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征途坎坷各奮進
字數:3138 加入書籤
張所聞聽昱嶺關已破心中又驚又喜:驚的是宋江和韓世忠的確了得不過五七日就將自己曾經損兵折將的天險攻破戰鬥力當遠勝自己的部下。喜的是自己是攻打昱嶺關的主帥自然要在朝廷裏大大的露臉升官受賞不在話下。他連忙迎出大廳率先給兩位將軍道喜。韓世忠和宋江也忙著給張所行禮:“全賴大人洪福才得以一舉攻破匪穴。大人指揮英明調動有方下官對大人的敬仰如長江之水。滔滔不絕。”張所哈哈大笑引著二人到廳堂裏落座。
韓宋二人將破山經過向張所簡述一遍聽得張所高挑大指連聲稱妙。韓世忠對張所抱拳道:“大帥是攻山主帥故而下官人等請大帥奏本上報昱嶺關的情形。下官當暫守此地靜候朝廷旨意。”宋江也施禮說:“下官是星夜趕來昱嶺關尚未奏報宗澤元帥。末將欲即可馳返甬州統領標下共赴台州圍剿逆賊餘孽。特來向大人告辭。”
大家都是武將自不用像那些酸儒文官那樣虛頭八腦張所點點頭:“宋大人為國為民不辭勞苦本帥深為感動此番立下的新功本帥定當據實上奏為兩位大人請功。”宋江忽然想起一事:“此次能攻破昱嶺關全賴大帥提示絕水之計。那曽千裏有功於國下官願為他請功。大帥知人善任實有伯樂之能下官敬佩無比。”張所沒料到宋江能給自己的仇家請功心下多了一份欽佩:“宋大人秉直公正不計前嫌高風亮節令人稱讚。”
宋韓二人離了橫店並轡而行。宋江慨歎一聲:“韓大人賢伉儷英名遠播威震江南宋某相見恨晚。不知韓大人對國事有何高見?”韓世忠早就聽說宋江受撫下山以來東征西討戰功彪炳忽聞他問起國事不由心中一愣:“韓某偏居一隅見識淺薄還請宋大人點撥。”
宋江在馬背上抱拳:“韓大人過謙了。宋某除戎馬生涯之外對土地兼並頗有關注。聽聞江南兼並尤甚?韓大人出身望族可有何感觸?”韓世忠雖本家是皖南一帶的豪強但幼時也曽聽先生講過史事懂得百姓安居樂業方乃天下太平的根本心中對官吏豪強的巧取豪奪也有些不滿認為他們這種無休止的貪欲必將導致天下不安再深層次的倒沒有多想。此刻聽宋江一問隻好泛泛一說:“雖本朝太祖皇帝起不抑兼並但韓某以為土地乃農民之根本豪強實不宜兼並過甚。隻是小戶人家根底淺薄遇災遇難隻有以土地換生存自古如此頗也無計。”
宋江聽他的口氣知道他對此事的認識不多但似也覺得兼並是不妥的於是微微一笑:“此間大有道理。宋某苦研數載方窺知豹之一斑。惜今日餘暇無多不能與大人深談。此番韓大人大功新立若將領能掌統民政還望以民生為重抑製兼並不失為天下蒼生謀大利也。”韓世忠聽得似懂非懂隻好含糊答應。
兩人在昱嶺關前拱手作別。待韓世忠一行走得遠了宋江望著背影搖搖頭:“又是一個國事未通的官員。”回到自己的營盤他即刻傳令讓田虎、雷橫、程通暫留原地等候上命勻出部分衣甲旗號讓方傑、龐萬春的手下臨時換上命他們明日一早隨自己起身前往浙東。
當晚宋江帶著柴進、董平、花榮等去看望了戰場負傷的朱仝、鄧子雄。次日五更宋江帶著包括五千新收編的大越軍在內的一萬人馬登程上路去與吳用統領的威盛軍大隊會合。
