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張良被俘
字數:5378 加入書籤
了莊賈李信把陳勝的屍體用厚棺裝載連同莊賈的給定陶附近的蒼頭軍大將呂臣。他還給呂臣寫了封信把自己與陳勝的關係以及陳勝是如何被莊賈所殺寫的清清楚楚信末又講了許多的譽美之詞希望呂臣可以歸降於他今後一定不會虧待他的等等……
李信知道憑借這封信便讓呂臣歸降是不可能的事情情因為他沒有一個能縱橫天下的遊說家可供驅使。一個好的縱橫家有時候靠一張嘴皮子可拿下一座城不費一兵一卒可使十萬敵軍歸降要是能有這樣的人帶著陳勝的屍又帶著殺陳勝的人的頭顱前去一番的遊說便可說動呂臣歸降。他有計謀無窮的韓信有能征善戰的英布、黑夫唯獨確的就是這樣的人才。
不過他也相信這封信可以取得一定作用的最少能使呂臣對他保持好感不會輕易對他宣戰。
不知是不是那封信起的作用反正呂臣在定陶附近停了下來。過了幾日當把‘汝陰’附近的楚軍全部清剿完畢之後下達了讓李信整頓兵馬繼續東進的命令。
陳勝一死天下顯的更加紛亂。
先是秦嘉聽聞陳勝在陳丘大敗的消息後也不管陳勝是否真的戰死馬上對天下宣布楚王已死的消息並擁立景駒為楚王定都‘留縣’率軍趕往‘方與’準備攻打駐紮在‘昌邑’一線的李信軍。
他害怕憑借自己的力量無法攻克李信軍派公孫慶出使齊國約期共同出兵。誰料也不知公孫慶自恃才識頗高還是腦子一時的糊塗當田詢問:“陳勝戰敗生死未卜你們為何不前來請示寡人就自立景駒為楚王?”反唇相譏道:“當初您不向陳勝請示就自立為王楚王為什麽要向你請示才能為王?況且反抗秦的暴政是由楚開始。楚王自當號令天下何需向你請示?”
公孫慶是痛快了把田逼的惱羞成怒當即將其斬殺於堂下共同出兵也成為不可能的事情。秦嘉痛恨自己讓公孫慶出使齊國搞得現在進攻不能勝退回留縣又抹不開麵子丟不起這人隻能把兵紮在方與進退不得。
接著是呂臣等李信大軍東移大軍南下陳丘守兵不多之時率軍奪下了陳丘。把陳勝厚葬。過了幾日邯分兵五萬司馬欣、薰翳親自掛帥奇襲陳丘。呂臣敗逃率軍降於李信。
還有奉陳勝命令奪取廣陵的大將召平聽聞陳勝失蹤的消息後又聞邯率軍馬上便到。見左近有一支幾萬人的隊伍為將地是項梁便詐稱陳勝下令。封項梁為楚國上將軍西擊軍。
項梁對於這個命令隻聽取了一半便是封其為楚國上將軍的命令而對於西擊軍並不聽取。他有個更好的主意想先呑下秦嘉的這支人馬讓其隊伍更加壯大之後。再攻不遲。何況他還有一個非常好的理由十分有信心的呑下秦嘉這支人馬。
項梁把軍駐在下秦嘉明白他的用意也從方與調軍駐在彭城。開戰之際項梁昭告全軍道:“楚王戰場失利暫時不知去向。秦嘉竟敢背主。擅立景駒為楚王此乃大逆不道也……”
道德上占了上風兵卒的士氣自然高漲。一戰之後秦嘉大敗率軍逃往胡陵。項軍緊追不舍秦嘉在無路可逃的情況下在胡陵反擊戰死沙場。景駒逃往魏國後被魏王咎所殺。
