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局勢
字數:4367 加入書籤
***本章節來源六九中文 請到六九中文閱讀最新章節***
有幾個放羊人做向導,尚旭東親自帶領了兩個營的官兵,翻越了長城,對直軍建昌營進行了襲擊。
建昌營突然受到襲擊,再加上力量對比懸殊,很快就全營投降。
隨著建昌營的覆沒,董師麵臨著被兩麵合擊的危險境地,被迫撤退,潰敗南去!
張部跟蹤進入冷口後,追擊部隊先鋒已達灤州境內。當天夜間,由於作戰行軍以來,部隊行列極為零亂,雖然敵人退卻,整個戰局尚未判明。
次日早上,王翰林出外視察地形,張宗昌問道:“你一夜未睡,出去做什麽了?”
王翰林笑著說:“我去外麵視察地形,以防萬一。因為軍隊零亂,假若敵人打槍,就會不可收拾。看好地形,我們可作準備。挨過今夜,明天我們就可以去繳吳佩孚的械了,那時就要大發其財了。”
張宗昌攻占灤州,就意味著直軍的後路已經被奉軍截斷,山海關、秦皇島間的直軍處於奉軍的包圍之中。
張宗昌攻下玉麟山,打進冷口,為了直搗山海關方麵直軍的後方,經晝夜急行軍,到了灤州附近。張部除留許琨團防守灤河南北兩岸,阻止石門寨方麵退卻之敵而外,其餘部隊搶占灤州車站,將路軌切斷後,便分頭截擊敵軍!
奉軍和直軍主力在榆關地區對峙數日後,戰事日趨激烈。
直軍處於守勢,居高臨下,占據地利優勢。但是奉軍精銳部隊第三軍在張學良,郭鬆齡的指揮下,前仆後繼,奮勇仰攻,雙方死傷慘重。
十月七日,在奉軍的強烈攻勢下,直軍力不支敵,九門口被奉軍攻破。直軍第十三混成旅旅長馮玉榮見守城無望,畏罪自殺!
由於榆關前線形勢危急,吳佩孚急調後援部隊迅速開赴前方,自己也離開北京到灤州坐鎮。很快,吳佩孚前往榆關巡視戰況,親自督戰,使直軍前方的形勢得以穩定下來。
而在榆關激戰的時候,熱河戰線的奉軍也占領了赤峰。緊接著,直軍第三路軍爭奪赤峰,卻不攻而克。原來,這一路的奉軍已經奉命向榆關秘密移動,攻占赤峰的目的不是占領,而是為了調動直軍。
奉軍將主力集中在榆關一帶,發動全線猛攻,先後攻占了石門寨,山海關,並且開始進入關內。
吳佩孚憑關據守的作戰企圖失敗後,率部退至秦皇島,又以艦隊運兵三萬餘人,向榆關方向支援,企圖挽救直軍的頹勢。
而這個時候,馮玉祥班師北京,發動政變,更是讓直軍部隊軍心大亂,雪上加霜!
事實上,在第二次直奉戰爭剛剛發動的時候,馮玉祥,王成斌,胡靜怡,孫玥等人就設想了兩種計劃:
一種是吳佩孚打勝了,他們就將自己的軍隊集中到榆關,阻止吳軍回來,同時逼迫曹錕任命吳佩孚為東北三省的巡閱使,這是排吳不倒吳的計劃。
另一種是吳佩孚打敗了,他們就回師北京,發動政變,這是曹,吳並倒的計劃。
十月十五日,王成斌和馮玉祥在古北口會麵時,就預見了戰爭形勢的發展將不利於吳佩孚。
十九日,馮玉祥接到總部參謀長張放眼的急電,催促馮玉祥部按照預定方針方案發起攻勢,以策應榆關方麵的作戰,電文中有“大局轉危為安在斯一舉”一句話。
同時,馮玉祥看到戰情報告,得知直軍在榆關之戰中損失慘重,已經勢衰力竭。
在這個情況下,馮玉祥認為回師北京的時機已經到來,便電令孫玥迅速將駐防大名的軍隊調回南苑,同時下令所屬部隊將後隊改為前隊,即刻回師北京。
馮軍沿途割斷電線,封鎖消息,並且以晝夜兼程七十公裏的行軍速度,迅速殺回北京。
十月二十二日晚上九點,馮軍第八旅,第二十二旅兩部率先開回北京。隨後,陝軍胡靜怡師也開進通州,隔斷了吳佩孚與京東方向的聯係。
十月二十三日,陸軍檢閱使兼第十一師師長馮玉祥,陝西陸軍第一師師長胡靜怡,大名鎮守使兼第十五混成旅旅長孫玥聯名發出了呼籲和平的通電。
在電文中,他們把直奉戰爭說成是吳,張兩人的私鬥,痛斥吳佩孚“憑戰勝之餘威,挾元首以自重,視疆吏若仆從,逞一人之忿,興孤注之師……業經電請大總統明令懲警以謝國人,停戰言和用蘇民困”。
馮玉祥在此采用了倒吳而暫時不倒曹的辦法,還想利用曹錕這個傀儡總統來束縛前方的軍事,以製止吳佩孚的反抗行為!
