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晉見

字數:4894   加入書籤

A+A-




    郡後因種種機緣以得到仙書為由騙過始皇帝重獲留在鹹陽為博士的官位。始皇帝見其曾經遇仙想再派他往海外尋仙以獲得不死仙丹盧生害怕這一去是自尋死路騙始皇帝道:

    “仙人居住的仙島在大海裏並非固定不變而是隨著日月星辰不斷的移動上次尋到了仙島這次再按原路尋找一定找不到。在大海裏尋找一座仙島就好比在大海中打撈一根繡花針一樣困難全靠機緣巧合並不能保證一定可以找得到。臣倒是有個法子或許能讓陛下親眼見到仙人親自向仙人討要不死仙丹。”

    長久以來眾多的方士把仙人描繪成入水而不濕入火而不傷能夠乘駕雲朵遨遊河川壽命可比天地一樣長久。始皇帝極其羨慕仙人當然想親自見見上天入地無所不能的神仙。於是問盧生如何才能親眼見到仙人?

    盧生道:“憑陛下開創下來的從古至今尚無人能及的功業應該早就可以見到仙人了到現在陛下還沒見到仙人肯定是因為仙人害怕圍在陛下身周的那些臣子們會妨害到他所以遲遲不肯現身。隻要陛下每天換一個地方居住讓臣子們不知陛下身在何處讓那些惡鬼再也找不到陛下的行蹤仙人自然就會出現。”

    始皇聽罷十分信服盧生的話。下令將方圓二百裏內地二百七十座宮殿全都用封閉的甬道連接起來每個宮殿住著多少美女。服侍地嬪蛾、宦官都是誰一一登記在冊。每天都換一個宮殿居住嚴令這些人等不許透露他的行蹤違者格殺勿論。

    雖有嚴令一些宦官為了一己私欲仍是秘密將始皇帝的行蹤告訴朝中大臣。有一次始皇帝幸臨梁山宮。在山上看到李斯的親兵衛隊已過宰相的規格並且這些衛士們一個個都穿著奢華行事專橫跋扈心中不喜。還沒等他責問李斯就有宦官暗中相告於李斯。李斯馬上收斂減少衛隊的數量更換他們地盔甲約束他們的舉止使始皇帝無從責罰。

    始皇帝大怒嚴查是誰給李斯通的風報得信。那些宦官們均不承認。他便把當日圍在身邊的宦官全都處死此後再無人敢透露始皇帝的行蹤。大臣們想見始皇帝隻能在鹹陽宮門外等候宣召。

    李信與蒙恬、薰翳來到鹹陽時已是始皇帝大壽後的第三個月月中。整個九原郡因詛而死的兵卒為六千多人幸虧李信處理得當把此瘟疫控製在源頭不然死的人不會隻有這麽少很可能駐紮在黃河北岸的三十萬大軍會死傷過半還會波及到上郡、內史郡等郡。

    這三個月內。鹹陽也並非平靜如水接連生了二件大事。

    第一件大事是掌管古今史事以及各種書籍的博士官七十人見李斯不師古法分封製一力推行新法郡縣製又獨攬朝中大權壓在他們頭上於是想借祝壽之機扳倒李斯以期獲得出頭之日。他們在始皇大壽之時上演了一場好戲不過可惜地這場戲沒演好不僅沒有把李斯扳倒反而差點累了他們的小命。

    當日酒過三巡之後李斯一黨地仆射周青臣先行上前頌揚道:“以前。秦國的土地不過千裏仰仗陛下的神威。秦國平定了天下驅逐了蠻夷凡是日月所照耀到的地方沒有不臣服的。如今把諸侯國改置為郡縣人人安居樂業不必再擔心戰爭功業可以傳之萬代。這在以前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事情陛下地功德自古及今無人可以比擬不僅空前還要絕後。”如皇帝聽罷高興的點了點頭。

