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鳥盡奸佞欲藏弓
字數:3626 加入書籤
海城的威盛軍正如兀顏光猜測的那樣是從海上撤離的。
阮家兄弟在帶著船隊往返四次終於將方臘的人馬大部運送到台灣之後與張清的福建籍團勇、水手分道揚鑣在甬州接了孫立的一萬步軍之後乘著強勁的南風很快回到了登州劉公島基地。之後又再次北上深入遼東腹地接應盧俊義的遠征軍。待見到這支自己隊伍的時候細心的水手有人現與兩個月前相比遠征軍中雖然多出了近萬匹戰馬但卻少了三千多人。好在剩下的人馬個個精神抖擻。畢竟這是幾十年來宋軍在與遼國的交手中次在敵人的地盤上殺得對方人仰馬翻戰果遠比傷亡要大得多!
在盧俊義帶著遠征軍回到劉公島一帶休整之時宗澤麾下的二十幾萬大軍已在台州會師。宗澤此刻已得到消息方臘的手下都已分批乘大海船逃走去向不明。在百姓中有傳聞說方臘要在一個叫台灣的海島上準備東山再起。宗澤有些無奈除命令各軍將士就地搜剿方臘餘孽之外也隻能飛馬上奏朝廷一麵是報捷一麵是請示下一步的行動指令。
童貫接到宗澤傳來的奏報之後一陣的冷笑宗澤沒能將方臘擒獲是在他意料之中的。那個叫台灣的海島他雖知之不多但聽說是個麵積並不很大的荒涼之地孤懸海外料想方臘想從那裏翻盤是艱難的。現在可以對宗澤、宋江們下手了。
徽宗趙佶在朝堂上聽知宗澤雖未能將方臘斬殺但已將他趕下海去心中還是比較滿意的。但樞密使童貫出班啟奏:“此番有賴皇上洪福齊天朝廷調集重兵圍剿江南終有收獲實為皇上聖威所至。然未將逆方臘俘斬於陣致其遠遁海外實因江南招討使宗澤用兵遲緩貽誤戰機未能一鼓作氣給朝廷留下隱患。功不抵過應予嚴懲。權代威盛軍都總管宋江雖有些許微功然值當官軍擊破建康克複江東之際其忽然提出招撫方臘故使全軍止步錯失圍擒方逆於杭州的良機實有通敵之嫌。臣擬議革除宗澤現職外放河北東路以儆效尤;將宋江現職褥除永不錄用。請皇上聖裁。”朝中文武大臣萬沒料到平複江南的大捷被童貫染成憾勝一時間金殿之上氣氛凝重起來。
充任開封府尹的太子趙桓被禮部侍郎、太子少保李綱在後麵輕輕捅了兩下他馬上領會了師傅的意思出班反駁道:“童大人此言差異。方逆為患江南已多年矣朝廷屢次舉兵圍剿都未能競功。此番多賴宗澤元帥用兵有方宋江將軍智謀過人方使得全軍將士奮勇向前終獲大勝一舉光複江南全境。雖方逆僥幸走脫實非將士之過乃江南臨海之故耳。以往樞密使大人也曾親軍往攻卻未見今日之勝。對宗澤、宋江等有功之臣不賞反罰可是童大人有私心否?”
也就是太子身份特殊換了別人如此搶白童貫童貫早就火冒三丈怒目相向了。他深知近來太子頗得皇上歡心宮中也有皇上將會堅定地以太子為繼承人的傳言。他花費了許多精力才把同太子的關係搞好此刻如何敢與之頂撞。童貫忙分辯道:“臣才疏學淺碌碌無為忝居樞院要職終日戰戰兢兢無時無刻不想著為國家、為皇上內清憂患外禦蠻寇忠心可表。今聞方逆走脫心恐他日卷土重來實為公心並無私情還望太子殿下明鑒。”
見童貫的氣焰被自己壓了下去趙桓心中很得意。下麵該怎麽辦?他偷眼看了看李綱。李綱用嘉許的眼光望了太子一眼自己搶步出班:“童大人數十年來為國為君戎馬操勞忠心哪個不知?想適才太子殿下之言當為戲謔。此番一舉光複江南童大人從中調度亦有大功。不過對於前方將士微臣以為還是以表彰為嘉方可使將士們感受聖上天恩更增日後為國效命之心啊!微臣以為童大人所言也有些道理。宗澤元帥未能將方逆斬捕確有遺憾未免瑜有瑕疵。微臣鬥膽擬議從官職上不予提升加其爵祿以表其功。宋江將軍自歸附以來屢建奇功如今的四海升平與其大有幹係。若童大人疑心他有通寇之嫌不免過慮。微臣擬議委任其轉掌地方改投文階這樣既體現萬歲聖恩廣播澤被四海之德又可使之遠離兵權定朝野上下之心。軍中有功之人請各軍主將依次視情上報另行酌賞。請萬歲聖裁。”
梁山人馬接受招安前後已先行對朝廷中諸多奸佞屢多剪除蔡京、高俅、楊戩、梁師成、李彥等人死的死貶的貶如今朝中童貫有些孤掌難鳴的感覺。固然現在的童貫已不再像過去那樣時時事事都要受到其它權臣的掣肘隻要不是重大的政策往往都可以輕鬆得到皇帝的肯但若是要想象以前那樣與其它權臣一道指鹿為馬顛倒黑白卻也不再容易混得過去。童貫見太子反駁自己在先李綱又出班在後料想也會於自己不利卻沒想到李綱言語之中頗多有為自己開脫之意索性自己借坡下驢畢竟將來少不得要與太子主仆二人打交道:“皇上臣以為李大人所請可行。臣以前所言考慮不周於宗、宋二人有失於公請皇上責罰。”
徽宗正擔心趙桓與自己依賴的重臣分歧難以定奪聽了童貫主動讓步不禁大喜:“愛卿不必自責能自我反省就是好事。隻要是忠君報國出於公心一時的對錯都不打緊朕不會與你們計較。適才李愛卿所奏各位臣工是否還有異議?”
