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臨危受命
字數:6951 加入書籤
文率領楚軍攻打戲城戰火已經波及到鹹陽再想隱住了。當胡聽聞這件事情之後當即有一種天塌下來的感覺隻得放棄肉林酒池、美女做伴的享樂匆匆趕到鹹陽宮大殿下令大臣迅趕來大殿商議對策。
領令的宦官紛紛離去胡亥坐於殿上望著空蕩蕩的大殿四周的死一般的寂靜突然讓他感到異常的害怕。一會他想到反賊已經打下戲城有如神兵天降般的殺入鹹陽宮一劍將他刺死於皇榻之上。一會他又想到那些大臣們聽到反賊即將攻打鹹陽的消息後早就拖家帶口的跑出鹹陽城四處逃命而去不會再有人聽從他的詔令前來禦前商討對付戲城的反賊計策。而他則會成為一條可憐蟲孤零零的守在大殿之上等待著被攻來的反賊殺掉。
好不容易大殿之中走入一人胡亥吃了一驚以為反賊已經來到。定睛一看來得是郎中令趙高心中稍安。有統領宮廷禁衛的趙高在此最少還有幾萬人馬駐守在鹹陽城若反賊攻入鹹陽宮還能憑借此幾萬人馬稍作抵抗或者護送他向別處逃命。
胡亥十分的激動絲毫不去掩飾自己的害怕淚流滿麵道:“趙愛卿你來了可嚇死朕了。有人告訴朕反賊聚集了十萬人馬正在攻打戲城不久將攻打到鹹陽不知此事是真是假?”
“也不知這些反賊從哪裏來的一下子就鑽出了這麽多人!”趙高的臉上也有惶色故作鎮定的道:“不過陛下不用害怕我大秦尚有幾百萬精銳鹹陽絕對不會有事!等一會大臣們都來了一定會商量出一個妥善的辦法定讓這些反賊死無葬身之地。”
趙高的話讓胡亥鎮定了不少慢慢止了哭。進入大殿的大臣們越來越多他也越來越心安等到大臣們基本上都到齊了。問道:“反賊已至戲城這該如何是好?誰能為朕拿出個主意打退戲城周邊的反賊朕重重有賞。”
大殿裏群臣一個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唉聲歎氣誰也拿不出個主意來。
“我養你們這些人有什麽用?反賊攻城掠地你們一個個都不知道欺騙朕那些隻不過是偷雞摸狗之輩騷擾縣城罷了。如今他們已攻打到戲城所有人都知道這些並非偷雞摸狗之輩。而是要攻打下鹹陽城的反賊你們又沒有一個主意!是不是等著反賊攻入鹹陽宮一劍殺了朕。你們倒有了主意像伺候朕一樣去伺候一個新主子啊?”胡亥站起身氣憤的手指顫動指著殿下群臣罵道。群臣們嚇得跪倒一片驚呼:“陛下息怒陛下息怒!”
胡亥地怒氣並沒有在群臣的呼喊之中有所平息。反而更加的憤怒他對跪在最前邊的李斯道:“李斯!你位居三公一人擔任丞相、國尉、禦使大夫三職天下的大權都被你所掌握為何會使盜賊猖獗到如此地步你對得起你的俸祿嗎?如今大秦有難。身為三公可有解決的辦法?”
“臣以為可……可調長城沿線守軍前來鹹陽護駕。九原、雲夢兩郡屯軍有三十萬之眾又多是跟匈奴人打過幾年硬仗的精兵悍將隻要他們能來一定可以平複這次的叛亂!”李斯小心地道。
“哦!”胡亥聽罷一喜道:“對啊九原、雲夢兩軍尚有朕三十萬精兵猛將。可調他們前來。這個方法好李斯你這就去擬旨調那三十萬屯軍前來鹹陽。”
“陛下臣以為丞相所說不妥!”已調任少府的道:“長城守軍距此千裏有餘戲城離此不過二百裏地等到把屯軍調來此處反賊早已把鹹陽攻下。再說把長城守軍都調走誰去防守北邊的匈奴人?臣得報。最近兩年匈奴人已打下東胡又對月氏、樓煩等國出擊。虎視眈眈地看著我大秦一旦我長城守軍內調他們必會趁此時機南下將蒙將軍耗費十多年心血才奪下來的土地全部搶走到時會得不償失。”
“嗯!將軍說得有理那些屯軍調不得就算調來也是遠水救不了近火!”頓時胡亥又寒了心道。
李斯雖知說的在理可如今隻有九原郡那三十萬屯兵距此最近道:“九原、雲夢丟了還會有奪回來的一天鹹陽若是丟了大秦也就完了!先不論長城上的三十萬屯軍是否能夠按時趕回鹹陽城救駕臣以為如今隻有此法可行就算他們不能按時回來也得把他們往這邊調說不定可以嚇阻反賊請陛下三思!”
