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曹刺史安定濟北

字數:1839   加入書籤

A+A-




    荀貞細問之。

    卻原來:前日夜間,劉岱巡營時,被數名兵士暴起刺殺,刺殺者旋即被抓,經嚴刑拷打,招供他們是太平道的信徒,慨然赴刑,臨死前猶高呼“黃天當立”不已。

    戲誌才說道:“劉公山與濟北黃巾攻守久矣,此數兵既是黃巾賊子,緣何現在才行刺?”

    袁綏猜測說道:“大約是以前沒有動手的機會?”

    荀貞問道:“兗州兵現下情形如何?濟北黃巾可有趁勢進襲?”

    “鮑濟北適在營中,與州別駕、治中及諸營將安鎮軍中,兗州兵並無大亂,濟北黃巾得訊後,聚眾奔襲,未能拔營,已然撤退。”

    荀貞記得,原本曆史中,似乎就是劉岱被黃巾所殺,隨之,曹操乃得為兗州刺史,因又沉聲問道:“公山被刺,兗州無主,接任者誰也?”

    “目前尚無消息傳來。”

    消息很快就傳來了。

    兩天後,得到州報,袁紹表曹操為兗州刺史。

    緊接著,數道有關兗州戰情、政情、軍情變化的軍報接踵傳至。

    第一道是:濟北黃巾在短短數日內,接連發動了三次猛攻,都是試圖趁兗州兵主帥被刺的機會取勝,鮑信親身力戰,夜不釋甲,硬是在不利的局麵下,抗住了濟北黃巾如潮水般的進攻。

    第二道是:兗州的州別駕王彧、治中萬潛代表州府趕到東郡,迎曹操上任。

    第三道是:曹操的行動很迅速,繼遣曹仁、史渙入駐穀城後,他親領兵進屯臨邑。臨邑在穀城的北邊,兩縣相距六七十裏而已,俱與濟北國接壤,曹操、曹仁南北呼應,形成了掎角之勢,直接威脅到了濟北黃巾的西翼,給現駐東平國西北部的鮑信等營形成了有力的支援。

    第四道是:曹操遣校尉劉若、別部司馬鄧展、司馬文稷等引步騎,擾擊濟北黃巾,用實際的軍事行動策應鮑信。濟北黃巾兩麵受敵,又積雪消化,不利行動,於是暫停了對鮑信的攻勢。

    七八日的功夫,兗州易主,曹操與鮑信互相配合,在劉岱死後,及時控製住了濟北的局麵。

    雪連著下了四五天,昨天起,雲散日出,屋頂的積雪融化,順著屋簷淌落,聞之如泉鳴。庭院中的樹木,雪洗過後,於陽光下,不顯蕭瑟,使人覺得挺直。

    才納了糜英為小妻,糜英的背後是糜家,往大了說,是徐州的豪姓,荀貞本不應冷落她,卻因了兗州的情勢變化,他已好幾天沒有見糜英,連與州府、幕府的重臣們議商應對。

    最主要的議商是有關明年開春後,攻取濟南國的這個原定計劃是否需要做出調整。

    打濟南國有一個前提,即是:劉岱的軍事能力不行,困於濟北不得旁顧。

    如今兗州換了曹操,曹操的決斷、軍事能力都遠強過劉岱,早年他打董卓時,固然兵敗,但在袁紹、張邈等皆按兵不動的情況下,他敢於和鮑信進擊,可見其決斷和敢於進取,近年以來,他平定東郡、從劉岱擊濟北,前不久襲克貝丘,不僅決斷和敢於進取依舊,而且在戰場上的表現也是突飛猛進,對兵法能夠活用,近乎“運用之妙,存乎一心”了,絕非劉岱可比。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