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決裂

字數:6931   加入書籤

A+A-




    餘明白張耳此番拜見過項羽之後要的事情便是問罪。

    陳餘明知張耳拜見完項羽來見他之時肯定會在午後但他還是一大早便在帳內布置敲定此番隨他一同接見張耳的人選。當看到李信趕來之後他紛亂的心情才稍稍安了安寄希望於李信的麵子夠大能解了兩人之間的過節。

    說起兩人的過節其實也沒什麽不就是在王離圍‘巨鹿’時張耳希望兩人同死以不負當初的誓言而他則想著保留實力待以後給張耳以及趙王報仇。他錯了?沒錯啊!陳餘思前想後覺得自己沒有錯同時認為張耳要求自己同死也沒有什麽錯。或許這本身就不是什麽大的矛盾兩人之間隻是產生了一點小小的誤會由李信來做和事佬張耳很快就會明白他的心意兩人之間的過節在今天就可以揭了過去。

    日頭越升越高陳餘的心卻越來越虛。他與張耳都是那種屬驢的倔人是認死理隻要相信了什麽東西打定了什麽主意任誰也無法迫使其改變主意的人。憑李信真的能解開兩人之間的結使兩人如以前一樣仍為摯友?他覺得這有些不可能自己雖有化解矛盾的心思但張耳呢?張耳前來一定會大一通脾氣從此兩人形同陌路人以前的生死之交就這樣化為泡影。

    “唉!我隻需忍氣吞聲的這事也就過去了。”陳餘歎了口氣轉頭與李信對視一笑招呼著李信隨意吃些什麽。回頭時這笑又化成了苦笑。

    日頭由正中逐漸朝西偏移張耳仍是不見蹤影。又等了足足三個時辰天馬上就黑了在陳餘以為今日張耳不會再來正打算向李信告罪一名親兵匆匆而來。道:“張丞相的軒車已到營外。”

    “快吩咐廚子馬上上菜諸位將領都隨我出去迎接。唐王莫動唐王就留在帳內靜坐由我等去迎接便是!”陳餘一口氣的吩咐著率領大小將領移到帳外。靜候張耳前來。

    先趕來的是一隊親兵後邊跟著一輛四馬拉的軒車車旁隨著十多騎。這些人中有的陳餘認得有些陳餘不認得都是張耳的一些親信門客。車就在陳餘的麵前停了下來車簾挑動張耳從車內鑽出。

    “張大哥好久不見。你身體可好?小心……”陳餘笑道伸手欲把張耳從車上扶下。張耳冷哼一聲翻著白眼似乎沒有看到他伸出去的手。扶著一個門客地手下了車。

    陳餘勉強才露出的笑臉也變得異常尷尬傻傻的呆在那裏。一名親兵從背後悄悄捅了捅他陳餘會過意來迎請道:“張丞相大駕光臨陳某有失遠迎望丞相大人切莫見怪。請丞相大人帳內請。”

    張耳踱著步入了帳抬眼看到上位被一個年青人霸著心中更是不快。又是一聲冷哼在左手邊位坐下瞧著在右手邊位坐下的陳餘道:“不知上邊坐著的這位小爺如何稱呼?”

    “他便是唐王李信聽說了我與你之間有此誤會特來……”陳餘道。

    “原來是唐王駕到!”不待陳餘說完張耳起身一躬道:“唐王在西陲‘九原’稱王聞聽我王被秦人圍於‘巨鹿’。不顧安危千裏迢迢親自趕到此處相援這份大義我家大王是必報的。不像有些人枉自與我稱兄道弟幾十年一見秦軍凶悍隻知自身地安全而忘了當初的誓言。”

    “張丞相繆讚了快請坐。”李信請張耳坐下道:“說起來我與丞相早就相識當初在陳王手下混跡時便與兩位有些接觸不知丞相還認得我嗎?”

    “哦想起來了。我說一見唐王怎會如此的熟悉。似乎在什麽地方見過原來是在陳王手下時就一起共過事。時間過得真快這一晃幾年都過去了不知唐王此番前來是與兄弟敘舊還是另有要事?”

    “一來當然是與丞相敘舊二來是受陳大哥所托希望可以為兩位哥哥之間的誤會說和一下。以前在陳王手下之下最令我羨慕的不是兩位的才能而是兩位之間的友誼……”

    “唐王休提此事此乃我趙國之內的事還請唐王能容我們自己解決。”張耳把臉一寒指著幾案上地酒菜對陳餘道:“我來此處是奉大王的意思來問你幾句話不是來這裏吃飯喝酒來了這些酒菜都撤去吧!”

    李信本以為張耳會賣給他個麵子不會像對待陳餘那般粗魯的打斷他地話。沒想到張耳並未給他什麽麵子還是把他的話給打斷了並聲明這是趙國的事情不需他這個唐國的王來摻和。這讓李信很不快心中大罵張耳竟敢如此對他還趙國趙國的提個不停。什麽趙國要不是他李信犯奇險生擒王離天底下如今哪還有什麽趙國?

