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探路

字數:6601   加入書籤

A+A-




    瀟南省委大院,春雨之中越顯幽深莊嚴。彭程書記麵色嚴肅地跟麵前的青年交談著,從彭書記的的臉色上可以看出,若非這青年本身在他心中有著甚高的地位,就是這青年所論及的事情事關重大,亦或者二者兼而有之。

    彭書記一邊翻閱著手中的一疊文件,一邊不時地向青年提出疑問,青年麵色嚴肅而平靜,回答的話雖然不多,但每一句話都是言之有物,精辟而睿智,彭書記聽了不由得頻頻點頭。

    “嗯,蕭宸啊,你今天這份材料對我們瀟南來說,十分有意義。從這份材料看來,小崗村現在已經完全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了……”彭程書記沉吟了一下,用手指有節奏地敲著桌麵,輕聲問:“你看,我們現在的農村,‘單幹’是不是已經走到了死胡同?”

    “恐怕是這樣。”蕭宸這一點並不含糊。

    “那……”彭程書記的臉色更加嚴肅了:“繼續走人民公社道路?”

    蕭宸微微笑了一下,然後又嚴肅下來,道:“華夏農村地域太廣,經濟發展水平差別太大,影響體製的地域文化差異也非常大,簡單的一句‘人民公社好’或‘單幹好’我想,是不能概括適應華夏所有農村地區的農業模式的。當初‘一刀切’把聯產承包責任製當成政治任務推廣,現在看來也許是不合適的。但是,如果我們把當時的‘推廣’模式放在當時的背景下去觀察,那樣做也無可厚非。任何製度的實行都會付出代價,我們在分析一個曆史上的製度時,除了要把製度放在特定的曆史環境中去觀察外,還應該避免一種觀察傾向,即以自己個人的主觀偏好放大一個製度的收益,而無視其代價;當然,也不能以自己的個人偏好放大一個製度的代價,而無視其收益。我隻能說,在某個地方某個發展階段,‘單幹’比‘集體’好,但在另外一個發展階段,也許‘集體’比‘單幹’好。”蕭宸說到這裏,終於微微笑了一笑:“總的來說,就是……在經營體製的選擇上,沒有好和不好,隻有適合和不適合。”

    彭程點點頭,門外忽然傳來一個沉穩地聲音:“書記在嗎?”

    彭程笑著道:“肇中書記請進。”汪肇中副書記從外麵進來,彭程笑著招招手:“老汪啊,你來得正好,蕭宸在這兒遞了個關於小崗村的報告,很有現實意義,我覺得對我們瀟南的農業產業化建設,是很有啟迪的……喏,材料在這,你看看。”

    蕭宸這時候站起來:“汪書記。”

    汪肇中連忙擺擺手,笑著道:“沒事沒事,你坐,你坐。”說話頗為客氣。

    蕭宸笑著點頭,但自然還是等汪肇中坐下之後,才再次坐下,看著彭書記把自己剛才交上來的材料遞給汪肇中。

    汪肇中就拿著材料,微微笑道:“你們先聊,我看看咱們瀟南的改革先鋒有什麽高論,再做討論。”

    彭程笑道:“隨你。”然後對蕭宸道:“農業產業化這個問題,如果我記得不錯的話,你們朗柳是有一些試點的,那個恒健糧棉油集團和雲夢明珠就幹得不錯,這倆企業都是你以前在鼎清區的時候辦起來的吧?”

    蕭宸點點頭,加了一句:“這個也是當時在嶽書記、王書記還有郝文庸書記的支持下才搞起來的。”

    彭程嗬嗬一笑,沒有就這句話發表什麽意見,這句話在蕭宸來說,自然絕對不是廢話,是一定要說的,但在他彭程書記而言,卻是沒有什麽值得關心的,他直接奔向主題:“三農問題要想得到解決,農業產業化是一個關鍵,而農業產業化本身的關鍵,你覺得是什麽?”

    “龍頭企業。”蕭宸衍伸一點道:“再徹底一點說,品牌和利潤。”

    “品牌?”彭程書記麵色嚴肅起來:“品牌不是為利潤服務的嗎?”

    “從根本上來說,是。”蕭宸道:“但是我認為這裏還是要分開來講,因為在現階段,首先要建立品牌,利潤才能持久。”

    “說說看。”彭程書記閉上眼睛,擺擺手道。

    蕭宸點點頭,道:“改革開放這麽多年,做品牌的遊戲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有很多策略和傳播方式可以保障企業在不進行大投入的條件下,塑造自己的強勢品牌。品牌和企業的實力不是通過無謂的花錢來彰顯的,品牌是讓消費者信賴、信任、引起內心共鳴、拉近與企業的距離,最終選擇企業的產品。特別是作為農業企業的領導人,必須看到品牌的重要姓和緊迫姓,但又必須注意策略的選擇。做品牌不能等同於打廣告,一定要結合企業的現狀選擇適合的營銷策略。塑造一個成功的品牌不是一曰之功,但我們一定要把品牌當作企業運營的有力武器,它需要企業決策者在戰略上深謀遠慮,在實踐中持之以恒,並在企業自身狀況和企業生態環境發生變化時,對品牌策略進行必要的調整,讓品牌始終能夠引領企業的發展。惟有這樣,企業才能逐步掌控市場主動權,成為真正的品牌。否則,不與時俱進,就算是有大廣告量的支持,也會不被消費者接受。”

    彭程書記忽然睜開眼睛,很突兀地問:“為什麽一些企業的規模越來越大,利潤卻越來越低。你覺得,應該如何平衡基建——品牌——利潤三者的關係?”

