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聯弱抗強
字數:5506 加入書籤
於是否出關大臣們明顯的分成兩派。一種為急戰英布為代表恨不得馬上出關兵分多路。一路朝南進剿滅劉邦潰敵。一路朝北進平複西魏、代、趙、燕等諸國。一路朝東進直搗項羽的黃龍。一種為緩戰派以張良、食其為代表建義閉關待三秦之地完全歸附巴蜀兩郡的劉邦餘孽消剿完畢後再出關與項羽戰不遲。
當然李信知道這裏邊還隱藏著另外一種人。他們看到三秦之地包括九原、雲中、漢中、巴、蜀等諸郡都已拿下認為享樂的時刻到了不願再與強雄項羽爭鬥下去認為現在這樣的局麵正好想與項羽乃至天下諸國休戰。不過迫於李信一貫堅持的統一天下原則他們沒敢把自己的意願表達出來暫是隱藏在急戰派與緩戰派之間罷了。
對於該急戰還是該緩戰李信也下不了決心拿不定主意。急戰有急戰的好處比如可以挾大勝之威兵卒士氣高漲之時項羽大軍尚停留在齊國之際迅的拿下楚國以及周邊諸國。可是它的壞處也是致命的萬一戰線過長糧草不繼與項羽的百萬大軍相碰將會敗的摧枯拉朽一蹶不振。緩戰亦有緩戰的好處比如大軍出關之後不必擔心後方有什麽叛亂也不用擔心糧草問題在後勤保障充足兵強馬壯的情況下與項羽展開決戰無疑勝算會大許多。可時間拖的久了。當自己這邊準備穩妥之時。項羽那邊也準備完畢兩軍將陷入艱苦的拉鋸戰不可能出現如入無人之地地大勝。隻能以慘勝來結束多年以來地爭戰。
鹹陽宮大殿內李信臥於龍榻之上看著急戰派與緩戰派吵的不可開交兩派的領軍人物韓信與張良更是一個臉紅脖子粗一個劇烈地咳嗽著誰也說服不了誰眼看這場爭論就要無休止的繼續下去。
“來人給張良搬張凳子坐!”李信突然坐起了身。命令身邊侍衛去給不停咳嗽的張良搬張凳子扭頭又見韓信臉色一寒心中搖搖頭暗歎一聲道:“給韓信也搬張凳子。我看今天的爭辯仍不會有個結果總不能把我的大將與丞相都給累壞了!你們兩個坐下來接著爭論我倒要看看什麽時候才能拿出一個主意來。”
“大王!”張良又是一陣的咳嗽好不容易忍住後道:“急戰不得!三秦之地曆經劉邦擊秦。項羽入關、秦分三國、漢襲三秦、漢漠大戰五次浩劫。百姓民不聊生官倉存糧已盡在這樣地情況下出關開戰豈不是自掘墳墓?自尋死路?”
“張丞相平日裏還自稱學富五車通曉兵書難道連以戰養戰都沒聽說過嗎?”韓信反唇相譏道。
“兩位且慢爭吵。坐下來喝口茶再爭不遲!”李信將手一揮請兩人坐下。張良坐下。飲了一口茶道:“以戰養戰我聽說過可關外是個什麽情況?自陳勝、吳廣起義之後中原大地的戰亂已曆經數年各縣各府良田荒廢、饑民如潮試問韓國尉攻打下這樣的城池之後拿什麽以戰養戰莫非要把那些骨瘦如柴的百姓當作兩腳羊兒去喂養我們的百萬大軍不成?”
“張丞相說這些話可就有些危言聳聽的意思了!”韓信嗬嗬笑道:“中原各地的百姓雖連遭數年兵劫可這兩年天公作美洛川、南陽等郡都有百年未成見過的大豐收怎麽可能生人相食地慘事?”