“這……”胡亥沉吟一下抬頭看向趙高希望趙高有個主意。趙高道:“臣覺得少府說地有理若是三十萬大軍調不回來調他們又有何用?不過少府既然認為丞相的見意不妥想必已經胸有成竹另有對付這次叛軍的計策?”
“計策倒不是沒有隻是有些難辦?”麵露難
現在隻要能有‘剿滅’戲城附近反賊的辦法就是讓胡亥向他叫親爸爸他也是願意的。聽到邯說有計策連忙又喜道:“少府有何妙計說來聽聽。”
“反賊人數眾多其強悍程度不是一般郡縣守兵可以對付的所以他們攻城掠地很快便由泗水郡打到關內。幸好在山做苦工地囚犯也有近二十萬之眾他們也是異常強悍若能將他們組織起來前去對抗反賊一定可以把戲城的反賊全部蕩平。臣懇請陛下下令赦免他們的罪行取消他們的奴隸身份給他們武器由臣率領他們前去迎擊圍攻戲城的反賊!”
殿下開始熱鬧起來沒有主意的的大臣們紛紛開口說起了話就像這個計策並非想出來的而是由他們想出來地一樣。
“這個主意好!少府必竟是從軍中出來的大將由少府帶領這些囚犯一定可以把反賊們剿滅。”有大臣如此說。
“我們二十萬大軍對抗他們十萬汙合之眾一定可以全勝而歸。”有大臣如此說。
“始皇庇祐這是始皇庇祐啊!始皇升天之時早已料到我大秦有此一劫於是在驪山埋下如此妙招。這些修陵的囚犯明裏是在為始皇帝修陵。其實是始皇帝事前伏下的二十萬精兵看來我大秦必將有萬世不倒基業……”有大臣如此說。
李斯回味著的說法確實比他調派屯軍的想法高明很多含笑點了點頭。趙高擦了擦額頭上地冷汗對胡亥亦點了點頭。
胡亥徹底放了心眼前浮現出帶領二十萬大軍把反賊一蕩而平的畫麵笑道:“朕覺得少府此計可行馬上頒召書赦免他們的罪行給他們武器。劃歸少府統領。希望少府不負朕望一舉剿滅反賊護我大秦萬世不倒之基業。”
“臣一定謹遵聖諭剿滅反賊。不過臣肯請陛下再給臣派來一員虎將。將會更快的平複這次反叛。”邯道。
“少府想要哪員猛將!”胡亥問道。
“九原郡郡守李信!有了他臣就像有了一把利劍可以憑借這把利劍刺入反賊地心髒瞬間讓他們土崩瓦解全軍覆滅。”道。
“李郡守已經病了幾個月。隻怕不能跟隨將軍一起出征!”趙高歎了口氣道。
“李郡守病了得的何病?”李信有病而且已病了幾個月了這事邯並不知道。不過憑著他與李信這些年地交往前後一細想便知李信這病是怎麽來的笑道:“李郡守是我大秦最忠誠的將領他若知道我大秦有難。隻要尚有一口氣在爬也會爬到陣前為我大秦拚殺。臣以為隻要陛下給他下一封詔書他必定前來軍中效命。”
“好朕這就給李信下詔令其快馬加鞭前往驪山與你會合。望你與李郡守……”
……
陳丘縣衙已改名為楚王府登基為王地陳勝一點也沒有比未登基前顯得快樂。望著殿下站著滿滿一堂的大臣與將領反而有一種前所未有的孤獨。
一直以來總有人密報某某將領意圖謀反並舉出詳實地證據。從登基的那一天起他便舉起屠殺的大刀凡是被舉報的人不管是否屬實他都一一殺戮以保自己剛剛建立的政權不被顛覆。
前來投奔他地親戚被他殺了從小一起玩到大的朋友被他殺了軍中的好友也被他殺了若不是李信跑得及時。想必也會被他殺了。望著殿下站滿的人群陳不知道該相信誰。哪個是忠於他哪個又是心有野心企圖取他而代之的人。嶽父臨走前的那句:“天下地叛亂由你而起擅自稱王也是由你而始可你對長輩傲慢對親友無情如此下去必會眾叛而親離不久將會送上自己的性命。”就如是預言攪得他心煩意亂不停的捫心自問:“我創下的基業真的無法長久嗎?”
幾案上放著兩份密報:第一份說的是東路大將葛嬰打下東城之後立故楚後裔襄強為楚王後聽他已經稱王又殺襄強。
這讓他頭疼並且十分的頭痛。他將那份密報卷起來放於一側閉目沉思。當初稱王之時他宣告天下故楚王室已經絕後自己不得已才稱王。如今也不知從哪冒出個襄強被葛嬰立為王後又被葛嬰親手殺掉這不正應了李信與張耳的話他起兵造反是為了私心這讓天下地百姓如何看待他?
