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太後駕到 4
字數:3484 加入書籤
又一村,取自6遊《遊山西村》: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現在又一村的位置靠近鏡湖,在不遠就是情人湖,也算有山有水。為了不讓這個平地而起的建築破壞鏡湖的美觀,我在整個小區外都栽種了一圈樹木,在小區裏麵也是,隻要過上一兩年,等這些樹木都長出了新的枝葉,整個又一村將被綠色覆蓋。而在不久後一條馬路將從商業街經過又一村直通情人湖旁邊我計劃修建的那個賓館。而又一村和商業區,賓館將會成為這條路上的三大景觀。
我在前麵引著路,和太後步入了又一村,在後麵跟著王爺等眾人。
又一村每排房屋之間間隔有八米左右,這八米按照我的計劃現在在兩麵靠經房子的地方有三米左右的水泥路麵,在中間兩米,則全部采用青石鋪成,上麵修建了一些長方形的花台,花台中間主要是栽一些花草或者矮小點的樹木,在花台的兩頭栽的是比較大棵,而起枝葉能夠展開很寬的大樹。花台之間大約有五米的間隙,裏麵設立了一些石桌和石凳,還有些雕刻,比如獅子老虎等等。這是方麵老人在空閑或者遊人休息之用。由於移栽樹木已經初秋,所以栽下的大樹都僅僅是些沒有枝葉的樹幹,過上兩年,花台之間的那些間隔將成為最好的休息場所。
整個路麵微微呈拱形,在靠進房屋的地方有一條暗溝,在下雨的時候雨水將向兩邊直接通過暗溝上麵的泄水口流入暗溝,在通過管道直接排進鏡湖。這樣即使下雨也能保證街麵上沒有積水。
在路的兩邊就是居民的房屋,一樣的青瓦,一樣的青磚,大小一樣而筆直的灰縫,這些簡單的幾何圖形在經過工人一加工變成了一幅幅美麗的圖畫。
在每家每戶的大門口,都掛著兩個紅燈籠,而這些房屋的主人都站在了自己的門口,在我們走近後,都深深的彎下了自己的腰,用一個深深的鞠躬來表示對我們的感謝,而當我們經過時,相對的兩家幾乎同時點響門口的第二掛鞭炮,來表示對貴客的尊重。
太後在周婼的攙扶下,慢慢的走過一家又一家的門,看著一張張樸實,現在充滿感激的臉,體會他們那深深的一鞠躬帶來的感激,那是沒有絲毫的嬌作,沒有絲毫的勉強,更不是在別有用心人指揮下的不情願,而完完全全是處於內心真正的感激。她不時扭頭看著走在自己旁邊的那個年輕人,心中則難以平靜:身在帝王之家,擁有無比高貴的血統,擁有可以掌握別人生死的權力,但是唯一不能按照自己意願掌握的就是民心。百姓不在乎你的權力,不在乎的你的地位,在乎的是誰可以改變他們的生活,可以讓他們穿暖吃飽。那麽即使你僅僅是一介草民,你也可以擁有曆代帝王苦苦追求卻難以把握的民心。
說實話太後現在有些悲哀:自己貴位太後,但現在在這些普普通通的百姓眼裏,自己在他們心中的地位還不如眼前這個年輕人。他們的那一鞠躬,那陣鞭炮,更多是因為他,反而自己感覺自己在粘他的光。
旁邊的周婼似乎看出了太後心中的沒落,輕輕的拍拍太後的後,輕聲道:“皇祖母,你看這裏這麽樣?”
太後微微一笑,道:“這裏真不錯,那天我走不動了,定要向那小子討一座宅子作養老用。”然後微微一歎氣,道:“可惜啊!”
周婼的眼睛也頓時一黯,她明白太後說的可惜是什麽意思:一是意思是此人個人才,在短短的半年時間,改建貧民區,製定推廣合同製用工,整合船行,製定規範,建立商會,每一樣都看出了其與眾不同的想法和眼光,而這些一實施,不但讓他和於他合作的其他三家上淩人氣急劇上升,更為以後四家滾滾而來的財富鋪平了道路。而他現在基本都成了四家之,即使李如剛都不得不承認這個事實。按照現在的進展,隻要短短的幾年時間,上淩將極其可能越京城成為大周第一大城市。
但是可惜這樣的人才卻不願做官,不能為朝廷所用。而太後的第二個可惜大概就是為她所,當初的賜婚,如果靠婚姻關係來約束這個人,把他和皇家綁在一起,現在在周婼眼裏看來,也算個辦法,但是這人是抗旨都不願意,而此時的周婼也深深體會到了當初景王的苦心。
想到這裏,周婼悄悄的回頭,看了看在走在我背後的飛雪等人,心裏不由得有些酸楚。然後在眼神複雜的看來了我一眼,微微歎了一口氣,臉上立即恢複了笑容,對著我說道:“鄧家主,不妨引我們到房子力看看?”
我微微一愣,道:“也好!”便帶著她們走進旁邊的一間房屋。
這家是典型的三室一廳的布局,前麵客廳和兩間房屋,在後麵是另外一間臥室和廚房,廁所。
房屋的主人是個大嬸,看我們向他家走去,先是一愣,然後馬上高興起來,連忙把我們引進去。
客廳大概有2o多個平方,而兩間臥室各有1o多個平方,原來我我還計劃掉頂,但那是房屋晚上照明多為油燈和蠟燭,吊上了定多少些會很難看,便放棄了這個計劃。房屋內的牆麵就和外麵不一樣,全部用石灰處理成了白色,在牆角下麵還有油漆刷了大約15公分的踢腳線。
而後院在相被的兩家之間的圍牆取消了一段,水井也改成了兩家合用一口井,節約了勞動力。
進屋後,太後先輕輕摸著嶄新的桌子,然後一間間屋看過去,接著還到了後院,不時問問我一些相關的話題,她特別對房屋的排水感興趣,在這上麵問了不少問題。而我則耐心的一一講解,
在仔細看完屋裏的一切後,我領著太後繼續向前走去,這排房屋的盡頭是片竹林,竹林裏一條青石板鋪成的小路通往一扇掩著的門,當走近時,已經能聽見裏麵傳來朗朗的讀書聲。這就是和第一排房屋最先投入使用的學堂,在經過二個月後,門口的那些竹子已經全部成活。儼然已經有了一種翠竹柴門讀書聲的意境。
太後明顯有些驚奇,問道:“這裏還有所學堂?”
我點點頭,道:“這些百姓的小孩子比較多,但一般的學堂他們都讀不起,所以草民在此改了間學堂,專門教這裏的孩童讀書識字。”
太後點點頭,讚道:“不錯!我們就繞道而行吧,免得打攪了他們!”
我連忙說道:“是!”剛才我不經意的回頭,才現在我們的身後不知道什麽時候已經集聚了很長的長龍,除了迎接太後的達官貴人外,還有不少是本地的百姓,要是這些人全部湧進學堂,那還不把學堂給擠爆了?
太後在上淩一共呆了三天,這三天給我感覺她不是來遊玩的,反而更多是來考察的,在這三天,她不但去了船行,修建中的商業街,還去了商會總部和一些加入商會的小作坊,看完後還叫人作了詳細的紀錄。
如果說齊公公帶來的朝廷的聖旨給我們組建商會定心丸,那麽太後的親臨,則是給上淩民間這些改革上添了把火,由四家起的一些變革,在上淩民間得到了順利的進行。上淩,也因為太後的到來,加快邁向大周第一大城市的步伐!(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