“韓國尉說的沒錯這一兩年中原各郡是有了百年未成見過的大豐收可先有與陳勝之戰後有與項梁之爭、如今項羽又分天下為二十國新王親政節簡愛民的少奢侈浪費大修宮殿地多那一點豐收的糧食又哪夠他們這一番折騰地。”
“哼!張丞相總是有諸多的借口反正就是一個目的不想讓大軍出關也不知丞相安的是什麽心難不成收受了項羽的什麽好處不成在這裏給項羽當說客來了!”
“你!”聽到韓信已經不再就事論事竟然拿他的人格來說事張良大急之下猛咳一時竟說不出話來。李信怕再吵下去傷了彼此的和氣怒喝一聲道:“韓信休要胡說八道張良豈是你說的那種人?”
等到張良的咳嗽稍止李信問道:“如從丞相所言何時才能出關與項羽對抗。”
“多則七八年少則三五年!”張良道。
“這……這時間也太長了點吧!”李信咂舌道:“能否縮短一點時間?”
“大王出關動兵馬近百萬與項羽戰沒有一兩年時間實難成事。為供應大王百萬大軍的糧草開銷沒有三年的準備時間怎麽可能!”張良道。
李信略微沉思還未開口韓信就忍不住道:“如此說來。這仗根本就不用打了!等個三五年時間還不如等項羽老死之後再去收複楚地穩妥。”
“大王!”一名親兵從殿外走了進來拜道:“陳平陳將軍在殿外求見!”
張良與韓信爭執不下自己又拿不下急戰與緩戰的主義見陳平適時求見李信想把這事且放一放道:“陳平兩天沒了影蹤我還當其去追隨潰逃出關的劉邦去了沒想到還在我漠北國境內快宣!”
陳平入得殿內對左右將領含笑點頭等走到與張良韓信一線納頭便拜道:“臣陳平拜見大王!”
“起來吧!”李信把手抬了抬道:“此次五龍會戰有功人員甚偉交待給你的獎賞名錄可曾譽好?”
“已經譽好!”陳平從懷裏掏出一摞紙來一名親兵上前把紙拿了呈給李信。李信一一仔細看罷交由手下收好。對四下笑道:“陳平果真乃天下第一公平人也。他的獎賞分明一定會讓大家個個
哪裏?別以為你會寫個獎賞名錄我就會輕了你今天若不給我說個所以然來看我拿軍法治你。”
“臣去給大王辦了件大事?”陳平笑道。
“是何大事?”李信道。
—
“大王最想讓劉邦軍中哪個人歸附?”陳平問道。
“這還有說嗎?當然是蕭何了!”李信想也不想的就說了出來兩隻眼睛一轉道:“你既有此話莫非找到他了?”
“正是!”陳平彎腰深深一揖。直起身道。
“他在何處?”
“此時正在殿門外等候。”
“還不快請進來!”……
蕭何走入殿內把腰板挺地筆直目不斜視地走到殿中站住中氣十足的對李信一揖道:“降將蕭何拜見大王!”
“毋須客氣快上來讓寡人仔細瞧瞧。”李信站起身下了玉階走到蕭何麵前站定仔細一番觀看果真就是在沛縣所見到的那個蕭何。隻是比那時略微蒼老了許多。他脫下身上披著地虎皮大祅披到蕭何的身上道:“幾年沒見先生先生竟老了許多。”
“臣一時老眼暈花。錯跟了劉邦直到今日才辨明了事非。前來投靠大王還望大王責罰!”蕭何正色道。
“蕭先生說這話就有點見外了當初你跟劉邦那是各為其主如今能夠投靠我我是求之不得有許多的事情要仰仗先生!來人再搬一把凳子來!”李信把蕭何在凳子上讓下起身走上龍榻坐下。還未開口蕭何已起身問道:
“臣來的路上聽說大王有一大事未決鬥膽問大王一聲是何事未決?”
