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九零章 圍棋十決第一決

字數:5595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重生之圍棋夢 !
    李小強和古大力的比賽進行到下午4點半鍾,觀戰室重新開始熱鬧。本來從升降賽的角度來說,這盤棋已經沒有什麽看頭了,黑棋的優勝巨大無比,但是現在還有另外一個懸念:古大力能否一盤棋贏李小強兩次?
    本來這個問題是沒人注意到的,不過聽張大記者無意提起,大家再看兩位對局者後麵的招法:李小強不再過分手和無理棋亂飛,他的招法開始變得嚴謹。而古大力雖然形勢大優,但在棋盤上依然寸土必爭,每步棋都不肯退讓。
    這個時候大家心裏就清楚:這棋下到現在,兩位對局者真的開始用另外一個標準來對待這盤棋了。
    “有希望啊,黑棋好像真的有希望啊。。。”
    最先興奮起來的是孔二傑和“牛哥”等年輕棋手。大家回顧起已經結束的9盤棋,目前新銳方麵隻贏了盤棋也全部都是小勝,包括張栩贏的那盤2子局,最後盤麵上的差距並不大。
    這最後一盤棋就算獲勝,也改變不了新銳方麵整體失利的事實,如果古大力能夠“大勝”李小強,按分先的標準也能贏,那別的不說,至少能幫新銳棋手方麵挽回一些麵子。
    “你們那邊點目的情況怎麽樣?”聶旋風對孔二傑等人詢問到。
    像點目這種“粗活”,老聶自然是不用自己動手的。聽了聶旋風詢問,孔二傑代表大家回答:
    “目前還有點亂,不過應該是黑棋稍好吧,剛才我們點目的結果是黑棋盤麵好個7到8目左右。”
    “啊!?好這麽多!哈哈哈,這次我看小強還怎麽猖狂,這局麵的官子不難,看來大力還真的很有希望一盤棋贏他兩次。”
    老聶說“這局麵官子不難”,這話他還真的不是亂說。圍棋中真正難收的官子,往往是那種“鋪地板”的棋,尤其是那種沒有中盤戰鬥,布局結束後就直接收官的棋,很多棋手碰到就頭疼。而像今天這種經過大砍大殺的棋,由於棋盤上的棋子密密麻麻,這樣一來,那種價值特別大的大官子反而比較少,收起官來反而會相對容易一些。
    不過今天的情況還好,棋盤上的大官子雖然不多,但還有很多地方還沒定型,這就給了李小強大把周旋的機會。
    下午4點半鍾,雙方開始正常收官。到下午5點鍾,雙方都進入讀秒的時候,這時全局180多手,本場比賽也終於快要分出勝負了。
    研究室內,大家依然在對古大力進行表揚。張大記者笑著說道:
    “都說古大力的官子差,從今天這盤棋來看,人家大力的官子也並不差嘛。嘖嘖,這手筋秀的,就算是拚官子,這段時間小強好像也並非沒占到什麽便宜吧。”
    聽了張大記者的話大家都笑,說古大力官子差,那隻是指他有時候比較粗心,有時候收官比較毛糙。這就給人“古大力官子差”的印象。其實真正的官子技巧,古大力當然不會比任何人差。
    而且還有一點,古大力是力量型選手,大凡力量型棋手基本上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非常擅長發掘官子手筋。在這一點上可以說古大力和李小強非常相似,
    好巧不巧的,由於今天這盤棋的特殊性,棋盤上大官子已經不多,反而是中小官子到處都是,這種局麵就非常有利於手筋官子的發揮了,這也正是這段時間古大力能夠和李小強抗衡的原因。
    當然李小強的官子功夫也不是白給,當李小強真正發揮,就連李石佛都沒有把握,更別誰是現在的古大力了。
    下午5點多一點,經過幾十回合的官子較量後,這盤棋的勝負再次變得撲朔迷離。
    是的,由於古大力的出色發揮,可以認為李小強在最近這段時間的官子階段名沒有占到什麽便宜,但李小強成功的做到了一點,就是再次將局麵導向混亂。
    本來隨著棋盤上的手數增多,整盤棋應該越來越接近終點才對,可是有了最近這幾十手棋,大家不僅已經看不清勝負,反而覺得現在距離終局還是很遙遠的事情。
    “攪啊!真能攪啊,不過這才是小強嘛,能把小強逼到這個地步,我覺得大力最後就算是輸了也是雖敗猶榮。。。”
    看到李小強最近的招法,聶旋風在那樂嗬嗬的直搖頭。老聶的話裏有兩層意思,第一是目前的形勢確實是李小強不利,起碼李小強自己這樣認為,否則他也不用用上那麽多攪局手段。第二是麵對李小強猛烈追擊,老聶已經對古大力信心不足了,否則他也不會說出“雖敗猶榮”這樣的話。
    李小強所謂的“攪局手段”其實很簡單,他無非是在棋盤上製造了多處劫爭。所謂“臭棋怕打劫”,在圍棋的官子階段,如果想要製造混亂的話,那麽想辦法製造劫爭,在打劫中尋找機會,這簡直是最常見和最行之有效的辦法了。
    現在李小強就是在用這種辦法對付古大力,而且他還不是在打一個劫,他在棋盤上到處煽風點火,同時製造出3,4個千奇百怪的劫爭,雖然這都是一些價值不大的“官子劫”,但這樣的局麵無疑讓聶旋風看得頭疼。
    為什麽說製造劫爭是最有效的攪局手段呢?除了打劫就必須涉及劫材,這屬於全局性的問題,還涉及到“官子劫”的一個特點,和普通的官子相比,“官子劫”的價值存在不對等性。