李信見秦嘉從方與撤軍率軍拔營趕往方與距胡陵地項梁不過幾百裏。而邯此時也率軍抵達粟縣。項梁見狀分兵兩路。一路由朱雞石、餘樊君帶領攻擊粟縣的軍。一路由陳嬰與新降的劉邦帶領攻擊方與地李信軍。兩路都被秦軍所破餘樊君戰死陳嬰被俘朱雞石與劉邦逃還胡陵。
劉邦好義新降項梁便與項羽打好關係平日裏稱兄道弟十分親密。朱雞石為人死板跟項梁日久與項梁關係極為普通。雖說出擊之前都立了軍令狀但失敗之後朱雞石被項梁毫不可惜的殺掉而劉邦則由項羽求情揀回一條小命來。
這一仗李信破項軍近兩萬殺四千多俘一萬有餘。而這些俘虜之中正有兩個不平凡的人處在一起說著話。
陳嬰端著大黑碗瞅著一碗白花花的精米飯上邊蓋著兩塊大肥肉不由的愣著神拿箸敲著碗道:“兄弟都說秦軍凶暴對我們這些反叛之人更是殘忍莫非這碗飯就是斷頭飯。”
“您說地那是軍他們遇俘便殺如何舍得這碗好飯。這支軍隊不同雖也歸調度但他們的將軍李信最是心慈從不殺一俘。聽說當初與匈奴人開戰時他連匈奴俘虜也不肯殺最後迫於蒙恬的威嚴隻得斬每個俘兵一腿一手全部送還給匈奴人。”張良一邊如餓虎般拔拉著碗中的飯菜一邊道。
“你倒知道的挺多不敢問這位兄弟如何稱喝?”陳嬰道。
“我叫張良!”
“張良……”陳嬰吃著米飯配著這個名字好好的咀嚼著過了一會麵色崇敬地撂下手中的碗筷道:“可是那個在始皇帝東遊時重金買來可使一百二十斤大鐵錘勇士擊殺嬴政的張良?”
“你聽說過我?”張良笑了笑雖然笑容很純真但眼角的皺紋顯示出他已經不小了。
“天下又有哪個沒聽說過您!您本是韓國的貴族祖上五代為相韓被秦滅之後你為了給韓報仇花盡所有家財尋找勇士謀刺始皇帝。那一次是運氣不好要不是擊中的是始皇帝的副車天下之怕早已大亂。政也嚇的夠我記得為此還曾天下大索十日。這麽多年你都躲藏在什麽地方了?”
“是啊!運氣是有些不好不過說起來我還得感謝大索不然我也隻是個憑一腔熱血行事而無真正本事地莽夫罷了!”張良道:“擊殺
功我便在下隱藏了起來每天遊走於下橋頭運氣不佳。竟累得希苦找來的數百勇士為了掩護我全部戰死。現在回想起來那天我一定遇到了神仙?”
“神仙?”陳嬰道。
“是神仙。或許他真的是神仙!”張良仰望頭頂一塊潔白的雲朵道:“那天是傍晚時分行人已經漸漸稀少我站在橋頭望著橋下流水暢想自己這樣的亡命之旅還要到什麽時候!一個如叫化子一樣地老頭走到我的麵前脫下腳上滿是汙垢的鞋扔到橋下衝我喊道:‘小子下去把鞋給我撿上來。’”
“我想你當時一定很想揍他。”陳嬰笑道。
“是啊。那時我正年青血氣方剛的。再說剛剛擊殺政不成。滿肚子都是煩心事差一點就沒忍住揍他一頓。我很驚訝他竟敢對我說出這樣地話語握緊拳頭差一點就砸到他滿是麻子的臉上隻是看到他年老才強忍了下來下河去把他地鞋給撿了上來。老頭又說:‘把鞋給我穿上!’那隻腳是我這輩子見過最惡心的腳了。多盯著看一會就會惡心的把前天吃地飯都吐出來。我想把鞋摔到他那張醜臉上然後大罵一句離開。可是又想既然鞋都撿上來了為何不好人作到底再給他穿上呢?”
“你就給他穿上了?”