    博士官領頭人淳於越見罷上前道:“陛下臣聽說殷、周所以統治天下長達一千多年是因為分封子弟功臣為王作為自己的輔佐。如今陛下擁有了天下而您的子孫卻為平民百姓一旦出現象齊國田常、晉國六卿之類謀殺君主的臣子沒有輔佐靠誰來救援呢?但凡天下事不師古人之法而能長久的臣還沒有聽說過。剛才周青臣當麵阿諛蒙蔽陛下的雙眼以致加重陛下的錯誤這不是忠臣的所為應以重罪治之。”

    兩人一開口使得崇古的博士們與尚新地李斯一黨展開了針尖對麥芒般的吵嚷一時間殿裏紛紛嚷嚷若不是始皇帝坐於上邊壓陣兩派之人早就對罵乃至於捋袖肉搏一番了。

    始皇帝始終笑眯眯地看著這一切等到眾人都吵嚷累了對一言未的李斯笑道:“李丞相你來說說究竟是實行古人分封製好些啊還是實行現在的郡縣製好些。”

    始皇心中想的是什麽李斯是一清二楚冷眼對要推行古製的七十博士打量一番心中暗道:“都什麽時候了你們還想行古人之法這不是找死嗎?”嘿嘿一聲冷笑道:“五帝的治國方略不是一代重複一代夏、商、周的治國理念也不是一代因襲一代但是都憑著各自的治國手段治理好了國家這並不是他們故意要彼此相反而是由於朝代變了國家的情況不同了所以要用不同的治國方法來治理國家。”

    他頓了頓指著那七十個博士搖了搖頭道:“現在陛下開創了從來沒有過的大業建立起萬世不朽的偉功這本來就不是他們這些愚蠢的儒生所能理解的所以他們今日提出要師法古製臣並不覺得奇怪。況且淳於越所說的是夏、商、周三代的事那麽久遠的事從哪裏師法呢?臣以為古法萬萬不可為。隻有實行郡縣製方可讓陛下的千秋大業一代一代地傳下去。至於他們這些要效法古人的腐儒嗎?”

    李斯用淩利地目光打量了一下為的淳於越上前一步道:“以前諸侯並起紛爭。需要招募大量遊說之士以供驅駛。如今天下已經平定法令出自陛下一人百姓在該致力於農工生產讀書人就應該讀陛下頒布的法令這些腐儒不讀陛下頒布的法令在陛下的大壽之日要效法古人的法令以此來誹謗陛下開創地功業。惑亂民心實屬罪不可赦。”

    “臣冒死進言:古時天下紛亂沒有人能夠收拾殘局將其一統所以諸侯並起長年戰亂。這些所謂的博士一說話都道古人如何如何好似古人活在天朝一般對當今的朝庭則搖頭晃腦認為實在是不如古人實乃矯飾虛言撓亂名實。私下裏他們自認為自己是博古通今第一人學問大得無人能及。指責朝廷所建立的法度口若懸河似乎陛下的朝庭無一處可取。”

    “陛下每頒布一條法令。他們就聚在一起根據自己所學非議法令入朝表麵上稱頌陛下新頒的法令心裏卻橫加指責在陛下麵前誇耀自己以求取名利追求奇異說法以抬高自己。一出朝就在百姓中帶頭製造謗言使天下百姓民心惶惶不知所措。這樣的事情如果不禁止陛下的威嚴就會下降。朋黨的勢力就會形成。”

    “臣以為禁止這些言論是必要的請求陛下讓史官把不是秦國地典籍全部焚毀。除博士官署所掌管的書籍之外天下敢有收藏《詩》、《書》、諸子百家著作地全都送到地方官那裏去一起燒掉。有敢在一塊兒談議《詩》、《書》的處以死刑示眾借古誹今的滿門抄斬。官吏如果知道而不舉報以同罪論處。命令下達三十天仍不燒書的在臉上刺字處以城旦之刑四年配邊疆白天防寇。夜晚築城。有些書可以不燒比如醫藥、占卜、種植之類的書。如果百姓想要學習法令。就讓官吏作為他們老師教導他們懂得陛下頒布下去的法令。”