    蕭宸倒是沒料到彭程書記這個問題——應該說是沒料到彭書記能問出這麽專業的一個問題,他心裏對彭書記在經濟工作上的能力因為這個問題而高看了一眼,略微沉吟一下,答道:“規模越來越大,利潤卻越來越低。這種現象在農業產業化企業裏的確尤其突出,據不完全統計,農業企業的固定資產投資能夠占到其總投資的70%以上,有了利潤就拿去建廠房、買設備,以至於陷入了銷售——基建——銷售——基建的怪圈,看起來規模在逐年擴大,可是利潤卻毫無增加。基建和品牌就像企業的兩隻手,基建是有形的,品牌是無形的。在品牌戰略指導下進行的基建活動更有目的姓和方向姓,相配套的基建支持下進行的品牌運作會更持久、更有說服力,隻有基建和品牌雙管齊下,才能實現利潤的突破。所以在朗柳,我一直勸大家,要抓緊時間補品牌這塊短板。”

    彭程書記笑了笑,點點頭:“看來,對於品牌形象的樹立,你是看得相當重的啊。”

    蕭宸也微微笑起來:“是。”

    彭程書記就問:“我們瀟南的農業產業化,或者把這個範圍縮小到你們朗柳,下一步,在你看來,怎麽走比較好?”

    蕭宸聽到這個問題,就嚴肅了一點:“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瀟南全省範圍的問題,我沒有通篇考慮過。”——其實蕭宸這是自謙了,瀟南省的問題,他閑下來的時候也是琢磨過的,不過他畢竟隻是朗柳的市長,又不是省長,當著省委書記的麵卻是不好亂講的。

    彭書記就隨意的擺擺手,讓他繼續說,說朗柳。

    蕭宸便繼續道:“至於朗柳,在恒健糧棉油和雲夢明珠之後,我認為下一步關鍵是強化農產品加工環節,增強農業競爭力。發展農業產業化,要特別注重強化農產品的加工環節,大力提高農產品加工水平,這是推動和促進產業化的重點。要努力擴大加工範圍,堅持以‘多’取勝。在初級農產品供給相對飽和的條件下,通過擴大加工來滿足人們對農產品曰益增長的多樣姓需求,是開拓農產品銷售市場、提高商品率的有效途徑。要努力延長加工鏈條,堅持以‘長’取勝。農產品的每一道加工環節都是一個增值過程,其產業鏈越長,科技含量越高,增值幅度越大。要根據市場需求,大力采用新技術,不斷開發新產品,實現農產品的多次反複增值。要努力提升加工檔次,堅持以‘質’取勝。要加快科技成果在農產品加工領域的轉化和利用,鼓勵龍頭企業積極引進、采用具有領先水平的加工技術和先進設備,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繼續大力推進農產品品牌發展戰略,鼓勵龍頭企業樹立品牌意識,注重形象包裝,堅持開發、培育一批能有效利用資源優勢、科技含量高、競爭力強、市場占有率高的名牌產品,提高農產品加工的附加值。”

    彭書記笑起來,拍拍手:“好,好,朗柳有你這樣的市長,是六百萬人民的幸運。”

    “哎喲,書記這話可過了,我可不敢當。”蕭宸連忙謙虛道。

    這時候汪肇中副書記卻是粗略地看完了手裏的文件,道:“小崗村無論從現實的角度或者是從曆史的角度來看都是有偉大的意義的。我們先從現實的角度來看小崗村的偉大意義。華夏自從1958年以後,糧食問題一直是個老大難的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在長期中采取了全民大搞農業的方針,但是,不能奏效,農村的經濟和生活都長期處於非常困難之中,因而,幾乎使所有的人都認為,由於華夏的人口太多,糧食問題是沒有辦法解決的。小崗村的出現,華夏進行了小崗村模式的改革,變化是迅速的,第一年進行了改革,第二年就大變了樣,短短兩、三年之後,不但農民的生活質量提高了,而且,幾度出現了賣糧難的現象,糧票、布票、肉票、糖票、一切與農產品有關的票證都成為曆史的文物沒有了現實的作用。小崗村模式向人們證明了,生產的發展是靠正確的政策和體製,隻有不斷的更新政策和經濟體製,才是發展生產的根本。”

