個匯報過程中,牛三立沒有看講稿,也沒打開筆記本看一眼,冠山鄉的工作情況和數據、事例,都裝在他的腦子裏了。
牛三立有這個本事,通南縣有些人是知道的,但在劉榮昊、郭運昌及他們的隨行人員看來,這個年輕書記清晰的思維和沉穩的表現給他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這個過程中,朱敏真替牛三立捏了把汗,很想看著他,欣賞他的風采,卻又怕影響他的發揮,就隻好低著頭作記錄,內心卻是很不平靜。
朱敏雖然通過電腦、電話、郵件與牛三立有過很多次交流,對牛三立的能力和水平是有數的,但今天的場合實在是太嚴肅、太莊重了,牛三立又表現得實在太好了,麵對一大堆上級領導而能從容鎮定,思路如此清晰,記憶力如此之好,還是讓她很有些意外和驚喜。
當然,也很為牛三立高興!
朱敏心想:等會有機會,一定要問問劉部長這個“老組工”,他對牛三立的“第一印象”如何?這種水平的幹部,在全省多嗎?
其實,她已經有答案了,但就是想從劉部長嘴裏再“落實”一下。
難怪表姐一再說:“小敏,你們真是應該見麵,見麵以後,你才能體會到這個人的人格魅力。”
母親也是見了他之後,滿口誇讚的。
以她的衿持,要她開口讓牛三立來見她,她還真有些開不了口。至於讓她主動跑到冠山鄉來見他,更是想都沒想過的。
她知道牛三立早就想見到她,在期待著她的“召喚”。既然她沒有明確表示想見麵,他也就沒有貿然去見她。
這是二個人的默契。
她隻能這樣想:該見麵時,自然就見麵了。
至於什麽時候才算是“該見麵時”,她不知道,也說不清。
恐怕,牛三立也不知道,也說不清。
要不,他在去洪城見過父親、母親後,怎麽就不提出和她見麵呢?他如果執意要見她,她會拒絕麽?
他應該知道她不會拒絕,但他就是沒有提出要見她麽。
隻能說,這個家夥的個性很強!
二人都是這種個性,那就隻有耐心等待一個自然的、合適的時機了。
而冠山鄉之行,就是一次再自然不過的機會了。可以說,是牛三立出色的工作,為二人贏得了這次見麵的機會。
在這樣的情況下與牛三立見麵,挺好,挺自然的。
昨晚,朱敏向父母宣布:“跟你們說個事,明天我要去幽州市,可能會去冠山鄉。”
當時,父母都有些吃驚,不相信地看著她,等她解釋。
“是這樣,”朱敏也隻好解釋:“冠山鄉在基層黨建方麵做得不錯,有創新,劉部長要親自去考察一下。”
“哦?”朱寶國聽了很是高興:“牛三立不但會抓經濟工作,還會抓黨建啊?不錯不錯。”
“是不錯。”聶唯敏也道:“人家還有一門專長,會養豬哩。”
一家人又大笑。
這個笑話,還不知說到什麽時候。
因為牛三立的緣故,家裏多了許多笑聲。
朱敏知道,牛三立在父母那已經“過關”甚至是“得寵”了。
……
牛三立的匯報結束以後,劉部長帶頭熱烈鼓掌。
隨後,劉部長、郭書記開始了提問。
劉部長的問題是:“小牛書記,你歸納的駐村指導員的工作職責主要是四個方麵,‘政策宣傳員,群眾服務員,技術推廣員,人民調解員’,很好。你是不是考慮過,其實還有可能增加些職責?”
牛三立點頭道:“是,如果我們的駐村指導員能力更強一些,綜合素質更高一些,就可以承擔更多的職責。”
劉部長立即抓住這句話:“那你認為,可以再承擔什麽職責呢?”
牛三立道:“比如,民主監督員,也就是監督和督促村幹部依法辦事,照章辦事;再比如,黨建督導員,推動和促進基層黨組織建設,鞏固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和群眾基礎。”
劉部長又追問道:“恩,還有嗎?”
牛三立幽默地道:“如果是劉部長您親自來兼任這個駐村指導員,那就肯定還能增加幾條。”
-\ 六|九|中|文|書友上傳/-(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