    簡單的說,例如一個普通官子,我們說這個官子價值“後手8目”,那麽這個“後手8目”對黑白雙方來說都是一樣的。如果黑棋是後手8目,那麽白棋肯定也是後手8目。
    但是“官子劫”的價值就不一樣了,一個“官子劫”對黑棋來說可能是價值10目,但對白棋來說呢,它可能價值2目,也可能價值20目。
    這就是價值的不對等性了,我們經常聽到“某某劫黑輕白重”,說的其實就是這個意思。為什麽說“臭棋怕打劫”呢?打劫最難的地方就是難在這裏了。對於這種劫爭的判斷和取舍,別說是一般人了,就算很多頂尖高手都會頭疼。
    今天這盤棋,李小強就是在用這種方式考驗古大力。
    那麽古大力通過了考驗了嗎?至少從表麵上看,古大力好像是通過了。
    下午5點半鍾,隨著棋盤上的形勢逐漸明朗,老聶重新開始活躍,他又開始在觀戰室裏大呼小叫。
    “怎麽樣怎麽樣?現在黑棋領先多少?。。。什麽?你們判斷是領先7目?這個數字應該是沒什麽疑問吧?。。。沒有疑問就好沒有疑問就好。。。哈哈,這個數字可有的尷尬呀,那麽這盤棋算是中國規則好呢,還是算日韓規則好呢。我看這個問題我們就不用操心了吧,還是等賽後讓小強自己來挑吧,他認為自己贏就贏,他認為自己輸就輸。。。”
    目前日韓規則是貼6目半,而中國規則是貼三有四分之三子,也就相當於7目半。因此領先7目還真是一個很尷尬的數字。不過這一切都無關緊要,如果這盤棋真被古大力領先7目的話,那李小強無論任何都會很尷尬。
    因此老聶說這句話的時候,他一張老臉笑得像盛開的菊花。這時候的他,已經在想象賽後自己在詢問李小強時,他一臉糾結的尷尬模樣。
    那麽李小強現在在幹什麽呢?李小強現在是很糾結,不過他的糾結可和聶旋風完全不一樣。
    “到底是就此收手,還是把你們降到2子呢。。。”
    對局室內,李小強含笑看了一眼對麵的古大力,他有點糾結的這樣想到。
    是的,古大力並沒有通過考驗,由於棋撐得太滿,他在最後關頭還是出現嚴重失誤了。問題出現在黑棋的6枚棋子上。
    這6枚棋子,可以看出是黑棋一塊棋的尾巴。從表麵上看,這6枚棋子的安全沒有任何問題,但李小強知道,這6枚棋子和自己的大塊聯絡並不完整,李小強已經看到一個隱蔽的手段,可以把這6枚棋子吃成“接不歸”。
    必須指出的是,這個“接不歸”一開始並不存在,否則以古大力的水平也不可能沒有看到。隻是在剛才的打劫過程中,古大力為了追求效率把棋下得太滿,他不小心緊了自己一口氣。
    有點水平的棋迷都知道,圍棋中的“接不歸”和“氣緊”是有很大關係的。沒有緊住氣,那麽“接不歸”的手段可能就不成立,如果緊住了一口氣,那麽這個手段可能就成立。
    在大部分情況下,圍棋中“接不歸”都是非常簡單的手段,非常初級的手筋。想吃職業棋手一個“接不歸”,可以說除非人家故意讓你吃,否則你想都別想。
    可偏偏就在今天,這樣的好事就讓李小強碰上了。這裏麵2個原因,第1是古大力都把注意力放在打劫上麵了,第2是這個“接不歸”確實比較隱蔽,外麵好像還存在很多口氣,怎麽看都不能做出“接不歸”。要不研究室的聶旋風為什麽同樣沒看到這個手段呢,這就說明了這個“接不歸”的隱蔽程度。
    但是李小強是什麽人,在古大力出現失誤的一刹那,李小強就發現了這個“接不歸”,但是現在要不要下手呢?李小強糾結了。
    這個“接不歸”完全是白來,吃6個子相當於獲利12目,12目減去黑棋目前領先的7目,最後白棋將比黑棋多5目。
    這盤棋是白棋讓先倒貼4目,如果白棋多5目的話,最後白棋將以1目獲勝嗎?那不是李小強為什麽不下手?
    要知道賬不是這樣算的,如果白棋這個時候就下手,那意味著白棋需要放棄那個劫爭,這個劫爭價值雖然不大,但對白棋來說也有2目。因此李小強如果這個時候下手,那麽白棋最後就隻能盤麵領先3目。
    現在知道李小強為什麽糾結了吧?他想要達成盤麵5目的前提,除了要吃到這個“接不歸”,還要打贏那個劫。
    這就需要用上傳說中的瞞天過海了。李小強知道,現在的古大力肯定是沒看到這個手段,但是他會一直看不到嗎?他如果隨時注意到這個手段怎麽辦?
    思前想後,李小強還是覺得瞞天過海,這是給自己一個機會,也是給古大力一個機會。
    李小強最後成功了嗎?
    下午6點鍾差一點,當李小強打贏那個劫,當李小強開始施展一係列“滾打包手”手段,那個“接不歸”無比清晰的出現在古大力麵前。
    古大力頓時傻了眼!
    李小強vs世界最強新銳對抗賽最終局,李小強以1目的優勢擊敗古大力,令人震驚的將新銳棋手降到2子。
    獲勝後的李小強異常開心,他老氣橫秋的教訓古大力道:
    “大力呀大力,平時就叫你要加強學習。圍棋十決中的第一決叫什麽?那就叫不得貪勝啊,你今天,不就是輸在這上麵了嗎。。。”
    可憐的古大力欲哭無淚。
    結束了和新銳棋手的對抗賽,李小強把所有注意力集中到和李石佛的“八番棋”上。(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