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路遇項嫣

字數:5193   加入書籤

A+A-




    事沒事把眾將領聚在一起爭論一場戰役的得失辯展是李信在‘九原’稱王後所立下的規矩。這個規矩很好可以從往事之中總結經驗、探尋得失所以諸位將領都十分樂意於這樣的談論。

    眾人又開始高闊論起來氣氛十分的融洽誰也沒注意到李信在不經意間把眉頭皺了又皺。

    眼看夜漸漸已深一日的行軍大家都頗有勞累張良總結性的道:“其實說來說去無非是秦以八百裏之地費幾百年之功由一個邊陲小國變成吞並六國的霸主開古今未有之局麵著實不易。可其自打立國至統一天下從未施行過仁政對天下一如既往的殘暴統治終於稱雄天下十餘年後而亡國。所以我們應該從秦亡的這件事上汲取教訓應該時刻把仁義放在位這樣才可在天下大亂的世道中有一番作為不知我這樣說大家讚同不讚同。”

    諸將領不由的把頭都點了點。

    李信皺眉是因為感覺諸位將領所談並未談到重點上可重點是什麽他也沒理清個頭緒來。還有就是仍未將那二十萬降兵的性命完全放棄思索怎樣才能不顯山不露水的把這二十萬降兵的性命救了。聽到張良又開始大談仁政之舉暫時把二十萬降兵的事情放到一旁道:“我倒不讚同張良的觀點!”

    “願聽大王教誨!”諸位將領起身拱手道。

    一直以來李信對於儒家的仁慈治國並不感冒固執的認為‘漢’施孔孟之道後終始中華於二千年之後差點亡於歐洲各國。打心眼裏對張良要推行地仁政十分排斥。當然。他也沒認為仁政沒有一點地好處但絕對沒有張良說的那麽重要尤其是在天下大亂、各國爭雄之時更是不能實行所謂的仁政。必需用鐵腕來治理國家管理軍隊才有可能從眾英雄嶄露頭角。他擺擺手讓諸位將領都坐下道:“我以為仁義是一種必不可少地手段但並非如張良所說的是唯一一種手段。始皇帝哪有一絲的仁義?還不是消滅了六國建立空前的大一統江山!戰國時期。六國幾次南北合縱秦國始終處於挨打為何沒有垮於各國訓練有素的精兵的攻擊之中?還不是因為其管理百姓夠狠治理軍隊夠狠!”

    張良察覺出李信似乎在項羽大營之中受了氣不然不會在言語之中透露出憤怒道:“大王……”

    “你別攔著我讓我把話說完。”李信擺擺手止住張良繼續往下說去。腦子飛快地轉著似乎有一道靈光被他抓住。大有不吐不快的感覺道:“秦國沒被當年的六國大軍擊敗卻毀於今天我們這幫烏合之眾這究竟是為什麽?當年。趙括率領幾十萬精銳攻不進秦國的營壘今天劉邦率領三五萬人馬竟可連破‘武關’、‘嶢關’直逼‘鹹陽’。難道說劉邦比趙括厲害的多?不論軍事素養劉邦絕對比不上趙括秦之所以會敗是因為自身出了問題而且這個問題還不小隻怕白起、蒙恬、王剪這些秦國大將重生也不會改變秦國被滅的結局。”

    張良先就陷入對李信所提問題的沉思英布、彭越等人也迅的沉思起來隻剩下黑夫還在左顧右盼問道:“大王那秦究竟為何被我們這些烏合之眾所滅!”