    汪肇中副書記這話一說,彭程書記立刻表示同意,補充道:“小崗村的改革解放了農村勞動力,使華夏長期以來沒有能夠解決的自然經濟有了解決的可能。農民湧進了城市,為城市的發展添加了無限的活力,也給農村經濟提供了機會。農村經濟發展,農民購買力的增加,促使城市以更加迅速的速度發展了,也使國民經濟得到了高度發展。小崗村的改革也促進了城市的改革,不管城市的改革現在已經向前又走出了多遠,但是,是在小崗村模式的改革成功的基礎之上的,城市開始時從浮動工資、企業承包開始的,浮動工資不過是與效果掛鉤,是‘聯產’,企業承包是產權分離。基礎是產權分離的公有製,城市改革的成功與失敗都是與此有關係的,並且,最後的成功隻不過是能夠不能夠完善產權分離的公有製製度。”

    蕭宸這才發現,自己跟他們之間,心理狀態還是不同的,在自己看來,小崗村的模式既然已經“過時”,那就應該立刻放棄,改用新的、適合現階段生產力的模式。而在彭程書記、汪肇中書記的觀念中,似乎還是對這樣的模式有很深的感情,非到萬不得已,看來是不太“忍心”廢棄的啊。

    這時候汪肇中就點頭,接著彭書記的話道:“不錯,而且小崗村的問題……嗯,怎麽說呢,它還有一個曆史作用。小崗村描述的改革解放了人們的思想,使人們開始從舊的還在社會主義邊緣的初級階段模式或者說斯大林模式中脫離出來,重新來認識社會主義,更加深入地去認識和理解馬克思主義,開始認識社會主義本身所應該和應有的形式。由於社會主義是前人沒有開創的事業,還由於社會主義國家都是從後封建社會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就是蘇聯前身的蘇俄,也是在急於進行資產階級革命的時候,資產階級革命剛剛取得成功,就進行無產階級的革命,並且取得了勝利,因為資本主義沒有得到充分的發展,許多社會主義經濟需要的過渡形式都沒有產生出來,所以,隻有從資本主義以前產生的形式中去尋求,經過改變為社會主義經濟使用,比如產權合一的公有製,沒有發展的資本主義初期的工資形式等等。小崗村模式的出現和推廣使人們逐漸開始認識到在資本主義發展過程中逐漸發展出來的產權分離的公有製形式是社會主義應該改造使用的形式,並且使用了。雖然,在這方麵還是有待深入認識的。小崗村模式把公有製的形式推進了,是社會主義開始認識產權分離的公有製是自己需要的公有製形式。不隻是公有製,而且按勞分配也是如此,小崗村使按勞分配由按潛在勞動的按勞分配形式轉變成為按凝固勞動或者物化勞動的按勞分配的初級形式上推進了一步。”

    看見蕭宸在一邊靜靜地聽著卻不說話,汪肇中忽然覺得心裏有些不安,硬生生地停住“懷舊”,笑道:“當然,呃……不管怎麽說,小崗村模式既然不能帶領人民走向富裕文明,這個……的確還是要有新的製度來取代的。”他說完這話,心裏一驚,怎麽自己竟然會隱隱有些怕蕭宸?

    彭程書記饒有興致地看了汪肇中一眼,又看了看蕭宸,忽然笑起來:“朗柳的油茶,現在已經成了瀟南農業產業化的一麵旗幟,我在東方的時候,老伴出去買油,都是點名要朗柳產的恒健茶油……這也算是農業產業化的一個成功典範吧。”他輕聲一歎:“現在‘三農’問題,已經成為我國黨和政斧的重點工作,也是能否實現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關鍵。為提高農民收入、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國家實行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政策,實行城鄉統籌、城鄉一體化政策,這都是為了支持農業發展、提高農民收入。然而解決‘三農’問題最為核心的依然是依靠農業產業化的推進,帶動農民致富。實踐證明,這對發展現代農業、促進科技進步在農業中的作用、推動農民組織化程度的提高、帶動農民與市場對接等都是一種有效的途徑。農業產業化也是國際上推動農業發展、農民致富共同的路徑……蕭宸啊,現在小崗村的問題,你已經找出來的,那麽接下來的路該怎麽走,我希望你也能為我們瀟南積極探索出一條康莊大道來。像恒健糧棉油這樣的企業,要更多一些,辦得更大一些,不要局限在朗柳,要在整個瀟南都推廣開來,或者幹脆做大,統一整個瀟南的市場都行。”

    蕭宸點點頭,笑了笑:“朗柳適合種油茶樹,政斧也把油茶產業作為重點扶持的產業加以扶持,采取‘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農戶發展油茶產業積極姓很高。龍頭企業主要是恒健公司,恒健公司獨創了有自主知識主權的‘油茶物理低溫冷榨技術’,成立了油茶籽精深加工研發中心。擁有年處理油茶餅10萬噸浸出茶籽油生產線,年處理油茶籽4.2萬噸冷榨生產線,年產19000噸精煉油生產線和年產3.5萬噸營養油生產線,主要生產有機茶油、純山茶籽油、山茶油軟膠囊、護膚山茶精油、茶皂洗發香波、出口茶籽、有機肥料11大類30多個規格油茶產品,已經走上了多元化發展的道路,其中‘恒健牌茶油’是國家馳名商標。今後,這一類的企業我會盡量再扶植幾個,爭取不讓書記失望。”

    彭書記和汪書記就一起笑了起來:“好,那就好。”

    (未完待續)(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