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兩龍之爭

字數:5034   加入書籤

A+A-




    信既興奮又擔憂的在‘長武’縣衙大堂內來回的走著中擺放著一塊巨大的沙盤上邊捏塑有五龍周邊所有的地形圍繞著沙盤坐立著未曾參加迎擊之戰的大小將領全都緊張的瞧著李信唯有張良含笑而坐笑眯眯的隻是看著沙盤並不去看焦躁不安的李信一眼。

    對於兩萬騎兵是否能勝迎上前來的劉邦二十萬大軍李信還是有幾分自信的然而這份自信並沒達到十成在沒有得到前方將領的回報前他還不能狂妄的認為此戰必勝。要是哪怕隻是出現一點小小的差錯這場戰很可能就敗了。

    “報——”

    終於大堂外傳來一聲幽長的叫喊一個騎士快馬趕到衙門口來不及等馬停穩就躍下馬背手舉一封書信急衝衝的往大堂趕。

    大小將領們把緊盯著李信的目光轉向堂外臉上神情凝重猜測著送來的奏報是吉是凶。聽到這聲報李信反而放鬆下來他從騎士緊張而略帶興奮的叫喊聲中已聽出大功告成在沙盤前的一張椅子上坐下隨手拿了一根細棍準備著吩咐接下來該如何與劉邦大軍決一死戰。

    張良轉臉朝外看了一眼隨即把臉轉回與李信對視片刻兩人露出會心的一笑。

    “報!”那名騎士跪在堂內手中的書信舉過頭頂臉上蕩漾著大喜張嘴就想把前方取勝的消息稟告出來可是沒有李信的準許又不擅自為之。就如一個知道一件大事的小孩本想著把這事告訴大人後會得到豐厚的獎賞但見到李信良久不問所報何事似乎對這事並不關心臉上的喜色稍微減輕了許多十分別扭的跪在那裏。心內多多少少有些失落。

    “所報何事?”李信右手拿著細棍輕輕叩擊了左手掌兩下道。

    “大王大喜啊!趙梅趙統帥率領兩萬騎兵先破張平六萬大軍生擒張平於帳下。隨即又急救英布英將軍再破周勃地七萬大軍不過可惜的是跑了周勃與敵兩萬左右殘軍。最後在韓信韓將軍的全力配合之下。又破夏候嬰的七萬大軍英將軍更是勇擒夏候嬰!這封書信是趙將軍、英將軍以及韓將軍三位將軍合寫的詳細奏報請大王過目!”

    大小將領疑重的臉色緩和下來。臉上也蕩漾出喜色小聲的議論起來。一名親兵走上前去把騎士手中的奏報接了恭敬地呈給李信。李信並不看隨手把書信置於茶幾上。道:“英布應該在東邊防守。怎麽跑到了西邊還勇戰擒住了夏候嬰?是不是跑了周勃也與他擅離職守有關係?”

    見李信話問的不善那名騎士連忙解釋道:“不!當時趙將軍領騎兵趕到。周勃眼看不敵拔腿便逃。趙將軍還得去助韓將軍也就沒有對其追擊讓他逃了。與英將軍並沒半點的關係。至於英將軍擅離職守趕往西邊擒住夏候嬰。想必也是懊惱跑了周勃想立個大功來著。請大王明鑒。”

    “立大功?若都向他這樣不聽號令擅離職守這仗還怎麽打?”李信道:“五萬步兵援兵可都到了?”

    “到了!”騎士道。

    “好!傳我口諭封韓信為前軍大將率領五萬人馬從中路趕到‘五龍’布防。封趙梅為左軍大將從左路趕到‘五龍’布防!封英布為右路大將率領三萬步兵從右路趕到‘五龍’布防!”李信說罷黑沉地麵色一緩道:“再轉告諸位將領等勝了劉邦我將大行封賞!至於英布嗎?功過兩抵不賞不罰!下次如有再犯軍紀定斬不饒讓他心裏有數。”

    “遵令!”騎士起身告退上了馬又匆匆而去。李信則把細棍往‘五龍’的方向一指道:“諸位受卿可知‘五龍’為何為‘五龍’?”