    “軍事是政治地延伸其所以被滅隻因政治上出現了重大的問題。”李信笑了笑道:“秦國缺失仁義隻是亡國的原因之一並非唯一的一個原因。試想秦二世皇帝如果不是荒淫無道地胡亥而是扶蘇。丞相不是隻會耍弄陰謀鏟除異己的趙高而是李斯秦會亡嗎?由於趙高這個奸佞小人禍害秦國地官僚體係由治而亂軍事體係由忠而叛終於被我們這群烏合之眾所擊潰!所以直接導致秦滅亡的並非不行仁政而是昏君無道趙高禍亂官員貪汙無能、冥頑不化。”

    “看來我是想錯了!”李信站起身接著道:“我以為一味的對項羽示勢他們就會認為我不足為慮不會對我怎樣。這十足就是小國的心態以此心態隻能立足於‘九原’何談與天下英雄爭霸?當你強到一定的程度強到讓他們害怕他們同樣會尊敬你不敢對你怎樣。項羽強勢以至於可令各國將領。政強硬以至於滅六國而一統天下。當初趕往‘巨鹿’之初我若強硬何來今日項羽的威風八麵。”

    “大王聽你如此說莫非這次前去項羽大營察覺出他們想對你不利?”張良問道。

    “什麽他們想加害大哥我這就去項羽大營先除掉他再說!”黑夫、項布等人站起身義憤填膺的道。

    “這倒沒有隻是我一直以來因害怕而瞎猜罷了!”李信道:“其實項羽是個光明磊落的漢子在他的麾下辦事亦是天下第一大樂事。這個先不提了我去項羽大帳所為何事你們也都知道。領項羽將令諸位將軍聽令!”

    “是!”諸位將領離開席站在大帳中央拱手道。

    “項羽令我營抽調兩萬人馬輕裝簡行直奔‘函穀’關勢必在劉邦人馬趕到‘函穀’關之前拿下此關。這事就交由英布、彭越不知兩位將軍可有必勝的信心。”

    “一定不辱將軍使命!”英布、彭越領令退出大帳。

    “我們呢?”黑夫、陳嬰、韓敬互使了一個眼色道。

    “你們另有大事一會聽我號令行事!”李信道。

    “何事?”黑夫等人麵上一喜問道。

    “殺降!”李信道。

    “啊!”留在帳內的眾人同時吃了一驚。

    “大王這些日子我們與降軍將領多有攀談其三分之一的

    被我們打動。暗暗表示願意率部追隨大王。現在大等入了‘函穀’關在‘鹹陽’把大小事務處理完就可帶領願意跟隨我們地降兵前去‘九原’。為何在事情馬上就要成功地進候反而要殺了他們?”張良站起身急道。

    “你以為我想殺他們?是項羽已下了殺他們的決心!”李信把項羽的擔憂一一說了諸人頓時沒了話過了一會黑夫道:“能不能殺其一半留其一半難不成項羽還會一一去數人殺幹淨了沒有?”

    —

    “可惜下令殺降地人是我。行刑的人卻不是我們的人!這次就在我們營地的附近行刑各國將領的兵馬也已埋伏好他們豈會聽我們的殺其一半留其一半?”李信無奈地笑了笑道:“隻怪他們的運氣不好在臨近‘函穀’關的時刻傳出要反的謠言也隻能舍了他們的性命了。”

    “不行就反了吧!”韓敬咬了咬牙從牙縫中吐出這麽一句。

    “這更不行!此軍素由與王離掌管。我在軍中並無多少威望貿然反之到時兵將不聽號令豈不是自尋死路?再說以二十萬兵馬拒四十萬兵又豈是對手。兩敗俱殺之後倒便宜了已入鹹陽的‘劉邦’。”李信道。