    李斯能言善辯地巧舌直把那七十博士說的麵色蠟黃、膽顫心寒雖說最後始皇帝並未給他們定個以古誹今之罪但始皇帝卻同意李斯的建議焚燒除秦國之外的所有書籍這無疑比要了他的命更叫人難受。

    第二件大事是李信他們趕到鹹陽前兩天才生的焚書之後盧生眼見始皇帝日日問自己神仙何時才會顯現他知道自己已經快瞞不下去了獨自逃跑又不甘心就把貴為博士的幾個方士集中到一起道:“始皇帝這人天性粗暴殘忍聽不下他人的意見。他出身諸侯兼並天下諸事稱心為所欲為認為從古到今沒有人比得上他。他專門任用治獄的官吏獄吏們都受到親近和寵幸。我們這些方士雖貴為博士之列但隻不過是虛設充數的人員並沒有什麽權力每日都在提心掉膽中過活深怕他哪一日拿求不到仙藥之事斬了我們地腦袋。”

    “丞相和各位大臣雖有一些權力不過也是接受已經決定的命令依仗他頒下地命令辦事。他喜歡用重刑、殺戮顯示威嚴官員們都怕獲罪都想保持住祿位所以沒有人敢真正竭誠盡忠、直言相諫。他聽不到自己的過錯因而一天更比一天驕橫為臣的擔心害怕專事欺騙屈從討好。”

    “秦法規定一個方士不能兼有兩種方術如果方術不能應驗就要處死。然而占仆星象雲氣以測吉凶的方士多達三百多人都是有才學的人然而由於害怕獲罪就得避諱奉承不敢正直地說出上天的暗示來全都在大唱讚歌都道天象大吉。”

    “天下的事無論大小都由他來決定他甚至用稱來稱量各種書寫文件的竹簡木簡的重量日夜都有定額閱讀達不到定額就不去休息。這樣一個貪於權勢到如此地步的人咱們不能再為他去尋找仙藥若是找到仙藥使他萬年不死天下的人豈不得再受萬年之苦。為了天下的百姓不再受苦我看我們多聯係一些熟識的人逃跑吧!”

    眾人紛紛響應於是都逃跑了。

    始皇帝聽說盧生、候生等人逃跑心中大驚頓覺求仙藥之事已成鏡花水月再也不能怒道:“這些方士說有神仙朕就派他們去找神仙所花費的錢物數以萬計最終也沒找到仙藥倒是他們靠找仙藥謀取私利的密報時常傳到朕的手中朕也沒對他們加以處罰仍以重用。朕尊重他們賞賜十分優厚如今他們不念朕恩逃跑不說還以如此惡言來誹謗朕企圖加重朕的無德這些人真該受到五馬分屍之刑。傳令下去逃跑之人追到天涯海角也得給朕抓捕回來與這些人有勾結的人也給朕抓起來。”

    這兩件事情在鹹陽早已傳得沸沸揚揚自然也就傳到了剛入鹹陽的蒙恬、李信、董翳耳內。三人立於鹹陽宮玉階之下想著這兩件大事可能帶來的後果。從天未明一直等到下午申時二刻方見一個宦官出現在鹹陽宮門外宣召曰:

    “始皇有旨著:忠信候蒙恬先回府休息明日再來鹹陽宮晉見。薰翳回雲陽郡接收雁門、代、太原三郡轉入的五萬戶百姓。李信進宮進晉!”

    薰翳愣了一愣深為自己不能目睹天顏而懊惱。蒙恬給李信交待一番進晉始皇帝的禮節與始皇帝的一些喜惡方回鹹陽城內弟弟府中歇息。

    李信隨在宦官的身後走入大殿他以為始皇帝就在鹹陽宮大殿之內抬頭稍稍往上瞅了一眼:大殿極闊正中還有一方水池殿上似乎坐著一人又似乎沒人。

    李信在心中暗道一聲:“終於要見到千古第一帝王了!”緊走幾步跪下身去對著殿上拜了一下中氣十足的喊道:“末將李信叩見始皇陛下!”

    空空的大殿內傳來一遍遍重複的回響那名宦官掩嘴嘿嘿一笑道:“李將軍陛下不在此殿請隨我來。”(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