    “這酒菜既然擺上來了

    擺著吧寡人在這坐了一天也沒吃什麽飯張先生麵子也不給吧!”李信冷冷的道了一聲。

    “不敢唐王請自便!”張耳行禮道怕惹急了李信今日無法怒斥陳餘不再提飯菜之事打著趙歇的旗號厲聲問道:“王讓我問你當初兵陳‘常山’‘巨鹿’被圍王令你回援為何不援?”

    “當日我處兵馬不過二萬有餘秦軍三十萬大軍把‘巨鹿’圍個水泄不通這讓我如何回援?況且常山與巨鹿之間橫著的十萬大軍秦軍那時士氣正旺我以區區兩萬兵馬回援趕不到巨鹿便會被秦軍所滅還望丞相大人與大王能體諒我這份難處?”

    “難處不就是怕死嗎?死算得了什麽你我早有生死之約那時回援而死正好成就你我美名。”張耳道。

    “我並非怕死而是想給趙國留點兵馬以待將來為大王以及丞相報仇!”

    “說得倒是好聽!‘巨鹿’被破我與趙王勢必戰死趙國也就算被秦國所滅你這是報得哪門子仇?我看你並非是想為大王報仇而是早就覬覦於大王的大位。隻怕盼著我與趙王死好在趙地稱王吧!”

    “你……這可是誅心之罪為何如此誣我?”陳餘沒想到張耳會如此小瞧於他壞他地名聲。怒火中燒冷笑兩聲道:“當日。‘巨鹿’城外也並非隻有我陳餘一支人馬張敖也率有一萬多人馬在外丞相為何不令他回援?莫非也早有打算想著我戰死之後好讓張敖稱王不成?”

    張敖乃是張耳之子見陳餘提起這件事張耳立馬啞口無言。令陳餘回援時他也曾令張敖回援張敖以同陳餘大致一樣的理由拒絕。那個時候他恨張敖的程度與恨陳餘的程度一般無二。想殺張敖的程度也與想殺陳餘的程度一樣可事後想了想覺得自己的兒子沒有背叛他地理由。就把所有地恨全加在陳餘的身上。他頓了頓不願在這個問題上再糾纏下去扯到陳澤身上道:“放肆不調張敖回援是大王的意思豈容你胡亂誣陷?我來問你我曾派陳澤去你處求兵陳澤現在何處?”

    “陳澤一意孤行要回城救援我撥其五千兵馬其率軍回援‘巨鹿’的途中被所滅。這事丞相不知道嗎?”

    “陳澤死了?”張耳吃了一驚兩眼一轉不信道:“隻怕是他逼你回援你不願回援逼得緊了你一氣之下把他殺了吧!”

    “哈哈我殺了他你竟說我殺了他?”陳餘覺得張耳簡直不可理喻。為何自己從前就沒現張耳是個如此麵目可憎之人搖頭苦笑道:“我陳餘就算再無恥又怎會殺自家兄弟!”

    “既然沒殺就快把陳澤交出來。當日你是野心稱王還是真的打算保存實力為我報仇讓他出來對質。天下之事總抬不過一個‘理’字是非黑白一問便知。”張耳道。

    “我已告訴你他率領五千人馬被所滅你讓我如何交出?”

    “隻怕是你為了掩蓋什麽把他殺掉托以被所殺吧!”張耳冷笑道。

    “你!”陳餘站起身。手握腰中劍柄。

    “哦難不成猜出你地陰謀現在想把我也殺了?隻怕殺我沒有殺陳澤容易也無法如殺陳澤那樣把事情掩蓋的滴水不漏不為人所知吧!”

    見張耳一直在陳澤這個問題上糾纏不清李信開口道:“丞相在這件事上確實冤枉陳將軍了。這事我清楚陳澤確是被秦軍所殺?”

    “是嗎?”張耳斜眼瞥了李信一眼滿臉的不信。

    “怎麽張丞相連我的話都不信嗎?”李信道。

    “不是我不信唐王的話而是陳澤被殺之時我這個居於‘巨鹿’地人都不知道唐王居於千裏之處的‘九原’是從何處得來的消息?”

    “這是我探馬探來地消息!”李信也有些生氣譏諷道:“你被圍於‘巨鹿’四處消息閉塞得不到消息是正常的若是能得到消息就有些怪異了那‘巨鹿’城還算是被秦軍所圍嗎?”

    “也不知唐王得了什麽好處不光替陳餘說話還替陳餘圓這個彌天大謊!”張耳亦譏諷道。

    “你竟敢說我收受了好處才管你倆這檔子事你給我說個明白我收了什麽好處不然有你好看!”

    “哦唐王倒是厲害的緊啊不知想讓張某有何好看?這事我早已問過楚霸王霸王都沒聽聞此事你卻得知不是收受了好處編造那是為何?”

