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禮教之爭

字數:4893   加入書籤

A+A-




    信下了平生最富創意而又大膽的一個命令後感覺扶沿海盡是些未開化的民族田橫此番出海就像一個巨人行走於蟻穴之內根本不會碰到什麽大的麻煩。於是異常放心的從琅琊郡迤邐而返本打算繞道遼西郡經上穀過代國看一看韓王韓信與因張耳亡而新任為趙國國王的張敖。

    車隊還未到遼西郡前方傳來消息說冒頓單於親率匈奴左右賢王合三十多萬野戰騎兵正在攻打代國沿線長城韓王韓信兵少將寡無法抵禦本該向朝廷豈求增援可卻秘密與冒頓商量準備投靠匈奴人共建大業。

    匈奴人選擇這個時機出擊絕對是個最好的時機。長城內李信剛剛經曆了統一之戰曆經數年南征北戰的將士多已疲累眾多的士卒已經離伍為民過起耕織的普通生活所留為數不多的將士全在河套地區以及遼西沿線駐守長城代國長城沿線確實是個缺口。現今唯一可以利用的也就隻有趙佗新降的六十萬原秦軍鐵甲可這支隊伍尚在南越匆忙之中無法由極南調往極北最少也得半年或者一年的時間準備。

    代國西是雁門關代國南是趙國代國東是遼西郡。按照兵馬的安插配製李信有信心匈奴騎兵無法突破雁門關隘也無法殺入遼西郡唯一可能的就是由代國而入趙國。封韓王韓信為代國國君封張耳為趙國國君。這都是在特定曆史下的特定所為在內心底他巴不得把這兩個王全都取消如今是個機會既然韓王韓信投靠了匈奴人那麽除掉這個王已經是水到渠成地事情關鍵就看張敖是否能夠抵禦匈奴的鐵騎如果時間選擇的對兩個王將會同時被消。

    隨即。車隊不在往北上。沿著黃河返回到‘鹹陽’。

    自打國都有意定到‘鹹陽’後。在蕭何的組織之下於‘鹹陽’宮外七八裏處又興建了一座宮殿取名為‘長樂’宮。此宮殿也是曆經數年而建在戰爭進行到最緊要處也沒有停過李信出遊‘琅琊’郡這個宮殿的建造接近於尾聲李信從‘琅琊’郡返回這座宮殿終於落成。

    李信歸來。也就是由鹹陽宮入主長樂宮的時間文武百官各等大臣全到‘長樂’宮前等候在禮賓官的主持之下大臣們依照順序站在東廂麵朝西方。侍衛武官們夾著台階布崗並在庭院中警備手中拿著兵器四周彩旗飄揚。

    一切準備就緒之後。一排宦官踩著小碎步緊張而又嚴肅的跑來。嘴中唱喝天子即將到來文武百官準備迎駕地消息。過了一刻鍾數十人推著禦輦冉冉而來車上坐著玉珠垂掛。一身尊貴黃色龍袍地皇帝李信。禦輦在宮門大殿外停下十來個衣著鮮明地宦臣手抬軟榻把李信直接從車上抬入殿中在殿上的那張龍椅上坐了下來。

    禮賓官引導大臣依據爵位的高低按順序向前給李信敬禮。整個場麵莊嚴而且肅穆大臣們一個個心懷恐懼。等到一切完畢殿上擺下了向李信祝福的酒宴大家循規蹈矩的坐在殿上彎腰低頭不敢仰視。祝酒仍然是按照爵位大小的順序進行一連九次之後整個禮儀算是完成這時監察官出來指控若幹舉動不符合規矩的官員。

    整個禮儀從開始到結束容納數千人地大殿上沒有一個人敢大聲喧嘩粗魯無理。這是一種何等的威嚴對於李信是一種何等的尊敬雖然他臉上並不動聲色但心中的那份激動與感慨不是其他人所能體會的如果不是大殿中齊聚著的大臣當即就要手舞足蹈一番狂讚:“當皇帝可真他娘的尊貴難怪天下的人都想當這種生活哪怕過上一天也是值得地。”

    然而事情地展馬上讓他有些不可理解甚至於心底開始憤怒。被監察官指控禮儀不合規矩的人中有許多是跟隨李信日久的大臣這其中包括為打天下而立下汗馬功勞地英布、韓敬等人開始大家還能強忍監察官對他們的橫加指責誰料到了最後那個監察官口氣生硬的道:“請這些行為舉止不符合規矩的人退出大殿!”

