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劍逍遙(一)

字數:4958   加入書籤

A+A-


    ***本章節來源六九中文 請到六九中文閱讀最新章節***

    今天第二更。收藏,推薦,來一點吧

    ——————————————————

    第二日,少宗師遊逍遙聚集了所有的弟子,正式向其他弟子介紹新入門的李心白。同時,他也開始向李心白介紹道門之內的其他弟子。

    到這個時候,他才知道自己原來對師兄們的看法是多麽的膚淺。

    大師兄虛白子,正在練習“劍淩虛”的飛劍技巧。小白菜,隻是他用於練習的一種工具。

    三師兄杜康子,是逍遙道之中仙術和劍法僅次於少宗師遊逍遙的弟子。他的仙真訣已經略有小成,所以終日心如枯鬆,處於惘然無我的境界。

    四師兄鬆鈺子,擅長青絲飛劍。坐在鬆樹上閉目冥思,以仙氣駕馭青絲,可以擊殺千裏之外的魚兒。所以,無論坐在哪裏,他都可以釣魚。

    在這裏修煉多時的劍客,無不如癡如狂,自得其樂,所以外人看來,這些人一個個都瘋瘋癲癲的,完全不像正常人。

    但是,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大巧若拙,大智若愚;這些都正是真武劍宗修煉的秘訣之所在。如果沒有一定的修為,想瘋還瘋不起來呢。

    接著,遊逍遙便將李心白帶到了逍遙閣的最高層。這裏,也是逍遙道珍藏各種劍譜、心法等武學典籍的地方。

    這個劍經閣與其他的藏經閣不一樣。

    整一層樓,空蕩蕩的看不到一本書。典雅潔淨的木質閣樓內,隻是擺放了三塊巨大的方形奇石。遊逍遙將李心白帶到那三塊巨石之前,指著潔白如鏡的石麵問道:“你在這石頭上麵能不能看到什麽字?”

    李心白三塊巨石挨個看了一遍,隻在靠北的那塊石頭上看到了幾行小字。這幾塊巨石的石質溫潤如玉,雲狀的紋理由表及裏,但奇怪的是,這些紋理竟然如同白色煙霞一般在緩緩流動,以至於石上的字也一時飄漾如在霧裏水中,十分的神奇。

    遊逍遙問他:“你看到的是什麽字?”

    李心白答道:“這段話的開頭寫著‘劍逍遙’三個字,然後後麵的就是一些口訣。”

    遊逍遙背著手慢慢說道:“劍逍遙是真武絕學《逍遙劍法》最基礎的一式。對於你的水平來說,能看到這段口訣已經很不錯了。以後,隨著你劍法和仙氣的增長,你可以看到的絕學會越來越多。”

    這三塊巨石,原來就是記載《逍遙劍法》的劍譜。根據個人資質和基礎,能夠看到的字數多少會有很大區別。

    遊逍遙又道:“現在,你先把劍逍遙的口訣記下來。黃昏之前,你再駕鶴到清虛道走一趟,到孤高子少宗師那裏把仙真訣的心法背下來。今後,你就白天練劍,夜晚煉氣。進步到一定的程度時,你再自己到這裏來學習新的劍法。”

    李心白彎腰說道:“謝謝少宗師指點。”

    遊逍遙又說道:“練劍與煉氣,兩者一陰一陽,二者互相促進,互為補充,絕對不能偏廢其中任何一麵,切記切記!”

    李心白又點頭應允。於是,遊逍遙便一個人背手踱了出去。李心白在劍經閣裏背誦口訣,很快,他便背到了滾瓜爛熟。

    黃昏之時,他乘鶴北上北昆侖,前去拜見清虛道的少宗師列孤高。

    北昆侖山巔上極多清雅的巨竹和瘦鬆,遠望去,整座山蔚然深秀,聳青疊翠,清靈的煙霧在密密鬆竹和座座道閣之上緩緩升騰,宛若傳說中的太清勝境。

    落在北昆侖清虛殿前的飛鶴台上,迎麵便看到左右兩旁各有一座銅鶴龍龜寶鼎。寶鼎中仙香嫋嫋,李心白不由得心曠神怡。

    經通報後,清虛道中的大弟子虛遙子走出大殿,前來把李心白迎進殿內。殿內清冷,桌椅塑像等諸物均一塵不染,顯出一派高潔的道家氣派來。

    列孤高就站在空曠的殿中央,背對著李心白。

    李心白按照真武宗的門規,跪下叩見列孤高。列孤高這才緩緩回過頭來,眼中的目光卻如雪一般清冷。李心白被他看了一眼,身上竟然一陣的冷意。

    列孤高也並不說話,隻是朝著一旁的虛遙子微微點了點頭。虛遙子便轉身出去,回來時,手上的一個托盤內,已經裝著了一本小冊子。

    李心白接過那小冊子,方才發現冊子的封麵上寫著《仙真訣》三個字。

    列孤高看了林子昂一眼,淡然說道:“我道之仙術玄妙至極。如欲有所成就,須得心清如水,虛懷若穀方可。你得了仙訣,便回去好生修煉罷,不要辜負了這樣一段機緣。”