由於馮軍秘密回師北京,曹錕在二十三日上午接到通電後才知道馮軍回京。隨後,孫玥率兵進宮,以保證“總統”的安全,同時,逼迫曹錕表態,給吳佩孚一個適當的名義讓他體麵下台!
二十四日,內閣通過決議發表四道命令:一,停戰言和;二,撤銷討逆軍總司令等名義;三,解除吳佩孚的直魯豫巡閱使及第三師師長等職位;四,任命吳佩孚為青海督辦。
二十五日,公府衛隊曹世律旅被繳械,從此,曹錕便處於馮軍的直接監視之下。同日,馮玉祥,王成斌,胡靜怡,孫玥等人在北苑召開會議,決定組織中華民國國民軍,馮玉祥為總司令兼第一軍軍長,胡,孫二人分任副司令兼第二,第三軍軍長。
另一方麵,吳佩孚在榆關前線接到馮玉祥十月二十三日通電後,當時大吃一驚,但又疑心張作霖捏造出來的假通電,以迷惑軍心。
二十四日,查明情況屬實後,吳佩孚又寄希望胡靜怡未必加入政變當中,立即任命胡靜怡為第三軍總司令取代馮玉祥,並派張驚擾到通州傳達命令。
結果,張驚擾被胡靜怡扣留起來。
二十五日,一切真相大白,吳佩孚才心慌意亂地把前方作戰任務交給張福來主持,自己率領第三,第二十六師各一部約八千餘人回救北京。
二十六日,吳佩孚把司令部設在天津,軍隊達到楊村布防,對馮軍采取守勢,以待後援。
此時,吳佩孚唯一的希望就是調動齊全元,孫傳芳的軍隊由津浦路北上,調動李濟琛,蕭耀南的軍隊由京漢線北進,兩路夾擊進攻北京。
北京政變後,津浦路成為直係軍閥貫通南北的主要交通線,而山東督軍鄭士奇,是一個對直係懷有敵意的皖係軍閥。
在這種情況下,吳佩孚如果放棄榆關停止對奉係的戰爭,把全部兵力調到津浦路上來,就有可能控製這條交通要道,以便與山東,河南,江蘇,浙江各省的直係力量連接起來,使自己戰敗後轉入到一個進可以取,退可以守的機動地位。
可是,吳佩孚沒有考慮到這一點,仍然把主力擺在榆關不動,自己僅僅抽調少數兵力回救北京。
而此時,榆關直軍因為北京發動政變而軍心動搖,已經不可能與聲勢方張的奉軍相抗衡。
在此期間,由於北京政變後情況不明,各省直係軍閥對吳佩孚還抱有幻想,甚至,發出了助吳討馮的通電。
但是,各省援助直軍尚未開動,馮玉祥,胡靜怡的軍隊已經達到廊坊,準備進攻天津。此時,在天津做寓公的張紹曾,看到吳佩孚的地位十分危險,便充當中間人,奔走於北京和天津之間,協調馮,吳言和,但是,這種調停無任何效果。
二十八日,榆關戰事發生急劇變化,由平泉,冷口入關的奉軍張宗昌部,從側翼占領灤州,截斷了榆關直軍的歸路和榆關與天津之間的交通幹線,因此,榆關的直軍土崩瓦解,從榆關潰敗下來。
三十一日,奉軍占領了榆關和秦皇島,繳獲了直軍槍支三萬餘支,吳佩孚多年經營的直軍主力至此也已經基本瓦解。
至此,第二次直奉戰爭從九月十五日起到十一月三日止,一共五十多天,以直軍主力的全部覆沒和吳佩孚的狼狽遁逃而告結束。
-\ 六|九|中|文|書友上傳/-(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