“葛嬰啊葛嬰你這不是要害死我嗎?你立楚王又殺楚王這事讓我如何處理?”陳勝在心中暗道。
“大王……”殿下傳來輕輕的叫聲陳勝睜眼一看原來是大臣房君在叫他。
“不知大王把下臣們招來有何要事商議!”房君問道。
“張耳與陳餘這兩個家夥簡直是卑鄙無恥反複無常!當初在陳丘之時豪傑之士擁我為王他倆個引經
寡人千萬不可為王。如今兩人到了反倒擁立這不是欺寡人嗎?”陳勝怒氣衝衝大雷霆的指著第二份密報道:“我待他兩人不薄他二人卻如此待我不殺不足以解我心頭之!”
“大王的意思是?”房君問道。
“武臣不遵寡人之令自立為王。寡人打算將留在陳丘的武臣一家人殺個幹淨然後起兵攻打趙國。讓天下人看看寡人並非一個好欺負的主!”陳勝怒道。
“大王萬萬不可!”房君急道。
“為何不可?”陳勝道。
“如今秦國根基尚穩我們全力擊之還不能將其連根拔起。現在大王要殺武臣一家無疑是要把武臣逼上絕路製造出第二個秦國。到時秦國與趙國一西一北對我楚國形成夾擊之勢隻怕大王辛苦創下來的基業將毀於一旦。”房君道。
是啊。自打周文攻下函穀關之後戰爭一下子變得艱苦起來一個‘戲城’打了十天依然沒有打下來。若是讓秦國喘過一口氣來與趙國形成房君所說的那種局麵來。還真是不好應付。
“不知房愛卿有何妙計?”陳勝問道。
“不如我們順水推舟派出特使去趙國恭賀武臣成為趙王。然後命他率領大軍西入‘函穀關’助周文攻擊秦國。等打下秦國之後我們騰出手來。再與武臣算算這筆舊帳不遲!”房君道。
“房愛卿此計甚妙如此就依房愛卿所說行事!”陳勝道。
……
楚國派出去的特使趕到趙王府時武臣一個人坐在寢室之中正忐忑不安不知陳勝知道他稱王的消息後如何待他又如何對付他地家人。
半個時辰後當他從特使口中聽說陳勝下地令後。喜笑顏開地找到張耳與陳餘道:“楚王派來特使祝賀寡人登基為王!”
對於這個消息張耳與陳餘並不像武臣那樣高興似是他們早已知道是這樣的一個結果。張耳道:“還有呢?”
“楚王未殺我留在陳丘的父母妻兒把他們接到王府居住待為上賓。張先生的兒子張敖也被楚王封為‘成都君’。這下我們可以放心了。”武臣道。
“還有呢?”張耳道。
“楚王命寡人帶領兵馬西入函穀關與周文一起攻秦!”武臣道。
這才是張耳與陳餘最想聽到的兩人相視一笑張耳道:“大王的意思如何?”
“我打算接受楚王的命令即日起調派兵馬進入‘函穀關’助周文攻打秦國!”武臣道。
“趙王此言差異!如此一來將把自己陷入死地。”張耳道。
武臣不解的看向張耳他接著道:“大王以為楚王是甘心情願向你道賀讓您為趙王?”
“這……難道這裏邊還有什麽陰謀不成?”
“大王在趙國稱王這並非陳勝地本意。也是楚王所不想看到的。之所以派來特使向大王祝賀不過是一種策略罷了!”張耳含笑道:“一旦秦國被楚國消滅。大王對於楚王也沒什麽利用價值了他必然騰出手來對付我們那時趙王又該怎麽辦?”
“我一個大老粗隻知行軍打仗怎會去考慮這些?張愛卿快說我該如何辦?”武臣道。
“大王現在應該考慮的不是帶兵去‘函穀關’助周文攻秦而應該考慮如何把趙國地領土展壯大!臣與陳餘認為大王應該向北出擊奪取燕(北京地區)代(河北地區)土地再向南收回河內地區(河南省黃河以北)。到了那時趙國南臨黃河北依燕代楚國就算攻下秦國對趙國也會束手無策不敢對趙國有所異動。若楚國不能攻下秦國則趙國的國力與秦楚相當可趁秦楚疲憊橫行於天下。不知大王是想助楚國滅秦後被楚國所滅?還是趁此機會展自己的實力讓趙國能與楚秦分庭抗橫?”
武臣當然想能與楚秦分庭抗橫遲疑道:“若不遵從楚王之令他一怒之下殺了我的妻兒又該如何?”
“大王放心!楚王要殺大王的妻兒早就殺了又何必等到今日?再說天下大業又豈能為兒女私情所誤!”張耳笑道。
“嗯!”武臣點了點頭當即下了決心攜同張耳、陳餘來到大殿招來文武大臣令大將韓廣帶兵前往故燕奪取土地派李良往常山(河北少元氏縣附近)奪取士地張.~取士地。之後又在張耳與陳餘地指導之下給陳勝寫了一封信備述其為何不能西入函穀關助楚國攻秦。陳勝收信明知武臣所說都是假意托詞但也沒有辦法過了幾日派親兵護送武臣的父母妻兒送往鄲。(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