盧俊義帶著數千忠義軍遠征塞北滯留在女真人的部落裏已經數月有餘苦苦等待自家船隊運載完方臘的人馬之後來將自己帶回中原。此時已值六月塞外草原上草茂樹榮牛羊歡騰倒也一片生機勃勃女真人個個興高采烈做事走路都似一陣風。自從擊敗了契丹皇帝耶律延禧的禦駕親征占據了遼國的輜重要地黃龍府之後阿骨打就下令正式稱國定國號為金。待傷勢略好完顏阿骨打將願意與自己結盟的十幾家部落領招來在黃龍府舉行了登基儀式。這下子金國人神氣活現勢力也一下子擴大了許多。
盧俊義、林衝也被阿骨打賜予了伯爵的祿位隻是他們心中依然無時無刻不在想著盡快回到中原回到戰友們的身邊。這趟兩人把魏定國、單廷圭、段景住等人找來又一次商量南歸的路線。魏定國指著段景住繪製的關外地圖說:“若是宋將軍再不能把船隊派來我看咱們幹脆就從6路向南殺回去。”單廷圭也說:“女真人講每年八月十五之後這裏的天氣就迅變冷冬季比中原要長上兩倍而且冬天寒冷的時候連人的鼻子、耳朵都能凍掉真的是滴水成冰。咱們的將士很難捱得住。”
盧俊義望望那地圖:“從6路殺回去談何容易啊。契丹雖然吃了個大敗仗但根基仍在。契丹八部內部不統一但一旦打起仗來還是能夠一致對外的。咱們如果硬闖實際上不但會損失慘重而且也是幫契丹人修補黃龍府之戰的傷口不可取。再說海城那邊的杜遷、宋萬和淩振他們怎麽辦?”
這些話題大家已經商量過多次了林衝馬上表示:“絕對不能把他們丟下不管。”杜遷他們雖然武功平平但為人頗為厚道林衝與杜遷、宋萬相處的時間最長感情很是深厚。段景住想了一下說:“要不讓他們帶人先到這裏來與我們會合?”林衝說:“杜遷他們隻有兩千人還帶著火炮和輜重若是半路遇到遼軍如何?”段景住搖搖頭:“我聽頡利說天祚帝平滅蕭氏叛亂之後在遼陽一帶仍留了十來萬人馬。雖說這關外地廣人稀人馬行軍不易被現可萬一遇上那後果真是不堪設想。”
“是啊與大宋的國事一樣遼人雖然早已不及以往的強梁但勢力依舊不可小覷咱們如果硬來怕不是辦法。”深知內情的盧俊義說:“此地經6路回國無非兩條路一是山海關一是雁門關皆是遼國重地。即使是繞道張家口等小關隘怕也非得經過一番血戰。咱們人數不多且又不是迫不得已能不冒險就不要妄使將士拚命。”
眾人沉默了一會兒林衝說:“還是咱們到海城去會合他們吧。咱們有阿骨打送的一萬匹駿馬每個戰士有三匹馬可以換乘快馬加鞭的衝過去怕遼兵擋我們不住。若能到了海城那裏離大海甚近隻要船隊來接應就萬事大吉了。”段景住提起駿馬就喜形於色:“這一萬匹馬可是寶貝值幾十萬兩銀子哩!”眾人見金毛犬的財迷樣子都笑了起來。
正說話間一名小校喜氣洋洋地跑了進來:“回稟眾位將軍有飛鴿傳書到了!”大家都馬上站了起來看盧俊義接過那個蠟封的小竹筒打開取出一個絹卷觀看。眾人的目光緊緊盯著盧俊義的臉見他的表情舒展開來:“宋將軍終於派船來接我們了!”大家頓時興奮地叫了起來。
盧俊義把密信一收:“船隊大約六月二十五日可到海邊讓咱們做好準備按時會合。”他待大家的歡呼聲稍稍平息旋即下令:“各隊人馬作準備馬匹、兵器、幹糧、飲水都要收拾好。今天是六月十三路上大約要走四天這樣我們後天拔營六月十九到海城會合後隊二十二日到海邊等候船隊。”
雖然有些人覺得這樣的行程安排可能會在路上驚動契丹人並把他們帶到海邊去說不得會在海邊引起一場戰鬥但大家同樣歸心似箭便沒有人出言反對隻是眾人都沒料到因此解救了一直在海城留守的杜遷等人。(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