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總體戰(四)

字數:2904   加入書籤

A+A-


    “北方的大草原麵積廣闊又難以辨識方位,將主營置於草原之上,敵軍是根本無法攻擊到的。盡在而且在草原上可以建立起強大的騎兵,出擊時也會相當有利,因為度更快,而且斥候的警戒範圍也更大,所以適當地打點硬仗也成為可能,不像其他兩種情況下戰鬥時間稍微拖長一點就不得不撤退了。”,鄭南臣見趙抗不以為然,又補充問道,“主公您是覺得草原雖大,但主營卻是固定的,隻要敵軍有好的向導,草原地勢開闊,難以有效阻滯敵軍,主營反而更危險嗎?這您就有所不知了,草原上的蒙古人有一種很容易建造和搬遷的帳篷,稱為蒙古包,強度也很不錯,也就是說主營是可以移的,所以隻要注意警戒工作,並不會出現您所說的危險。”

    趙抗笑了,“這東西我倒是真不知道,隻是草原上的主營不可能建在水草貧瘠的地帶,一定離河不遠,所以其實並不像想象的那樣難找,隻不過留意到這一點的並不多。”

    “看來是屬下思慮不周”,鄭南臣稍微有點沮喪,不過他猛然明白了趙抗話背後的意思,“主公莫非對草原也?”

    “沒錯,我們不但要收複失地,還要徹底消除胡人對中原政權的威脅,對此我們早已有了全盤計劃,但是現在還沒到告訴你的時候。”,說到這裏趙抗突然又笑了起來,“不過由於你的提醒,我還真現了一個好地方,吐蕃諸部倒是符合我們的條件,唯一的遺憾大概就是高原苦寒,人口繁衍困難了。不過隻要控製了那裏,整個西域都將被完全壓製,對我們最後的目標是大有裨益。隻是這塊從未被外族征服過的土地,該怎麽辦才能完全控製呢?”

    鄭南臣想不到趙抗的野心竟然如此之大,震驚之下竟然沒有注意到趙抗的用詞“我們”。自己才投效一天,趙抗便如此信任,這令鄭南臣很是感激,但他也明白過猶不及的道理,不敢再談下去,可趙抗似乎沒有放他走的意思。

    “別急著走,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沒說呢!”,趙抗一把抓住告辭的鄭南臣,將他拉回到座椅上,“你應該知道了吧,我的軍隊原先基本都是山賊,難道你不想知道我是怎麽做到的嗎?”

    關於這點鄭南臣確實很好奇,再加上也不敢違逆趙抗的意思,便靜下心聽了下去。

    “如果動用官府的力量,由於假意招安實則誘殺的先例層出不窮,山賊在麵對官軍時必然同仇敵愾,血戰到底,這樣的話我根本無法收為己用。而以江湖中人的身份降伏他們,性質便隻是山賊間的火並,人員損失小而他們也更易服從。這是因為江湖中人與山賊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都與官府處於對立麵。所以,要將來源混雜的力量整合起來,關鍵在於求同存異。”,講到這裏趙抗也有些累了,但還是揉了揉眼睛,準備將最後的幾句話講完,主要是他訓練軍隊的方法。

    在聽完趙抗變態的訓練方法之後,鄭南臣隻覺得背脊上涼颼颼的,不過比起訓練方法本身,他更驚訝於幾乎無人反抗這一事實。趙抗也毫無保留地給出了他自己的解釋,“這很簡單,先,我的尺度控製得很好,始終隻有少數人受罰,因訓練致死的就更是極少數,這樣便不會出現全體性的暴動。而我一開始分出一半人進行監督,有他們的鎮壓,受訓人員就算全體暴動也隻是找死而已,在明知反抗必死的情況下,根本不會有幾個人出來反對我。何況雖然軍法嚴酷,但卻非常公平,而且訓練出色的還有獎勵。當一期訓練完成後,他們內部的矛盾已經產生,哪兒還有精神反對我呢?”

    “但是內部矛盾激化,軍隊哪兒來的戰鬥力啊?”,這一點令鄭南臣相當不解。

    “其實內部矛盾並不一定是壞事,隻要沒大到無法化解的地步就沒關係,要不是他們彼此嚴格監督,訓練效果也不會那麽好。”,趙抗又笑了笑,“何況訓練內容中的大部分都是增強他們對我的服從性,由於在分段訓練階段完成後我將他們打散重編,原有的那點矛盾因為不常見麵而煙消雲散,而這時他們的服從性都已經建立起來,訓練難度大大降低,便不需要再人為製造矛盾了。說到底,那隻是初期所用的權宜之計罷了,你訓練過軍隊,應該知道訓練新兵是最難的。”

    “原來是這樣,屬下明白了。”,鄭南臣也笑了,趙抗的方法看來特別適用於對付那些問題人物。不過既然這樣做能令他們改邪歸正,那麽這也算是以惡的手段來行善了。鄭南臣連趙抗處理百姓的那些方法都能接受,他自然不會拒絕學習相對來說要“善”得多的訓練方法了。

    雖然對鄭南臣很欣賞,但是趙抗並不準備破格提拔他,因為他的軍隊並沒有這樣的先例。所以鄭南臣他們一開始最高隻能當上排長,之後就得靠累積的功勳謀求升遷,但見慣了不公的鄭南臣對此倒是頗為讚賞。

    “這”,趙抗雖然猜到吳璘會來送行,但是搞這麽大陣仗就大大出乎他意料了。吳璘竟然帶來了三千多名全副武裝的士兵,這也太誇張了!

    “該不會有什麽問題吧?”,趙抗不由有些疑神疑鬼起來,對部下吩咐了幾句,以防萬一。趙構的皇權還不算非常穩固,武將之間火並的事也不是沒生過,吳璘這段時間雖然與趙抗相談甚歡,但是將別人想壞一點總不會吃虧。

    “吳大人,您這?”,由於事情確實奇怪,趙抗立刻就提出了疑問。

    “殿下,臣既然送了些軍官給您,那當然得配上士兵了。”,吳璘壓低聲音答道。

    “你是說這些兵是送給我的?”,趙抗立刻就愣住了,他現在眼力也相當了得,當然看得出那三千多人可大都是難得的精兵,而當初跟著自己剿匪的那撥人赫然也在其中,顯然吳璘這樣做並不是一時起意。可是從這些人的精銳程度來看,他們走後吳璘所部的實力恐怕要損失數成,這份禮物實在太重了,即使是趙抗,也有點受不起。

    但吳璘的態度卻很堅決,“軍隊是幹什麽用的?不是殺敵用的嗎?他們留在臣的手下無仗可打,實在是浪費才能和青春。而且這些士兵與金軍都有血海深仇,整天嚷著要殺光金軍為家人報仇,和議達成後臣花了很大的力氣才將他們的情緒穩定下來,可這總不是長久之計。正好殿下您來了,臣也藉機丟掉這個包袱”(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