    “你!”英布把鐵榔頭一樣的拳攥的緊緊的額頭上那個‘囚’字開始閃出亮光看了一眼李信滿臉潮紅盡是不解之色。

    李信相信如果不是因為他在殿上坐著的話英布鐵定會一拳敲碎那個監察官的腦袋。對於剛才這番晉見皇帝的禮儀他在心中雖然暗暗高興但是也十分的清楚此等禮儀除了能滿足人心中的虛榮外並無其他任何的好處。以前就算在始皇帝時禮儀也沒有如此嚴苛依英布如今的身份地位就好比始皇帝時期的蒙恬據他所知始皇帝麵見蒙恬可是與蒙恬擁肩而座如兄弟一般連句厲言都不說哪能幹出把英布逐出大殿掃地出門的事情來這不是逼著英布與他心生隔閡嗎?

    “娘老子的莫非我當了皇帝民主之風不興反縮連嬴政那小子都比不過?”李信心中暗道一聲。

    “還不退出大殿莫非想讓人把你等打將出去!”監察官指著英布等將領厲聲喝道眼中根本沒有一絲的尊敬斥喝英布如同老子在斥喝兒子一般。官階小的已經打心底畏懼這個監察官整整衣袖一臉屈辱的要從殿下退去。英布這些爵位大到快頂到天的再次抬起頭看向李信等待著李信親自下令把他們掃地出門。

    “給朕滾出大殿去!”

    李信喝了一聲英布等人心頭一顫抬頭朝殿上望去卻見李信正威嚴的看著那名監察官並非是讓他們滾出大殿去而是讓那個監察官滾出大殿去。心中不僅長舒了一口氣。那名監察官高興得意地臉也在此時完全

    喃喃了一句道:“此套禮儀完全是叔孫通大人根據改變而來臣身為監察官嚴格按照禮儀來約束大臣們的行為臣沒錯……”

    “你在欺朕沒在大秦為過官嗎?”李信斜眼冷笑不容質疑的道:“退下去!凡是俸祿在一萬石往下的官員也給朕退下去!”

    令已下俸祿達不到一萬石的官員哪有不退之理紛紛緊張而又安靜的從大殿中往外退。心中不明李信為何突然如此大怒。禮儀嚴格一點。突顯為君的尊貴有什麽不好嗎?

    “禮教啊禮教!”李信暗歎一聲把頭搖搖垂也下去。從他有限地見識之中他知道不管三皇五帝還是唐宋元明清一直排列下來。也不管是中國地還是外國地。凡是身為一個國家都會有人投當權者所好給當權都造出與眾不同的尊貴與威嚴來。

    可不管是哪個國家都沒有中國禮教的這種奇特去突出一個跪字。跪是一種對人最尊貴對己最屈辱的古禮在他未‘明’床椅之前也就是在他還未稱帝之前人們普遍使用榻與席的時候。跪還是一種極其簡單的禮節。隻要身體微微前傾意思一下跪禮便行。可現在他已稱帝。在床與桌椅已經普及行跪禮就麻煩了許多最少得走完以下幾個步驟——起身拱手彎膝下屈叩頭起身。

    這是一種難堪的負擔英布他們剛才為何被監察官指責不合規矩還不是下跪地姿勢不夠標準跪在地上身軀挺的不夠直奴性沒有完完全全的顯露出來?跪就是一個毒瘤一個阻礙血液正常流動培養奴性成長的毒瘤!在他興奮過之後已經意識到隻要他在位哪怕其他的禮節不廢最少這個跪是一定要廢的。不然它將嚴重扭曲中國人的性格極度影響他最後的理想使中國人人都有民主、人權。