    “這事我不管了你們愛怎麽樣就怎麽樣!”李信拂袖而起指著張耳鼻子道:“我好心好意來勸解你們你卻如此待我終有一天你會後悔地。”

    見李信出帳陳餘忍無可忍的喝道:“沒想到

    竟恨的如此深!你以為我忍氣吞聲的聽你斥問就是印?印信還你將軍老子也不幹了自此你我絕交隻當誰也不認識誰。”

    “啊!”張耳吃了一驚心想自己今日所作是否太過分了點或許陳餘並未殺了張澤不來相援也有自己的不得已的苦衷?袖手站立不肯伸手去接陳餘遞過來的將印。

    陳餘把將印丟於幾案之上轉身朝帳外走去。張耳問道:“你去何處?”

    “茅房!”陳餘回頭冷笑道:“張丞相管天管地莫非還要管陳某的吃喝拉撒不成?”

    張耳坐在席上躊躇起來這次他來斥問陳餘並非是受了趙歇的詔令而是心中憋著一口氣私自來找陳餘泄。如今陳餘一怒之下把將印拋給他這讓他如何是好。回去後該怎樣給趙歇交待?

    “丞相大人在想什麽?”坐於身旁地一個門客湊起身問道。

    “沒想什麽!”張耳指著幾案上的將印道:“他怎會把將印甩在這裏他究竟是想幹什麽?”

    “丞相想把這顆將印還給陳餘?”門客問道。

    張耳先是點了點頭接著又搖了搖頭。

    “丞相上天給你的東西如果不要上天就會懲罰你。陳餘把統帥地將印給丞相這就好比是上天給你的一件大禮你若不收隻怕會遭受天遣。”

    聽門客話中有話張耳道:“願聞其詳!”

    “今日隨丞相去見項羽。項羽的那身霸氣著實讓小臣佩服。”門客道:“由此小臣想項羽勝王離後自稱為楚霸王楚霸王者。楚國之霸王也。項羽竟稱霸王那讓楚懷王何去何從?”

    “說接著往下說!”張耳道。

    “一山容不下二虎一國也不可能同時出現二君。項羽既稱霸王懷王勢將被廢。”門客道。

    “哦!”張耳已猜出門客要說的是什麽假意道:“懷王是否被廢跟我們有什麽親係?”

    “丞相懷王被廢跟我們不僅有關係而且大有關係!如今。秦軍能戰的兵力不足百萬其中六十萬遠在百越之地近處地也就二十多萬。這二十多萬兵馬被各國義軍包圍糧道不通鹹陽又無援兵可調少則一月多則二月此路兵馬非降則敗。如此天下就如一頭烤好地全羊被抬到諸位將軍麵前等待諸位將軍瓜分。項羽稱王之後廢了懷王各國滅秦立了大功的將領也會學著項羽把各自國家的大王廢掉自立為王。這時兵權就顯的猶為重要。陳餘於此時把將印給了丞相就好比老天把趙國大王的位子傳給丞相丞相若不要一旦陳餘借助兵馬而稱王丞相的下場可想而知!”

    “這話不可亂說我怎會廢趙王而自立為王但為了防止陳餘仗著兵馬辦出後悔的事情這顆將印我還是暫且為他保管!”張耳說著話把幾案上的將印收起從幾案下遞給那個門客。附耳道:“你拿著將印去接收此處地所有趙國兵馬有不服鬧事者格殺勿論。”

    “遵令!”門客接過將令出帳自去行事。

    陳餘出了帳遙見李信解馬準備離去趕上前去道:“唐王慢走今日之事實屬老哥準備不足望唐王莫要見怪傷了兩家地和氣。”

    “陳兄放心這事我絕不會怪罪於你!”李信上馬道:“瞧今日的局勢張耳是鐵了心地要與你一刀兩斷陳兄莫要傷心才是!”

    “我與他相交幾十年終是舍不下這份情意。剛才我已把將印扔還給他並說出絕情的話語隻盼他能夠警醒與我重續這份友情。”陳餘持著李信的馬韁道。

    “置於死地而後生這本是極好的策略怕就怕陳兄的好意他未必可以體會要是順水推舟的自此收了陳兄的兵權到時陳兄又該如何辦?”李信騎在馬上拱了拱手道:“明日便要伺機攻打部我就不在此耽擱得趕回營中準備去了。陳兄一切都要小心盼日後能與陳兄一起在戰場上殺敵!”

    “告辭!”陳餘鬆韁拱手道目送李信遠去後一邊朝大帳走去一邊心中暗問:“張耳真會不念舊情的收了我的將印?”他挑起氈布入了大帳先便往張耳地幾案上看去果見將印已不在幾案上頓時心涼半截。

    陳餘深吸一口氣快步走到張耳麵前拱手氣憤的道:“丞相既然收了我的將印那陳某人隻能告辭了!”說罷又往帳外走去一路上十分期盼張耳能讓他留步做一番挽留可走出大帳也沒聽到張耳有任何的挽留就連一句解釋也沒有。他覺得自己的心都碎了萬念俱灰之下帶著幾百親信離營而去。(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