    “要不。兵行險著我們率領這二十萬大軍逃回‘九原’去吧!”陳嬰道。

    “這個我也想過雖無十分的把握但或可成功尤其是在我們的人馬前去攻占‘函穀關’這事就更有把握了。可如此做了將會得不償失。”李信望著不解地陳嬰解釋道:“項羽雖強其實不足慮我們該擔心的是占據‘鹹陽’的劉邦而項羽一旦入關劉邦暫時就不足慮了。自從解了‘巨鹿’之圍項羽越來越自傲起來可又胸無大誌並不想稱天下之主而樂意於恢複六國原有的疆士甚至於竟承諾封有功地人員為王而他最想的是在原楚故地稱楚王。我們千裏迢迢從‘九原’至‘巨鹿’又從‘巨鹿’到‘新安’一千騎兵死傷九成為地是什麽?還不是想從這場戰爭之中撈到足夠多的好處?解‘巨鹿’之圍我們立功最多前幾日項羽醉酒之後曾承諾入了‘函穀’關後會將上郡、北地、隴西、內史、漢中、雁門、太原、河東、雲中九郡劃分給我。秦一共有多少郡?一共三十九郡我們加上九原郡天下三十九郡一下子就占二成半!”

    眾人吃驚於項羽的大方張良道:“大王倒是嘴嚴的緊直到今日才對我們講。”

    “當時也是玩笑之說沒到手的東西誰又能保證就一定是我們的。何況那時劉邦還未入‘鹹陽’萬一他在那裏等著項羽由項羽先入‘鹹陽’說不定項羽一高興就把上郡、北地、隴西、內史、漢中五郡化給了劉邦了。”李信頓了頓道:“諸位可以想想我們以一千騎兵出關置辦下了如此大的一分家業這可是最好的結果了。尤其是關內的八百裏秦川土地肥沃民風尚武若在此時為了二十萬秦軍而讓這到手的九郡轉瞬即逝豈不夠我們後悔一輩子?要是把這些郡都封給了劉邦或者其他的什麽人手中我們再想再拿下這些郡得死傷多少人馬耗費多少資源。因此我覺得用二十萬降兵換這九郡之利值!”

    “那就殺之!”黑夫咧嘴笑了笑道。

    “也隻能這樣了!”李信站起身道:“英布、彭越率軍去攻打‘函穀’關我們這裏也就沒有什麽人馬了整頓兵馬前去殺降待事情完結之後與項羽合兵一處慢慢朝關內開進隻等九郡劃到我們的版圖之下!”

    李信出了帳率領不過兩三千眾的兵馬朝項羽的大營而去。半道上看到有株被雷劈過一半焦黑一半鬱鬱叢叢散著無限生命的老柏樹下站著一個黑影。兩騎奔上前去盤問過夜令見是自己人帶到了李信麵前。

    “原來是你?”李信笑吟吟的道:“我說項大小姐這幾月不見越漂亮起來穿著這身合體的衣甲也更加的英姿颯爽。我得聲明一下這可非我要見你而是你苦巴巴的站在此處等我所以你可不能殺我。”

    “你還記得那事?”項嫣把頭抬起盯著李信道:“你放心我來見你並非是要殺你因為我的大仇已報王離的人頭就在我的腰上別著。”

    李信把目光朝下一望看到項嫣的身上果真別著一顆用布包裹的人頭道:“項羽可是下過嚴令的誰若殺王離定斬不饒。你就不怕你哥哥六親不認殺了你以明號令。哦我知道了你一定是害怕你哥哥殺你所以又想藏在我的軍中。”

    “我敢殺王離報仇自是早將生死置之度外又何須你來操心。”項嫣臉色就如月光一樣的冰寒冷冷道:“能與你單獨說些話嗎?”

    “不好意思項大小姐我這正有要事辦理實在無法與你說些情話。改天等改天得空一定與項大小姐好好說些話就是說上三天不吃不喝不睡我也奉陪如何?”

    項嫣冷哼了一聲道:“什麽要事不就是見我哥哥殺那二十萬降兵嗎?我是來救你的現在就到那棵柏樹下等你要死要活你自己看著辦。”

    見項嫣說話古怪李信下了馬。黑夫擔憂的道:“大王……”

    “怎麽你還怕那個小姑娘殺了我不成?你也太小看寡人了!”李信朝柏樹前走著回頭一笑道:“放心她不會殺我的你沒聽她是來救我的嗎可見她已經愛上我了。”(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