    諸位將領都是粗人哪知‘五龍’為何叫做五龍紛紛麵露愧色低頭不語。

    “張丞相飽讀詩書想必知道‘五龍’的來曆吧!”李信轉頭看向張良嗬嗬笑道。

    “五龍者乃白玄赤黃青五種顏色的真龍。相傳在遠古時期這裏時常盤旋著五條真龍吸取涇水河與黑河地水噴灑於此處因此使得此處土地肥沃雨水充足每年都可打出許多地糧食。人們為了感謝五條真龍於是叫此地為‘五龍吸水’以紀念這五條真龍。後人嫌‘五龍吸水’太過拗口於是省去吸水二字以‘五龍’兩字給此地命名。此地最窄處也有二十裏闊長達百裏原先種滿了五穀不過可惜的是曆經劉邦、項羽入關又逢‘翟’、‘雍’、‘塞’三國立國正好把五龍交於中間常有爭戰生因此土地竟荒蕪了起來。”

    “張丞相真通才也竟知道地如此詳細!”李信目露讚賞之色點頭示意張良坐下身道:“土地荒蕪正利於千裏決戰等打完了這場仗休養生息個兩三年這片荒蕪的土地一定可以再變成良田沃土。諸位可知我為何要把決戰地場地選在此處?”

    大小將領這下算是打開了話匣子侃侃而道。有說這是大王地神機妙算他們豈能明了其中的玄機。有說天威不可測大王即把決戰場地選在此處一定是自有妙處。……

    凡此種種不一而足。反正諸位將領們所說地話或隱喻或明了都是誇讚李信。對於這些馬屁之說李信雖然頗為反感不過聽在耳內很是舒服也不去理會這些人壓手止住大家的討論道:“還是請張丞相說說吧!”

    張良想再次起身而道李信止住讓他坐著說話。張良略一思索輕咳兩聲道:“天下新亡眾英雄紛紛而起裂土稱王一

    國家竟二十餘。然而新國雖多真正有望稱霸天下羽、大王與劉邦三人也。英羽已是天下的霸主如今正急於使叛亂的諸國歸順聽令無睱西顧。所以大王便要與劉邦趁此時機在西部關內決一雌雄。勝者可與項羽爭鋒天下。敗者或被殺掉或隱姓藏名度此殘生。此戰需快而不能慢等項羽騰出手來時一切都遲了要趕在項羽騰出手來之前確立誰是關內霸主的身份。劉邦明白這其中的道理大王亦明白這其中的道理兩軍又都在此處集結。這裏又正好有一塊適於決戰地平原於是不約而同的把決戰的地點定在了此處!”

    “你說的很有道理不過這也不是唯一的原因!”李信笑道:“所以要在此處決戰。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剛才你說五龍者乃白玄赤黃青五條真龍也。劉邦自號赤帝之子常以赤龍而自居。又說曾斬殺白帝之子。也就是說白龍已被劉邦所殺。秦帝國好黑色黑乃玄也。這條玄龍非秦國莫屬。不過可惜的是胡被趙高所殺。嬰又被項羽所誅。這條玄龍也就不在了。我們漠北國處於西北周圍多有沙漠。一年四季常有黃沙漫天的景象遠遠看去就如一條黃色地巨龍遊戲於沙漠之上我說我乃黃龍轉世想必大家沒人反對吧!”

