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關門打狗

字數:5136   加入書籤

A+A-




    河神怒前老鼠都要逃竄。天要下雨前螞蟻就下不管生什麽大事事前都會有個征兆隻要我們細心的觀察是可以從一些細微的東西上現將要生的大事!”李信喃喃了一句就如同在漆黑一片的環境中突然現一絲光亮回頭盯著張良道:“你的意思是在‘蕭縣’現的那一股騎兵是一個征兆。”

    “臣不敢確定但臣心中有此一怕!”張良麵上的表情越來越凝重道:“這件事情透著奇怪當初我們都以為這股人數不多的騎兵肯定是楚國一些縣城裏的郡縣兵。可臣又想了想像我們在‘九原’刻意經營那麽久每座縣城裏亦不過十數騎罷了執行的也僅是傳遞消息的任務。推此及彼如果楚國境內的郡縣要集中想數百騎那得需要多少縣城的騎兵探馬?何況齊國亂局已成燎原之勢反楚勢力嚴格遵守大王製定的‘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跑’的既定方案項羽急需得知叛亂的主力究竟在何方肯定會把楚國境內的所有探馬調到齊國怎會在‘蕭縣’附近尚留有一支數百人的騎兵?”

    在張良說這番話之前李信不明白自己為何一直心神不寧。當張良把這話挑明之後李信終於明白自己心神不寧的根由竟在此處原來從始至終他也在潛意識裏懷疑‘蕭縣’附近出現的這股騎兵。仰著頭閉目沉思片刻後道:“這麽說項羽很可能從齊國率大軍回來了‘蕭縣’出現的那數百騎兵為他打前站來的。”

    “臣也是如此懷疑地。可有一事沒想通。所以未敢向大王稟報!”張良站起身在身邊撿了塊土坷垃蹲在地上畫了三道線。然後分別在三道縣上標注了幾個縣名道:“根據先前我們地分析項羽如果從齊國救楚國有三條路可走。其一:他從‘臨’經‘琅琊郡’的‘縣’過‘東海’郡的‘南城’抵達‘傅陽’縣。其二:他從‘臨’經‘濟北’國地‘贏縣’、‘博陽’穿薛郡的‘鄒縣’、‘騰縣’抵達‘留’縣。其三:他從‘臨’出經‘濟北’國的‘盧’縣過‘薛’郡的‘魯’縣。繞‘南陽’湖經‘方與’、‘胡陵’再殺向‘蕭’縣。三條路線裏前兩條幾乎是直線距離路途短所耗時間也就短所以我們認為如果項羽來奪彭城必會在留縣與傅陽兩縣選擇一縣進攻把防守力量都集中在留縣與傅陽縣之間。可萬一項羽舍近而求遠。非走這最遠的一條進攻路線又該如何?雖然蕭縣那裏集中有英布的十萬大軍但項羽手下卻有百萬大軍英布地兵馬如何能擋?”

    “我們不光把主力都集中在留縣與傅陽縣附近就是派往齊國的探馬也都集中在往這兩縣前來的必經之路上。如果項羽真的舍近求遠從蕭縣攻擊還真是不易探察。”李信頓了頓。接著道:“不過他不會帶百萬大軍前來的不然這麽大的動靜探馬不可能沒有察覺。我想……”

    張良等了一會見李信說完‘我想’之後半天無語眼睛盯著他畫的第三條路線看個沒完道:“大王在想什麽?”

    “我們入彭城這才幾天項羽得到奏報後就算馬上從臨派兵出憑借步兵的腳程現在最多可能到‘方與’沒理由竟到了蕭縣附近。”李信道。

    “那裏所現地僅僅是幾百探馬罷了!”張良提醒著道。

    “不!按照英布的稟報那是幾股以百人為一隊的騎兵並非探馬。探馬刺探軍情最多不過四五騎罷了不可能以百人為一隊刺探軍情況且探馬行事極其隱蔽沒理由讓英布現所以我覺得這幾股騎兵不應該是探馬而是如我們猛虎騎兵營那樣是以騎兵突擊為目地的騎兵戰隊。”李信道。