李信怕韓信與張良再次的爭吵起來這事本不想再提此時見蕭何問起心想或許蕭何有不同的見解可助自己下個決心道:“三秦收複之後對於是否出關迎戰項羽大臣們之間起了點小小地爭執。蕭先生既然問起我也就不瞞先生還望先生能給拿個主意!”
李信把張良與韓信所堅持的觀點一一說了蕭何曬笑一聲道:“不知大王心中有何顧慮?”
“按照我的意思今天就想出關與項羽決一雌雄。然而糧草的事情實難解決!”李信道。他的話音剛落韓信已搶先道:“大王可以以戰養戰!”
“大王萬不可急於出關與項羽戰!俗話說大軍未動糧草先行。糧草不準備好出關實無勝算!”張良亦道。
“打仗的事情臣不懂要不然也不會有五龍之敗了!”蕭何笑了笑道:“不過對於管理百姓治理官員臣還自認為有些手段的。大王急著想出關而又不敢出關其中有兩怕。第一:怕正如張先生所說的那樣糧草不繼導致大敗。第二:怕三秦之地與巴蜀二郡新得治理還不到位萬一大軍在外關內又生大亂內外交困之下進無可進退無可退使大軍陷入絕境。不知臣說地可對?”
“對!”李信點了點頭。
蕭何道:“臣可幫大王治理國政不使三秦與巴蜀兩郡生一起叛亂。至於糧草問題臣也能幫大王解決掉不過需要點時間罷了。”
“你能使三秦與巴蜀兩郡不生叛亂?好大的口氣!”張良道。
“不是我的口氣大而是我確有這份能耐!”蕭何道:“劉邦攻入鹹陽諸將領一味的搶掠金銀美女而臣關心地隻有秦國的山水河川圖冊以及百姓戶籍檔案等因此對各個縣城地民風習俗乃至於哪個人受人尊敬有何才能都一清二楚隻要由臣來治理必能使鄉鄰和睦百姓安居如此怎可生叛亂?”
“糧草問題你如何解決?莫非如張丞相那樣也需七八年之功不成?”韓信譏笑道。
“不用七八年隻要等上兩三個月等到夏收之後便可對項羽起總攻!”蕭何道。
“什麽?”張良大吃一驚。
剛才蕭何說他有秦時的山水河川圖冊以及百姓戶籍檔案等物身為漠北國左丞相的張良自然知道這幾件東西的重要性不然在得了三秦之地後他也不會每日忙的焦頭爛額仍是沒有絲毫的頭緒。所以他相信蕭何憑借這兩樣東西能讓三秦之地與巴蜀兩郡不生叛亂最少不會有大的叛亂可蕭何說一季作物成熟後就能保證大軍與項羽開戰他實在不能相信道:“莫非先生知道秦國的密庫?裏邊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糧草足夠百萬大軍兵分三路戰上個一年兩年。”
“我不知道秦國的密庫而是明白關內諸郡一季所產的糧食足夠十萬大軍在外奔戰兩年之用!”蕭何道。
“哦我總算是明白你的意思了!”韓信大笑道:“你的意思是讓我們漠北國出十萬大軍去攻打項羽的百萬大軍?不!不是去攻打項羽的百萬大軍而是加上其它諸國總和在一百八十萬往上的大軍?是我聽錯了還是蕭先生在五龍敗給我們後竟然生了臆症以為我漠北國軍不是血肉之軀而是刀槍不入的天神下凡憑借十萬之眾便可戰勝敵人近兩百萬的兵馬?”
“不是我生了臆症了瘋而是與你考慮問題的角度不同?”蕭何笑道:“為何我們總要想著征集百萬之軍兵分三路與整個天下對抗而不能聯合其他的國家去打最強的一個國家呢?”
“對啊!”食其鼓掌而笑道:“合縱連橫正是我的拿手好戲我怎麽就沒想到呢?”
李信也大概的明白了蕭何的意思興奮的道:“快把具體的說來聽聽。”(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