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竹杠
字數:3354 加入書籤
***本章節來源六九中文 請到六九中文閱讀最新章節***
“賢侄,事態緊急,老夫我也就長話短說,剛剛大廳上的事情,非是我等有意為難!而是應鍾老的要求,以犧牲我書院名聲作為代價,給賢侄你揚名造勢!還望賢侄不要誤會才是...”仿佛是為了應證荀爽的話,鍾季明老先生待到荀爽說完以後,也隨之笑著點了點頭!
被荀爽當著那麽多人的麵兒把他給拖入了內室,張煜對於荀爽老頭心裏打得什麽主意自是一清二楚,無非就是想借用他的力量,幫潁川書院渡過此劫罷了!
說實在的,就算是荀爽不和張煜解釋剛剛的那件事情,他張煜也不會任由那些黃巾賊胡來,真要是讓那些黃巾賊把那五個頂級謀士,哪怕隻是其中的一個給要走了,讓他張煜的臉往哪擱?須知他此行的目的也是這五人來著!
不過這突如其來的黃巾賊,還真就是來的及時啊!有了這些家夥的參合,他張煜要是不借機多向荀爽敲些好處的話,那簡直就是對不起上天對他張煜的厚愛!
那荀爽都把話給說到了這種程度,連賢侄都叫出來了,張煜自是不會什麽也不表示,臉上自然而然露出了一副感激涕零的神情,對著荀爽和鍾老連連施禮道謝。
但就是絕口不談學院外麵的黃巾軍,讓荀爽和鍾老先生不由得是相視苦笑。
“我知賢侄軍中缺少文士!老夫雖不才,但是這潁川書院倒是有些許可堪造就的年輕學子,這樣吧!如果賢侄肯出兵救我潁川書院於水火之中,我就讓徐庶跟你走如何,順便也讓他們母子團聚!”僵持了一會兒,最後還是荀爽擔心外麵的學子,搶先向張煜提出了救援的事情。
聽了這句話,張煜是一點兒也不感到奇怪,作為這潁川郡數一數二的大家族,要是這荀爽要是連他幾個隨從的身份都沒弄明白的話,那他也就不用混了!
“慈明公何出此言,晚輩張煜雖不才,但也仰慕貴書院久矣,此時貴書院遇到難題,自不會是置身事外,更何況這陽翟城出現了黃巾,要說起來也算是晚輩的失責。不過晚輩此行所攜軍隊隻有區區兩千數,對上院外萬餘黃巾精銳的話,怕是有敗無勝;久聞貴院中有奇才——郭嘉、戲誌才、荀彧、荀攸,此次如有這四位才俊相助的話,才能有些許勝算!”僅僅隻得到徐庶一人,又怎麽能夠滿足張煜的胃口?敲竹杠麽,不敲得狠一點,又怎麽能得到足夠的好處呢....
“賢侄說笑了,賢侄你才是真正的少年才俊,和賢侄你想比,老夫這些許後輩又何足掛齒。賢侄所說四人,戲誌才和郭嘉二人在豫州黃巾平息之後,便聯袂出去遊曆了,此時並不在院中;我侄兒荀彧,學識尚淺,且並未受冠禮,又被我荀氏家族視作下代家主,貿然出仕,恐有不便;不過我那孫兒荀攸,此時已年二十又七,本應到大將軍府上為吏,但既然賢侄如此看重我這孫兒,老夫便做主讓他到賢侄軍中為一刀筆小吏如何?”
暗自思量了許久之後,荀爽忍痛做出了以上的決定!留下侄兒荀彧,放棄在荀氏家族中地位不顯的荀攸,讓其歸於張煜這個大漢新貴的帳下效力,以換取張煜兵力的支持。
當然,做出這樣的決定,不排除荀爽有趁機和張煜搭上關係的意思!作為一個有著偌大家業的世家大族,麵臨這漢末紛亂之機,總得為家族多找條後路不是?這樣的話,才能夠讓家族傳承下去!