    “騎兵戰隊?這怎麽可能!據臣所知天底下除了匈奴人隻有我們漠北有騎兵項羽怎麽可以有騎兵?”張良道。

    “這或許怨我記得在解‘巨鹿之圍’時一次酒醉之後我曾向項羽吹虛騎兵地厲害。可能是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當時雖然項羽搖頭不信騎兵有我吹虛的那麽厲害可誰又能保證他不會在事後秘密組建騎兵呢?如果是這樣隻怕他現在騎兵地數量亦在萬騎往上。也隻有這樣才能解釋為何他們會如此快的就抵達了蕭縣。”李信道。

    “若真是大王說的那樣我們應該及早的通知英布讓他小心防範項羽對蕭縣突然襲擊!”張良道。

    “現在已經遲了!”李信搖了搖頭道:“項羽此次出擊所帶兵馬應該在五萬至十萬人左右其中騎兵我們往天大處給他猜應在兩萬騎左右他既讓幾百騎在蕭縣附近遊蕩其目的不過是想把英布騙出城外決戰想靠兩萬騎兵盡破英布十萬大軍。英布手下兵馬都是臨時拚湊起來的如果項羽想破兩萬步兵便可盡破焉是兩萬騎兵的對手。所以我們明知英布不敵就放開手腳讓項羽破項羽得此大勝之後驕傲之心一起必會不等後邊跟著的步兵精銳趕到仗著匹夫之勇前來進犯彭城到時……嗬嗬。”

    “我明白大王的意思了!”張良笑道:“原來大王是想形成關門打狗之勢。”

    “哦說來聽聽!”李信道。

    “項羽急於回奪彭城雖破英布軍然而不能盡破此仗一了英布尚可聚集起二至三萬人馬。不管英布是繼續屯守蕭縣還是尾擊項羽軍都將斷了項羽的後路使他無法再從蕭縣處逃走。”

    張良說完抬頭看向李信李信含笑點頭道:“說接著往下說。”

    “項羽的步兵精銳要想趕到彭城。按腳力來算尚需十日之功。我們仗著三十萬人馬堅守城門不出。他攻上幾日士氣必減此時可出城門與其決戰。在

    精銳趕來之前定可把這兩萬騎兵全殲。到時項羽或者殺掉莫說趕來的步兵精銳隻怕齊國地楚兵也得盡降。”張良道。

    “彭城之中雖有二十萬兵甲可都是一些烏合之眾嚇嚇人倒是可以地與項羽二萬騎兵對決隻怕不能勝吧!”李信問道。眼裏透露出狡黠的目光。

    “我們此次突襲彭城所以要借助西魏、趙、代等諸國的援兵皆因關內新複百廢待新怕糧草不繼憑一國之力難以拿下楚國。如今彭城已被我們拿下挑起諸國與楚國地矛看這個目地也已達到就算與項羽決戰不勝又有什麽大不了逃回關內以待良機就是!”張良笑道:“何況現在形勢對我十分有利。要是大王擔心憑三十萬兵馬還拿不下項羽的兩萬騎兵可調留縣與傅陽縣的兵馬一半趕來彭城相援到時憑借五十五萬大軍還拿不下項羽的兩萬騎兵來那簡直成天底下最大的笑話了!”

    —

    “知道嗎?”李信道:“我現在開始後悔不聽你勸。把漠北的十萬精兵又調回了漠北不然拿下項羽這事就該有十成把握了。”

    張良想起數日前李信執意要把十萬精兵以押送金銀地名義調回漠北時。自己曾與他進行過激烈的爭辯。當時自己也在心中暗暗痛恨李信眼中隻有金銀美女而無對整個戰局宏觀把握的短見不過經過這幾日的細心思量他也明白了李信當時的考慮道:“這也怨不得大王誰能料到西魏、趙、代諸國的兵馬竟是如此的不堪一用當時我們都以為項羽會率百萬大軍趕回彭城憑借諸國的兵馬根本不是項羽地對手為了不把十萬精兵折在這裏大王提前把十萬精兵調回國內也算是有先見之明。可萬萬沒想到的是項羽明知我們這裏屯有近百萬大軍卻敢隻帶這麽一點人馬前來犯境這事倒在我們的意料之處。”

