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中軍帳中掉書包
字數:3158 加入書籤
就在厲天閏的湖州軍被四麵圍困的第三天早晨大越國兵部尚書王歡奉皇命風塵仆仆的帶著二十名侍從趕到祝塘的石寶大營。王歡見軍兵進去通報之後出來迎接的不是石寶而是他的兒子石金貴不免心中不快:難道老東西還跟我擺架子?卻聽石金貴躬身施禮說:“王老大人遠道而來小侄未能遠迎還望恕罪。家父身體不適不便起身正在帳中相候。”王歡一驚:在路上聽說厲天閏兵敗被圍原以為隻有石寶可以出兵相助沒料到他也指望不上了。
他跟著進到帳中見石寶一條腿纏著繃帶正側身倚在榻上連忙問:“老將軍何至於此?”石寶口打哀聲:“昨日末將得知厲將軍被宋江圍困便引兵前去解救不想半路遇到宋軍阻截交手中挨了那楊誌一刀兵敗而歸。”王歡倒吸一口涼氣:“這麽說老將軍也不是忠義軍的對手?”石寶苦笑一下:“咱們平日也算有些交情我就實情相告。我帶兵剛來祝塘的第一天二兒子銀貴就與宋軍交了手結果失手遭擒。數日來我與宋江幾度交兵都沒能取勝。你們在朝中可能會認為我膽小怕死畏刀避箭其實我是深知與宋江之間的差距故此才謹慎用兵。本想著與厲將軍兵合一處之後可以依仗人多勢眾偏偏他又獨斷專行跟譚都督招呼都不打就獨自去抄宋江後路結果搞成這個樣子。那宋江是善茬嗎?人家也是身經百戰軍中又有智多星那般的軍師相助豈會中你厲天閏的計謀?皇上擔憂戰事心中急躁在下何嚐不是心急如焚?奈何那宋江的梁山軍馬不是等閑之輩本應以靜製動後製人方有一線勝算現在卻搞得如此被動!”
石金貴插言道:“本來家父是有一套對付宋江的打算的沒想到被厲天閏這小子全給攪亂了!家父明知湖州軍被圍之後宋江必然在我們前去救援的路上埋伏重兵劫殺本不應該即刻出兵解圍可又不敢不出兵。不然的話你們在朝中隨便參上一本我們就受不了啊!不管將來厲天閏是死是活皇上都會遷怒家父所以明知是火坑家父也要往裏跳啊!”說完委屈的眼淚都要出來了。
石寶說:“在下並不是怕死隻是咱辛辛苦苦建起來的大越國經不住這樣的折騰啊。手下的弟兄們也不能就這樣白白送命。”王歡動情的拉住石寶的手:“老將軍報國之心天地可鑒。都是厲天閏少不更事節外生枝。老將軍隻管安心在營中養傷軍中之事怎樣穩定就怎樣來再不要投鼠忌器自亂方寸了。將來有什麽事情我自會替你分辨。”
石寶多日來終於找到一個理解自己的人一時也是內心洶湧說不出話來半晌才問:“大人此來前敵有何要務?”王歡讓石金貴屏退閑人後便把皇帝方臘派自己來與宋江商量休兵之事簡單地說了。石金貴在一邊連連搖頭:“宋江連連得手我軍處處被動。這個時節他如何肯罷兵休戰?太難了!”