    李心白見這白發老道不喜言笑,神情冷淡,目光也是十分清冷,心中不由得有些忐忑。正在叩頭拜謝之時,孤高子一轉身,身子便淡然隱去了。

    一旁的虛遙子似乎看出了李心白的心思,笑道:“少宗師為人孤高,見了誰都是這樣一副雲霄仙人的冷清模樣,你多見幾次便習慣了。”他又指著李心白手上的典籍道:“這《仙真訣》是我們真武宗的煉氣口訣。一切打坐、運氣、吐納、呼吸的法門,都在這冊子之中。”

    李心白大感意外,這麽重要的仙術寶典,他還以為真武宗會秘藏不宣,哪知道列孤高竟然見人就送。

    虛遙子似乎看出了他的想法,於是說道:“我們真武劍宗逍遙隨意,沒有其他門派的諸多清規戒律。所有的劍學仙學典籍,都是對弟子們開放的。修道練劍,要有所大成,一方麵要看弟子的稟賦和修煉,另一方麵,還要看機緣和天意。就算所有的秘典都向弟子開放,但還是有許多弟子受到種種限製,無法學習上等的劍法和仙術。”

    李心白忙行禮笑道:“心白謝過師兄指點!”虛遙子微笑點頭,便將李心白送回了飛鶴台。等李心白駕鶴飛起,他一轉身,便像清風一樣飄去了。

    一回到南昆侖,李心白便迫不及待地翻開了那本仙真訣,隻見前麵幾頁都是空白。到了中間的地方,裏麵便出現了密密麻麻的小字和圖畫。再到後麵,又變成了空白。

    也許,以自己現在的資質,隻能看到其中的一部分吧。好在,裏頭圖文並茂,將築元煉氣、吐納天地精華的方法介紹得很清楚。

    李心白連夜將小冊子裏的那些口訣背熟了。奇怪的是,他一背熟,小冊子裏的圖文竟便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就這樣,李心白白日便根據《逍遙劍譜》來修習“劍逍遙”;晚上便到懸崖邊上去盤膝打坐,修煉仙氣。除了調息、生發人體小宇宙內的精氣之外,外界萬物的一切生氣命力,也在一呼一吸、一吐一納之間進入李心白的體內。一絲淡然若無的氣息,開始在人體小宇宙與外間大宇宙、小周天與大周天之間周流循環。

    仙真訣的原理,就在於在人體內築起一個丹灶,再通過修煉慢慢凝蓄天地道氣,而後結為元丹。這個過程,稱為真藏境。

    元丹混沌煉化,將升華為內月,即體內真氣凝結的一輪明月。內真明月守護丹田,真氣則化為淡淡月色,泠然暢快。這個過程,稱為出塵境。

    月光真氣溶溶煉合,內真明月冉冉升空擴大,其氣將凝成月河。月河之氣流貫體內,可外化為實質劍氣,與天上之真月相輝映,用劍之人,可同時調動內外之月華,化為無上劍氣。這個過程,稱為入聖境。

    月河中的冰雪明月與人體神氣化合,三歸二,二歸一,一歸道,將成陰元神。陰元神渡劫出竅,則可乘天地之正,飛升遨遊太虛。這個過程,稱為天璣境。

    突破天璣境的劍客,即可成為劍聖。

    總的來說,道生萬物,而萬物之中又可見道。修煉的過程,就是一生萬物,萬物歸一的過程。到了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化永,自然與我永壽的天人合一的境界,方為大道之境。

    於是,鬆崖間雲蒸霞蔚的煙氣,流蕩眾山之間的清風,還有日月輝照的光華,都開始轉化為了李心白身體之內的玄氣之源。

    一個多月的修煉下來,除了劍法大為精進之外,李心白更是覺得神清氣爽,體內那股清氣在不斷的循環凝蓄之中慢慢增強。那種源源不斷、百脈舒暢、神魂清虛的感覺,實在是妙不可言!

    到了這個時候,李心白的劍學修習,才算是真正進入了正軌。

    在此期間,遊逍遙再也沒有聚集全道門的弟子進行講學或修習,隻是偶爾有幾次,他現身指點了李心白幾句。

    師父隻負責點路,此外再無限製,弟子可以根據自己的意圖自由修習,最大限度地伸張自身的天性。這也體現了真武宗“順化自然”的宗旨。

    雖然真武宗的四道都同時對弟子開放,但李心白一直留在逍遙道中。單單是一式“劍逍遙”和那玄妙無窮的“仙真訣”,便已讓他練到廢寢忘食。雖然真武宗裏還有許多絕世武學他未曾接觸,但他還是希望自己把手頭上的這兩樣東西學得更加精純一些,再去接觸其他武學。

    一心不能多用。貪多務雜,反而會事事半途而廢。

    -\ 六|九|中|文|書友上傳/-(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