    李信抬起頭大殿中地人已經退地差不多了可依然還有近三百人。這些人還都跪在地上神情可憐的瞧著他。

    “沒想到我中國是越來越強大了可謂是人才濟濟!”李信誇張的把雙臂往上舉了舉笑道:“記得朕剛在九原稱王時俸祿達到一萬石地不過七八人這才多長時間已經達到了三百人把大殿都擠得密密麻麻麻。再退俸祿達不到兩萬石的從殿中退去!”

    眾臣從地上爬起身依次從殿中退了下去這次退出絕大多數的大臣留下來的不過二十三人其中包括英布、韓敬、彭越這樣的武將也包括張良、蕭何、叔孫通這樣的文臣。

    “都起來吧!”李信從殿上走了下來來到大殿中央把剛才擺菜肴的幾張大桌子命人拚接起來讓眾人在桌子前坐下。英布等大大咧咧的在桌前坐下張良、蕭何在李信的再三要求之下告了個罪也坐了下來還有七八人是以叔孫通為的人抵死不坐口稱與禮不符。

    “你們別給朕擺弄什麽與禮符不符朕知道你們搞的這套禮教是儒家的拿手本領。所謂儒就是典禮專家的意思你們搞這套一定得心應手了!可你們可知道如此辦會帶來什麽樣的後果?”李信問道。

    “禮教的作用很強大!”叔孫通拱了拱手伏身跪在地上道:“用在個人頭上無論動態與靜態的都有一定法則可以遵循所有行為都可達到盡善盡美之境。用於家庭之上可以分別內外和睦九族。用在地方上長幼的輩分劃分清楚風俗習慣都由醜變美。用在國家上君王與臣僚就有一定的序列可以順利推動行政治理人民。用到天下則百姓無不順服紀綱可以揮權威作用使天下不陷入混亂之中!”

    6賈也是個儒生叔孫通製定禮教是得了他全力的支持如張良、蕭何本覺叔孫通他們製定的禮教太過嚴苛很可能束服大臣與百姓使人展不開手腳但最終也被他所一一說服。聽罷叔孫通的辯解6賈跪在地上鼓手而笑道:“叔孫大人所說極是天下是否能治全看禮教的作用!”

    李信心中清楚如今這個時代想要推行民主簡直是有些癡心妄想還是需要專製一點而禮教正是為專製所服務的。至於民主嗎得緩而不能急需要循序漸近!羅馬為什麽會在一朝之間覆滅還不是在人民還不能很好掌握民主的時候強行推行了民主最後搞的一團糟在瞬夕之間宣告一個古老的大帝國崩潰?

    李信並非是要全麵否定叔孫通所在今日朝廷上演示的禮儀隻是希望可以不需要如此嚴苛使禮教能夠在現階段順利保持他的掌權之外不使天下人全都變成毫無思想的被奴役者使百姓的思想完全被束縛住最終喪失了創造力。

    被叔孫通的一番辯駁李信不知該如何回答隻得道:“你說禮的好處朕明白。不過朕覺得這個跪應該廢除就連殿上的那個龍椅也用擺的那麽高應該盡量的放低讓朕能與大臣們促膝交談!”

    “萬萬不可!”叔孫通狂晃腦袋道:“不跪?大殿之上誰人知道哪個是臣哪個是皇帝如何顯示陛下的威嚴?把龍椅的高度降低大臣與百姓們就會以為陛下也沒什麽了不起的不需要他們的仰視此舉將是禍亂的根源一時不察將引大亂。”

    “叔孫大人有些危言聳聽了跪拜之禮臣覺得完全可以廢除龍椅的位置也可放低。大亂?如何大亂百萬的精兵與善戰的將領都是假的?”坐在張良旁邊的一個文官道李信打眼一看說話的乃是楊熊。(m.101novel.com)