童貫的門生、兵部尚書湯文昭搶步出班:“齊奏聖上臣還有本。”見大家都把目光集中到他的身上他鎮靜了一下心神說道:“威盛軍原為招安梁山之後聖上特設的一支軍馬本擬為歸於山東路名下的廂軍後樞密院以境內幾路賊寇待剿為念使威盛軍暫脫山東路但終未定其名分。去歲聖上恩準符德安統領威盛軍以為禁軍之備補其兵源來自山東、山西歸附降卒和湖北練勇恐其將士賊性難改故又征調京師禁軍一萬人以為監督充實。今符德安在進剿戰事中殉國盡忠江南平定之後境內已無大股賊匪臣以為威盛軍可予以裁撤所部兵員除京師禁軍回歸原部之外盡數補充到參戰的各軍之中以補缺員以便國家休養生息。不知皇上以為如何?”
趙佶尚在沉吟李綱忙再次出班:“萬歲微臣以為湯大人所請略有不妥。威盛軍頗具戰力實為國家幹梁若就此解散不免令人惋惜。日後朝廷若四境有事正是威盛軍效命之時。已微臣愚見不如暫且保留其建製。請萬歲聖裁。”
徽宗聽了微微點頭:“李愛卿說得有理。童愛卿你執掌樞密院可有說辭?”童貫揣摩著皇帝的心思說:“臣以為李大人提議保留威盛軍建製乃是著眼於將來實為我大宋的安危長治所念故而臣願附議。”見徽宗微笑頷童貫又繼續說:“不過威盛軍現在的編員似與祖製不符還請各位大人提個辦法。”“哦?”趙佶有些奇怪:“湯愛卿主持兵部可有所見?”
湯文昭早與童貫暗通聲息:“啟奏萬歲太祖聖例我朝兵馬分禁軍八十萬其中京畿四路實為精銳各有五萬四京內外各有三萬其餘為邊兵以西兵和北兵為主分九監十五軍人數分別為一萬和兩萬人分守要地和邊防。廂軍多歸屬南七北六共十三路省節度每路三萬六千人;曆年以來但凡天降災荒時為避免饑饉百姓無可投生常招募當地無業青壯充以廂軍常為兵役故而廂軍總數累年增加已逾百萬糜費錢糧軍餉累及國庫。據臣所知威盛軍現已有兵員四萬。若視之為禁軍則一軍之數不宜過兩萬;若視之為廂軍亦有礙國家倉廩。其中利弊請萬歲明鑒。”
徽宗點點頭對這個尚書的回答還算滿意:“原來如此。”停了一下又問:“若裁減威盛軍冗員何以安置?”湯文昭忙回稟:“回萬歲話江南大捷中盡殲賊兵三十餘萬然各路兵馬亦有損傷如江西路傷亡五千皖南監折損二千淮北路減員三千湖廣路損傷三千福建路亦傷亡五千等等各軍總計損傷三萬餘人。按慣例戰後各地的官軍可遵恩旨自行補員。臣以為與其各軍招募新卒從頭訓練莫若使威盛軍中的舊卒分補各營。這樣兩全其美人盡其用似更為妥當。”
李綱一聽心知童貫一夥是鐵了心要消減異己實力想再出言阻攔又恐招引皇帝猜忌自己專為宋江出頭也罷能留下威盛軍的建製不管是兩萬人還是四萬人總也算對得起他宋公明了於是他向上稟奏:“湯大人所言臣願附議。”朝中宰執之輩如張邦昌等多為私心上位庸碌無為之人既然是與己無關又不願得罪童貫這個位高權重的權臣大家樂得做和事佬紛紛表示附議。
本書即將收尾梁山好漢們在國內戰場上的征殺也將暫時中止下麵他們將要去麵對的是更具挑戰性的開疆列土、保境安民的新經曆詳情請留意即將推出的第二部作品《天高任鳥飛》!(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