三國曆史上有名的諸葛家族之諸葛瑾,諸葛亮,諸葛誕,分仕與吳蜀魏三國,也正是出於這樣的考慮!
不管怎麽樣,荀攸能夠跟在這位戰功赫赫,前途無量的中壘校尉麾下,也算是一個不錯的勾當了。
不過荀爽雖是做出了這樣的決定,但他還是有些想不明白,這張煜怎的和那個黃巾賊寇一樣,在這數千學子當中,單單就盯上這幾位了呢?荀彧、荀攸乃是他自己的嫡親後輩,其出色程度自不必說;郭嘉也算是世家子弟,再加上其本人思維敏捷,古靈精怪,倒也算是一個人才;隻是這戲誌才麽,一個平民子弟,平常也看不出有什麽過人之處,怎麽值得張煜這個後輩如此的拉攏?
如果此二人沒有出遊該多好!在聽到了荀爽的決定之後,張煜和荀爽兩人不約而同的在心裏感歎道!
“公達兄乃是絕世之才,智謀計策俱都是上上之選,何必言刀筆小吏羞煞晚輩,如若公達兄願意來我軍中,我麾下文官之首司丞一職將虛位以待!”此行能夠得到徐庶和荀攸兩位大才,已然是大大出乎張煜的意料之外了,對於荀爽這個肉痛的老頭,自是好話連篇,連連允諾。
對於尋找謀士,張煜也知道這全靠機緣來著,雖然對於自己暫時不能夠將荀彧、郭嘉、戲誌才收入麾下而感到頗為遺憾,但是做人也要懂得知足不是麽!要不是此次正巧趕上了黃巾賊圍住了潁川書院。搞不好他隻能帶走徐庶一人,連帶著還得欠荀爽老大一個人情。
現在他不僅多帶走了一位在曆史上數得著的頂級謀主,還讓荀爽倒欠下自己一個人情。這買賣當真是蠻劃算的啊!
荀攸:荀攸(157-214)字公達,潁川潁陰(今河南許昌)人。荀彧之侄,三國時期曹操的首席軍師,傑出戰術家,被稱為曹操的“謀主”,擅長靈活多變的克敵戰術和軍事策略。荀攸在何進掌權時期任黃門侍郎,在董卓進京時曾因密謀刺殺董卓而入獄,後棄官回家。曹操迎天子入許都之後,荀攸出任濟南太守,又任尚書令,並為曹操軍師。
曹操征伐呂布時荀攸勸阻了曹操退兵,並獻奇計水淹下邳城,活捉呂布。官渡之戰荀攸獻計聲東擊西,斬大將顏良。又策奇兵,派徐晃燒袁紹糧草,同時力主曹操接納許攸,畫策烏巢,立下大功。平定河北期間,荀攸力排眾議,主張曹操消滅袁紹諸子,被曹操上奏朝廷封為陵樹亭侯。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出任中軍師,後出任尚書令。
荀攸行事周密低調,計謀百出,深受曹操稱讚。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荀攸死於曹操伐吳路上。正始年間追封諡號敬侯。
陳壽曾評價他是:庶乎算無遺策,經達權變,其良、平之亞歟,意思就是說,他的智謀,絲毫不亞於昔日漢高祖劉邦身邊的張良、陳平兩位開國功臣,由此可見,無論是正史還是演義當中,對荀攸都有著極高的評價,荀攸之才,貨真價實啊!
見著身後站著的這位,顯得頗為老成持重的帥氣儒生,張煜不由得是心生讚歎!當然,張煜不是讚歎荀攸,而是讚歎他自己,能夠將這樣大名氣的家夥收至麾下,讓荀攸為他效力!
(二更送上!三更要到明兒早了!諸位可能也看出來了,我碼字的速度確實是不大快.....
-\ 六|九|中|文|書友上傳/-(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