    那時候的人除了極其聰明的人外其餘人等都很迷信相信大王乃是天帝之子地傳說。自李信稱王之後多有人勸說其可自稱黃帝之子乃一條黃龍轉世。

    當初講個神話來迷惑王驚李信就時常感到難以自圓其說如今又要讓他以神權來控製百姓他心中自是不感冒怕將來得編造出一萬個謊言來圓這個謊話所以一直不從。

    這時當眾人聽到一向不願承認自己是黃帝之子的李信突然之間就承認了高興還來及呢如何會去反對紛紛喜笑顏開的點頭稱是。張良也很高興雖然他壓根都不信天上邊有神仙天帝但曾編了個神仙授兵書謊言的他自是明白打上一層神秘光彩後所能得到地好處早就希望李信也給自己打上一層神秘地光彩來。聽到李信如此說笑道:“大王本來就是天帝之子黃龍轉世!雖然大王不承認可天下的人又有哪個不知道誰又敢反對!”

    李信冒充黃帝之子實在是沒有辦法地事情。這是一場勢關生死的決戰稍微有一點差錯都可能辦出後悔莫及地事情。莫說冒充天帝之子可以極大地提高兵卒們的凝聚力與戰鬥力讓他們誤以為這是為天帝而戰。就是一點用處也沒有他也得冒充天帝之子最少可以消除兵卒們與劉邦軍戰時產生跟赤帝之子戰地恐懼。

    李信道:“項羽位於東邊其國尚青色他也就是青龍轉世了。如今五龍死了其二青龍又位於東邊我與劉邦這一紅一黃兩條龍誰是真龍誰是假龍也隻能在‘五龍’產生的地方來一辯真偽了。”

    “大王自然是真龍劉邦隻不過是條假冒的假龍罷了!”諸將領起身拱手齊聲道。

    “嘿嘿!”李信笑了一笑道:“我也想當這條真龍不過你們說的不算!誰說的算呢?”他用細棍指了指‘五龍’這塊平原道:“隻能在這裏打一仗我與劉邦誰勝了誰就是真龍敗了的那個自然也就是假龍了。不過能不能打勝我是不是真龍就得在戰場上靠你們去奮勇殺敵去證明我是那條真龍!”

    “臣等自當浴血奮戰!”諸位將領齊聲喝道:“請大王下令!”

    “好!”李信站起身給諸位將領都倒了一杯酒。有些將領連道一聲不敢當李信強硬的把他們伸向酒壺的手撥開給他們的樽中添滿了酒道:“有諸位兄弟的這一句話看來我便是那條真龍了!來大家共飲了此杯至於要派諸位將軍去幹什麽任務還得等到了‘五龍’再說。”

    眾人舉樽與李信遙碰喝杯紛紛落座。張良掩麵輕咳一聲悄聲道:“大王欲以與劉邦如何戰?”

    “關外傳來消息說項羽把齊國殺的十室九空。此話雖然誇張但也說明齊國之事即將結束項羽馬上就要騰出手來了。所以為了盡快決出雌雄此戰必隻有一仗兩軍肯定要組大陣對衝。你說五十多萬大軍用何陣能勝劉邦?”

    “看來隻能用八陣之法了!”張良道。

    “是啊!我也是如此想的八陣之法在‘孫子兵法’與‘孫兵法’裏邊都有記載想必劉邦也會用此陣對付我們。八陣用兵極多我從軍十多年從來沒有使用過此陣兵卒們更是沒有配合過此陣用法到時……。這一次可是百萬大軍的大決戰稍有不慎就會落了個全軍覆滅的下場我就怕劉邦軍使此陣會使的嫻熟會敗於他。”

    “將軍多慮了!”韓信道:“我軍雄居九原多年尚沒使過八陣劉邦軍新組不久又是由降兵組成怎麽可能使的比我們嫻熟?臣以為此戰我們必勝。”

    “可……我們不僅要勝還得勝得漂亮要以極小的損失勝了他不然到時無法戰勝項羽。你覺得我們能以極小的損傷勝了劉邦嗎?”

    “應該可以!”張良遲疑的點了點頭道:“臣雖說也熟讀兵書但組陣用兵之法不如韓信等到了‘五龍’我覺得大王應該多與韓信商量商量看他有何妙計。”

    “自是得與他商量!要是有可能我還想讓他親自來指揮這場決戰呢。”李信笑道。(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