    “其實我們應該可以想到項羽敢帶一點的人馬前來犯境以他目中無人地性格又怎會猜不到呢?隻是他手下過百萬的兵馬太過駭人讓我們不得不小心從事因此犯了下大錯誤了天賜良機。不過現今我們地勝算依然很大就如你說的那樣如果五十五萬兵馬外加英布以及留守在留縣、傅陽縣的二十多萬兵馬總數應在八十萬往上以四十對付他一人如果還不能勝的話那簡直就是天底下最大的笑話!傳我令下去!”

    張良站起手拱手以待李信接著道:“如今已是三更天時分如果我猜測的不錯天明將是項羽對英布人馬展開攻擊的時刻。令留縣的陳餘傅陽縣的魏豹各率本部人馬一半趕往彭城來援。”

    一夜無話天色將明6賈急衝衝的趕到李信寢宮一頭的大汗。李信還未著衣完畢他已有些等的不耐煩了站在大銅鏡前拱手道:“臣聞蕭縣附近出現項羽的一支人馬?”

    李信點了點頭伸開雙臂讓奴仆們繼續為他穿衣。

    “臣又聞大王已令留縣的陳餘傅陽縣的魏豹率領本部人馬趕來彭城?不知項羽來的有多少人馬!”6賈道。

    “他來的太快探馬尚來不及回報應該在五萬至十萬兵馬之間吧!”李信道。

    “這麽大的事怎麽不事先通知老臣一聲?”6賈臉色大變的道竟忘了正與他說話的是漠北大王他的主子李信。

    李信愣了一愣不過他的脾氣極好也不以為意笑道:“一切都在我的掌握之中定叫項羽有來無回我想就不用麻煩6先生了吧。”

    “糟了!”6賈在寢室之內來回走來走去道:“大王我們趕快棄城逃吧留在此處隻怕有性命之危!”

    “什麽?”李信大吃一驚以為自己耳朵出了什麽問題竟自聽錯問道:“你剛才說什麽讓我如何?”

    “我們趕快逃吧!”6賈又道了一遍!

    “他來的最多亦不過兩萬騎兵你讓我逃?”李信把臉一寒道:“我這裏可是有百萬兵馬又仗著彭城的牆高門厚為何要逃。”

    “當初臣以為揭穿項羽的假麵楚國百姓就會支持我們反抗項羽。可是經過這些日子臣的走訪臣現楚國的百姓對項羽極其擁戴反而對執行仁政的大王頗多怨恨。所以所以臣以為莫說項羽來的是兩萬或者十萬人馬哪怕隻是來了一人隻要他登高一呼應者雲集隨時都可以再拉起百萬之軍。大王手下就算有百萬之軍又能如何這裏可是他的地盤又得百姓的擁戴隻怕不是他的對手!”

    李信不明6賈是在危言聳聽還是在忠心耿耿的提醒他不過他覺得6賈把項羽吹虛的也太過厲害不信憑他百萬之軍還鬥不過兩萬人馬道:“6先生若不是念在你已年老我可是要以擾亂軍心之罪重治您。”

    “大王!”6賈跪於地上道:“隻要能救大王於水火之中臣情願受死。”

    “你!”李信從奴仆手中搶過衣物在6賈麵前來回走了幾圈看著一個年老的老頭跪於自己麵前瑟瑟抖終於不忍大怒的臉色趨於平緩道:“你先下去吧我會好好考慮的。”

    6賈退下了下去李信坐在榻上把6賈的話細想了一遍覺得6賈這話並非沒有道理。項羽在楚國的號召力極強萬一到時彭城內的百姓來個裏應外合豈不是竟要敗於項羽。想到此他召來親兵命其收繳彭城內可用以當作武器的一切物件並承諾百姓數日後歸還。親兵剛剛領令離去張良又急匆匆的趕來麵色惶恐的道:“大王臣差點忘了一件大事!”(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