“嗯!”張良點了點頭。道:“給他穿上了而且是半跪在橋上給他穿上的。老頭很高興笑著離去。我對這個行事怪異的老頭充滿了好奇目送著他離去。他走出一裏地又折而返了回來對我點頭笑道:‘你這個小孩子或許可以教導一下。五日之後天剛亮之時。你來此處與我會合。’我越來越奇怪隱隱中覺地這個老頭可能給我一些受用無窮的東西情不自禁的跪下去道:‘小子一定遵命。’”五日後天剛拂曉我便趕到了橋頭誰知那老頭早已等在那裏十分生氣的道:‘你與一個老人家約會年老無力的老人家都到了你卻遲遲才來。怎會如此無禮?’我無言以對他生氣地離去。並說:‘五日之後早早前來會麵。’
五天後雞一叫我就動身前去。誰知那個老頭又先在那裏這次比上一次更加的生氣了道:‘你又來晚了我很失望。再給你一次機會五日之後來的早點。’五天後我夜裏也不敢睡覺不到三更天就趕到橋頭本想著要在那裏等上一宿沒想到隻是過了一會他便來了很高興地說:‘這樣才好。’說罷拿出一卷木紮接著道:“讀了這部書你就可以做帝王的老師了。十年以後你就會跡。十三年後你到濟北見我穀城山下的黃石就是我。”說完便走了沒有別的話留下從此也沒有再見到這位老頭。天明時一看老頭送地書原來是本兵書。展開一看裏邊的東西十分深奧也就經常學習誦讀。”
“如此說來他確實是個神仙不然怎會說穀城下的黃石頭便是他的話語。從你擊殺政到現在也有十年了吧看來也到你跡的時候了你是怎麽又跟了劉邦的?”陳嬰道。
“唉!是有十年了不過我又開始懷疑起那個老頭難道這就是他說的跡嗎?”張良指了指周圍看守他們的兵卒道:“這十年我一直就躲藏在下其間曾救過一個名叫項伯地人今天才知他是項梁的本家。陳勝起義之後我也覺的我跡的時間到了就帶領一百青壯前去投靠景駒半道上遇到劉邦。與其談了一些話現那些常人都不明白的道理跟他一點就通大有知己之感於是就跟了他。
秦嘉戰敗景駒逃往魏國我又隨著他投奔了項梁見到了項伯。項伯也曾勸我助項梁可既跟了劉邦又怎能背叛他呢?再說我也曾與項梁交談過他對於一些方略也是不明哪有與劉邦知心?”
“天下的事情都是過眼雲煙一般又豈是你我所能掌控的?就說我吧不久前眾人還擁我稱王我卻聽從母親的教誨投了項梁如今又被秦軍反俘看來你我都無跡的命。”陳嬰長歎一聲道。
“也並非無此命!想必李信現在已經得知你被俘的消息不久便會派人前來勸你歸降再作個將軍也不是不可能地事情!”
“就算勸降我也不能降啊!他要麽把我殺了要麽就把我放了最怕他不管不問的一直把我留在軍中。你說我們這些反秦地人又降了秦算是什麽事?”陳嬰道。
“我總覺的李信這人與其他的秦將有些不同他似乎有很大的野心隻怕其誌不也在甘心為個秦將。聽說他把九原郡治理的很好那裏的百姓都很富庶又趁雲中郡沒有郡守百姓們紛紛逃離之機暗暗戰據雲中郡把守雁門關。北假格局已定秦朝一旦覆滅誰也無法動他分毫。”
“你的意思是他跟我們是一路的?那為何他還要聽從的號令打擊義軍毫不留情?”
“他在等待一個機會一個甩掉頭頂懸著的那把劍的機會。如今九原尚有三十萬秦軍他是不敢有所異動。”
“這麽說我能降他?”
“能降!”
“兄弟隨我一同降了從今往後你我有富同享有難同當。”
“不你能降而我不能降。我這人孤獨了十多年好不容易才找到一個能理解我的知己就算讓我死也願意但就是不能離他而去。除非除非他李信也能理解我。”
“陳嬰哪個是陳嬰站起身來!”陳嬰還想說些什麽一名千長衝著俘虜喊道。
“我便是陳嬰!”陳嬰站起身虎視千長道。
“大將軍有請你跟我走一趟吧!”千長朝李信行轅的方向拱了拱手道。(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