石寶沉吟良久方緩緩地說:“倒也未必。我隨皇上曾在六七年前見過宋江此人胸襟廣闊頗有些誌向不是那種一味貪圖功名利祿的人。雖然受撫招安令人不解但其中必有深意未必就是要借我等的人頭向上爬的。此番渡江而來置江陰於不取隻是在化解我軍的攻勢會不會別有用心?昨日對敵梁山人馬幾路殺來末將已是心慌意亂無力招架而那青麵獸本是可以取我性命的卻也手下留情隻是將我的左腿割傷放我逃命。莫不是也有罷兵之意?大人此行或許會有收獲。”王歡大喜又拉著石家父子商量了半日這才帶著手下出了祝塘前往雲亭。
沒走多遠迎麵就見到不遠處宋軍遊騎往來穿梭看見他們這一行人卻並不上前來攔阻。待行至離雲亭不到十裏的地方方有一員宋將帶隊迎了上來截住去路通報姓名之後方知是梁山軍中的錦豹子楊林。楊林問明王歡的來意臉上現出一份詫異不過並沒有多說什麽隻是派人立刻回營請示。
不多時又見一員宋將帶著小隊騎兵跑過來卻是中軍標營的孔亮奉了主帥宋江的命令前來引路。跟著孔亮等人接近雲亭的宋軍大營王歡暗中留意觀看宋軍的營寨心中驚疑萬分。隻見宋軍的營寨依著地形東一片西一片的淩亂中透著玄機鬆散裏伏著殺氣不覺心中驚悚。他雖不是行伍出身但也曾讀過兵書學過陣法。隻見宋江擺下的陣勢雖然東一處西一處分布有五六裏寬卻在空地上依托地勢掘了不少水溝又堆了許多沙丘使原本可直達營門的道路變得曲曲折折而有些地方卻顯然經過平整連半尺高的野草也被清楚幹淨更別提又大塊的樹根石塊。
王歡暗想常聽說梁山軍的騎兵銳不可當此處莫非就是留給大隊騎兵衝擊用的場地?思忖間已經進了宋江的中軍寨不經意間現營柵裏停放著許多黑咕隆咚的粗大鐵炮比起方臘軍中用的火炮不僅數量多而且尺寸也大了許多。王歡倒吸一口涼氣趕快強攝精神讓手下隨從在轅門等候自己隻帶了一個方臘欽派的捧旨官進了中軍帳。
與王歡估計的不同中軍帳裏並沒有刀斧林立眾將雲集盔明甲亮的樣子隻是寥寥數人當中的桌案旁坐著兩個人:當中那人四十多歲五短身材麵色微黑頭戴武生逍遙帽身著醬紫色的錦袍想必就是宋江;他身後侍立一名與領自己進帳的孔亮長的很相似的後生懷中抱著一口彎刀。右側桌案後端坐一人與宋江年紀相仿細長身材白麵藍衫仿佛私塾的先生怕就是那智多星吳用;身後也侍立一位英俊的小夥子。
孔亮把王歡引見給宋江自己也往宋江身後垂手侍立。宋江從帥案後欠身抱拳招呼王歡在左側的客位落座後問道:“尚書大人前來不知有何賜教?”王歡定了一下心神拿出多年養成的涵養功夫不卑不亢地應道:“宋將軍揮師南下深入我國境內。在下奉旨前來探問究竟。”宋江一笑:“小可身在軍旅此次乃是奉旨進剿難道先生不知?”
王歡臉色一沉道:“將軍與我大越國君本是莫逆之交同為綠林魁為何要骨肉相殘?即使將軍已一改初衷無意扯旗造反自立門戶也應與大越井水不犯河水為何非要來趟這渾水?”
對麵的吳用忽然開口道:“久聞先生為江南才子人中翹楚文韜武略博古通今。小可吳用想請教先生:天下之事國大焉家大焉?”王歡一愣:要與我掉書包?隨即應道:“國事自然較家事為大。”吳用微微一笑:“普天之下天子大焉庶民大焉?”王歡不假思索的回答:“自然是天子大!”
吳用擺擺手:“非也非也。人生於世立足修身身不修無以齊家家不齊無以治國國不治何以平天下!是故家大於國此其一也。孟子曰:大道之行天下為公。何以為公天子乎?否萬千庶民之願方為公也。是故天子莫大於民而庶民等於天子也。此其二。”
王歡年輕時常與朋友唇槍舌劍立馬反擊道:“家國天下固然因循而生然天下定則國安國安則民強家富是理也。天子乃上天之子應天命而生教化四方恩布天下。故天下百姓始受恩澤方感天恩。順天者昌逆天者亡。孰可與天抗命乎?孰可於天子抗命乎?”
宋江在中間正襟危坐饒有興趣地聽兩位你來我往談天說地全然沒有注意到跟隨王歡進帳並一直侍立在王歡身後的那個中年人的兩隻眼睛一直在注視著自己的哽嗓咽喉。倒是孔明孔亮和吳用身後那個英俊後生全然不顧儒生舌戰聚精會神地觀察著王歡主仆兩人的舉止。(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